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娘吃完了晚飯跑出家門時不過酉時末還沒到戌時,擱到她穿前的時間也就是傍晚六點多到七點這個時間。


    在這個時間,楊柳鎮上做買賣的商鋪裏還沒開始上燈,但也沒打烊,除了那些賣菜賣雜貨的小販手裏的貨物販賣得差不多了,就也開始收拾收拾準備迴家吃晚飯。


    楊柳鎮開鋪子做買賣的商人們基本上會做生意到子時前後,大宋開國以來,並不重農輕商,相反還製定了許多利於百姓經商的政策,比如說國土上的百姓可以自由流動,不會如同之前的唐朝那樣,百姓離開居住地需要去辦過所,所謂的過所就是交通證明。


    還有汴梁城裏沒有宵禁這一說,城門也是到三更左右關閉,五更過了就又打開了,所以汴梁城裏百姓們的夜生活是十分豐富的,許多商家通宵達旦的營業。相對於汴梁城來說,楊柳鎮盡管是個鎮子,可這鎮子也是有兩三千戶人家,上萬人在此居住,鎮子分為東西,南北兩條主要的街道,在這兩條街道上又象主幹樹枝發出分枝一樣,不少的小街和這主要的兩條街道相連,百姓們就在這主要的兩條街道和其它的小街兩邊的房屋中居住。


    順娘跑出來主要就是去看米麵豆類的鋪子裏麵有沒有綠豆,畢竟綠豆可是生豆芽最佳的豆子,當然,中國土生土長的黃豆也可以發豆芽,但是口感可是比綠豆差。


    她知道在鎮子西頭有一家楊柳鎮最大的方家米麵鋪,所以,從家裏跑出來之後就興衝衝地直接快步往方家米麵鋪去,到了方家米麵鋪的時候,米麵鋪的夥計正在上燈,屋子裏點上油燈,屋外擺上類似於現代的燈箱,燈箱上是方家米麵幾個字,當然燈箱裏麵用於照明的是油燈或者蠟燭。


    見到順娘來,曾經接待過她的一個店夥計就迎上來殷勤問她可是要買米買麵。


    順娘說自己想看一看店裏麵都有些什麽豆子賣。


    店夥計就帶她進去看,在店內擺放的一大排陶製大罐子裏麵,有各種各樣的豆子,黃豆、蠶豆、豌豆、赤豆、綠豆……


    看到綠豆那一刻,順娘驚喜起來,立即問夥計這個綠豆怎麽賣的。


    店夥計告訴順娘,這個綠豆是最近幾年才從天竺那邊傳過來的,種的人還不多,而且這個豆子多半是用來磨粉做糕餅。


    順娘點了點頭,問店夥計這個綠豆多少錢,夥計告訴她最少也需要十五文一斤,這可比此時的米價貴三倍不止。她又指一指黃豆怎麽賣的,店夥計告訴她,黃豆三斤半十文,算下來就是三文多一斤,而米價要比黃豆的價格貴上差不多一文。


    這個比率,跟穿前的順娘所處的時代的米價和豆子的價格比率相差無幾,所以,順娘判斷方家米麵鋪的店夥計告訴她的是良心價格,並沒有坐地起價。


    於是順娘指了黃豆和綠豆,要他各樣給自己稱上一斤,而且,她還問店夥計,如果要得多,他能否給自己少算些錢。


    店夥計道:“這是自然,若是每樣要上五十斤以上,按鄙店的規矩能比零賣給您的少上兩成的價。”


    順娘道好,從腰間的錢袋裏麵摸出了十八文錢遞給夥計,夥計接了錢,給她稱了今年新出的黃豆和綠豆各一斤,因她爽利,沒有拿十七文就叫夥計各稱上一斤,所以店夥計在給她稱綠豆的時候就給她稱了一斤一兩,這樣算起來還是順娘稍占便宜。


    這就是宋人做買賣的時候普通店家和客人之間的進退之道,其實也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你敬我一尺我便敬你一丈。會做買賣的店家都會跟店夥計講這個,不要貪圖蠅頭小利得罪客人,你稍微大方些,那麽客人下次還會來你店裏買東西,如果他來十次,絕對會比你第一次就克扣斤兩賺的錢更多。而且開店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店有口碑,有了口碑,才會有迴頭客,才會客似雲來。在古代,口碑不是靠打電視廣告擁有的,而是口口相傳。並且,古代的百姓流動遠沒有現在這麽大,往往來一家店裏買東西的人,都是在此地住了幾代的人,所以,完全不可想象,一家店鋪若是沒有口碑,能夠把店開久,能夠賺到錢。


