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看到順娘和謝二娘迴來之後,叫她們到跟前來還沒說一會兒話,謝乙就領著曲大郎過來了,然後順娘就帶著他們去了後院。
“這是做甚呢?”劉氏問跟前站著的謝二娘。
謝二娘答:“官人說她要去金城鎮買便宜的綢緞轉手賺錢,要帶黑娃去,就管我爹借曲大郎來幫著送種生去城裏。”
說完這個,就以她也跟過去看看為由跟著去後院了,她才不想繼續跟劉氏瞎掰扯,就怕一會兒劉氏又莫名其妙的問出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她不好迴答。
劉氏對於順娘要去做一個都沒跟她說起的買賣,還有又多雇一個人肯定是關心的,所以在謝二娘去了後院之後,自己也站起來走去了後院,走到順娘跟前,聽她正在跟夥計黑娃和那個曲大郎說話。
順娘要黑娃明天開始就帶曲大郎采收種生,稱重,留底,以及進城送貨,還有讓曲大郎熟悉黑娃往常送的那些店家。當然,她隔三差五地也會進城去,拓展這這個種生的銷路。
謝乙在一旁對曲大郎說了上次送黑娃過來說的那些話,那就是跟著他這個二女婿幹有前程,工錢一樣不少。
曲大郎說他樂意跟著順娘幹,並且幹好。
這話算是曲大郎的真心話,先前謝家肉鋪的夥計黑娃跟著順娘幹了幾月,黑娃得的工錢和賞錢一點兒都不比肉鋪裏的得力夥計少。這都不說了,順娘在曲大郎心裏那也是個能幹聰明的後生,曲大郎認為順娘以後一定會有出息,把買賣做大。如果他留在謝家肉鋪頂多就隻能做個夥計,可要跟著順娘幹的話,等到順娘買賣做大的那一天,他能做個獨擋一麵的管事也比當夥計強。
謝乙樂嗬嗬地拍一拍他肩膀讓他好好幹,又跟女兒和順娘交代了幾句話,就告辭而去,順娘親自送他出去,並再次向他表達了感謝之意,謝乙笑著說隻要順娘對他女兒好些,再把家業做大,讓他女兒也享一享福,那就是報答他了。
順娘心下感激,忙點頭道:“嶽丈放心,我一定讓二娘過上好日子,一輩子都對她好。”
“好!”謝乙大手在順娘肩膀上重重一拍,接著高高興興地迴去向娘子交差了。
順娘走迴去,她娘在堂屋裏把她給攔住,不太高興地問她這要去金城鎮淘便宜的綢緞賺錢怎麽沒跟她說一聲呢,她這個老娘成了最後一個知道的。
“這事兒也是才去了嶽家才定下的,又不是一早定下的,再說這會兒你不是也曉得了麽。”
“我說,你定下之前也不跟為娘說一聲,商量商量?這種生買賣又雇上一個人,加上工錢,加上吃食,一月又得花出去四五貫錢,你算過這賬麽?”
“娘,買賣上的事兒你就別管行麽?我算過賬,有了曲大郎幫忙,我就可以再多賣些種生出去,也能抽出空來看一看別的賺錢的買賣,我不能一輩子就送種生吧?再說了,現如今賺的錢也不是開不起曲大郎的工錢。好了,我還要去跟曲大郎和黑娃說事兒,你呢,去歇著,去串門兒,還是做別的什麽都行,就是別來摻和我的買賣。”
說完,也不管劉氏在那裏臉色難看,徑直走了。
劉氏還想說些什麽多雇人劃不來的話,順娘已經不聽她的,直接撂下一句話,讓她別摻和到買賣裏麵就走了,把她給氣得心口發疼。
她想,為啥謝二娘跟謝家人都比自己早曉得順娘要做什麽,自己這個親娘反而是最後一個曉得的,可見順娘娶了謝二娘以後被她給迷住,心裏隻有謝二娘還有謝家人了,自己這個親娘真得已經被她給忘記了。
雖然她也承認自己對順娘做的生意不在行,可是能跟自己提前說一聲,好歹也是對她這個親娘的起碼的尊重吧,但順娘沒有。這要擱在順娘成親之前,別說商量,再怎麽她肯定是要跟自己打個招唿的。所以,這一切都是因為謝二娘進了喜家門兒,才讓自己的女兒順娘徹底變了,變得眼裏和心裏再也沒有自己個娘親。劉氏這會兒後悔死了,當初就不該答應順娘娶謝二娘進門兒,這麽下去,謝二娘仗著娘家的勢還不得很快就得騎到自己頭上作威作福了嗎?
