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十五貫一月!敗家呀,你真敗家呀!”劉氏從順娘嘴|巴裏曉得了她在汴梁城裏租的房子的價格之後,驚得手裏端著的茶碗都差點兒端不住了,急赤白臉大聲朝著順娘大聲道。
齊氏在一邊聽了也嚇到了,好久都說不出一句話來。
實在是這個價格太嚇人了,跟喜家人現在租住的謝家的房子比,一個月的價錢相當於目前的租價的三十倍,也就是說在楊柳鎮住兩年多出的錢隻能在汴梁城裏順娘看上的房子裏住一個月。
另外這個錢要是拿迴喜家莊,已經夠喜家人買迴曾經的老房子和地,還有餘,也難怪劉氏驚成那樣,連說順娘太敗家了。
隻有謝二娘聽了在一旁說:“官人既是想租下那房子,定是有她的理的。”
說完看向順娘,笑盈盈地給她倒了碗茶捧給她,讓她說說租這麽貴的房子的理由。
順娘接了謝二娘的茶,喝了兩口後這才跟劉氏等人解釋說,這搬進了城後,首先就是送種生不用來迴在路上耽擱兩個多時辰了,這時間可以用來做點兒別的,比如說擴大種生買賣,賣出去更多的種生。還有就是她最近開始做起來的石炭買賣,在城裏的話,這多出來的時間可以賣出去更多的石炭。
“甚?石炭買賣?”劉氏看向順娘疑惑地問,“你做了多久了,為娘怎的一點兒也不曉得?”
順娘告訴她說,因一開始她也沒有把握能做好,怕虧了錢,老娘曉得會操心,故而沒跟她說。
劉氏覺得順娘這個話也占得住理,就又問她現如今做成了,一月能賺多少錢。
順娘搓一搓鼻子,道:“一月總要賺幾十貫,反正付房錢是足夠了,隻要搬進了城,石炭定是賣得更多的,您就放心吧,我敗不了家,隻會發家。再有,這要進了城,您,娘子,嫂子,還有可成和慧兒,想要去逛個瓦子,買時興的首飾衣裳也方便。以後我再給你們配個驢車,想去那裏,隨時都能去。”
這時候齊氏開腔了,接話說隻要順娘定的事情一準錯不了,不管是做買賣也好,還是租房子也好,所以一家人隻要聽順娘的就行。
順娘又說,隻要搬進了城,她有信心一年後買下一個將要租住的那樣的二進大院子。
這也不是吹牛,順娘從九月起,種生買賣和石炭買賣兩樣一月下來已經給她帶來了一百貫以上的收入。她相信,隻要進了城,她再努力拓寬種生和石炭的銷路,到時候一月就不止一百貫收入了,一年後,手裏應該有一兩千貫的餘錢。
有了錢,她頭一樁就是想在城裏買個院子,置下產業,不但能省下昂貴的租金,這房產還能增值,一來一迴也是在給她賺錢。並且在城裏有了產業,她就是有了根基,穩定下來之後,可以放放心心地發展她的事業。
劉氏等人便又問順娘在城裏買個住得下的房子要多少錢,順娘就說總要上千貫,這麽一說又把她們狠狠震了一把,都不太敢相信順娘說的那什麽一年後就可以在城裏買房的話。
順娘便笑一笑道:“不信的話走著瞧。娘,您得空翻翻黃曆,看這月十五還是十六哪一日是好日子,咱們就搬家。這定下日子了,你們就把家裏收拾收拾,隻帶衣裳細軟還有一些小物件,大樣的家具不帶,進了城,缺什麽房東管買。”
劉氏聽到順娘說大家具房東管買,這才覺得還不錯,就答應了順娘,說翻黃曆和收拾家裏打包衣裳等事就交給她,她帶著兩個兒媳婦明兒就開始著手做起來。
順娘道好,自去安排自己的買賣。
喜家要搬家的事情很快就傳到了隔壁梁家人和謝家人的耳朵裏麵。
劉氏說給了柯氏聽,柯氏又在吃晚飯的時候說給了梁二娘聽,梁二娘聽了就吃不下飯了,梁三郎吃飯的速度也是慢了下來,隻有杏花挺高興,摸著自己的肚子說:“喜家搬走了,我這肚子裏的孩兒估摸著能長得好些了,他體諒我這當娘的不容易啊。”
杏花是在三天前診脈,診出了懷上了孩子的,自從那時候起,她在梁三郎跟前,胸|脯就挺起來來了,不但在梁三郎跟前,就是在其她梁家人跟前,比如說柯氏和梁二娘跟前,她也覺得有底氣多了。
自打嫁進梁家,梁三郎對她一直都挺冷淡,梁二娘呢,也好不到那裏去,還有她婆婆柯氏,也談不上熱情。
杏花有個奇怪的感覺,總覺得梁家人對隔壁喜家人,遠比對她和對她娘家好。婆婆柯氏和大姑子梁二娘倒罷了,可她的官人老是惦記謝二娘算個什麽事情,為了這個她可沒少跟梁三郎吵架。如今喜家搬走了,搬進城去,她官人這下子想要惦記人家謝二娘也惦記不上了,她也少了層擔心,少了跟梁三郎為了謝二娘吵架的時候,然後少生氣,少吃醋,可不是對肚子裏的孩子好嗎?
