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原本以為女兒跟著女婿搬進汴梁城之後肯定要過幾個月才會想起迴娘家來看望自己這個親娘的,沒想到這進城還沒到半個月就迴來了,這雖然讓她高興,可也讓她有些擔心,擔心女兒是跟女婿吵架,又或者是劉氏又欺負女兒了,她才迴娘家的。所以,在迎著女兒,並挽著她的手去樓上女兒的原先的閨房坐下之後,吳氏也不轉彎抹角的,直接就問女兒這一趟迴娘家可是遭遇了她擔心的兩種情況,尤其是後一種,她一直認為是最可能的。畢竟女婿一直以來都很疼愛女兒,吳氏認為女兒和女婿一起搬進了城,這方麵應該不會有什麽問題。至於劉氏那個刁鑽的婦人,倒是有可能在搬進城後,覺得喜家沒有再租住在謝家的屋子裏,要欺負謝二娘,謝乙夫妻鞭長莫及,管不著了,從而故態複萌的。
沒想到,女兒一開口卻說得是並非劉氏那個婆婆刁難欺負她,她才迴娘家的,而是她跟女婿吵架了,這才迴娘家的。
“甚?你跟女婿吵架了,這……”吳氏一聽女兒的話霎時就瞪大了眼,看向女兒不可置信道。
謝二娘咬唇點點頭。
吳氏撫額,好半天才一把捉了女兒的手,急聲問她是為了什麽跟女婿吵架的,而且要鬧到跑迴娘家來。
謝二娘迴娘家來除了看望爹娘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來向他們討主意的,那就是該如何對付那個強大的宋玉姐,她實在是嚴重地威脅了她的婚姻,讓她覺得極度不安全。
所以,她接下來就把進城之後,自己跟順娘為了那個宋玉姐鬧矛盾,還不是一次。最近一次就是順娘跑去宋玉姐家裏教她做拿手菜,喝醉酒,自己去接她,見到宋玉姐示弱丟臉等事情都對親娘說了。
吳氏聽完當然也很生氣,罵宋玉姐那個寡|婦不要臉,女婿都成親了,還來糾|纏女婿。
謝二娘一聽母親的話,卻發問:“娘,我聽你的話似乎是曉得官人成親之前,宋玉姐就糾|纏她?這裏頭是不是有一些我不曉得的事情?”
吳氏一愣,心裏懊悔,自己說話說快了,讓女兒聽出來一些話外之意。
那麽該不該跟女兒說出來當初兩夫妻知道的女婿成親之前跟宋玉姐牽扯的話呢?
想了想,吳氏覺得還是不要對女兒說那些的好,因為說出來了就會讓女兒更加擔心了,女婿跟宋玉姐在跟女兒成親之前,那感情可是相當好的。而且要不是自己讓丈夫進城去找到陸全,讓他幫忙帶了韓衙內去糾|纏宋玉姐,宋玉姐不定就跟女婿成事了。
還以為女婿娶了自己女兒,宋玉姐就會知難而退,不再糾|纏女婿了,沒想到,女婿帶著女兒搬進城去不到半個月,那個宋玉姐又出現了,不但出現在喜家,甚至明目張膽地邀請喜順去她那裏。盡管用的借口是讓喜順教做菜,可是孤男寡女獨處一室,這是何等不妥當的事情,也曖|昧得很。
在吳氏心裏,一貫以來,對順娘的印象都好,認為順娘人老實勤快聰明,她是絕對不會主動去勾搭那個宋玉姐的。
如今女兒跟女婿吵架,肯定是那個宋玉姐的錯,是她想要破壞女兒的婚姻,才不斷糾|纏女婿,就想讓女兒女婿吵架鬧騰,讓兩人的感情破裂,她好坐收其成。
想到此,她就皺著眉對女兒說:“二娘啊,你這可是上了宋玉姐的當了,你跟你官人為了她鬧成這樣,她曉得了不知道多歡喜呢。她糾|纏你官人,就想你這樣……”
謝二娘道:“娘,我不是沒想過這個,可我想要是這一迴不跟她鬧,她不當迴事,就會繼續跟那宋玉姐來往,再那麽下去,難免有一日出事。故而,我這一次狠心這麽做,就是想讓她斷了跟那宋玉姐往來。”
吳氏覺得女兒的理由也站得住腳,因為這才成親,小夫妻之間吵架,若是誰一開始放棄了自己的主張,認輸了,以後就會輸一輩子。當初她嫁給謝乙,頭一次吵架後麵發展到打架,她也是沒有害怕謝乙人高馬大,拚著命不要跟他動了手,謝乙就後退了,隻是跑出去喝酒一|夜未歸。第二天迴來,便好生聲氣地來跟她道歉,再後來,兩人吵架歸吵架,謝乙再沒有朝她舉起過拳頭。於是她就明白了,夫妻之間一開始還真存在誰降服誰的問題。
如今女兒做的事情大概也是想要降服喜順吧。
那麽自己這個做娘的肯定是要幫她的,於是吳氏就對謝二娘說:“那你就在娘家住上一段兒日子吧,等著你官人來接你。若是你官人肯來接你迴去,那麽你就贏了,喜順以後定然會盡量不跟那宋玉姐來往的。隻是,娘也擔心,萬一喜順不肯來,那個宋玉姐趁機再去糾|纏喜順,你又不在家裏,萬一……”
謝二娘一聽,也有些心慌,問吳氏:“娘,你說那個宋玉姐真會趁著我不在,再去糾|纏我官人麽?”