一想到這裏,劉氏簡直恨得牙癢癢,也有些心慌,覺得自己都等不到以後順娘新婚的新鮮勁兒過去,就想讓謝二娘從這個家裏滾出去了。隻是,現在喜家租住在謝家的房子裏麵,隔壁謝乙夫妻又很疼謝二娘,她明白自己真要跟媳婦明目張膽地鬧起來,一定占不到便宜。況且,順娘這會兒也站在謝二娘那邊,很維護她,為了謝二娘,這幾天已經跟自己這個當娘的鬧了好幾次了。
故而,她覺得要整治收拾謝二娘還得再等等,忽然,她想到了順娘雇了曲大郎做夥計,讓他跟黑娃一起去汴梁城裏送貨,然後等曲大郎上手了,就帶著黑娃去金城鎮淘貨,那麽到時候順娘就會離開幾日,趁著順娘不在時,自己就可以收拾謝二娘了。
劉氏立馬決定自己要好好想一想整治謝二娘的法子,等順娘不在的哪幾天就動手。
謝二娘哪曉得婆婆動了要整她的心思,趁著順娘不在的時候,她這會兒正在喜家後院笑眯眯地聽著順娘安排曲大郎該跟著黑娃一起做什麽呢。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順娘有時候跟著黑娃和曲大郎一起坐著牛車進城,他們去送貨,她就去拜訪那些沒有去過的小腳店,推銷自己的豆芽,如此一來,倒又多出來十幾家店可以送貨過去。其實,她完全可以去拜訪除了宋家正店和魏家正店以外的正店,要是成功了就能一下子多出來上百家的腳店可以送貨。可順娘知道,一下子多出來上百家送貨的店鋪,她現在的人手根本就顧不過來。除非招更多的人,全部替代家裏的人,給他們發工錢,把攤子鋪大,才能應付銷量變多這種局麵。
可順娘心裏頭想做那個石炭買賣,想要聚斂一筆她老娘不知道也無法染指的財富,接著在汴梁城裏買房子,把自己的小家建設好。所以這個擴大豆芽銷路的事情她暫時不想做。
除非她去鶴山看了,那石炭買賣不好做,她才打算繼續擴大豆芽的銷路,靠著銷量多而聚斂財富。
曲大郎跟著黑娃送了半個多月的種生之後,基本上也能獨立送黑娃平常送的那些店鋪的貨了,但順娘不放心,又讓黑娃在旁邊看著半個多月,直到曲大郎完全能夠獨立送貨了才決定了去鶴山的日子。
六月初六日,這是一個黃道吉日,利於出行,順娘一早起來吃了早飯,接過娘子遞給自己的包袱,裏頭有換洗衣裳鞋襪藥和錢。
黑娃也背了個包袱,裏麵是他的東西,還有一部分順娘給他背著的錢和幹糧,這也是預備著在外行走,萬一誰的東西被偷了,另外一個人身上有錢,免得落到沒錢吃飯,沒錢住店的地步。
為了去鶴山,順娘租了兩頭驢子,跟黑娃一人騎著一頭驢子,喜家人和謝家人把兩人送到了鎮子口,看他們兩人走遠了才迴去。
順娘說了此一去最少也要四五天才能迴來,所以她囑咐娘子要是覺得無聊就去隔壁娘家多坐一坐,或者去找那沈五娘說話。她又特別對老娘和嫂子說了,她不在家的這些日子,家裏要是有什麽事情,拿不定主意的就找嶽家幫忙。
交代完了這些事情,她才放心地跟黑娃騎著驢子往汴梁城方向去,那鶴山和金城鎮都在汴梁城的東北方向,兩人要先進了城再出城往東北方向去才能到達順娘的目的地鶴山。
此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順娘和黑娃一早動身,到晌午之時,估摸著也趕了四五十裏路了,兩人就去找了個路邊茶棚進去喝茶吃些幹糧,順道歇一歇。
茶棚裏賣茶的是一對老夫妻,收了順娘兩文錢,給她跟黑娃端來了兩碗涼茶。
順娘跟黑娃就著這茶,把包袱裏的燒餅拿出來吃,一邊吃一邊問那老夫妻,在這條去鶴山的路上可有什麽鎮子或者村落可以落腳?以及到鶴山還有多遠?
那對老夫妻告訴順娘,這條路去鶴山還有六十多裏地,要是他們騎著驢子去,到日落十分也可以到達鶴山,隻是鶴山那裏荒涼,除了有人在那裏開采石炭,搭建了些簡陋的屋子之外,就沒有村落可以歇腳了。所以一般去鶴山的人都是先去離鶴山三十多裏地的金城鎮歇腳,接著次日再去鶴山,如此一來,在鶴山買了石炭,再去金城就可以住宿一宿,第二日返迴汴梁。兩夫妻還告訴順娘,這條路往前去三十多裏然後往西有一條岔路通往金城鎮,他們建議順娘和黑娃先去金城歇腳,明日再去鶴山好一些,否則這就過去,到晚上沒地方住挺狼狽的,盡管如今是夏日在外露宿也不難,但一般人都不會那麽做。
順娘聽完便對黑娃說:“看來咱們要去鶴山,那金城鎮是個非去不可的地方,也好,聽說那金城鎮甚是熱鬧繁華,咱們就去那裏看上一看也好。”
黑娃點頭道好,此時茶棚裏挨著順娘和黑娃那一桌的兩個正在喝茶的男子,其中一個年約三十開外的中年人忽然對順娘說:“這位兄弟,我跟我兄弟也要去金城鎮,不如咱們一路結伴而行可好?”
