順娘在謝二娘迴楊柳鎮的娘家第二天,喜家人吃完晚飯之後,剛站起來往外走,被她娘一把拉住了,讓她先別忙迴屋,然後問她:“二娘迴娘家了,你咋打算的,說給為娘聽一聽,總不能這麽拖下去。”


    “我……還沒想好……”順娘實話實說,自從謝二娘昨天迴了楊柳鎮的娘家之後,她想來想去,真還沒有決定下來是不是該向謝二娘妥協,以後再不見宋玉姐了。畢竟她覺得從今以後不見宋玉姐有點兒不現實,無論生意或者說往昔的交情,要完全避開她一麵不見不可能,但是謝二娘卻是給了她一個非此即彼的選擇,讓她在謝二娘和宋玉姐之間隻能選擇一個。


    她呢,不用說也是覺得娘子更重要,可又不想跟在她心裏算是恩人和女神的宋玉姐斷絕來往。所以,她就猶豫了。另外,大概她也不想這麽快就向謝二娘認輸了,想著拖幾天,說不定過幾天謝二娘自己熬不住迴來了,又或者說拖幾天再去楊柳鎮,謝二娘也沒那麽傲氣非得堅持自己要跟宋玉姐斷絕往來,於是日子就又能迴複到原來的樣子了。當然經此一鬧之後,她會十分謹慎跟宋玉姐往來,不是非見不可盡量不見,要見也要盡量有第三人在場,比如說帶著石頭,她想過了,還是要顧及謝二娘的感受才行。


    劉氏聽女兒如此說,不由得搖搖頭,道:“我瞧你做買賣的時候從無猶豫的時候,這在女人的事情上頭就腦子不靈便了,這麽蠍蠍螫螫的。你坐下,聽為娘說上一說,或者你就曉得咋辦了。”


    順娘盡管對她娘能說出什麽樣的有見解的話不抱信心,但此刻迴屋裏去一室靜寂,也頗覺無聊,就也坐下來了,看著她娘道:“那我就聽一聽,您都有什麽樣的高見。”


    劉氏便說她在謝二娘迴娘家之後也想了想,認為謝二娘太小氣,簡直是無理取鬧,因為她覺得順娘又不是真的男子,去見宋玉姐隻不過喝醉了酒,啥都沒幹,謝二娘就那麽大的醋勁兒瞎鬧騰。俗話說,家和萬事興,這喜家才搬進城裏來,自己已經讓謝二娘管家了,她要真把自己當主家娘子,就該息事寧人,不該為了這樣的小事迴娘家,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喜家人讓她受氣了呢。另外,她認為順娘是對謝二娘太好了,才把謝二娘給慣出來了毛病,為了這樣的不值一提的小事情,竟然跑迴娘家去了,她是想借此馴服順娘,讓順娘去接她吧。


    “別去,你可別去接她,接了她迴來,她越發蹬鼻子上臉,就會爬到你頭上作威作福了,我可不許她那麽一個外人做了咱喜家的主。娘之前答應讓你管家,可不是答應讓她管家。你要是就這麽讓她做了喜家的主,為娘我頭一個不答應!”劉氏板著臉道。


    順娘倒是沒想到老娘竟然說出來的意見是不去接謝二娘迴來,而且口口聲聲都是謝二娘不對,是她小氣,是她瞎鬧騰。抽抽嘴角,她覺得劉氏這會兒還真是自己的親娘啊,無論何時都是覺得自己這個親生的孩子是對的,別人都是錯。


    不過,自己跟謝二娘之間的感情深到了何種程度,估計老娘也是無法理解的,她還覺得自己跟謝二娘在一起是年輕不懂事,是一時衝動。謝二娘這一次鬧的這麽厲害,順娘也能理解,彼此深愛的人都會非常排斥接近自己所愛之人的人。更何況,宋玉姐有錢有貌,跟自己以前就認識,她吃醋簡直太正常了,自己呢,也不該去跟宋玉姐見麵,還喝醉了,讓謝二娘去接自己還示弱丟了臉。迴來之後,謝二娘生氣也正常得很,隻是非要自己斷絕跟宋玉姐來往,有稍過之嫌。