吳氏:“不好說,故而,你也不能在娘家呆太久了,就怕你不在你官人身邊,你官人把持不住,做出什麽事情來。娘跟你說,喜順再老實,可也是男人,是個男人就有花花腸子,一旦娘子不在身邊,就去偷|腥的人多了去了……”
聽到男人去偷|腥的話,謝二娘卻並不緊張,她可太明白了,順娘並不是男子,而是女子,別看她做男子裝扮,但到底是女人。是個女人就會注意心靈和身體的潔淨,不太可能不論葷腥的去跟那些花枝招展的女人攪合在一起。偷|腥這種事情她是不擔心的,唯一擔心的就是那個宋玉姐不知廉恥,又找出什麽借口來接近順娘。
“娘,我問您,您可有什麽好法子對付那宋玉姐,讓那宋玉姐不再糾|纏我官人麽?”她反握住吳氏的手切切地問。
吳氏想了想道:“最好的當然就是讓你官人親自寫封信給宋玉姐,說她以家為重,以你為重,告訴她兩人以後不宜往來,宋玉姐要是看了這樣的信,再找你官人那就是真不要臉了,我覺著她好歹也是梁城裏有頭有臉的人,不會這麽不要臉麵的。然而,我覺著你官人未必肯寫,這樣的信有些得罪人,畢竟你官人發家也多虧了宋玉姐曾經幫忙。其次呢,要想一勞永逸地讓她不再糾|纏你官人,自然是讓她嫁人,嫁了人,她就會被自己的官人管束,又或者一顆心放到她官人身上,不再糾|纏喜順了。隻是這讓她嫁人的事情不是我們這樣的小老百姓想做就能做成的,難得很呐……”
這樣的感歎,也是因為她跟丈夫曾經做過阻止宋玉姐跟喜順在一起的事,結果卻因為那韓衙內成了活死人而作罷。要是當初那韓衙內強娶了宋玉姐,這會兒女兒就不會遇到婚後自己官人被宋玉姐惦記和糾|纏了。
當然,除了這兩樣,還有法子可以讓宋玉姐無法再糾|纏喜順,那就是讓她在這世上消失,又或者是讓她美貌受損,她就不好意思再見喜順了。隻是這樣的法子太過陰毒,她是不會對女兒說的。
“二娘,娘方才跟你說的讓宋玉姐不糾|纏女婿的法子這是對外,對內,你就要對你官人好,讓你官人離不開你,把女婿伺候好。最重要的一點兒就是趕緊為喜家生下個小郎君,你這正妻的位子就坐穩了。即便以後喜順發家,成了腰纏萬貫的富豪,想要納妾以後還是蓄外室也好,那些女人都在你之下,任由你搓圓揉扁……”
“娘,你這是過於操心了,我官人說過她永遠不會納妾跟蓄外室的,我們成親時,她在我跟前發過誓的。”
“女婿跟你發過這樣的誓?”
“是啊,成親當晚她在我跟前發下了誓,還說有違這樣的誓言,就叫她不得善終。”
一說起這個,謝二娘甚至想起了成親那晚順娘對自己發誓之後,自己問她為何敢發下這樣的誓言時,順娘說的話。
順娘告訴她,自己盡管是以男裝示人的女子,可不會真像那些男子一樣納妾蓄外室,因為在她內心是絕對想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所以,她讓謝二娘放心,她敢發下那種毒誓,也就是說隻想跟她這個娘子在一起過一輩子。
吳氏聽了高興得撫掌笑,接著就對謝二娘說:“娘這下可一點兒都不擔心了,你等著罷,女婿過不了幾日就會來接你迴去的。等她來接你的時候,我跟你爹會幫你教女婿寫封信給宋玉姐,讓她以後別跟女婿來往了。這一迴的事情,一來也是你這做娘子的醋意大,二來女婿是個感恩之人,才沒那麽聽你的話跟宋玉姐斷絕往來。經此一鬧,她會分出誰輕誰重,誰才是她想過一輩子的人的。這幾日|你就在家好好歇歇,娘去給你找些藥來補身,再給你找個靈驗的生子方,等你官人來了,你帶迴去,早晚煎藥吃,早些懷上……”
謝二娘對於自己娘如此熱心的給自己找生子方,還有給自己熬補身利於懷孕的湯,有點兒哭笑不得。
然而她也沒拒絕,由得她娘去忙活,盡管她曉得自己即便吃了世上最好的補身藥也不可能懷上,可是她明白讓她爹娘抱著這樣的希望去忙活,對他們來說也是一件快樂的事,她又何必阻止呢。