順娘進這間茶棚之前,就已經留意到了棚子裏有兩個買賣人打扮的男子正在喝茶歇腳,棚子邊上還拴著兩頭大黑驢子,大黑驢子上頭還馱著些水囊等物。
對於這種陌生人在路上搭話要求一路同行的要求,順娘一概是要拒絕的。
畢竟出門在外,彼此不熟,談不上有交情,更談不上好感,這一起去某處,順娘還害怕遇到壞人被騙,或者被打劫呢。
所以那出口要求順娘結伴同行去金城鎮的男子開口相邀之後,順娘看了他一眼,轉臉過來就對黑娃說:“咱們走。”
黑娃憨憨地答應了聲,站起來就去把放在桌子的包袱拿起,跟在順娘身後去棚子邊拴著他們的大青驢的地方,把驢子的韁繩給解下來,兩人翻身上驢,一拍驢屁|股繼續趕路。
不想走出去沒多遠,身後跟來了方才在茶棚裏要求一路同行的那位中年男子和他嘴|巴裏說的兄弟。
順娘一迴頭瞧見了,便對黑娃說:“咱們走快些,方才茶棚裏搭話的那兩人跟來了。”
黑娃聽說了,也迴頭去看了一眼,接著對順娘說:“二哥,你別怕,那兩人個子不大,我一個人就能把他們給撂倒。”
順娘看一眼黑娃,心裏就嘀咕上了,想那中年漢子跟那年輕男子身材中等,的確不是身高體壯,膀大腰圓的黑娃的對手,他們若是歹人,真要劫道,也不會如方才那樣明目張膽地說要跟自己和黑娃一起走,自己要是他們,就會悄悄尾隨,再找個合適的地方動手。自己方才都沒有搭理那中年漢子,就沒弄清楚他們到底是個什麽意思。如今那兩人又尾隨而來,到底意欲何為呢?
於是順娘跟黑娃兩人一會兒讓驢子跑快些,一會兒讓驢子跑慢些,接著發現跟在後麵的兩人也是這樣,總之是在他們身後不遠處跟著。
離開茶棚,走出去十多裏地之後,順娘終於忍不住了,勒住大青驢的韁繩停了下來,翻身下了驢,牽著驢子去了路邊的一棵大樹下歇涼,從驢子身上解下水囊喝了兩口,再看向身後那兩人,見他們也勒住了座下的黑驢,然後往自己這邊張望。
順娘想了想,就叫了黑娃過來,讓他過去問那兩人到底要幹什麽。
黑娃真個騎著驢子過去,到那兩人跟前把順娘說的話說給了他們聽,那兩人呢,也跟黑娃說了他們跟著他跟順娘的理由。
“你們等著,我過去與我二哥說一說,再答覆你們。”黑娃聽完道,接著騎著驢子到了順娘身邊,騎在驢上就把自己剛才過去問話,那兩人說什麽告訴了順娘。
他道:“那中年漢子說他姓陳,叫他陳大郎就可以,身邊那個年輕人是他兄弟陳二郎,兩兄弟都是做香料買賣的,他們此去金城鎮是想要收一些價錢便宜的香料迴去賣給汴梁城裏的香料鋪子。他們之所以想跟咱們一起走,是因為這條去金城鎮上的道上最近不太平,出現了劫道的強人。那些強人常常伏在路邊,看到獨行的過路商販就會出來搶奪錢財或者貨物,最近這兩三個月已經有十好幾人被搶了。因此,他們見到了我跟二哥,又見我個子大,身強體壯,故而想跟咱們一起走,他說,人多些,那些劫道的強人才不敢搶咱們。”
順娘聽完,皺眉,搓了搓鼻子,道:“也不曉得他們說得是不是真話?方才在那茶棚裏,那對賣茶的老夫妻也沒跟咱們說過這條路上出了劫道的強人啊?”