她這話說完之後,梁三郎就把筷子啪地一聲拍在了桌子上,然後站起身一言不發地離桌不吃了。
梁二娘呢,看向杏花道:“少說一句話不成麽?陰陽怪氣的,也難怪三郎不喜。”
說完,她也放下了碗筷,說不吃了,接著離開了飯桌,剩下堵心的杏花,還有搖頭歎氣的柯氏,還有捧著碗呆愣的秀兒。
梁二娘迴了屋,想起齊氏就要隨著喜家搬家進城去,以後想見一麵也不容易了,不由得坐立難安,在屋子裏一圈一圈地踱步,思索到底接下來該怎麽辦。
自從三個月前,在齊氏過來告訴她喜家的婆媳之間的紛爭解決了,而喜家要搬進城的話,她衝動之下吻了齊氏之後,齊氏就再也不到梁家來了,偶爾兩人在街上遇見,齊氏都是低著頭,避著走開。
梁二娘沒辦法,隻得牽著秀兒上喜家去,以自己女兒要找可成和秀兒玩為理由,去喜家見齊氏。
齊氏看到她來了,不是躲著去了廚房,就是跑去找謝二娘,又或者在婆婆跟前伺候著,就是不跟她單獨說話,這讓梁二娘十分鬱悶。
她真得想問清楚齊氏是個什麽意思,是不是她一點兒都不喜歡自己,或者是討厭自己對她做了那樣的事情。
可她真不認為齊氏一點兒也不喜歡自己,因為自從兩個人認識還有相處以來,也有將近一年,她能感覺到齊氏還是對自己有好感的,還有那一天吻她,她雖然羞澀,但依然是沉醉其中,這些都說明齊氏對於兩個女子發生親密的關係是不排斥的。這在這個時代的女子裏麵也算是相當難得了,故而梁二娘認為齊氏絕對有彎的潛質。
但梁二娘覺得沒有聽到齊氏本人的話,自己就不敢確定自己所想的到底對不對。
拖了這麽久了,眼看喜家還有十來天就要搬走了,梁二娘覺得自己應該趕緊找到齊氏問清楚她到底是個什麽意思,她想聽到齊氏肯定的話,要是齊氏願意說出她的心裏話,那麽剩下的就交給她吧。她願意為了齊氏努力,創造兩個人在一起的條件。
故而第二天,她在自己家的豆腐攤子跟前賣豆腐時,瞅著劉氏來了自己家串門子,謝二娘也去了謝家之後,就把攤子交給杏花看著,自己牽著秀兒去了隔壁喜家找齊氏。
齊氏那時候正在堂屋裏坐著納鞋底,兩個孩子在她跟前玩耍,見到謝二娘進來,忙放下手頭的活計就往後院走,梁二娘隻得讓女兒秀兒跟可成和慧兒玩著,她追去了後院。
一路小跑著,齊氏跑進了後院的廚房,接著把那扇破舊的木門給關上。
梁二娘追到跟前,伸手就去拍門,讓齊氏把門打開,她有話跟她說。
齊氏拿後背抵著門,壓低聲道:“你有甚麽就隔著門跟奴家說罷,說了快走,要是被人瞧見了……”
“我就想問你一句,你可喜歡我?”梁二娘急切地問,“你隻迴答我這個就行。”
“……”齊氏默了一會兒,終是咬唇,從嘴中輕輕吐出一個“嗯”字。
吐出這麽一個字,她可是猶豫了許久,才下定決心告訴梁二娘的,自從發生上次梁二娘親了她的事情之後,她可是想了好久,才想通了,原來她是喜歡梁二娘的,從第一眼見到梁二娘起,她就被她的風儀所折服。那個時候,她並不懂那就是合眼緣了,隻是覺得自己對梁二娘的接近並不抗拒,甚至還挺喜歡跟她說話,跟她來往。在楊柳鎮這近一年多兩人來往的日子裏,她發現梁二娘算是陪伴她最多時間的人,因為順娘每天都要外出為喜家的生計奔波,家裏就隻剩下婆婆跟她。婆婆呢,也常出門兒去找柯氏,還有這條街上的一些婦人閑聊,她則隻有梁二娘這麽一個女子可以來往,可以去找她說話,說一些私事,聽她給自己出主意。
曾經,她幾乎每天都要跟梁二娘見麵,兩人有說有笑地度過一兩個時辰,在順娘跟謝二娘好上,還有後麵成親後,那一段日子,是她最苦悶最難受的時候,正是因為有了梁二娘的陪伴,她才覺得那日子過得不那麽艱難了。
那些有梁二娘陪伴的日子,她永生永世也不會忘。
騙不過自己的心,也就不能欺騙梁二娘了,不論出於感激還是處於自己的本心,齊氏還是承認了她對梁二娘的情感。
梁二娘一聽,當然是高興壞了,因為她認為,隻有兩情相悅才是兩個人可以爭取幸福的基礎,齊氏果然像她曾經猜想的那樣是喜歡她的。有了這樣的基礎,她才可以努力啊,讓兩個人的距離近一些,再近一些。
“那你討厭我那一日親你麽?”梁二娘緊接著問,這也是她非常看重的,畢竟喜歡一個人不代表喜歡跟對方有身體接觸,不代表能夠接受對方的那些親密的行為。也就是說能夠接受對方跟自己的身體有接觸,那是比喜歡更進一步的情感。
齊氏沒料到梁二娘當著自己的麵,竟然問出那一天發生的讓自己害羞,讓自己覺得驚心動魄的事情,一時之間她語塞了,不太好意思正視這件事,也不太好意思迴答。
所以,梁二娘等了好一會兒,又一再催問之後,她才弱弱地再次低聲從嘴|巴裏擠出來個“不”字。
聽到這個字,讓梁二娘更加歡喜,她趕忙又問齊氏:“你的意思是說你喜歡?”