得知妹子迴娘家了,謝大娘當天下午就過來了,她過來跟其母有一樣的心思,一來是妹子去了城裏十來日了,她也挺想念妹子的,所以曉得她迴娘家了,就過來看一看。其次,昨兒早上她去梁家豆腐作坊去買豆腐的時候,聽到了杏花說的關於自己妹子的八卦,杏花說自己妹子在城裏跟喜二郎吵鬧和冷戰,貌似是為了一個美|豔的糾|纏喜二郎的女財主。杏花還說那女財主如何有錢如何美|豔,謝二娘跟人家根本比不了,這也是為何貌似老實的喜二郎也要出|軌的原因。當時,謝大娘就不高興了,問杏花說得如此肯定,可是親眼見過人家女財主,又或者是親眼見過喜二郎跟那個女財主來往。杏花叉腰得意地說,錯不了,她婆婆和大姑子迴來後說的,因為她們前幾日才進了城去喜家做客,親眼見到喜二郎跟謝二娘冷戰,還聽到了外院的人說喜二郎晚上去女財主宅子裏喝酒,孤男寡女的,不曉得做了什麽樣的齷齪事呢……
謝大娘當然反駁說杏花胡說八道,中傷她的妹子和妹夫,惱怒起來,她將才買下的豆腐放迴去,說自己不買了,杏花當然不幹,說自己家的豆腐賣出去了就沒有再收迴去的理。
兩人正鬧著呢,梁二娘出來聽到了,就問兩人為了什麽吵,謝大娘就把她認為杏花中傷自己妹妹和妹夫的話說出來了,梁二娘一聽就狠狠地罵了杏花幾句,接著讓她進屋去,這裏的活兒她別幹了。
梁二娘接著向謝大娘致歉,說杏花說的那些話都是沒依據的,她把謝大娘買的豆腐給她放迴籃子去,並把謝大娘買兩塊豆腐的四文錢也放了迴去,她請謝大娘別生氣,還說今天的兩塊豆腐就不要錢了。
看在梁二娘說話和軟,還白送了兩塊豆腐的份兒上,謝大娘才沒有生氣了,挎著籃子迴去了。
迴家後她想起杏花說的那些事情,也是半信半疑,然而喜家搬進了汴梁城裏住,作為喜家的媳婦的妹子也跟去了,也沒個了解喜家情況的人從汴梁城裏來,她就想了解下真假都不能。
正愁著呢,陸全從城裏迴來,下晌到了家,謝大娘就去找到他,問他在城裏可去見了喜順,曉不曉得喜家最近發生的事情。
陸全一腦袋漿糊,反問謝大娘:“喜家是甚時候搬進城裏去的?搬到哪裏去了?”
原來陸全自從過年的時候進了城,這大半年都沒有迴過楊柳鎮,直到這會兒才迴來,肯定是不曉得喜家的事情了。謝大娘呢,也是過於關心妹子,見到陸全從汴梁城裏迴來,逮著他就去求證杏花說的事情的真假了。她原以為,陸全在汴梁城裏混,喜家也在汴梁城裏,不定陸全就知道了喜家搬進城的事情,跑去拜訪,然後就曉得了喜家最近發生的事呢,哪想到陸全根本不知道,反倒問自己喜家什麽時候搬進城的又搬去了哪裏。
歎口氣,謝大娘隻得橫了他一眼,說他一天到晚在汴梁城裏混,竟然不知道喜家進了城,也是太無用了。
陸全不滿說汴梁城那麽大,人有那麽多,喜家那樣一小戶人家進城是一件比芝麻都不如的事情,他怎麽會曉得。不過,大嫂如今跟自己說,他就曉得了,他說等自己在家呆幾天,然後再進城的時候就會去拜訪喜家,見一見喜順。他還問謝大娘,是不是喜家發家了,才搬進城裏去了,同時感歎喜二哥能幹,自己離開楊柳鎮大半年,喜二哥就賺了錢搬進城去了。隻是,他好奇,喜順做種生買賣,能夠賺那麽多錢,有能力搬進城去麽,汴梁城裏的房租可不是楊柳鎮能比的。
謝大娘因想著好歹跟陸全說了,他進城去拜訪喜家,也就能夠求證杏花說得是不是真的了。於是就把喜家是什麽時候搬家的,還有搬到什麽地方,以及喜順做了什麽買賣才搬進城去都對陸全說了。
陸全聽了便說怪不得喜順有錢搬進城裏去,那個石炭買賣可是好買賣,以後大有錢途的。
摸了摸下巴,他想,過幾日進城去見到喜順,就跟喜順談一談合作的事情,現如今他在濮王第十三子,右衛大將軍,嶽州團練史趙宗實跟前也混了個臉熟,常常陪伴左右,甚得他喜歡,得以常常進入王府還跟京中權貴的心腹們多有結交。隻是跟那些人結交,需要花錢,他呢,隻靠著一些主子的賞賜還有踢蹴鞠的錢,有些揮灑不開。這一趟迴來,除了看望家中父母之外,本來他就想找喜順談一談在汴梁城裏合作開個酒店賺錢的事情。以前,他曾經跟喜順說過,隻是因為他爹的反對,還有他沒有攀附上權貴,不是很缺去交際的錢所以作罷。
如今,他覺得自己攀附上了濮王之子趙宗實,那是前途大好,故而也就有了交際的需要,想讓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提一提,除了巴結主子趙宗實以外,他還想結交一些跟他同樣在京中權貴身邊辦事的人,拓展自己的關係網,為以後綢繆。
按理說,陸全在趙宗實跟前得臉,也跟京中權貴的心腹們有往來,他要做個買賣弄錢應該有不少人會願意跟他合夥,可是陸全為何卻要找順娘呢?
