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此隔著千裏的上京城外的官道上,古逸之坐在馬車上,車上還堆著他的行李,之外隻有一名小廝坐在車轅上趕著馬車。
一主一仆一輛馬車,輕車簡從一路上京。
馬車混入人流車流中,在城門口排好隊,隨著隊伍徐徐前進,等著勘驗過所進入京城。
小廝不時迴頭跟古逸之說話:“公子快看,這城門好高好寬呀!”
不時又道:“京城就是京城,這人真多!”
古逸之笑著搖頭,帶這麽個一驚一乍的土包子小廝進京,是不是有些失策?
隊伍極緩慢地前進著,不時有人小聲抱怨城門處勘驗的速度過於慢了。
陽光熱辣辣曬得人汗出如漿,人們不停的用袖子扇風,卻也沒起多大作用。
古逸之安安靜靜坐著,手裏甚至拿了一本書。不過心裏卻在想,勘驗過所速度慢,說明守將嚴謹負責。城防是獨孤二小姐的父親在管著,能生下那麽個女兒的人果然非同尋常。
這堪比烏龜的速度一點一點終於也挪到了,守將接過古逸之的過所,先撩開簾子向裏查看一遍,才低頭看手中的過所。
“可是熒州太守之子古公子?”那守將將過所查驗過才問道。
“正是在下,軍爺認識在下?”古逸之心中有些猜測,也不驚訝。
倒是小廝一雙眼明晃晃裝著驚喜,難道他們家公子的名聲已經傳到京城來了?所以京中一個守將都知道他們公子的大名!
守將態度和煦不少,道:“權大公子特意交代過了,若遇到熒州來的古公子就通知他一聲。還請古公子在值房稍加休息,我這就派人通知權大公子。
居然不是聽過公子的名聲!小廝有些失望。
古逸之謝過守將,隨著他給指的領路人去了值房。
權宜之來的很快,騎著馬,帶著兩個下人,一路張揚著飛奔而來。
古逸之聞報從值房出來,上前抱拳問道:“可是權大公子,在下古逸之。”
權宜之從馬上下來,邊走邊上下打量古逸之,笑道:“好個一表人才的俏郎君!話說,你是怎麽認得那位小姑奶奶的?能叫那小姑奶奶寫信托本公子我照拂的定是交情匪淺,你們什麽關係?”
不等古逸之迴答,緊接著又道:“我說----老弟台,你不怕寧王殿下擰了你的腦袋?”
古逸之搖頭淺笑,大大方方道:“不瞞大公子,在下是她看上的姐夫。”
權宜之愣一下神,把這句話在心裏過了一遍,方仰頭哈哈大笑:“這算是強搶民男吧,你就從了?”
“不從行嗎?”古逸之依舊溫和的笑道。
權宜之又是大笑:“說的她跟女土匪似的。你這人有意思,你這朋友權某人交了!”
古逸之拱拱手,微笑不語。
權宜之毫不認生德拍拍他的肩,道:“走,帶你去為你準備的院子瞧瞧。”
權宜之為古逸之準備的是一座獨立的小院,位於宜陽坊,是極佳的地段。隻有兩進,前麵待客,後麵居住,很是合宜。
“這地方好吧!右東市購物方便,前有平康坊找紅顏知己方便……”
“紅顏知己?權兄確定二小姐不會剝了在下的皮?”
權宜之大笑:“我覺得一定會,不光撥皮萱草,恐怕還會放到大街上,掛個牌子,上書天下第一負心漢。”
古逸之也大笑:“所以說權兄還是別害在下了。”
權宜之帶著古逸之前後左右房間裏都看了看,古逸之也挺滿意這處地方。
“不瞞老弟台說,這院子是我的私產,二小姐托我照拂兄弟,哥哥我就不賺你銀子了,一個月隨便付個五兩銀子得了。”
古逸之駭笑,這價格可真是......這權大公子也真是......
淺笑搖頭,十分幹脆道:“家父是清官,這樣的房價在下可付不起。”
權宜之也不過隨口說笑,當即改口道:“看二小姐麵子,一兩吧,老弟若還住不起,幹脆住定北伯府得了。”
一兩銀子很公道,比市價還略低。古逸之當即讓小廝取一兩銀子,他雙手遞給權宜之。
權宜之將這小銀錠子在手上一上一下拋著,道:“走吧,今日我做東,為你接風洗塵。”
古逸之也不矯情:“那就恭敬不如從命嘍!”