這話甫一入齊氏的耳中,她的心就急跳起來,仿佛是什麽深藏心底的秘密被人窺見一樣,而且這秘密讓她不敢正視,覺得羞恥。
於是,梁二娘無論如何催問,她也不開腔了。
奇怪的是,齊氏保持沉默死活不迴答梁二娘的問話之後,梁二娘卻是勾唇笑了,她已經想到答案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齊氏是喜歡的。
“那你這些日子避著我做什麽?”梁二娘緊接著又問。
後麵的話她沒有說出來,那就是既然齊氏喜歡自己,甚至喜歡自己吻她,那麽她為何選擇逃避呢。
這話可算問到了重點了,齊氏一聽到,那急跳不已的心就如同一個脫線的氣球嫋嫋飛升時,不知道從那裏飛來一顆子彈。
“砰!”
爆聲過後,殘破的氣球殘片炸開,四散喪氣地墜|落。
齊氏也是一樣,她喪氣地垂下了頭,心開始揪起來,鼻子中也湧上酸澀。
抽了抽鼻子,她說:“奴家是不會離開喜家的,不會改嫁,奴家要看著可成和慧兒在喜家平安長大。再有,就是……就是奴家覺著咱們兩個女子不能跟夫妻一樣在一起……”
“原來是這樣……”梁二娘聽完,心情一下子也變得沉重起來。
齊氏前麵說的一個理由,梁二娘是早就聽到過的,至於後麵一個理由是她才聽到的,完全解釋了為何她在親過齊氏之後,齊氏避著她,再也不去梁家見她了。
的確,在這個時代,兩個女子,不管是未婚未育,還是已婚喪偶,都無法在一起光明正大地生活。
別說在宋代,就是在一千多年之後,兩個女人要光明正大地同起同睡,在一個屋簷下過小日子,遭遇的各種眼光和困難都夠喝一壺的。如果兩人不能在一起,齊氏當然要想斬斷這種情感了。
“我會一直等你,等到可成和慧兒長大成人,成家立業。在這中間,你可否讓我進城來瞧你,又或者你還願意跟我做鄰居?”梁二娘切切道。
她說這個話時,盡管語氣平淡,但聽到齊氏耳朵裏頭,卻如同耳畔響起一個驚雷一般。
這是諾言嗎?
在這樣的諾言裏麵,齊氏聽出了梁二娘的深情和堅定,該是有怎樣的深情才能說出這樣的話來。等到可成和慧兒長大成家立業,至少也得十三四年之後吧,齊氏不敢相信她能等自己那麽久。其實依照梁二娘的條件,她覺得她完全可以嫁給一個好男人,不像自己,隻能依附喜家生活。
梁二娘的話就如同一道光,突然照亮了在黑暗和孤寂之中一直摸索前進的齊氏的路。
她發現她有點兒動搖了,不再固執於曾經認為的自己跟梁二娘絕對不會有將來的想法,她之所以留在喜家的理由,最重要的就是想要看著自己的一雙兒女平安長大。所以,如果真有那麽一天,可成和慧兒都長大了,有家有業了,她也就可以放心,放手了,然後她就可以大膽地走出那一步,離開喜家,跟梁二娘一起。
那個時候,她可以跟梁二娘以姐妹的名義在一起,一起幹活,一起過日子。
那個時候,她老了,梁二娘也老了,相信也沒有人會再留意到兩個老婦人在一起做什麽了,就當是老來孤寂,彼此做個伴兒吧。
如果能夠這樣,她願意成全梁二娘的深情,也願意成全自己一生之中唯一的一次膽大。
“好。”齊氏隔著門,心緒起伏,聲音裏麵帶著哭聲道,她抬手抹著不知道何時滾出眼眶的淚珠,“……隻是苦了你,我是個沒用的人,對不起你……”
梁二娘聲音沉沉:“不,我不苦,自打遇到你,愛上你,每日見到你,能跟你說話,能看到你笑,我就覺得日子一點兒也不苦了。你也沒有對不起我,我曉得你的苦衷。這個世道,為女不易。”
停了停,她又說:“你別哭,咱們一起往下捱,好日子會來的。以後,你別再躲著我成麽?咱們還象以前一樣。”
“好……嗚嗚……”齊氏哪裏能忍住不哭,一邊答應,一邊哭出了聲音來,她覺著她遇到了一個真正一心一意對她的人,遇到了一個可以指望後半輩子心之迷航小船有港灣可以停靠的人。
梁二娘推了推門,說:“快別哭了,讓我進來瞧瞧你好麽?”