    在店夥計給順娘稱黃豆和綠豆的時候,順娘要店夥計幫她把豆子各自等分,每樣半斤,分別包起來,最後再包在一起,提著迴家去。她想好了,迴家去以後先試著各用半斤綠豆和黃豆發豆芽,然後計算黃豆和綠豆每一斤都能發出多少豆芽。為什麽第一次分別用半斤呢,主要是她怕自己掌握不好這個過程,盡管她在小的時候看到過她奶奶發豆芽,大概知道是怎麽樣的過程,但是這都過去那麽多年了,她又是頭一次上手,故而極有可能做不成功。所以,她給自己留下了各半斤黃豆和綠豆,可以第二次做實驗。她相信,如果她連續發兩次豆芽,到第三次應該能夠完全掌握生發豆芽。


    發出來了豆芽,她還得憑借自己掌握的第一手的數據,計算發哪一種豆芽劃算,也就是黃豆和綠豆同樣是一斤,哪一樣發出來的量多,以及這兩種豆芽的定價和豆子的成本比較發哪一種劃得來。不過,依照順娘穿前對豆芽的了解,當然是知道綠豆芽比較好吃,至於發出來的豆芽的量,印象裏她隻記得奶奶曾經說一斤黃豆可以發出來兩斤多三斤黃豆,到底是不是真是這個斤兩,她還要做了才知道。至於綠豆卻是因為她奶奶沒發過,所以不知道,因此,她打算自己做一做,取得這個數據。


    盡管不知道一斤綠豆能發出多少豆芽,但順娘自己心裏比較傾向於發綠豆芽,畢竟這個綠豆是新引進的品種,甚少有人用來發綠豆芽。再加上綠豆芽美味,汴梁城裏有那麽多達官貴人,他們吃得講究,隻要食物好吃,是不會嫌棄這種食物比一般的食物貴的。順娘心裏也已經有了主意,若是她發出來了綠豆芽,到時候打算先送去宋玉姐酒店裏麵,讓她酒店裏麵的廚師做給客人吃,看他們喜歡不。不出順娘意料的話,她覺得他們一定會喜歡,這個時代的宋人吃東西遠比之前的唐朝精細,並且他們已經摒棄了唐朝那種喜歡葷腥和油膩食物的口味,更多的人開始喜歡吃素。用綠豆芽做的這種新素食,一定會征服他們的胃的。


    順娘提著手裏的綠豆和黃豆,心情無比愉悅,她仿佛看到了一副美好的生活畫卷將要在她麵前展開,她會有新的掙錢的法子,養活一家老小。就算那個趙三郎做了攔路虎,不讓她繼續去釣魚掙錢,她也可以有別的辦法掙到不少於釣魚的錢。


    她甚至還想,趙三郎要是知道自己不釣魚了也能掙錢,會不會氣得要死,一想到那個小人握拳咬牙生氣的樣子,她甚至開心地笑得出了聲。


    “喂!喜二郎,笑甚呢,撿著金子了嗎?”忽然一個人突然出聲,戲謔地調侃道。


    順娘收迴神思,往右邊看去,居然又見到了小辣椒!


    這一次小辣椒沒有抱著她弟弟,而是一個人在收拾肉攤子上的碎骨和刀具。


    今日順娘心中有事,去同樣位於鎮子西頭的方家米麵鋪,竟然一眼都沒有看謝家肉鋪跟前都有些什麽人,就那麽揚長而過了。直到此時謝二娘喊她,她才想起方家米麵鋪隔著謝家肉鋪也就兩個鋪麵。


    順娘此時心情還不錯,再加上昨天晚上謝家招待她吃酒吃肉,她對謝家的映像有了改觀,包括對小辣椒的,便也好聲氣地迴道:“真撿著了。”


    謝二娘笑:“我不信!”


    她笑起來,眉眼十分生動,唇紅齒白,鮮煥得很,煞是好看。


    順娘覺得,小辣椒還是多笑笑好,嘟嘴生氣跺腳的樣子實在有損於她的美貌。


    此刻的謝二娘站在謝家肉鋪前,夕陽的餘暉讓她的眼眸和笑容發出淡淡的柔輝,宛如畫中麗人,順娘有一瞬間失了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女漢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方句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方句芒並收藏大宋女漢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