一是因為濮王府,上到濮王下到濮王的兒子們,都響應當今皇帝的倡議,節儉清廉,不僅僅如此要求自身,還要求身邊的親屬和奴仆如此。陸全才去趙宗實跟前混了個臉熟,自然是不肯去跟那些想要靠上趙宗實的人合作撈錢,怕事情暴露,就會失去趙宗實的信任,失去大好前程。
二來則是因為一個信任問題,陸全對身邊的那些跟他一樣想要發財升官的人不太信任,他長這麽大,就隻對結拜的兄弟喜順信任有加。故而想到做買賣賺錢,第一個想起的也就是順娘了。
從大嫂的嘴裏知道了順娘做起了石炭買賣,陸全就改變了主意,不再想和順娘合作開個酒店賺錢了,他認為跟順娘合作,一起做石炭買賣更好。至於怎麽合作法,當然是可以為順娘拓展石炭的銷路,還有為順娘的石炭買賣提供一種官方背景的背書,讓順娘把石炭買賣做得更大更安全來獲得一些利潤的分成了。
陸全還有一層考慮,願意跟順娘合作,那就是因為齊氏了。
他想,自己跟喜二哥合作,喜家賺了大錢,齊氏對自己的印象肯定更好吧,進一步來說,喜家人對自己的印象也會更好。因為跟喜家合作,還能常去喜家,說不定就會常常見到齊氏。一來二去,齊氏會不會改變對自己的看法,喜家其她人再幫一幫忙,齊氏就願意跟自己了。過年的時候,他跑去見齊氏還意圖送她昂貴的珠鏈表達心意,結果卻被齊氏拒絕了,一怒之下,他把那個裝著珠鏈的匣子扔進火裏燒了,還說了過分的話,最後紅著眼圈兒跑了出去。
那天晚上,他一氣之下,冒著風雪跑去了汴梁城,進了通宵達旦營業的瓦子的勾欄裏去找了小姐喝酒,喝醉了就睡,睡醒了就喝。過了數天醉生夢死的日子之後,他發現自己心裏還是放不下齊氏,能夠讓他動心的還是隻有她。他還發現,越是讓他痛苦的人,他越得不到的人,就越讓他牽腸掛肚,還越讓他想要出人頭地,讓她看得上自己。
後來,他就讓舉薦自己的朋友帶著自己去了趙宗實跟前,收斂起一切不端的行徑,努力去做個受主子喜歡的幫閑,努力獲得主子的信任,還努力結交一群他認為有用的人。
忙忙碌碌,很快大半年就過去了,前幾天晚上他夢見了白發的爹娘,還有伶仃的齊氏,心裏一揪,便跟主子告了假,迴楊柳鎮了。
“你過幾日進城去,先就去喜家,幫我打聽下我妹子是不是跟妹夫在鬧架,然後寫封信叫人送迴來,我不信那杏花說的話……”謝大娘不忘在告訴陸全喜家搬去城裏哪裏住之後叮囑道。
“那杏花的話也是能信的麽,我二哥對謝二娘那般好,鎮子上的人都瞧得真真的,喜家才搬進城去幾日啊,如何就能鬧起來了,反正我是不信的,我看,大嫂你也別信。”陸全搖頭笑道。
“你可別懶,我聽杏花說了那是她婆婆和大姑子進城去在喜家做客時聽說的,說是妹夫跟個姓宋的女財主糾|纏不清,我妹子就跟妹夫鬧起來了。”
“宋玉姐?”
“哦,你認識這個女財主,還曉得她的名兒,那你說杏花說得是不是真的?”