齊氏直起身體,往前走了兩步,梁二娘就推開了門兒,擠進去了。
她看到齊氏背對著自己,聳動著瘦削的肩,垂著頭,正在嗚咽抹眼淚。
心裏霎時湧上無邊的憐愛,梁二娘上前去,從後將她擁住,柔聲勸她別哭了,不是說了,以後會有好日子等著她們麽,怎麽還哭。
齊氏卻經受不住她這樣的溫柔,反而是哭得更加厲害了。
梁二娘隻得搬轉她身體,掏出自己的手帕子給她擦眼淚,一邊擦一邊說:“這要是哭腫了眼皮,被你婆婆瞧出來什麽就不好了……”
這話比之前她安慰齊氏的話管用,齊氏一聽果然一凜,停止了哭泣。
梁二娘就笑了,說:“去打些水洗一洗,我再幫你擦點兒胭脂,就看不出來了。”
齊氏抬眸不好意思地看了梁二娘一眼,應了,果真去找到木盆來,打了水洗了臉,然後跟在笑盈盈的梁二娘身後走出了廚房。
兩人走進堂屋,走進齊氏的那間用屏風隔斷的屋子裏,她去把自己箱子裏麵的香粉和胭脂都拿了出來,坐到鏡台跟前。梁二娘就像以前給她梳妝那樣,幫她散了發,再用黃楊木梳替她梳頭,盤起發髻,插上銀簪。接著幫她傅粉,塗抹胭脂,畫眉。
經過一番捯飭,齊氏看向鏡子裏的自己,果然是一點兒也看不出來哭過了,而且她還發現自己的眼眸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清亮。當身後的梁二娘彎下腰來,唇邊噙著笑看向鏡中的她時,兩人的視線交匯,於是菱花鏡裏麵就花麵交相映了……
梁二娘讚齊氏貌美,這一打扮更是出挑,齊氏便道:“還是我那弟媳婦更美,這成親以後,但凡出去買個菜,這條街上的後生們瞧見她沒有轉眼的。”
梁二娘接話:“她美你也美,你們這兩個美人都在喜家,喜二郎真是有福氣啊,整日大飽眼福。”
話語裏頗帶些酸味,齊氏聽了忍不住掩唇笑起來,說梁二娘怎麽這樣,這種話可不能胡說,免得一些別有用心的聽了去,又胡說八道。
她的話讓梁二娘想起了曾經追求齊氏的陸全,也想起了齊氏曾經對自己說過的陸全威脅齊氏的話,心下隱隱不舒服起來。
但這種不舒服並沒有持續多久,當看到齊氏的如花笑顏時,她的心即刻就開始輕鬆起來,繼續跟齊氏說笑。
隔壁謝家,謝二娘正在跟她娘說笑,語氣也頗為輕鬆,她告訴了她娘關於搬家的事情。
吳氏知道女兒十來天之後就要搬進城裏去了,盡管有些舍不得,可是她還是更高興女兒跟女婿的日子越過越好,進城去租住一個每月要付出十五貫租金的院子。那樣的房子,她跟丈夫努力做了半輩子的買賣,還沒有住上過。
謝二娘還對她說:“官人說了,搬進城住後,那種生和石炭買賣就可以做得更大,她說頂多一年之後,就能在城裏買個現如今咱們租住的那樣的的院子,她說要值上千貫哩!”
看見女兒得意地說起要買價值上千貫的院子的事情,吳氏更是眉花眼笑,連連說自己跟丈夫是挑對女婿了,果然沒看錯喜二郎,女兒跟喜二郎成親之後,喜二郎不但疼愛女兒,這買賣也是越做越好,越做越大。
隻是笑完之後,她說:“美中不足的是,你還沒給喜二郎懷上一個娃兒,不然就更好了。你聽說了麽,間壁的杏花可是懷上了。我跟你講,你也得快些懷上,才能讓你婆婆跟官人把你真當一家人,你想一想,你要是不給你官人生下個小郎君,以後偌大的家業難不成給喜可成麽?”
