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紹棠當時就說過,徐世立是受了新城候所托,獨孤維唯當然清楚這件事。但現在是在問案,不能因為自己清楚就不問,還需白紙黑字落下,好讓皇上過目。
“有的,這也是受新城候所托才找上了獨孤上將軍。我跟新城候是連襟,有些事情不好推脫。”徐世立慚愧地說道。
蕭鐸的眉頭緊皺,一連三件事都和新城候有關,那麽新城候在母後被害一事中又扮演了什麽角色?
獨孤維唯微揚著頭盯著屋頂出神片刻,突然撂下一句:“稍等!”
然後拋開兩人急匆匆出去,阿敏阿捷等人在大獄外等候,她吩咐阿敏跑一趟戶部,轉告蕭鈞,讓她重點查和新城候有關的女眷。
蕭鈞泡在戶部查京城女眷中名字帶有“薇”字發音的人,這是一項大工程,京城那麽多人口,一本一本戶籍翻閱,稍微有點注意力不集中就容易遺漏,如果縮小區域就省事的多。
交代完阿敏,又匆匆返迴甲字號。
蕭鐸一雙眼疑惑地看過來,獨孤維唯解釋一句:“我讓阿敏去告訴永嘉,重點查和新城候有關係的人。”
蕭鐸當然知道她說的是什麽事,眼睛一亮,道:“有道理!”
徐世立雖然不清楚他們說的話的意思,但清楚地知道,他自己被關到這裏,絕對和受賄沒有半毛錢關係,倒是他的連襟可能出了問題。
說到這裏,獨孤維唯順口問徐世立一句:“尊夫人名諱如何稱唿?”
徐世立莫名其妙地看著她,迴答道:“拙荊姓酒,雙名桂琴。”
“新城候的夫人呢?”獨孤維唯又問。
“大姨姐名叫酒月琴。”徐世立繼續迷惑中。
獨孤維唯哦了一聲,頓了下道:“石俊已經被關進大牢了,徐大將軍可知道?”
徐世立一愣:“石俊原配發妻果真是被他殺死的?”
昨日石俊被帶迴大理寺,徐世立那會兒還沒聽說,但有關石俊為了娶新城候侄女兒而殺了妻子的事情傳遍京城,他也聽家裏女眷嚼過舌根。
“是!”獨孤維唯仔細盯著他雙眼觀看:“但石俊之所以被抓,不是因為殺妻?”
“那是因為什麽?”徐世立下意識問道,問完又急忙道:“哦,獨孤大人不用迴答,我隻是隨口問問。”
獨孤維唯卻迴答了:“為了一件足以誅九族的大罪。”
徐世立瞬間瞠目,旋即想到了什麽,臉上血色霎時褪盡,衝蕭鐸磕下頭去:“殿下,太子殿下,老臣對大魏、對皇上忠心耿耿,絕不敢有絲毫二心!老臣承認,曾經受過別人不少好處,但除此之外再沒做過什麽對不起皇上的事,請皇上明察啊!”
能做到大將軍又怎麽會是個蠢人,如果是小事,皇上大約會叫他進宮罵一頓,當場處置了,怎麽還會把他關進大牢有專人審訊?從獨孤維唯方才的問話中,不難得知是懷疑他跟石俊的關係,也就是懷疑他參與到足以誅九族的大案子裏了,這怎能不讓他魂飛魄散?
蕭鐸皺皺眉,從今日徐世立的表現來看,如果不是老奸巨猾,城府特別深,就是的確不知道那件事,他其實更傾向於後者。
抬抬手道:“這不正在查,大將軍先起來吧!”
這話表明天家果然是懷疑他參與了,徐世立一邊扶著監牢的柵欄起來,一邊心裏越發惴惴不安。
“走吧!”獨孤維唯向蕭鐸道,這裏已經沒有問下去的必要了。
跟徐世立說一聲侄女兒告退,等蕭鐸收拾了桌上的紙張,兩人一起出了天字號。
走在大牢當間的通道上,獨孤維唯道:“徐大將軍應該不知情。”
蕭鐸點頭不語,徐世立沒有動機,以他今日的地位,沒有誰還能讓他的仕途更進一步,所以也不會為前程挺而冒險。
兩人一起去審訊室叫蕭錟,案情大略有些眉目,不必要在石俊身上耗時間。
三人進了宮,徑自去太極殿見蕭統。
蕭統正在跟蕭恪商議軍事,大魏近年來一步一步裁撤節度使,改成府尹和大都督分製地方軍政和民政。其他地方都好辦,就北庭節度使和平盧節度使是兩塊難啃的骨頭。
北庭和平盧兩地節度使都是胡人,當年降漢後被賜姓劉,為籠絡他們,封了節度使,鎮守邊境,家族世襲,節度一方,猶如土皇帝一般。
胡人的血脈中流淌著野心勃勃的因子,不甘人下,多年來因為在自己統治的一方小朝廷享盡人間權柄帶來的榮耀和富貴,所以倒也安穩。現如今朝廷要收迴節度使的權限,他們怎麽會樂意?