陸全沉吟了下,接著堅決的否認大嫂從杏花那裏聽到的話是真的,盡管他心裏認為杏花說的事情多半是真的。
並不是說無風不起浪,而是去年他幫過謝乙夫妻,帶著當時還是他主子的韓衙內去見宋玉姐,好|色的韓衙內一眼就瞧上了宋玉姐,打定主意要娶宋玉姐,宋玉姐為了不讓喜順受牽連,才跟喜順斷了往來。後麵,喜順才喜歡上了謝二娘,娶了謝二娘。
當初,喜順和宋玉姐彼此都中意對方,要不是顧及謝家跟陸家是親戚,謝乙又苦苦懇求,以及謝乙打包票說幫自己,讓自己跟齊氏湊一起,他是不會幫忙的。
想起了從前的事,陸全此刻更認定一定是喜家搬進城之後,宋玉姐跟喜順舊情複燃了,謝二娘發現了,就鬧起來了。
然而,他想說,謝二娘見好就收吧,畢竟喜二哥已經迎娶了她,宋玉姐已然錯過了,再折騰,她也不能做喜二哥的妾或者外室,畢竟宋家的身份和臉麵在那裏。過幾日進城去,他要是見著了謝二娘,倒是要勸一勸她的。
還有,在返城之前,他要去找謝乙夫妻,讓他們拿出些錢來給他花,他這會兒手裏有點兒緊。這也不是訛詐他們,而是當初自己幫了他們,讓謝二娘得以嫁給了喜二哥這麽個大有錢途的好夫婿,可謝乙夫妻卻沒能湊合自己跟齊氏,這是他們欠自己的。就算是親戚,這賬也得算一算才行。
沒想到,女兒一開口卻說得是並非劉氏那個婆婆刁難欺負她,她才迴娘家的,而是她跟女婿吵架了,這才迴娘家的。
“甚?你跟女婿吵架了,這……”吳氏一聽女兒的話霎時就瞪大了眼,看向女兒不可置信道。
謝二娘咬唇點點頭。
吳氏撫額,好半天才一把捉了女兒的手,急聲問她是為了什麽跟女婿吵架的,而且要鬧到跑迴娘家來。
謝二娘迴娘家來除了看望爹娘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來向他們討主意的,那就是該如何對付那個強大的宋玉姐,她實在是嚴重地威脅了她的婚姻,讓她覺得極度不安全。
所以,她接下來就把進城之後,自己跟順娘為了那個宋玉姐鬧矛盾,還不是一次。最近一次就是順娘跑去宋玉姐家裏教她做拿手菜,喝醉酒,自己去接她,見到宋玉姐示弱丟臉等事情都對親娘說了。
吳氏聽完當然也很生氣,罵宋玉姐那個寡|婦不要臉,女婿都成親了,還來糾|纏女婿。
謝二娘一聽母親的話,卻發問:“娘,我聽你的話似乎是曉得官人成親之前,宋玉姐就糾|纏她?這裏頭是不是有一些我不曉得的事情?”
吳氏一愣,心裏懊悔,自己說話說快了,讓女兒聽出來一些話外之意。
那麽該不該跟女兒說出來當初兩夫妻知道的女婿成親之前跟宋玉姐牽扯的話呢?
想了想,吳氏覺得還是不要對女兒說那些的好,因為說出來了就會讓女兒更加擔心了,女婿跟宋玉姐在跟女兒成親之前,那感情可是相當好的。而且要不是自己讓丈夫進城去找到陸全,讓他幫忙帶了韓衙內去糾|纏宋玉姐,宋玉姐不定就跟女婿成事了。
還以為女婿娶了自己女兒,宋玉姐就會知難而退,不再糾|纏女婿了,沒想到,女婿帶著女兒搬進城去不到半個月,那個宋玉姐又出現了,不但出現在喜家,甚至明目張膽地邀請喜順去她那裏。盡管用的借口是讓喜順教做菜,可是孤男寡女獨處一室,這是何等不妥當的事情,也曖|昧得很。
在吳氏心裏,一貫以來,對順娘的印象都好,認為順娘人老實勤快聰明,她是絕對不會主動去勾搭那個宋玉姐的。
如今女兒跟女婿吵架,肯定是那個宋玉姐的錯,是她想要破壞女兒的婚姻,才不斷糾|纏女婿,就想讓女兒女婿吵架鬧騰,讓兩人的感情破裂,她好坐收其成。
想到此,她就皺著眉對女兒說:“二娘啊,你這可是上了宋玉姐的當了,你跟你官人為了她鬧成這樣,她曉得了不知道多歡喜呢。她糾|纏你官人,就想你這樣……”
謝二娘道:“娘,我不是沒想過這個,可我想要是這一迴不跟她鬧,她不當迴事,就會繼續跟那宋玉姐來往,再那麽下去,難免有一日出事。故而,我這一次狠心這麽做,就是想讓她斷了跟那宋玉姐往來。”
吳氏覺得女兒的理由也站得住腳,因為這才成親,小夫妻之間吵架,若是誰一開始放棄了自己的主張,認輸了,以後就會輸一輩子。當初她嫁給謝乙,頭一次吵架後麵發展到打架,她也是沒有害怕謝乙人高馬大,拚著命不要跟他動了手,謝乙就後退了,隻是跑出去喝酒一|夜未歸。第二天迴來,便好生聲氣地來跟她道歉,再後來,兩人吵架歸吵架,謝乙再沒有朝她舉起過拳頭。於是她就明白了,夫妻之間一開始還真存在誰降服誰的問題。
如今女兒做的事情大概也是想要降服喜順吧。
那麽自己這個做娘的肯定是要幫她的,於是吳氏就對謝二娘說:“那你就在娘家住上一段兒日子吧,等著你官人來接你。若是你官人肯來接你迴去,那麽你就贏了,喜順以後定然會盡量不跟那宋玉姐來往的。隻是,娘也擔心,萬一喜順不肯來,那個宋玉姐趁機再去糾|纏喜順,你又不在家裏,萬一……”
謝二娘一聽,也有些心慌,問吳氏:“娘,你說那個宋玉姐真會趁著我不在,再去糾|纏我官人麽?”