    順娘覺得自己從來沒有想過跟謝二娘吵了架,謝二娘一氣之下迴娘家,就不理她,不跟她過了。至多也就是拖幾天,讓謝二娘消消氣,自己就去把她接迴來,繼續往下過日子。


    “娘,這事兒您就別管了,我有分寸。”順娘搓一搓鼻子,苦笑道。


    “你有個甚分寸啊,我瞧著你就是糊塗。我要是你就索性這一迴跟謝二娘鬧掰,和離了才好,然後跟宋娘子一起,你要是跟宋娘子在一起了,這宅子也不用出租錢了,買賣也能做得更大了……”劉氏笑眯眯道。


    不等老娘說完,順娘就站起來了,一聲不坑往外走。


    她這個貪財的老娘果然說出來的話沒有靠譜的,原來先前她對謝二娘如此不滿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宋玉姐跟自己一起,遠比謝二娘帶來的好處多,她覬覦宋玉姐的錢財呢。


    劉氏見順娘一言不發站起來就走出去了,就在她身後埋怨她是個死心眼子榆木疙瘩,喜家的家業眼看就要落到謝二娘那個外人手裏了,她還說自己的打算到底有哪裏不對,宋玉姐可比謝二娘強多了,既然喜家進了城,順娘當然要看長遠點兒,若是為了喜家好,當然該選擇跟宋玉姐在一起……


    這些話在順娘這裏自然都是耳旁風,吹過去,半個字也沒進入到她耳朵裏,往心裏去。


    迴屋去才坐下,嫂子齊氏就給她提了才燒好的一瓶茶來,讓她先吃會兒飯後茶,然後自己去燒了水來順娘洗臉燙腳。


    昨日自打謝二娘迴楊柳鎮的娘家之後,齊氏便擔負起了往日謝二娘做的那些事,熟門熟路地照顧起順娘的衣食起居起來。順娘呢,也不覺得有什麽不妥當,畢竟在成親之前,都是嫂子在照顧她。


    順娘喝著嫂子給自己倒的茶水,見她立在自己跟前沒有象昨天那樣立即走開,就請她也坐下吃碗茶。


    齊氏卻說自己不吃茶,停了停,她說:“叔叔,你還是去把二娘接迴來罷,這麽拖下去,她在娘家怕是不好過。”


    “哦,嫂嫂為何這麽說?”順娘放下茶碗抬起頭看向她問,“難不成你不認為她鬧得過分了麽?”


    “……這個,奴家也說不清楚,就是覺著她迴娘家去也不好過。”齊氏垂下眼眸輕聲道。


    其實,她很想說,自己能夠深刻體會謝二娘那種醋意和憤怒。別說謝二娘是順娘明媒正娶的妻了,就算是她這個暗中喜歡順娘的嫂子,也是見到宋玉姐就不舒服的。本來,謝二娘跟順娘鬧架迴娘家去,她可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抱著看熱鬧的心思在一邊看順娘跟謝二娘鬧的。可是她這兩日在婆婆跟前伺候,聽她偶然說起順娘娶謝二娘還不如娶宋玉姐的話之後,就曉得了婆婆的那種想要換一個有錢的媳婦的心思。


    接著她想了下,若是順娘真跟謝二娘分開了,娶了宋玉姐進門,她發現自己簡直會在宋玉姐跟前自卑無措到極點。要真是宋玉姐進喜家門兒,那她覺得還不如謝二娘留在喜家呢。好在,她這個嫂子跟謝二娘在一起做妯娌,能一起做飯,一起做針線活兒,也有很多話可以說,可要是換成宋玉姐,她覺得就會無話可說。


    這麽一想,她就借著給順娘送茶過來,建議順娘去把謝二娘接迴來繼續往下過日子了。


    順娘對於嫂子的答案還是覺得很滿意的,認為齊氏心善,設身處地為謝二娘著想,會想到一個跟官人鬧矛盾的娘子迴了娘家,一定也是不好過和擔心的,麵對娘家人的關心也會非常有壓力。