多次以各種借口拒絕接受朝廷政令,這種情況下勢必一戰才能收迴兩地的控製權。所以這段時間朝廷也在抓緊練兵,為北庭、平盧的戰爭做準備。
蕭鐸兄弟和獨孤維唯在大殿外等候了兩刻左右才被召進。
蕭恪沒走,等三人見禮過後,招手讓獨孤維唯過去,比比身旁的椅子示意她坐下,順手倒了杯茶給她。
蕭鐸已經將問話徐世立的筆錄放在蕭統的大案上。
蕭統看了看,擰起眉頭,問蕭錟:“石俊沒招?”
蕭錟有些慚愧,他的確沒辦過什麽事,第一次辦大事居然還沒有成功,半耷著腦袋道:“兒臣無能,請父皇責罰。”
蕭統看看他沒說什麽。
獨孤維唯抓緊時間喝了幾口茶,一早到現在嗓子都快冒煙了,稍微潤潤嗓子道:“現在石俊招不招都已經無所謂了,以徐大將軍的供詞來看,新城候定然與此事脫不了幹係,即便沒有關係,他也一定與魏天喜有聯係。順著新城候這條線查,一定有所收獲。”
蕭統沉著臉,重複一句:“新城候......”把手中的紙張邊緣掐了掐,吩咐道:“阿鐸,你親自帶羽林軍去封了新城候府,把新城候給朕帶過來!”
這個時候也不必要掩飾了,反倒誰在這個關頭跳出來嫌疑更大。
又吩咐蕭錟:“阿錟,你去找獨孤上將軍傳朕口諭,即刻封京城九門,不許任何官員、勳貴及其家眷出城。”
獨孤維唯聞言,知道蕭統是擔心幕後主使嗅出風聲,事先逃跑。他已經沒了耐性,打算雷厲風行處置這件事了。
“有的,這也是受新城候所托才找上了獨孤上將軍。我跟新城候是連襟,有些事情不好推脫。”徐世立慚愧地說道。
蕭鐸的眉頭緊皺,一連三件事都和新城候有關,那麽新城候在母後被害一事中又扮演了什麽角色?
獨孤維唯微揚著頭盯著屋頂出神片刻,突然撂下一句:“稍等!”
然後拋開兩人急匆匆出去,阿敏阿捷等人在大獄外等候,她吩咐阿敏跑一趟戶部,轉告蕭鈞,讓她重點查和新城候有關的女眷。
蕭鈞泡在戶部查京城女眷中名字帶有“薇”字發音的人,這是一項大工程,京城那麽多人口,一本一本戶籍翻閱,稍微有點注意力不集中就容易遺漏,如果縮小區域就省事的多。
交代完阿敏,又匆匆返迴甲字號。
蕭鐸一雙眼疑惑地看過來,獨孤維唯解釋一句:“我讓阿敏去告訴永嘉,重點查和新城候有關係的人。”
蕭鐸當然知道她說的是什麽事,眼睛一亮,道:“有道理!”
徐世立雖然不清楚他們說的話的意思,但清楚地知道,他自己被關到這裏,絕對和受賄沒有半毛錢關係,倒是他的連襟可能出了問題。
說到這裏,獨孤維唯順口問徐世立一句:“尊夫人名諱如何稱唿?”
徐世立莫名其妙地看著她,迴答道:“拙荊姓酒,雙名桂琴。”
“新城候的夫人呢?”獨孤維唯又問。
“大姨姐名叫酒月琴。”徐世立繼續迷惑中。
獨孤維唯哦了一聲,頓了下道:“石俊已經被關進大牢了,徐大將軍可知道?”
徐世立一愣:“石俊原配發妻果真是被他殺死的?”
昨日石俊被帶迴大理寺,徐世立那會兒還沒聽說,但有關石俊為了娶新城候侄女兒而殺了妻子的事情傳遍京城,他也聽家裏女眷嚼過舌根。
“是!”獨孤維唯仔細盯著他雙眼觀看:“但石俊之所以被抓,不是因為殺妻?”