吳氏:“不好說,故而,你也不能在娘家呆太久了,就怕你不在你官人身邊,你官人把持不住,做出什麽事情來。娘跟你說,喜順再老實,可也是男人,是個男人就有花花腸子,一旦娘子不在身邊,就去偷|腥的人多了去了……”
聽到男人去偷|腥的話,謝二娘卻並不緊張,她可太明白了,順娘並不是男子,而是女子,別看她做男子裝扮,但到底是女人。是個女人就會注意心靈和身體的潔淨,不太可能不論葷腥的去跟那些花枝招展的女人攪合在一起。偷|腥這種事情她是不擔心的,唯一擔心的就是那個宋玉姐不知廉恥,又找出什麽借口來接近順娘。
“娘,我問您,您可有什麽好法子對付那宋玉姐,讓那宋玉姐不再糾|纏我官人麽?”她反握住吳氏的手切切地問。
吳氏想了想道:“最好的當然就是讓你官人親自寫封信給宋玉姐,說她以家為重,以你為重,告訴她兩人以後不宜往來,宋玉姐要是看了這樣的信,再找你官人那就是真不要臉了,我覺著她好歹也是梁城裏有頭有臉的人,不會這麽不要臉麵的。然而,我覺著你官人未必肯寫,這樣的信有些得罪人,畢竟你官人發家也多虧了宋玉姐曾經幫忙。其次呢,要想一勞永逸地讓她不再糾|纏你官人,自然是讓她嫁人,嫁了人,她就會被自己的官人管束,又或者一顆心放到她官人身上,不再糾|纏喜順了。隻是這讓她嫁人的事情不是我們這樣的小老百姓想做就能做成的,難得很呐……”
這樣的感歎,也是因為她跟丈夫曾經做過阻止宋玉姐跟喜順在一起的事,結果卻因為那韓衙內成了活死人而作罷。要是當初那韓衙內強娶了宋玉姐,這會兒女兒就不會遇到婚後自己官人被宋玉姐惦記和糾|纏了。
當然,除了這兩樣,還有法子可以讓宋玉姐無法再糾|纏喜順,那就是讓她在這世上消失,又或者是讓她美貌受損,她就不好意思再見喜順了。隻是這樣的法子太過陰毒,她是不會對女兒說的。
“二娘,娘方才跟你說的讓宋玉姐不糾|纏女婿的法子這是對外,對內,你就要對你官人好,讓你官人離不開你,把女婿伺候好。最重要的一點兒就是趕緊為喜家生下個小郎君,你這正妻的位子就坐穩了。即便以後喜順發家,成了腰纏萬貫的富豪,想要納妾以後還是蓄外室也好,那些女人都在你之下,任由你搓圓揉扁……”
“娘,你這是過於操心了,我官人說過她永遠不會納妾跟蓄外室的,我們成親時,她在我跟前發過誓的。”
“女婿跟你發過這樣的誓?”
“是啊,成親當晚她在我跟前發下了誓,還說有違這樣的誓言,就叫她不得善終。”
一說起這個,謝二娘甚至想起了成親那晚順娘對自己發誓之後,自己問她為何敢發下這樣的誓言時,順娘說的話。
順娘告訴她,自己盡管是以男裝示人的女子,可不會真像那些男子一樣納妾蓄外室,因為在她內心是絕對想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所以,她讓謝二娘放心,她敢發下那種毒誓,也就是說隻想跟她這個娘子在一起過一輩子。
吳氏聽了高興得撫掌笑,接著就對謝二娘說:“娘這下可一點兒都不擔心了,你等著罷,女婿過不了幾日就會來接你迴去的。等她來接你的時候,我跟你爹會幫你教女婿寫封信給宋玉姐,讓她以後別跟女婿來往了。這一迴的事情,一來也是你這做娘子的醋意大,二來女婿是個感恩之人,才沒那麽聽你的話跟宋玉姐斷絕往來。經此一鬧,她會分出誰輕誰重,誰才是她想過一輩子的人的。這幾日|你就在家好好歇歇,娘去給你找些藥來補身,再給你找個靈驗的生子方,等你官人來了,你帶迴去,早晚煎藥吃,早些懷上……”
謝二娘對於自己娘如此熱心的給自己找生子方,還有給自己熬補身利於懷孕的湯,有點兒哭笑不得。
然而她也沒拒絕,由得她娘去忙活,盡管她曉得自己即便吃了世上最好的補身藥也不可能懷上,可是她明白讓她爹娘抱著這樣的希望去忙活,對他們來說也是一件快樂的事,她又何必阻止呢。