黑娃:“這條路上這會兒除了那陳家兄弟,也沒瞧見旁人,否則問上一問就曉得他們是是不是說的真話了。”
順娘抿唇又想了想,這才說:“黑娃,你過去叫他們過來,我再問一問他們。你呢,隨時盯著他們,看他們有沒有異動,誰要是不老實,先打翻一個再說。還有,若是一會兒我同意他們一起走了,你也要在後麵斷後,同樣把他們給盯緊了,不到金城鎮不能鬆懈。”
“是,二哥!”黑娃一口答應了,接著調轉驢頭,一拍驢屁|股,朝著那陳家兄弟跑過去,到了兩人跟前,把順娘的話一傳,便見那陳家兄弟麵有喜色,朝著黑娃拱手道謝,接著驅著坐下的大黑驢往順娘歇腳的地方來。
順娘那時候已經喝完水,把水囊掛到了驢子身上,接著翻身上驢,騎在驢上候著那陳家兄弟了。
陳家兄弟騎著驢子到了順娘跟前,向她拱手道謝,感謝順娘願意跟帶著他們一起去金城鎮。
順娘道:“先別謝我,我心裏還有一些疑惑,想要問一問兩位,還請你們能如實迴答。”
陳大郎率先開口:“不曉得兄弟想要知道些什麽,若是在下知道的,必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好。”順娘點點頭,“我想問陳大哥,既然這條道上出現了劫道的強人,如你所說,也搶了十幾個人了,難不成就沒有人去衙門裏報案,官府的衙差就沒有來此緝捕強人麽?”
陳大郎:“有人去衙門報案,官府的衙差也來此緝捕過強人,但也不知為何,隻要官府的衙差來這條路上尋找劫匪,那些劫匪就不出來,等官府的衙差一走,那些強人就又出來了。再加上那劫道的強人隻是要錢,並不曾害命,故而那些衙差來了好幾迴撲了空,就不愛來了。因此凡是來往金城鎮和汴梁之間的買賣人如今都喜歡結伴同行,人越多越好,就是為了不被那伏在路邊的強人劫道。”
不知道為何,順娘聽了陳大郎的話倒想起了武鬆初到景陽岡下,底下的小腳店內的店主叫他等人多的時候再結伴過景陽岡,否則容易遭遇大蟲……
“我跟我兄弟適才在那茶棚裏見你這位兄弟黑塔一般,想來有他在,那三三兩兩想要劫道的強人必不敢出來動手的。”陳大郎繼續解釋道,“若是……不知道這位兄弟你如何稱唿?”
陳大郎向順娘拱了拱手問。
順娘:“我姓喜,在家排行第二,叫我喜二郎即可。”
又指一指黑娃,介紹道:“這是我兄弟黑娃。”
陳大郎便又拱手一禮說:“喜二哥,黑娃兄弟,咱們都是出門在外之人,還請行個方便,讓我跟我兄弟沾一沾你們的光,咱們一起去金城鎮如何?”
話都說到這裏了,順娘覺得自己也不好再拒絕了,就點了頭對那陳大郎說:“那咱們就一起上路吧。”
陳大郎兄弟聽了,俱都向順娘表示謝意,順娘擺擺手,當先調轉驢頭,繼續趕路。
陳家兄弟趕忙跟上,黑娃則是按照順娘剛才說的,一個人騎著大青驢在最後,監視著陳家兄弟,順帶觀察著路兩邊的情況。
有陳家兄弟一路同行,順娘從他們嘴|巴裏麵倒是知道了一些從來不曉得的事情,比如說這條道往金城鎮去的岔路口在那裏,又是怎麽識別的,還有金城鎮上買金首飾要比汴梁城裏劃算,以及金城鎮都有些什麽樣的酒店和客棧,這些酒店和客棧的消費情況是什麽樣的,以及金城鎮內的黑店又是什麽樣的。
“黑店?金城鎮竟然有黑店,難不成沒人去衙門裏告狀,也沒有衙差來管理此事麽?”順娘一聽到黑店兩個字,就想起了孫二娘開的黑店,裏麵還有人肉包子賣呢,所以就問陳大郎那種黑店裏麵可有人肉包子沒?
陳大郎笑著擺手,接著說:“兄弟也不曉得從哪裏聽來的黑店裏麵有人肉包子賣,金城鎮上的黑店其實就是宰客,宰得甚狠,初到金城鎮的客商,若是單身住進去,被宰也是常事。我跟我兄弟初去金城鎮的時候也被宰過,後來打聽清楚了,才沒被宰。”
順娘聽了便說:“那一會兒到了金城鎮,還要請陳大哥指點一二了。”
陳大郎:“好說,好說。”
路上,陳大郎又問順娘去鶴山做什麽,順娘便說自己有個兄弟在那裏開礦,自己想去看一看他。
“開礦?莫不是最近這一年多才興起的石炭?”
“是啊,正是此礦。”
“喜二哥是想去看一看做不做得,然後也想開礦?”