齊氏在一邊聽了也嚇到了,好久都說不出一句話來。
實在是這個價格太嚇人了,跟喜家人現在租住的謝家的房子比,一個月的價錢相當於目前的租價的三十倍,也就是說在楊柳鎮住兩年多出的錢隻能在汴梁城裏順娘看上的房子裏住一個月。
另外這個錢要是拿迴喜家莊,已經夠喜家人買迴曾經的老房子和地,還有餘,也難怪劉氏驚成那樣,連說順娘太敗家了。
隻有謝二娘聽了在一旁說:“官人既是想租下那房子,定是有她的理的。”
說完看向順娘,笑盈盈地給她倒了碗茶捧給她,讓她說說租這麽貴的房子的理由。
順娘接了謝二娘的茶,喝了兩口後這才跟劉氏等人解釋說,這搬進了城後,首先就是送種生不用來迴在路上耽擱兩個多時辰了,這時間可以用來做點兒別的,比如說擴大種生買賣,賣出去更多的種生。還有就是她最近開始做起來的石炭買賣,在城裏的話,這多出來的時間可以賣出去更多的石炭。
“甚?石炭買賣?”劉氏看向順娘疑惑地問,“你做了多久了,為娘怎的一點兒也不曉得?”
順娘告訴她說,因一開始她也沒有把握能做好,怕虧了錢,老娘曉得會操心,故而沒跟她說。
劉氏覺得順娘這個話也占得住理,就又問她現如今做成了,一月能賺多少錢。
順娘搓一搓鼻子,道:“一月總要賺幾十貫,反正付房錢是足夠了,隻要搬進了城,石炭定是賣得更多的,您就放心吧,我敗不了家,隻會發家。再有,這要進了城,您,娘子,嫂子,還有可成和慧兒,想要去逛個瓦子,買時興的首飾衣裳也方便。以後我再給你們配個驢車,想去那裏,隨時都能去。”
這時候齊氏開腔了,接話說隻要順娘定的事情一準錯不了,不管是做買賣也好,還是租房子也好,所以一家人隻要聽順娘的就行。
順娘又說,隻要搬進了城,她有信心一年後買下一個將要租住的那樣的二進大院子。
這也不是吹牛,順娘從九月起,種生買賣和石炭買賣兩樣一月下來已經給她帶來了一百貫以上的收入。她相信,隻要進了城,她再努力拓寬種生和石炭的銷路,到時候一月就不止一百貫收入了,一年後,手裏應該有一兩千貫的餘錢。
有了錢,她頭一樁就是想在城裏買個院子,置下產業,不但能省下昂貴的租金,這房產還能增值,一來一迴也是在給她賺錢。並且在城裏有了產業,她就是有了根基,穩定下來之後,可以放放心心地發展她的事業。
劉氏等人便又問順娘在城裏買個住得下的房子要多少錢,順娘就說總要上千貫,這麽一說又把她們狠狠震了一把,都不太敢相信順娘說的那什麽一年後就可以在城裏買房的話。
順娘便笑一笑道:“不信的話走著瞧。娘,您得空翻翻黃曆,看這月十五還是十六哪一日是好日子,咱們就搬家。這定下日子了,你們就把家裏收拾收拾,隻帶衣裳細軟還有一些小物件,大樣的家具不帶,進了城,缺什麽房東管買。”
劉氏聽到順娘說大家具房東管買,這才覺得還不錯,就答應了順娘,說翻黃曆和收拾家裏打包衣裳等事就交給她,她帶著兩個兒媳婦明兒就開始著手做起來。
順娘道好,自去安排自己的買賣。
喜家要搬家的事情很快就傳到了隔壁梁家人和謝家人的耳朵裏麵。
劉氏說給了柯氏聽,柯氏又在吃晚飯的時候說給了梁二娘聽,梁二娘聽了就吃不下飯了,梁三郎吃飯的速度也是慢了下來,隻有杏花挺高興,摸著自己的肚子說:“喜家搬走了,我這肚子裏的孩兒估摸著能長得好些了,他體諒我這當娘的不容易啊。”
杏花是在三天前診脈,診出了懷上了孩子的,自從那時候起,她在梁三郎跟前,胸|脯就挺起來來了,不但在梁三郎跟前,就是在其她梁家人跟前,比如說柯氏和梁二娘跟前,她也覺得有底氣多了。
自打嫁進梁家,梁三郎對她一直都挺冷淡,梁二娘呢,也好不到那裏去,還有她婆婆柯氏,也談不上熱情。
杏花有個奇怪的感覺,總覺得梁家人對隔壁喜家人,遠比對她和對她娘家好。婆婆柯氏和大姑子梁二娘倒罷了,可她的官人老是惦記謝二娘算個什麽事情,為了這個她可沒少跟梁三郎吵架。如今喜家搬走了,搬進城去,她官人這下子想要惦記人家謝二娘也惦記不上了,她也少了層擔心,少了跟梁三郎為了謝二娘吵架的時候,然後少生氣,少吃醋,可不是對肚子裏的孩子好嗎?