得知妹子迴娘家了,謝大娘當天下午就過來了,她過來跟其母有一樣的心思,一來是妹子去了城裏十來日了,她也挺想念妹子的,所以曉得她迴娘家了,就過來看一看。其次,昨兒早上她去梁家豆腐作坊去買豆腐的時候,聽到了杏花說的關於自己妹子的八卦,杏花說自己妹子在城裏跟喜二郎吵鬧和冷戰,貌似是為了一個美|豔的糾|纏喜二郎的女財主。杏花還說那女財主如何有錢如何美|豔,謝二娘跟人家根本比不了,這也是為何貌似老實的喜二郎也要出|軌的原因。當時,謝大娘就不高興了,問杏花說得如此肯定,可是親眼見過人家女財主,又或者是親眼見過喜二郎跟那個女財主來往。杏花叉腰得意地說,錯不了,她婆婆和大姑子迴來後說的,因為她們前幾日才進了城去喜家做客,親眼見到喜二郎跟謝二娘冷戰,還聽到了外院的人說喜二郎晚上去女財主宅子裏喝酒,孤男寡女的,不曉得做了什麽樣的齷齪事呢……
謝大娘當然反駁說杏花胡說八道,中傷她的妹子和妹夫,惱怒起來,她將才買下的豆腐放迴去,說自己不買了,杏花當然不幹,說自己家的豆腐賣出去了就沒有再收迴去的理。
兩人正鬧著呢,梁二娘出來聽到了,就問兩人為了什麽吵,謝大娘就把她認為杏花中傷自己妹妹和妹夫的話說出來了,梁二娘一聽就狠狠地罵了杏花幾句,接著讓她進屋去,這裏的活兒她別幹了。
梁二娘接著向謝大娘致歉,說杏花說的那些話都是沒依據的,她把謝大娘買的豆腐給她放迴籃子去,並把謝大娘買兩塊豆腐的四文錢也放了迴去,她請謝大娘別生氣,還說今天的兩塊豆腐就不要錢了。
看在梁二娘說話和軟,還白送了兩塊豆腐的份兒上,謝大娘才沒有生氣了,挎著籃子迴去了。
迴家後她想起杏花說的那些事情,也是半信半疑,然而喜家搬進了汴梁城裏住,作為喜家的媳婦的妹子也跟去了,也沒個了解喜家情況的人從汴梁城裏來,她就想了解下真假都不能。
正愁著呢,陸全從城裏迴來,下晌到了家,謝大娘就去找到他,問他在城裏可去見了喜順,曉不曉得喜家最近發生的事情。
陸全一腦袋漿糊,反問謝大娘:“喜家是甚時候搬進城裏去的?搬到哪裏去了?”
原來陸全自從過年的時候進了城,這大半年都沒有迴過楊柳鎮,直到這會兒才迴來,肯定是不曉得喜家的事情了。謝大娘呢,也是過於關心妹子,見到陸全從汴梁城裏迴來,逮著他就去求證杏花說的事情的真假了。她原以為,陸全在汴梁城裏混,喜家也在汴梁城裏,不定陸全就知道了喜家搬進城的事情,跑去拜訪,然後就曉得了喜家最近發生的事呢,哪想到陸全根本不知道,反倒問自己喜家什麽時候搬進城的又搬去了哪裏。
歎口氣,謝大娘隻得橫了他一眼,說他一天到晚在汴梁城裏混,竟然不知道喜家進了城,也是太無用了。
陸全不滿說汴梁城那麽大,人有那麽多,喜家那樣一小戶人家進城是一件比芝麻都不如的事情,他怎麽會曉得。不過,大嫂如今跟自己說,他就曉得了,他說等自己在家呆幾天,然後再進城的時候就會去拜訪喜家,見一見喜順。他還問謝大娘,是不是喜家發家了,才搬進城裏去了,同時感歎喜二哥能幹,自己離開楊柳鎮大半年,喜二哥就賺了錢搬進城去了。隻是,他好奇,喜順做種生買賣,能夠賺那麽多錢,有能力搬進城去麽,汴梁城裏的房租可不是楊柳鎮能比的。
謝大娘因想著好歹跟陸全說了,他進城去拜訪喜家,也就能夠求證杏花說得是不是真的了。於是就把喜家是什麽時候搬家的,還有搬到什麽地方,以及喜順做了什麽買賣才搬進城去都對陸全說了。
陸全聽了便說怪不得喜順有錢搬進城裏去,那個石炭買賣可是好買賣,以後大有錢途的。
摸了摸下巴,他想,過幾日進城去見到喜順,就跟喜順談一談合作的事情,現如今他在濮王第十三子,右衛大將軍,嶽州團練史趙宗實跟前也混了個臉熟,常常陪伴左右,甚得他喜歡,得以常常進入王府還跟京中權貴的心腹們多有結交。隻是跟那些人結交,需要花錢,他呢,隻靠著一些主子的賞賜還有踢蹴鞠的錢,有些揮灑不開。這一趟迴來,除了看望家中父母之外,本來他就想找喜順談一談在汴梁城裏合作開個酒店賺錢的事情。以前,他曾經跟喜順說過,隻是因為他爹的反對,還有他沒有攀附上權貴,不是很缺去交際的錢所以作罷。
如今,他覺得自己攀附上了濮王之子趙宗實,那是前途大好,故而也就有了交際的需要,想讓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提一提,除了巴結主子趙宗實以外,他還想結交一些跟他同樣在京中權貴身邊辦事的人,拓展自己的關係網,為以後綢繆。
按理說,陸全在趙宗實跟前得臉,也跟京中權貴的心腹們有往來,他要做個買賣弄錢應該有不少人會願意跟他合夥,可是陸全為何卻要找順娘呢?