    此刻的謝二娘大概也如同嫂子所說吧。


    本來還想拖幾天才去接謝二娘迴家的,當此刻聽了嫂子的話之後,順娘便說:“我明日安排一下,後日就去楊柳鎮接娘子迴來。”


    齊氏聽到順娘這麽說,立馬就歡喜起來道:“正該如此,接迴來了,咱家的日子才又如同往常那樣了,可成和慧兒也不會老追問嬸嬸去哪裏了。”


    順娘笑著點點頭,齊氏隨即就高高興興地轉身出去,徑直去廚房替順娘燒水,預備順娘一會兒洗臉洗腳了。


    ……


    謝二娘迴到楊柳鎮當日才跟爹娘一起吃了午飯,就見到了匆匆趕來的大姐。


    兩姐妹上到樓上謝二娘出嫁之前的閨房裏麵,謝大娘馬上向妹子求證杏花說的話是不是真的,那就是妹子為了個城裏的女財主跟順娘鬧,還冷戰了幾日。


    其實這種話,謝大娘在問出口之後也覺得有些多餘。


    因為妹子在搬進城之後這麽短的日子就迴娘家了,這不是跟她官人鬧架才怪。


    果然,謝二娘咬咬唇之後,告訴她:“大姐從杏花那裏聽來的八|九不離十,那個女財主姓宋,在城裏有家正店,我官人跟她有買賣來往……”


    喜歡聽八卦的謝大娘聽了,就想了解更多,所以她讓謝二娘快說一說那個姓宋的女財主都是個什麽情況,又是怎麽跟妹夫勾搭的,還有妹子跟妹夫怎麽會鬧到要迴娘家的地步。


    姐妹之間也沒有什麽不可說的話題,謝二娘就跟姐姐詳細說了下進城之後因為宋玉姐,自己跟順娘吵架的事情,最後她也把自己決意迴娘家的意圖說了,最後她問謝大娘:“大姐,你說我這樣做錯了麽?若是這一迴我再軟一次,官人不知道錯,再下一迴,怕是真就會跟那宋玉姐做出苟且之事了。”


    謝大娘說自己這個大姐當然是支持妹子的,隻是她也擔心謝二娘馴服不了喜順,反將自己陷在不利的境地,最害怕的就是喜順不來接妹子,妹子灰頭土臉地迴去,什麽臉麵都沒了不說,以後喜順更不會聽她的。


    最後她感歎:“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我常嫌棄你姐夫沒甚本事,既考不了功名,又做不了買賣,就是一個窮酸儒生。可聽了你說的這些,又覺著沒本事也有沒本事的好,至少你姐夫沒人惦記上,不會有這樣的事讓我揪心,哎……”


    這話倒是謝大娘的肺腑之言,曾經她可是無比羨慕妹子嫁給了相貌堂堂,又有本事掙錢的喜順的,而且在楊柳鎮的日子,喜順不知道多疼愛妹子,為了妹子愣讓劉氏交出了管家的權,還讓劉氏親自去謝家向妹子低頭,把妹子接迴去。這種讓自己的老娘向媳婦低頭的事情,在楊柳鎮可是頭一樁,鎮子上的婦人一說起來,都說謝二娘好福氣,嫁給了那樣一個看重她|寵|愛她的官人,那可是掉在蜜罐子裏了,這一世都會享福不盡了。


    就在喜家人搬去了汴梁城裏的當晚,謝大娘還跟自己的官人陸展大吵了一架,發無名火,嫌棄他沒本事窮酸,自己要跟他一輩子呆在楊柳鎮這個小地方過日子了……


    可沒想到妹子才搬進城去半個月就遭遇到喜順跟一個貌美的女財主勾搭的糟心事,這下子,她也不羨慕妹子了,故而發出了那樣的感歎。


    這種感歎聽在謝二娘的耳朵裏麵,當然會覺得刺耳,便也不想跟她說那些跟娘親說過的話了,就是不需要擔心順娘不來接自己,順娘是會跟自己往下過的。


    “大姐,我有些困了,想睡一會兒……”她裝作無精打采的樣子打了個嗬欠“逐客”了。


    謝大娘呢,在妹子這裏聽完了八卦,順帶因為妹子的糟心的故事讓她的羨慕嫉妒瞬間無影無蹤,還憑空生出來一些優越感之後,就覺得自己也滿足了,該迴家去了。


    即便她妹子不困不想睡覺,她也呆不了多久了,妹子這麽一說,她倒正好告辭而去了。


    “哦,那好,我就先迴去了,既是迴娘家了,就別想太多,爹娘會幫你擺脫困境的,記得,吃好睡好呀。”謝大娘說出些不曉得是真關心,還是敷衍的冠冕堂皇的話之後,起身辭了謝二娘下樓了。