她這話說完之後,梁三郎就把筷子啪地一聲拍在了桌子上,然後站起身一言不發地離桌不吃了。
梁二娘呢,看向杏花道:“少說一句話不成麽?陰陽怪氣的,也難怪三郎不喜。”
說完,她也放下了碗筷,說不吃了,接著離開了飯桌,剩下堵心的杏花,還有搖頭歎氣的柯氏,還有捧著碗呆愣的秀兒。
梁二娘迴了屋,想起齊氏就要隨著喜家搬家進城去,以後想見一麵也不容易了,不由得坐立難安,在屋子裏一圈一圈地踱步,思索到底接下來該怎麽辦。
自從三個月前,在齊氏過來告訴她喜家的婆媳之間的紛爭解決了,而喜家要搬進城的話,她衝動之下吻了齊氏之後,齊氏就再也不到梁家來了,偶爾兩人在街上遇見,齊氏都是低著頭,避著走開。
梁二娘沒辦法,隻得牽著秀兒上喜家去,以自己女兒要找可成和秀兒玩為理由,去喜家見齊氏。
齊氏看到她來了,不是躲著去了廚房,就是跑去找謝二娘,又或者在婆婆跟前伺候著,就是不跟她單獨說話,這讓梁二娘十分鬱悶。
她真得想問清楚齊氏是個什麽意思,是不是她一點兒都不喜歡自己,或者是討厭自己對她做了那樣的事情。
可她真不認為齊氏一點兒也不喜歡自己,因為自從兩個人認識還有相處以來,也有將近一年,她能感覺到齊氏還是對自己有好感的,還有那一天吻她,她雖然羞澀,但依然是沉醉其中,這些都說明齊氏對於兩個女子發生親密的關係是不排斥的。這在這個時代的女子裏麵也算是相當難得了,故而梁二娘認為齊氏絕對有彎的潛質。
但梁二娘覺得沒有聽到齊氏本人的話,自己就不敢確定自己所想的到底對不對。
拖了這麽久了,眼看喜家還有十來天就要搬走了,梁二娘覺得自己應該趕緊找到齊氏問清楚她到底是個什麽意思,她想聽到齊氏肯定的話,要是齊氏願意說出她的心裏話,那麽剩下的就交給她吧。她願意為了齊氏努力,創造兩個人在一起的條件。
故而第二天,她在自己家的豆腐攤子跟前賣豆腐時,瞅著劉氏來了自己家串門子,謝二娘也去了謝家之後,就把攤子交給杏花看著,自己牽著秀兒去了隔壁喜家找齊氏。
齊氏那時候正在堂屋裏坐著納鞋底,兩個孩子在她跟前玩耍,見到謝二娘進來,忙放下手頭的活計就往後院走,梁二娘隻得讓女兒秀兒跟可成和慧兒玩著,她追去了後院。
一路小跑著,齊氏跑進了後院的廚房,接著把那扇破舊的木門給關上。
梁二娘追到跟前,伸手就去拍門,讓齊氏把門打開,她有話跟她說。
齊氏拿後背抵著門,壓低聲道:“你有甚麽就隔著門跟奴家說罷,說了快走,要是被人瞧見了……”
“我就想問你一句,你可喜歡我?”梁二娘急切地問,“你隻迴答我這個就行。”
“……”齊氏默了一會兒,終是咬唇,從嘴中輕輕吐出一個“嗯”字。
吐出這麽一個字,她可是猶豫了許久,才下定決心告訴梁二娘的,自從發生上次梁二娘親了她的事情之後,她可是想了好久,才想通了,原來她是喜歡梁二娘的,從第一眼見到梁二娘起,她就被她的風儀所折服。那個時候,她並不懂那就是合眼緣了,隻是覺得自己對梁二娘的接近並不抗拒,甚至還挺喜歡跟她說話,跟她來往。在楊柳鎮這近一年多兩人來往的日子裏,她發現梁二娘算是陪伴她最多時間的人,因為順娘每天都要外出為喜家的生計奔波,家裏就隻剩下婆婆跟她。婆婆呢,也常出門兒去找柯氏,還有這條街上的一些婦人閑聊,她則隻有梁二娘這麽一個女子可以來往,可以去找她說話,說一些私事,聽她給自己出主意。
曾經,她幾乎每天都要跟梁二娘見麵,兩人有說有笑地度過一兩個時辰,在順娘跟謝二娘好上,還有後麵成親後,那一段日子,是她最苦悶最難受的時候,正是因為有了梁二娘的陪伴,她才覺得那日子過得不那麽艱難了。
那些有梁二娘陪伴的日子,她永生永世也不會忘。
騙不過自己的心,也就不能欺騙梁二娘了,不論出於感激還是處於自己的本心,齊氏還是承認了她對梁二娘的情感。
梁二娘一聽,當然是高興壞了,因為她認為,隻有兩情相悅才是兩個人可以爭取幸福的基礎,齊氏果然像她曾經猜想的那樣是喜歡她的。有了這樣的基礎,她才可以努力啊,讓兩個人的距離近一些,再近一些。
“那你討厭我那一日親你麽?”梁二娘緊接著問,這也是她非常看重的,畢竟喜歡一個人不代表喜歡跟對方有身體接觸,不代表能夠接受對方的那些親密的行為。也就是說能夠接受對方跟自己的身體有接觸,那是比喜歡更進一步的情感。
齊氏沒料到梁二娘當著自己的麵,竟然問出那一天發生的讓自己害羞,讓自己覺得驚心動魄的事情,一時之間她語塞了,不太好意思正視這件事,也不太好意思迴答。
所以,梁二娘等了好一會兒,又一再催問之後,她才弱弱地再次低聲從嘴|巴裏擠出來個“不”字。
聽到這個字,讓梁二娘更加歡喜,她趕忙又問齊氏:“你的意思是說你喜歡?”