吩咐小廝先把帶來的東西隨便安放,隨著權宜之出門。
“千金樓你知道吧,二小姐和永嘉公主合開。我告訴你啊,你若吃了千金樓的飯菜,就會覺得以前吃的都是豬狗食......”
咂摸咂摸嘴巴,好像在迴味那味道,接著又道:“要說賺錢,二小姐認第二,就沒人敢認第一。一小碗麵要五百文,每日隻要賣兩碗麵就比得上我收一個月房租......”
兩手一圈,比了個成人腦袋大小的圓,道:“這麽大一籠包子,一籠十個賣一兩銀子,還牛氣哄哄每日隻賣三十籠,先到先得,晚了就沒了。真是人比人氣死人,一天能抵我兩年半收的租金。”
權宜之又是搖頭又是歎氣,仿佛在譴責一個奸商似的。其實他也就在古逸之這個不了解內情的人麵前隨口說幾句,真要是個京城本地人,恐怕會問問權大公子,登月閣、奇珍閣、風月閣以及茶園,哪一項是沒有日進鬥金?算來獨孤維唯與他相比隻是小巫見大巫。
古逸之含笑聽著,兩人一路往千金樓而去。
********
龍虎衛千人在獨孤維澤的率領下,在別院門前列隊等候。一個個鎧甲鮮亮,精神抖擻,腰間斜跨長刀,整裝待發。
大魏騎兵不多,京中南北兩衙十二衛和東宮六率中隻有獨孤紹棠統領的驍騎衛配備了戰馬。
天策軍中除了騎兵外,也隻有龍虎衛人人擁有戰馬。
千人千騎軍容整齊地站著,靜悄悄的連一聲馬打禿嚕的聲音都沒有。
這般情況下,連日來在門外等候的官員和為一睹寧王風采而來的少年少女們,都出奇一致沒人敢發出聲音。
自打龍虎衛從城外營中開進城裏,不少眼明心亮的人都猜測到寧王恐怕這是要離開光州了,所有人急忙紛紛報向自家主子知道。
因而等獨孤維唯戴著帷帽,被蕭恪牽著手從大門內邁步出來時,門外入眼都是身著各種官服的文武官員。
一主一仆一輛馬車,輕車簡從一路上京。
馬車混入人流車流中,在城門口排好隊,隨著隊伍徐徐前進,等著勘驗過所進入京城。
小廝不時迴頭跟古逸之說話:“公子快看,這城門好高好寬呀!”
不時又道:“京城就是京城,這人真多!”
古逸之笑著搖頭,帶這麽個一驚一乍的土包子小廝進京,是不是有些失策?
隊伍極緩慢地前進著,不時有人小聲抱怨城門處勘驗的速度過於慢了。
陽光熱辣辣曬得人汗出如漿,人們不停的用袖子扇風,卻也沒起多大作用。
古逸之安安靜靜坐著,手裏甚至拿了一本書。不過心裏卻在想,勘驗過所速度慢,說明守將嚴謹負責。城防是獨孤二小姐的父親在管著,能生下那麽個女兒的人果然非同尋常。
這堪比烏龜的速度一點一點終於也挪到了,守將接過古逸之的過所,先撩開簾子向裏查看一遍,才低頭看手中的過所。
“可是熒州太守之子古公子?”那守將將過所查驗過才問道。
“正是在下,軍爺認識在下?”古逸之心中有些猜測,也不驚訝。
倒是小廝一雙眼明晃晃裝著驚喜,難道他們家公子的名聲已經傳到京城來了?所以京中一個守將都知道他們公子的大名!
守將態度和煦不少,道:“權大公子特意交代過了,若遇到熒州來的古公子就通知他一聲。還請古公子在值房稍加休息,我這就派人通知權大公子。
居然不是聽過公子的名聲!小廝有些失望。
古逸之謝過守將,隨著他給指的領路人去了值房。
權宜之來的很快,騎著馬,帶著兩個下人,一路張揚著飛奔而來。
古逸之聞報從值房出來,上前抱拳問道:“可是權大公子,在下古逸之。”
權宜之從馬上下來,邊走邊上下打量古逸之,笑道:“好個一表人才的俏郎君!話說,你是怎麽認得那位小姑奶奶的?能叫那小姑奶奶寫信托本公子我照拂的定是交情匪淺,你們什麽關係?”