“那是因為什麽?”徐世立下意識問道,問完又急忙道:“哦,獨孤大人不用迴答,我隻是隨口問問。”
獨孤維唯卻迴答了:“為了一件足以誅九族的大罪。”
徐世立瞬間瞠目,旋即想到了什麽,臉上血色霎時褪盡,衝蕭鐸磕下頭去:“殿下,太子殿下,老臣對大魏、對皇上忠心耿耿,絕不敢有絲毫二心!老臣承認,曾經受過別人不少好處,但除此之外再沒做過什麽對不起皇上的事,請皇上明察啊!”
能做到大將軍又怎麽會是個蠢人,如果是小事,皇上大約會叫他進宮罵一頓,當場處置了,怎麽還會把他關進大牢有專人審訊?從獨孤維唯方才的問話中,不難得知是懷疑他跟石俊的關係,也就是懷疑他參與到足以誅九族的大案子裏了,這怎能不讓他魂飛魄散?
蕭鐸皺皺眉,從今日徐世立的表現來看,如果不是老奸巨猾,城府特別深,就是的確不知道那件事,他其實更傾向於後者。
抬抬手道:“這不正在查,大將軍先起來吧!”
這話表明天家果然是懷疑他參與了,徐世立一邊扶著監牢的柵欄起來,一邊心裏越發惴惴不安。
“走吧!”獨孤維唯向蕭鐸道,這裏已經沒有問下去的必要了。
跟徐世立說一聲侄女兒告退,等蕭鐸收拾了桌上的紙張,兩人一起出了天字號。
走在大牢當間的通道上,獨孤維唯道:“徐大將軍應該不知情。”
蕭鐸點頭不語,徐世立沒有動機,以他今日的地位,沒有誰還能讓他的仕途更進一步,所以也不會為前程挺而冒險。
兩人一起去審訊室叫蕭錟,案情大略有些眉目,不必要在石俊身上耗時間。
三人進了宮,徑自去太極殿見蕭統。
蕭統正在跟蕭恪商議軍事,大魏近年來一步一步裁撤節度使,改成府尹和大都督分製地方軍政和民政。其他地方都好辦,就北庭節度使和平盧節度使是兩塊難啃的骨頭。
北庭和平盧兩地節度使都是胡人,當年降漢後被賜姓劉,為籠絡他們,封了節度使,鎮守邊境,家族世襲,節度一方,猶如土皇帝一般。
胡人的血脈中流淌著野心勃勃的因子,不甘人下,多年來因為在自己統治的一方小朝廷享盡人間權柄帶來的榮耀和富貴,所以倒也安穩。現如今朝廷要收迴節度使的權限,他們怎麽會樂意?
多次以各種借口拒絕接受朝廷政令,這種情況下勢必一戰才能收迴兩地的控製權。所以這段時間朝廷也在抓緊練兵,為北庭、平盧的戰爭做準備。
蕭鐸兄弟和獨孤維唯在大殿外等候了兩刻左右才被召進。
蕭恪沒走,等三人見禮過後,招手讓獨孤維唯過去,比比身旁的椅子示意她坐下,順手倒了杯茶給她。
蕭鐸已經將問話徐世立的筆錄放在蕭統的大案上。
蕭統看了看,擰起眉頭,問蕭錟:“石俊沒招?”
蕭錟有些慚愧,他的確沒辦過什麽事,第一次辦大事居然還沒有成功,半耷著腦袋道:“兒臣無能,請父皇責罰。”
蕭統看看他沒說什麽。
獨孤維唯抓緊時間喝了幾口茶,一早到現在嗓子都快冒煙了,稍微潤潤嗓子道:“現在石俊招不招都已經無所謂了,以徐大將軍的供詞來看,新城候定然與此事脫不了幹係,即便沒有關係,他也一定與魏天喜有聯係。順著新城候這條線查,一定有所收獲。”
蕭統沉著臉,重複一句:“新城候......”把手中的紙張邊緣掐了掐,吩咐道:“阿鐸,你親自帶羽林軍去封了新城候府,把新城候給朕帶過來!”
這個時候也不必要掩飾了,反倒誰在這個關頭跳出來嫌疑更大。
又吩咐蕭錟:“阿錟,你去找獨孤上將軍傳朕口諭,即刻封京城九門,不許任何官員、勳貴及其家眷出城。”
獨孤維唯聞言,知道蕭統是擔心幕後主使嗅出風聲,事先逃跑。他已經沒了耐性,打算雷厲風行處置這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