這話甫一入齊氏的耳中,她的心就急跳起來,仿佛是什麽深藏心底的秘密被人窺見一樣,而且這秘密讓她不敢正視,覺得羞恥。
於是,梁二娘無論如何催問,她也不開腔了。
奇怪的是,齊氏保持沉默死活不迴答梁二娘的問話之後,梁二娘卻是勾唇笑了,她已經想到答案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齊氏是喜歡的。
“那你這些日子避著我做什麽?”梁二娘緊接著又問。
後麵的話她沒有說出來,那就是既然齊氏喜歡自己,甚至喜歡自己吻她,那麽她為何選擇逃避呢。
這話可算問到了重點了,齊氏一聽到,那急跳不已的心就如同一個脫線的氣球嫋嫋飛升時,不知道從那裏飛來一顆子彈。
“砰!”
爆聲過後,殘破的氣球殘片炸開,四散喪氣地墜|落。
齊氏也是一樣,她喪氣地垂下了頭,心開始揪起來,鼻子中也湧上酸澀。
抽了抽鼻子,她說:“奴家是不會離開喜家的,不會改嫁,奴家要看著可成和慧兒在喜家平安長大。再有,就是……就是奴家覺著咱們兩個女子不能跟夫妻一樣在一起……”
“原來是這樣……”梁二娘聽完,心情一下子也變得沉重起來。
齊氏前麵說的一個理由,梁二娘是早就聽到過的,至於後麵一個理由是她才聽到的,完全解釋了為何她在親過齊氏之後,齊氏避著她,再也不去梁家見她了。
的確,在這個時代,兩個女子,不管是未婚未育,還是已婚喪偶,都無法在一起光明正大地生活。
別說在宋代,就是在一千多年之後,兩個女人要光明正大地同起同睡,在一個屋簷下過小日子,遭遇的各種眼光和困難都夠喝一壺的。如果兩人不能在一起,齊氏當然要想斬斷這種情感了。
“我會一直等你,等到可成和慧兒長大成人,成家立業。在這中間,你可否讓我進城來瞧你,又或者你還願意跟我做鄰居?”梁二娘切切道。
她說這個話時,盡管語氣平淡,但聽到齊氏耳朵裏頭,卻如同耳畔響起一個驚雷一般。
這是諾言嗎?
在這樣的諾言裏麵,齊氏聽出了梁二娘的深情和堅定,該是有怎樣的深情才能說出這樣的話來。等到可成和慧兒長大成家立業,至少也得十三四年之後吧,齊氏不敢相信她能等自己那麽久。其實依照梁二娘的條件,她覺得她完全可以嫁給一個好男人,不像自己,隻能依附喜家生活。
梁二娘的話就如同一道光,突然照亮了在黑暗和孤寂之中一直摸索前進的齊氏的路。
她發現她有點兒動搖了,不再固執於曾經認為的自己跟梁二娘絕對不會有將來的想法,她之所以留在喜家的理由,最重要的就是想要看著自己的一雙兒女平安長大。所以,如果真有那麽一天,可成和慧兒都長大了,有家有業了,她也就可以放心,放手了,然後她就可以大膽地走出那一步,離開喜家,跟梁二娘一起。
那個時候,她可以跟梁二娘以姐妹的名義在一起,一起幹活,一起過日子。
那個時候,她老了,梁二娘也老了,相信也沒有人會再留意到兩個老婦人在一起做什麽了,就當是老來孤寂,彼此做個伴兒吧。
如果能夠這樣,她願意成全梁二娘的深情,也願意成全自己一生之中唯一的一次膽大。
“好。”齊氏隔著門,心緒起伏,聲音裏麵帶著哭聲道,她抬手抹著不知道何時滾出眼眶的淚珠,“……隻是苦了你,我是個沒用的人,對不起你……”
梁二娘聲音沉沉:“不,我不苦,自打遇到你,愛上你,每日見到你,能跟你說話,能看到你笑,我就覺得日子一點兒也不苦了。你也沒有對不起我,我曉得你的苦衷。這個世道,為女不易。”
停了停,她又說:“你別哭,咱們一起往下捱,好日子會來的。以後,你別再躲著我成麽?咱們還象以前一樣。”
“好……嗚嗚……”齊氏哪裏能忍住不哭,一邊答應,一邊哭出了聲音來,她覺著她遇到了一個真正一心一意對她的人,遇到了一個可以指望後半輩子心之迷航小船有港灣可以停靠的人。
梁二娘推了推門,說:“快別哭了,讓我進來瞧瞧你好麽?”