    下樓之後因為聞到廚房裏麵飄出來藥材燉雞的味兒,便又去了廚房裏麵,看到她娘正在灶上忙碌,就問這鍋上燉著的可是給妹子吃的。吳氏說正是,這是她才去找鎮子上的廖婆子拿迴來的生子補身方,按照方子上配的藥材迴來燉著給小女兒吃的。


    謝大娘來了句:“這二妹的官人還不曉得來不來接她迴去呢,娘你就去給她弄上生子補身方了,嗬……”


    吳氏聽了還當是大女兒嫉妒自己給小女兒開小灶呢,便說:“要不等一會兒你也端一碗迴去吃,你也補補,再給你官人生個小郎君?”


    這話本來隨便說一說的,謝大娘倒當了真,連忙說好,還說自己自從生了兒子之後,就再沒有動靜了,若是吃了娘燉的生子湯,不定很快就能懷上,再生個孩兒。


    吳氏對自己的女兒那是沒話說,見大女兒要留下來等著喝生子補身湯,就叫她去端了個小杌子來坐自己跟前,母女兩個說些閑話。


    至於閑話的內容自然是跟迴娘家的謝二娘相關。


    謝大娘提到了杏花說的那些關於妹子的話,吳氏一聽那是相當生氣,說這梁家人真不是東西,這一趟進城去喜家做客,在喜家吃喜家住,迴到楊柳鎮,她親眼看到她們從驢車上下來,拿下來不少東西,想來都是喜家送的吧。當初她們進城,她可是隻見她們拿了一籃子青菜豆腐進城。得了喜家這麽多好處,迴來卻傳起了女婿和女兒鬧架的閑話。她說自己一定要去跟女兒說,讓她以後別接待梁家人了,梁家人都是沒心肝的小人。


    “娘說得是,孩兒昨兒聽了杏花的那些話,也罵她胡亂說話,中傷妹夫和妹子。梁家人就是沒心肝的小人,以後我也要讓妹子不給他們好臉色看。非但如此,陸家人以後也不會給他們好臉色看……”


    “都別買梁家的豆腐了,這種人,不能讓他們賺到咱們一文錢!”


    聽到娘親氣憤地說不買梁家的豆腐了,謝大娘沒有做應聲蟲了,大概她覺得梁家的豆腐在楊柳鎮是獨一份兒,同樣的價錢沒有比梁家做得好吃的,屬於不可取代的日常食物。盡管她明白應該跟娘親一起同仇敵愾冷臉對梁家人,但是因此不買梁家的豆腐了有點兒不現實,就不坑聲了。


    這個話題不好展開了,她趕忙說出來了自己的擔心,那就是妹夫不來接妹子迴去可怎麽好?雖然表麵是擔心,內心裏卻是有些優越感。


    吳氏卻笑了,老神在在地跟她說不會有這種事情,喜二應該很快就要來接小女兒迴去了。


    謝大娘大驚,當然是要問娘親怎麽如此肯定。


    吳氏就把小女兒告訴自己的當初喜二跟女兒成親時發的誓言說了,並說可見女婿從來沒有想過納妾和蓄外室,喜二是要跟小女兒一起過一輩子的,所以這一次兩人鬧架,最終呢,喜二會來接小女兒迴去的,那日子還是會如常往下過的。再說了,夫妻之間誰不這樣,也沒見誰鬧個架就不在一起過了,多少人都是這樣過來的。