“看看再說。”
“我聽說開口礦,最少得要二三百貫的本錢,還要給此地的裏正送禮,得了他的首肯,寫了準許你開礦的文書才能在鶴山開礦,且凡是開礦的礦主每月還要給他一成的孝敬。這樣一來,開一口礦也要四五百貫才能開起來。但即便花了這錢,你也不一定能夠賺到錢,有人運氣好,開在礦脈上,就能挖出來很多石炭,大大賺上一筆,可若是沒有開在礦脈上,那挖不了多久礦就枯竭了,出產石炭不多可是折錢的。故而雖有不少人曉得這石炭買賣賺錢,可卻不是人人都敢去開礦賺這個錢的。”
“這是做甚呢?”劉氏問跟前站著的謝二娘。
謝二娘答:“官人說她要去金城鎮買便宜的綢緞轉手賺錢,要帶黑娃去,就管我爹借曲大郎來幫著送種生去城裏。”
說完這個,就以她也跟過去看看為由跟著去後院了,她才不想繼續跟劉氏瞎掰扯,就怕一會兒劉氏又莫名其妙的問出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她不好迴答。
劉氏對於順娘要去做一個都沒跟她說起的買賣,還有又多雇一個人肯定是關心的,所以在謝二娘去了後院之後,自己也站起來走去了後院,走到順娘跟前,聽她正在跟夥計黑娃和那個曲大郎說話。
順娘要黑娃明天開始就帶曲大郎采收種生,稱重,留底,以及進城送貨,還有讓曲大郎熟悉黑娃往常送的那些店家。當然,她隔三差五地也會進城去,拓展這這個種生的銷路。
謝乙在一旁對曲大郎說了上次送黑娃過來說的那些話,那就是跟著他這個二女婿幹有前程,工錢一樣不少。
曲大郎說他樂意跟著順娘幹,並且幹好。
這話算是曲大郎的真心話,先前謝家肉鋪的夥計黑娃跟著順娘幹了幾月,黑娃得的工錢和賞錢一點兒都不比肉鋪裏的得力夥計少。這都不說了,順娘在曲大郎心裏那也是個能幹聰明的後生,曲大郎認為順娘以後一定會有出息,把買賣做大。如果他留在謝家肉鋪頂多就隻能做個夥計,可要跟著順娘幹的話,等到順娘買賣做大的那一天,他能做個獨擋一麵的管事也比當夥計強。
謝乙樂嗬嗬地拍一拍他肩膀讓他好好幹,又跟女兒和順娘交代了幾句話,就告辭而去,順娘親自送他出去,並再次向他表達了感謝之意,謝乙笑著說隻要順娘對他女兒好些,再把家業做大,讓他女兒也享一享福,那就是報答他了。
順娘心下感激,忙點頭道:“嶽丈放心,我一定讓二娘過上好日子,一輩子都對她好。”
“好!”謝乙大手在順娘肩膀上重重一拍,接著高高興興地迴去向娘子交差了。
順娘走迴去,她娘在堂屋裏把她給攔住,不太高興地問她這要去金城鎮淘便宜的綢緞賺錢怎麽沒跟她說一聲呢,她這個老娘成了最後一個知道的。
“這事兒也是才去了嶽家才定下的,又不是一早定下的,再說這會兒你不是也曉得了麽。”
“我說,你定下之前也不跟為娘說一聲,商量商量?這種生買賣又雇上一個人,加上工錢,加上吃食,一月又得花出去四五貫錢,你算過這賬麽?”
“娘,買賣上的事兒你就別管行麽?我算過賬,有了曲大郎幫忙,我就可以再多賣些種生出去,也能抽出空來看一看別的賺錢的買賣,我不能一輩子就送種生吧?再說了,現如今賺的錢也不是開不起曲大郎的工錢。好了,我還要去跟曲大郎和黑娃說事兒,你呢,去歇著,去串門兒,還是做別的什麽都行,就是別來摻和我的買賣。”
說完,也不管劉氏在那裏臉色難看,徑直走了。
劉氏還想說些什麽多雇人劃不來的話,順娘已經不聽她的,直接撂下一句話,讓她別摻和到買賣裏麵就走了,把她給氣得心口發疼。
她想,為啥謝二娘跟謝家人都比自己早曉得順娘要做什麽,自己這個親娘反而是最後一個曉得的,可見順娘娶了謝二娘以後被她給迷住,心裏隻有謝二娘還有謝家人了,自己這個親娘真得已經被她給忘記了。
雖然她也承認自己對順娘做的生意不在行,可是能跟自己提前說一聲,好歹也是對她這個親娘的起碼的尊重吧,但順娘沒有。這要擱在順娘成親之前,別說商量,再怎麽她肯定是要跟自己打個招唿的。所以,這一切都是因為謝二娘進了喜家門兒,才讓自己的女兒順娘徹底變了,變得眼裏和心裏再也沒有自己個娘親。劉氏這會兒後悔死了,當初就不該答應順娘娶謝二娘進門兒,這麽下去,謝二娘仗著娘家的勢還不得很快就得騎到自己頭上作威作福了嗎?