一是因為濮王府,上到濮王下到濮王的兒子們,都響應當今皇帝的倡議,節儉清廉,不僅僅如此要求自身,還要求身邊的親屬和奴仆如此。陸全才去趙宗實跟前混了個臉熟,自然是不肯去跟那些想要靠上趙宗實的人合作撈錢,怕事情暴露,就會失去趙宗實的信任,失去大好前程。
二來則是因為一個信任問題,陸全對身邊的那些跟他一樣想要發財升官的人不太信任,他長這麽大,就隻對結拜的兄弟喜順信任有加。故而想到做買賣賺錢,第一個想起的也就是順娘了。
從大嫂的嘴裏知道了順娘做起了石炭買賣,陸全就改變了主意,不再想和順娘合作開個酒店賺錢了,他認為跟順娘合作,一起做石炭買賣更好。至於怎麽合作法,當然是可以為順娘拓展石炭的銷路,還有為順娘的石炭買賣提供一種官方背景的背書,讓順娘把石炭買賣做得更大更安全來獲得一些利潤的分成了。
陸全還有一層考慮,願意跟順娘合作,那就是因為齊氏了。
他想,自己跟喜二哥合作,喜家賺了大錢,齊氏對自己的印象肯定更好吧,進一步來說,喜家人對自己的印象也會更好。因為跟喜家合作,還能常去喜家,說不定就會常常見到齊氏。一來二去,齊氏會不會改變對自己的看法,喜家其她人再幫一幫忙,齊氏就願意跟自己了。過年的時候,他跑去見齊氏還意圖送她昂貴的珠鏈表達心意,結果卻被齊氏拒絕了,一怒之下,他把那個裝著珠鏈的匣子扔進火裏燒了,還說了過分的話,最後紅著眼圈兒跑了出去。
那天晚上,他一氣之下,冒著風雪跑去了汴梁城,進了通宵達旦營業的瓦子的勾欄裏去找了小姐喝酒,喝醉了就睡,睡醒了就喝。過了數天醉生夢死的日子之後,他發現自己心裏還是放不下齊氏,能夠讓他動心的還是隻有她。他還發現,越是讓他痛苦的人,他越得不到的人,就越讓他牽腸掛肚,還越讓他想要出人頭地,讓她看得上自己。
後來,他就讓舉薦自己的朋友帶著自己去了趙宗實跟前,收斂起一切不端的行徑,努力去做個受主子喜歡的幫閑,努力獲得主子的信任,還努力結交一群他認為有用的人。
忙忙碌碌,很快大半年就過去了,前幾天晚上他夢見了白發的爹娘,還有伶仃的齊氏,心裏一揪,便跟主子告了假,迴楊柳鎮了。
“你過幾日進城去,先就去喜家,幫我打聽下我妹子是不是跟妹夫在鬧架,然後寫封信叫人送迴來,我不信那杏花說的話……”謝大娘不忘在告訴陸全喜家搬去城裏哪裏住之後叮囑道。
“那杏花的話也是能信的麽,我二哥對謝二娘那般好,鎮子上的人都瞧得真真的,喜家才搬進城去幾日啊,如何就能鬧起來了,反正我是不信的,我看,大嫂你也別信。”陸全搖頭笑道。
“你可別懶,我聽杏花說了那是她婆婆和大姑子進城去在喜家做客時聽說的,說是妹夫跟個姓宋的女財主糾|纏不清,我妹子就跟妹夫鬧起來了。”
“宋玉姐?”
“哦,你認識這個女財主,還曉得她的名兒,那你說杏花說得是不是真的?”
陸全沉吟了下,接著堅決的否認大嫂從杏花那裏聽到的話是真的,盡管他心裏認為杏花說的事情多半是真的。
並不是說無風不起浪,而是去年他幫過謝乙夫妻,帶著當時還是他主子的韓衙內去見宋玉姐,好|色的韓衙內一眼就瞧上了宋玉姐,打定主意要娶宋玉姐,宋玉姐為了不讓喜順受牽連,才跟喜順斷了往來。後麵,喜順才喜歡上了謝二娘,娶了謝二娘。
當初,喜順和宋玉姐彼此都中意對方,要不是顧及謝家跟陸家是親戚,謝乙又苦苦懇求,以及謝乙打包票說幫自己,讓自己跟齊氏湊一起,他是不會幫忙的。
想起了從前的事,陸全此刻更認定一定是喜家搬進城之後,宋玉姐跟喜順舊情複燃了,謝二娘發現了,就鬧起來了。
然而,他想說,謝二娘見好就收吧,畢竟喜二哥已經迎娶了她,宋玉姐已然錯過了,再折騰,她也不能做喜二哥的妾或者外室,畢竟宋家的身份和臉麵在那裏。過幾日進城去,他要是見著了謝二娘,倒是要勸一勸她的。
還有,在返城之前,他要去找謝乙夫妻,讓他們拿出些錢來給他花,他這會兒手裏有點兒緊。這也不是訛詐他們,而是當初自己幫了他們,讓謝二娘得以嫁給了喜二哥這麽個大有錢途的好夫婿,可謝乙夫妻卻沒能湊合自己跟齊氏,這是他們欠自己的。就算是親戚,這賬也得算一算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