不等古逸之迴答,緊接著又道:“我說----老弟台,你不怕寧王殿下擰了你的腦袋?”
古逸之搖頭淺笑,大大方方道:“不瞞大公子,在下是她看上的姐夫。”
權宜之愣一下神,把這句話在心裏過了一遍,方仰頭哈哈大笑:“這算是強搶民男吧,你就從了?”
“不從行嗎?”古逸之依舊溫和的笑道。
權宜之又是大笑:“說的她跟女土匪似的。你這人有意思,你這朋友權某人交了!”
古逸之拱拱手,微笑不語。
權宜之毫不認生德拍拍他的肩,道:“走,帶你去為你準備的院子瞧瞧。”
權宜之為古逸之準備的是一座獨立的小院,位於宜陽坊,是極佳的地段。隻有兩進,前麵待客,後麵居住,很是合宜。
“這地方好吧!右東市購物方便,前有平康坊找紅顏知己方便……”
“紅顏知己?權兄確定二小姐不會剝了在下的皮?”
權宜之大笑:“我覺得一定會,不光撥皮萱草,恐怕還會放到大街上,掛個牌子,上書天下第一負心漢。”
古逸之也大笑:“所以說權兄還是別害在下了。”
權宜之帶著古逸之前後左右房間裏都看了看,古逸之也挺滿意這處地方。
“不瞞老弟台說,這院子是我的私產,二小姐托我照拂兄弟,哥哥我就不賺你銀子了,一個月隨便付個五兩銀子得了。”
古逸之駭笑,這價格可真是......這權大公子也真是......
淺笑搖頭,十分幹脆道:“家父是清官,這樣的房價在下可付不起。”
權宜之也不過隨口說笑,當即改口道:“看二小姐麵子,一兩吧,老弟若還住不起,幹脆住定北伯府得了。”
一兩銀子很公道,比市價還略低。古逸之當即讓小廝取一兩銀子,他雙手遞給權宜之。
權宜之將這小銀錠子在手上一上一下拋著,道:“走吧,今日我做東,為你接風洗塵。”
古逸之也不矯情:“那就恭敬不如從命嘍!”
吩咐小廝先把帶來的東西隨便安放,隨著權宜之出門。
“千金樓你知道吧,二小姐和永嘉公主合開。我告訴你啊,你若吃了千金樓的飯菜,就會覺得以前吃的都是豬狗食......”
咂摸咂摸嘴巴,好像在迴味那味道,接著又道:“要說賺錢,二小姐認第二,就沒人敢認第一。一小碗麵要五百文,每日隻要賣兩碗麵就比得上我收一個月房租......”
兩手一圈,比了個成人腦袋大小的圓,道:“這麽大一籠包子,一籠十個賣一兩銀子,還牛氣哄哄每日隻賣三十籠,先到先得,晚了就沒了。真是人比人氣死人,一天能抵我兩年半收的租金。”
權宜之又是搖頭又是歎氣,仿佛在譴責一個奸商似的。其實他也就在古逸之這個不了解內情的人麵前隨口說幾句,真要是個京城本地人,恐怕會問問權大公子,登月閣、奇珍閣、風月閣以及茶園,哪一項是沒有日進鬥金?算來獨孤維唯與他相比隻是小巫見大巫。
古逸之含笑聽著,兩人一路往千金樓而去。
********
龍虎衛千人在獨孤維澤的率領下,在別院門前列隊等候。一個個鎧甲鮮亮,精神抖擻,腰間斜跨長刀,整裝待發。
大魏騎兵不多,京中南北兩衙十二衛和東宮六率中隻有獨孤紹棠統領的驍騎衛配備了戰馬。
天策軍中除了騎兵外,也隻有龍虎衛人人擁有戰馬。
千人千騎軍容整齊地站著,靜悄悄的連一聲馬打禿嚕的聲音都沒有。
這般情況下,連日來在門外等候的官員和為一睹寧王風采而來的少年少女們,都出奇一致沒人敢發出聲音。
自打龍虎衛從城外營中開進城裏,不少眼明心亮的人都猜測到寧王恐怕這是要離開光州了,所有人急忙紛紛報向自家主子知道。
因而等獨孤維唯戴著帷帽,被蕭恪牽著手從大門內邁步出來時,門外入眼都是身著各種官服的文武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