一想到這裏,劉氏簡直恨得牙癢癢,也有些心慌,覺得自己都等不到以後順娘新婚的新鮮勁兒過去,就想讓謝二娘從這個家裏滾出去了。隻是,現在喜家租住在謝家的房子裏麵,隔壁謝乙夫妻又很疼謝二娘,她明白自己真要跟媳婦明目張膽地鬧起來,一定占不到便宜。況且,順娘這會兒也站在謝二娘那邊,很維護她,為了謝二娘,這幾天已經跟自己這個當娘的鬧了好幾次了。
故而,她覺得要整治收拾謝二娘還得再等等,忽然,她想到了順娘雇了曲大郎做夥計,讓他跟黑娃一起去汴梁城裏送貨,然後等曲大郎上手了,就帶著黑娃去金城鎮淘貨,那麽到時候順娘就會離開幾日,趁著順娘不在時,自己就可以收拾謝二娘了。
劉氏立馬決定自己要好好想一想整治謝二娘的法子,等順娘不在的哪幾天就動手。
謝二娘哪曉得婆婆動了要整她的心思,趁著順娘不在的時候,她這會兒正在喜家後院笑眯眯地聽著順娘安排曲大郎該跟著黑娃一起做什麽呢。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順娘有時候跟著黑娃和曲大郎一起坐著牛車進城,他們去送貨,她就去拜訪那些沒有去過的小腳店,推銷自己的豆芽,如此一來,倒又多出來十幾家店可以送貨過去。其實,她完全可以去拜訪除了宋家正店和魏家正店以外的正店,要是成功了就能一下子多出來上百家的腳店可以送貨。可順娘知道,一下子多出來上百家送貨的店鋪,她現在的人手根本就顧不過來。除非招更多的人,全部替代家裏的人,給他們發工錢,把攤子鋪大,才能應付銷量變多這種局麵。
可順娘心裏頭想做那個石炭買賣,想要聚斂一筆她老娘不知道也無法染指的財富,接著在汴梁城裏買房子,把自己的小家建設好。所以這個擴大豆芽銷路的事情她暫時不想做。
除非她去鶴山看了,那石炭買賣不好做,她才打算繼續擴大豆芽的銷路,靠著銷量多而聚斂財富。
曲大郎跟著黑娃送了半個多月的種生之後,基本上也能獨立送黑娃平常送的那些店鋪的貨了,但順娘不放心,又讓黑娃在旁邊看著半個多月,直到曲大郎完全能夠獨立送貨了才決定了去鶴山的日子。
六月初六日,這是一個黃道吉日,利於出行,順娘一早起來吃了早飯,接過娘子遞給自己的包袱,裏頭有換洗衣裳鞋襪藥和錢。
黑娃也背了個包袱,裏麵是他的東西,還有一部分順娘給他背著的錢和幹糧,這也是預備著在外行走,萬一誰的東西被偷了,另外一個人身上有錢,免得落到沒錢吃飯,沒錢住店的地步。
為了去鶴山,順娘租了兩頭驢子,跟黑娃一人騎著一頭驢子,喜家人和謝家人把兩人送到了鎮子口,看他們兩人走遠了才迴去。
順娘說了此一去最少也要四五天才能迴來,所以她囑咐娘子要是覺得無聊就去隔壁娘家多坐一坐,或者去找那沈五娘說話。她又特別對老娘和嫂子說了,她不在家的這些日子,家裏要是有什麽事情,拿不定主意的就找嶽家幫忙。
交代完了這些事情,她才放心地跟黑娃騎著驢子往汴梁城方向去,那鶴山和金城鎮都在汴梁城的東北方向,兩人要先進了城再出城往東北方向去才能到達順娘的目的地鶴山。
此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順娘和黑娃一早動身,到晌午之時,估摸著也趕了四五十裏路了,兩人就去找了個路邊茶棚進去喝茶吃些幹糧,順道歇一歇。
茶棚裏賣茶的是一對老夫妻,收了順娘兩文錢,給她跟黑娃端來了兩碗涼茶。
順娘跟黑娃就著這茶,把包袱裏的燒餅拿出來吃,一邊吃一邊問那老夫妻,在這條去鶴山的路上可有什麽鎮子或者村落可以落腳?以及到鶴山還有多遠?
那對老夫妻告訴順娘,這條路去鶴山還有六十多裏地,要是他們騎著驢子去,到日落十分也可以到達鶴山,隻是鶴山那裏荒涼,除了有人在那裏開采石炭,搭建了些簡陋的屋子之外,就沒有村落可以歇腳了。所以一般去鶴山的人都是先去離鶴山三十多裏地的金城鎮歇腳,接著次日再去鶴山,如此一來,在鶴山買了石炭,再去金城就可以住宿一宿,第二日返迴汴梁。兩夫妻還告訴順娘,這條路往前去三十多裏然後往西有一條岔路通往金城鎮,他們建議順娘和黑娃先去金城歇腳,明日再去鶴山好一些,否則這就過去,到晚上沒地方住挺狼狽的,盡管如今是夏日在外露宿也不難,但一般人都不會那麽做。
順娘聽完便對黑娃說:“看來咱們要去鶴山,那金城鎮是個非去不可的地方,也好,聽說那金城鎮甚是熱鬧繁華,咱們就去那裏看上一看也好。”
黑娃點頭道好,此時茶棚裏挨著順娘和黑娃那一桌的兩個正在喝茶的男子,其中一個年約三十開外的中年人忽然對順娘說:“這位兄弟,我跟我兄弟也要去金城鎮,不如咱們一路結伴而行可好?”