    謝大娘一聽娘親的這個話,瞬間覺著灶上燉著的那補身生子湯不香了,自己也沒了什麽胃口,不想吃了。


    所以,接下來,她就以要迴去看兒子睡醒午覺沒有從謝家肉鋪出來迴陸家了。


    吳氏站起來,揭開鍋蓋看,叫她再等等,再等小半個時辰就可以吃了,謝大娘卻像是沒聽見一樣,徑直走了,剩下吳氏在那裏念叨大女兒沒頭沒腦的。


    長女走了,吳氏繼續守在灶前,注意著往灶膛裏添柴火,要保證火不能大,也不能滅,一直用小火燉湯。


    剛放了一根柴火進去,吳氏忽然眼角餘光瞄到自己官人帶著一個年輕男子從廚房跟前過,往旁邊的那間平時用於會客的小房子裏去了。


    那個年輕男子?


    吳氏走兩步到廚房門口,看了一眼那個年輕男子的背影,一下子就認出來了,這個人是跑到汴梁城裏大半年沒有迴來的陸家二郎。


    真是稀奇,這個陸家二郎不知道什麽時候迴來的,方才大女兒來怎麽沒有提起陸二郎迴來了呢?還是這個陸二郎才從城裏迴來,就到謝家來找官人了?也不曉得他找官人什麽事情?


    吳氏心中疑惑,想了想,她又繼續去灶邊坐下,看著灶膛裏的火。


    約莫一刻鍾之後,隻見她官人謝乙臉色難看地走了進來,問她要開樓上兩人住的屋子的房門鑰匙還有存錢的錢箱子的鑰匙。


    謝家肉鋪平時賣肉賺的錢以及買豬的本錢都是存放在夫妻兩人住著的屋子裏的錢箱裏,鑰匙都是吳氏在管著。平時謝乙要用錢的時候,都是去問吳氏要,吳氏呢,要是不在屋子裏,在樓下的話,就會問他要拿多少錢,還有拿錢去做什麽,最後拿了鑰匙給他,讓他拿著鑰匙去開了門和箱子,拿出錢來。


    謝乙拿錢的時候經常是在下晌,鋪子裏的肉賣得差不多了,他就去管吳氏要鑰匙,開了錢箱拿了錢,帶著徒弟坐著牛車去楊柳鎮周圍的鄉下買豬,然後在天黑之前把豬買迴來,關進後院的豬欄,明早就可以殺了買肉了。


    吳氏便以為官人要拿錢去買豬,順口一問:“今日又要去哪裏買豬啊,要買幾隻,需帶多少錢去?”


    不想,謝乙卻聲音低沉道:“不是去買豬,而是陸二郎來管咱們借錢了。”


    “借錢,借多少,我可得跟你說,不能借多了,雖說他在年前說他去跟著個什麽王爺的兒子了,可誰曉得他是不是在瞎說?”吳氏壓低聲對謝乙道。


    謝乙撓了撓頭,有些為難地告訴吳氏:“娘子,陸二郎那廝說他要管咱們借五十貫……”


    “五十貫!他莫不是得了失心瘋了,這許多錢,也好意思開口就借?我看他這不是借,是想搶哩!”吳氏霍然站起來怒道,接著又叉腰尖聲說謝家的錢也不是撿來的,謝家也不稀罕以後抱發達的陸全的大|腿,所以這個錢不借。


    “娘子,你小聲點兒。”謝乙慌忙上前捂住吳氏的嘴,阻止她說出更難聽的話來,接著在吳氏耳邊把陸全方才在那邊說的那些話告訴了她,吳氏聽了,也傻眼兒了。


    謝乙見娘子不吭聲了,這才把捂住吳氏的手放下來,然後道:“你說,為了咱家二娘,這錢能不給陸二郎麽?明曉得他這是訛咱們,可咱們還得給他,不然若是被女婿曉得了當初咱們叫陸二郎做的那事情,女婿還能對咱家二娘好麽,何況如今女婿跟咱家二娘正鬧著。”


    吳氏還沒開口,卻聽到廚房門口傳來一個兩人此刻最不想聽見的人的聲音,隻聽謝二娘狐疑問:“爹,娘,你們當初叫陸二郎去做甚事了,他如今要來訛咱家的錢?還要訛五十貫這樣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女漢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方句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方句芒並收藏大宋女漢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