齊氏直起身體,往前走了兩步,梁二娘就推開了門兒,擠進去了。
她看到齊氏背對著自己,聳動著瘦削的肩,垂著頭,正在嗚咽抹眼淚。
心裏霎時湧上無邊的憐愛,梁二娘上前去,從後將她擁住,柔聲勸她別哭了,不是說了,以後會有好日子等著她們麽,怎麽還哭。
齊氏卻經受不住她這樣的溫柔,反而是哭得更加厲害了。
梁二娘隻得搬轉她身體,掏出自己的手帕子給她擦眼淚,一邊擦一邊說:“這要是哭腫了眼皮,被你婆婆瞧出來什麽就不好了……”
這話比之前她安慰齊氏的話管用,齊氏一聽果然一凜,停止了哭泣。
梁二娘就笑了,說:“去打些水洗一洗,我再幫你擦點兒胭脂,就看不出來了。”
齊氏抬眸不好意思地看了梁二娘一眼,應了,果真去找到木盆來,打了水洗了臉,然後跟在笑盈盈的梁二娘身後走出了廚房。
兩人走進堂屋,走進齊氏的那間用屏風隔斷的屋子裏,她去把自己箱子裏麵的香粉和胭脂都拿了出來,坐到鏡台跟前。梁二娘就像以前給她梳妝那樣,幫她散了發,再用黃楊木梳替她梳頭,盤起發髻,插上銀簪。接著幫她傅粉,塗抹胭脂,畫眉。
經過一番捯飭,齊氏看向鏡子裏的自己,果然是一點兒也看不出來哭過了,而且她還發現自己的眼眸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清亮。當身後的梁二娘彎下腰來,唇邊噙著笑看向鏡中的她時,兩人的視線交匯,於是菱花鏡裏麵就花麵交相映了……
梁二娘讚齊氏貌美,這一打扮更是出挑,齊氏便道:“還是我那弟媳婦更美,這成親以後,但凡出去買個菜,這條街上的後生們瞧見她沒有轉眼的。”
梁二娘接話:“她美你也美,你們這兩個美人都在喜家,喜二郎真是有福氣啊,整日大飽眼福。”
話語裏頗帶些酸味,齊氏聽了忍不住掩唇笑起來,說梁二娘怎麽這樣,這種話可不能胡說,免得一些別有用心的聽了去,又胡說八道。
她的話讓梁二娘想起了曾經追求齊氏的陸全,也想起了齊氏曾經對自己說過的陸全威脅齊氏的話,心下隱隱不舒服起來。
但這種不舒服並沒有持續多久,當看到齊氏的如花笑顏時,她的心即刻就開始輕鬆起來,繼續跟齊氏說笑。
隔壁謝家,謝二娘正在跟她娘說笑,語氣也頗為輕鬆,她告訴了她娘關於搬家的事情。
吳氏知道女兒十來天之後就要搬進城裏去了,盡管有些舍不得,可是她還是更高興女兒跟女婿的日子越過越好,進城去租住一個每月要付出十五貫租金的院子。那樣的房子,她跟丈夫努力做了半輩子的買賣,還沒有住上過。
謝二娘還對她說:“官人說了,搬進城住後,那種生和石炭買賣就可以做得更大,她說頂多一年之後,就能在城裏買個現如今咱們租住的那樣的的院子,她說要值上千貫哩!”
看見女兒得意地說起要買價值上千貫的院子的事情,吳氏更是眉花眼笑,連連說自己跟丈夫是挑對女婿了,果然沒看錯喜二郎,女兒跟喜二郎成親之後,喜二郎不但疼愛女兒,這買賣也是越做越好,越做越大。
隻是笑完之後,她說:“美中不足的是,你還沒給喜二郎懷上一個娃兒,不然就更好了。你聽說了麽,間壁的杏花可是懷上了。我跟你講,你也得快些懷上,才能讓你婆婆跟官人把你真當一家人,你想一想,你要是不給你官人生下個小郎君,以後偌大的家業難不成給喜可成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