順娘進這間茶棚之前,就已經留意到了棚子裏有兩個買賣人打扮的男子正在喝茶歇腳,棚子邊上還拴著兩頭大黑驢子,大黑驢子上頭還馱著些水囊等物。
對於這種陌生人在路上搭話要求一路同行的要求,順娘一概是要拒絕的。
畢竟出門在外,彼此不熟,談不上有交情,更談不上好感,這一起去某處,順娘還害怕遇到壞人被騙,或者被打劫呢。
所以那出口要求順娘結伴同行去金城鎮的男子開口相邀之後,順娘看了他一眼,轉臉過來就對黑娃說:“咱們走。”
黑娃憨憨地答應了聲,站起來就去把放在桌子的包袱拿起,跟在順娘身後去棚子邊拴著他們的大青驢的地方,把驢子的韁繩給解下來,兩人翻身上驢,一拍驢屁|股繼續趕路。
不想走出去沒多遠,身後跟來了方才在茶棚裏要求一路同行的那位中年男子和他嘴|巴裏說的兄弟。
順娘一迴頭瞧見了,便對黑娃說:“咱們走快些,方才茶棚裏搭話的那兩人跟來了。”
黑娃聽說了,也迴頭去看了一眼,接著對順娘說:“二哥,你別怕,那兩人個子不大,我一個人就能把他們給撂倒。”
順娘看一眼黑娃,心裏就嘀咕上了,想那中年漢子跟那年輕男子身材中等,的確不是身高體壯,膀大腰圓的黑娃的對手,他們若是歹人,真要劫道,也不會如方才那樣明目張膽地說要跟自己和黑娃一起走,自己要是他們,就會悄悄尾隨,再找個合適的地方動手。自己方才都沒有搭理那中年漢子,就沒弄清楚他們到底是個什麽意思。如今那兩人又尾隨而來,到底意欲何為呢?
於是順娘跟黑娃兩人一會兒讓驢子跑快些,一會兒讓驢子跑慢些,接著發現跟在後麵的兩人也是這樣,總之是在他們身後不遠處跟著。
離開茶棚,走出去十多裏地之後,順娘終於忍不住了,勒住大青驢的韁繩停了下來,翻身下了驢,牽著驢子去了路邊的一棵大樹下歇涼,從驢子身上解下水囊喝了兩口,再看向身後那兩人,見他們也勒住了座下的黑驢,然後往自己這邊張望。
順娘想了想,就叫了黑娃過來,讓他過去問那兩人到底要幹什麽。
黑娃真個騎著驢子過去,到那兩人跟前把順娘說的話說給了他們聽,那兩人呢,也跟黑娃說了他們跟著他跟順娘的理由。
“你們等著,我過去與我二哥說一說,再答覆你們。”黑娃聽完道,接著騎著驢子到了順娘身邊,騎在驢上就把自己剛才過去問話,那兩人說什麽告訴了順娘。
他道:“那中年漢子說他姓陳,叫他陳大郎就可以,身邊那個年輕人是他兄弟陳二郎,兩兄弟都是做香料買賣的,他們此去金城鎮是想要收一些價錢便宜的香料迴去賣給汴梁城裏的香料鋪子。他們之所以想跟咱們一起走,是因為這條去金城鎮上的道上最近不太平,出現了劫道的強人。那些強人常常伏在路邊,看到獨行的過路商販就會出來搶奪錢財或者貨物,最近這兩三個月已經有十好幾人被搶了。因此,他們見到了我跟二哥,又見我個子大,身強體壯,故而想跟咱們一起走,他說,人多些,那些劫道的強人才不敢搶咱們。”
順娘聽完,皺眉,搓了搓鼻子,道:“也不曉得他們說得是不是真話?方才在那茶棚裏,那對賣茶的老夫妻也沒跟咱們說過這條路上出了劫道的強人啊?”
黑娃:“這條路上這會兒除了那陳家兄弟,也沒瞧見旁人,否則問上一問就曉得他們是是不是說的真話了。”
順娘抿唇又想了想,這才說:“黑娃,你過去叫他們過來,我再問一問他們。你呢,隨時盯著他們,看他們有沒有異動,誰要是不老實,先打翻一個再說。還有,若是一會兒我同意他們一起走了,你也要在後麵斷後,同樣把他們給盯緊了,不到金城鎮不能鬆懈。”
“是,二哥!”黑娃一口答應了,接著調轉驢頭,一拍驢屁|股,朝著那陳家兄弟跑過去,到了兩人跟前,把順娘的話一傳,便見那陳家兄弟麵有喜色,朝著黑娃拱手道謝,接著驅著坐下的大黑驢往順娘歇腳的地方來。
順娘那時候已經喝完水,把水囊掛到了驢子身上,接著翻身上驢,騎在驢上候著那陳家兄弟了。
陳家兄弟騎著驢子到了順娘跟前,向她拱手道謝,感謝順娘願意跟帶著他們一起去金城鎮。
順娘道:“先別謝我,我心裏還有一些疑惑,想要問一問兩位,還請你們能如實迴答。”
陳大郎率先開口:“不曉得兄弟想要知道些什麽,若是在下知道的,必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好。”順娘點點頭,“我想問陳大哥,既然這條道上出現了劫道的強人,如你所說,也搶了十幾個人了,難不成就沒有人去衙門裏報案,官府的衙差就沒有來此緝捕強人麽?”
陳大郎:“有人去衙門報案,官府的衙差也來此緝捕過強人,但也不知為何,隻要官府的衙差來這條路上尋找劫匪,那些劫匪就不出來,等官府的衙差一走,那些強人就又出來了。再加上那劫道的強人隻是要錢,並不曾害命,故而那些衙差來了好幾迴撲了空,就不愛來了。因此凡是來往金城鎮和汴梁之間的買賣人如今都喜歡結伴同行,人越多越好,就是為了不被那伏在路邊的強人劫道。”
不知道為何,順娘聽了陳大郎的話倒想起了武鬆初到景陽岡下,底下的小腳店內的店主叫他等人多的時候再結伴過景陽岡,否則容易遭遇大蟲……
“我跟我兄弟適才在那茶棚裏見你這位兄弟黑塔一般,想來有他在,那三三兩兩想要劫道的強人必不敢出來動手的。”陳大郎繼續解釋道,“若是……不知道這位兄弟你如何稱唿?”
陳大郎向順娘拱了拱手問。
順娘:“我姓喜,在家排行第二,叫我喜二郎即可。”
又指一指黑娃,介紹道:“這是我兄弟黑娃。”
陳大郎便又拱手一禮說:“喜二哥,黑娃兄弟,咱們都是出門在外之人,還請行個方便,讓我跟我兄弟沾一沾你們的光,咱們一起去金城鎮如何?”
話都說到這裏了,順娘覺得自己也不好再拒絕了,就點了頭對那陳大郎說:“那咱們就一起上路吧。”
陳大郎兄弟聽了,俱都向順娘表示謝意,順娘擺擺手,當先調轉驢頭,繼續趕路。
陳家兄弟趕忙跟上,黑娃則是按照順娘剛才說的,一個人騎著大青驢在最後,監視著陳家兄弟,順帶觀察著路兩邊的情況。
有陳家兄弟一路同行,順娘從他們嘴|巴裏麵倒是知道了一些從來不曉得的事情,比如說這條道往金城鎮去的岔路口在那裏,又是怎麽識別的,還有金城鎮上買金首飾要比汴梁城裏劃算,以及金城鎮都有些什麽樣的酒店和客棧,這些酒店和客棧的消費情況是什麽樣的,以及金城鎮內的黑店又是什麽樣的。
“黑店?金城鎮竟然有黑店,難不成沒人去衙門裏告狀,也沒有衙差來管理此事麽?”順娘一聽到黑店兩個字,就想起了孫二娘開的黑店,裏麵還有人肉包子賣呢,所以就問陳大郎那種黑店裏麵可有人肉包子沒?
陳大郎笑著擺手,接著說:“兄弟也不曉得從哪裏聽來的黑店裏麵有人肉包子賣,金城鎮上的黑店其實就是宰客,宰得甚狠,初到金城鎮的客商,若是單身住進去,被宰也是常事。我跟我兄弟初去金城鎮的時候也被宰過,後來打聽清楚了,才沒被宰。”
順娘聽了便說:“那一會兒到了金城鎮,還要請陳大哥指點一二了。”
陳大郎:“好說,好說。”
路上,陳大郎又問順娘去鶴山做什麽,順娘便說自己有個兄弟在那裏開礦,自己想去看一看他。
“開礦?莫不是最近這一年多才興起的石炭?”
“是啊,正是此礦。”
“喜二哥是想去看一看做不做得,然後也想開礦?”
“看看再說。”
“我聽說開口礦,最少得要二三百貫的本錢,還要給此地的裏正送禮,得了他的首肯,寫了準許你開礦的文書才能在鶴山開礦,且凡是開礦的礦主每月還要給他一成的孝敬。這樣一來,開一口礦也要四五百貫才能開起來。但即便花了這錢,你也不一定能夠賺到錢,有人運氣好,開在礦脈上,就能挖出來很多石炭,大大賺上一筆,可若是沒有開在礦脈上,那挖不了多久礦就枯竭了,出產石炭不多可是折錢的。故而雖有不少人曉得這石炭買賣賺錢,可卻不是人人都敢去開礦賺這個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