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太傅伸手把盛茶的匣子拿在手裏,頗遺憾的說道:“可惜就這麽點兒。外祖父的嘴巴給維唯一杯茶養刁了,這以後再喝原來茶怕就難以下咽了。”
獨孤維唯道:“這種極品的茶每年出產不多,但其他茶葉還可以再製一些。製茶手藝也不好掌握,我手裏就一個可靠的老家人能用,我們試了好多次,浪費了好多茶葉才掌握了製茶方法。但那老家人是有大本事的,還另有他用,不能總幫我製茶。我手裏沒人,做不了太多,迴京前才製成這麽幾兩。給父親一兩嚐鮮,還送了祖父一兩,剩下的都在這裏了。”
沈太傅看看手裏匣子中的茶可不止一兩,不由老懷甚慰,笑道:“維唯送外祖父的倒是最多。”
獨孤維唯嘿嘿笑,“我們獨孤家不都是粗人嘛,自然不如外祖父愛個雅趣。煮酒烹茶二事,煮酒就交給我們武人,烹茶這種雅事自然是文人的事。”
獨孤維清眼一瞪,道:“別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你是粗人,我可不是。”
沈太傅又忍不住被他們兄妹逗樂,今天一天笑的次數比往日一個月笑的都多。
“我手裏倒是有可靠的人,維唯對人選有什麽要求,不妨說說看。”
沈太傅為了以後能喝上茶,也是十分上心。
獨孤維唯也不跟外祖父客氣,她也正缺人手,便道:“忠心是首要條件,現下製茶手法不能外泄……”
沈太傅理解的點頭,外孫女辛苦弄出來的東西,定是有長遠打算。
從沈氏這些年的家書中,不難看出這個外孫女不是個平凡的,他也不意外她小小年紀就目光長遠。若是弄個不夠忠心的,把製茶手藝泄露出去,可能就打亂了她的計劃。
“其次還要人心靈手巧,踏實穩重,做事肯用心。”
“這好辦,我有空挑挑給你送去。”
沈家多是家生子,還能挑不出個能用的人?沈太傅半點不覺為難,說道。
“那外祖父以後就天天都有好茶喝了。”獨孤維唯笑著迴道。
沈太傅哈哈大笑,揚揚手裏的匣子,“目前我還得省著點才是。”
**************************
初三之後,定北伯府天天賓客迎門。
秦度、梁東來等獨孤紹棠的嫡係也都跟著提調入京。因是多年從屬,年節時都來府中拜見。
秦姝跟著她娘方氏也來了。獨孤維唯跟秦姝性格不合,但來者是客,在自己的逍遙居招待了昔日小姐妹。
另有一些京中原本的故舊、獨孤紹棠新的下屬、因聖眷上門攀關係的政客,一個個輪番上陣。
沉寂多年的定北伯府一下子熱鬧無比。
沈氏軟硬兼施、棍棒加甜棗,才令府裏鬆泛慣了的下人沒犯什麽大錯,不至於丟了伯府的臉。
獨孤維寧被她拘著在房裏練字,對外隻說大小姐身體不適,不宜見客。
規矩沒學好之前,這樣的姑娘可不敢放出來,誰知道她腦筋一抽抽會做出什麽事來。
獨孤維寧被懲罰一通,這些天難得安分,對沈氏的話也不敢違逆。
獨孤維澤跟獨孤維濯新提了職位,軍中紀律嚴明,不能在家多呆,早早就走了。
正月初九開始,還得去各個親戚家走走。
先去看望了沈氏的三位庶叔,還有沈氏的姑姑中書侍郎範府、舅舅永興侯府需一一上門拜見。
正月十一要先去沈氏的姑母家,沈氏一大早帶著獨孤維唯在定波堂給二老請過安,坐著小轎去大門外換乘馬車。
大門外,車馬已經備好,跟車的下人恭恭敬敬侍立。
獨孤維清倚馬而立,身上披著件連著風帽的氅衣,邊緣鑲著一圈黑色貂毛,頭頂簪著根通透的羊脂玉簪。
那貂毛油光水滑,襯得獨孤維清的臉愈發如玉般潤澤。他隨隨便便站著,便已風采迫人。
獨孤維唯心道:打扮成這樣騷包樣,大哥這是又去哪招蜂引蝶?
獨孤維清明白獨孤維唯那雙眼中明明白白坦露的意思,不由沒好氣瞪她一眼。
“不是說今天要去會友?”沈氏問道。
“順路送娘跟妹妹一程。”獨孤維清邊迴答邊扶著沈氏上馬車。
然後一把提溜著獨孤維唯放到車上,自己隨即上了車。
獨孤維唯不滿得叫:“大哥跟提溜小雞似的,人家是個大活人!”
獨孤維清在她頭上揉了兩把,不應她的話。
其實獨孤維唯習武已有幾年,功夫好壞且不說,起碼上馬車是半點問題都沒有的。
獨孤維清不過是惡趣味,總想逗逗小妹,看她炸毛就心情大好。
沈氏道:“可是有什麽事?”
“的確臨時想起了一件事。”獨孤維清道。
見沈氏示意他說下去,接著道:“去年,姑祖母家裏跟我們府發生了點齟唔,也不是什麽大事,兒子那段時間忙碌,所以也沒跟娘寫信說明。後來爹娘迴來這些天,兒子一時沒想起來,一直也沒說。”
“你姑祖母和我們府上能有什麽齟唔?到底什麽事,你快說說。”沈氏有些想象不到,蹙眉催促道。
獨孤維清捏捏額頭,“是因為維寧。去年十月,姑祖母的曾孫洗三禮,下了帖子給祖母。不巧那幾天祖母偶感風寒,二嬸便帶維寧去了……”
“這種場合,大家自然會說些吉祥話,有的說這孩子一看就是有福氣的,有的誇孩子長得好,還有說天庭飽滿,前途無量的。維寧聽了不樂意,也不知道怎麽想的,當時就來了一句‘說的這麽好,別折了福分,能不能養的大還不知道呢!’”
沈氏和獨孤維唯愕然地望著獨孤維清,半晌合不上嘴巴。
獨孤維唯喃喃道:“知道是個奇葩,沒想到段位這麽高?”
“這簡直……簡直……”沈氏簡直不知道說什麽好。
獨孤維清勸道:“事情都過去了,娘也別生氣。”
沈氏重重唿了口氣,問:“後來呢?”
“姑祖母當時就正反兩個嘴巴子抽在維寧臉上……”
沈氏這下倒半點沒驚訝,她的姑母在閨中就不是個善茬,隨著姑父職位的升高,現在年紀大了隻怕更是淩厲潑辣。
“二嬸見維寧挨打,哭天搶地,說什麽小孩子童言無忌,就是說錯了話帶迴去教導教導就是了,哪能說動手就動手,說姑祖母仗勢欺人,不顧親戚情分。維寧跟二嬸在範府哭鬧不休,姑祖母氣得當場令人將二嬸和維寧趕出去,揚言跟定北伯府老死不相往來。”
沈氏揉著額頭,這都什麽事!難怪今早去請安時,稟告要去看望姑母,婆母一直迴避自己的眼睛,原來是心虛了。
也難怪姑母生氣,任誰家喜得麟兒卻被人詛咒長不大,恐怕都會氣得不輕。
易地處之,如果維清將來得了兒子,別人卻當場詛咒孩子,她恐怕抽她兩個嘴巴都不解恨。
獨孤維唯道:“這種極品的茶每年出產不多,但其他茶葉還可以再製一些。製茶手藝也不好掌握,我手裏就一個可靠的老家人能用,我們試了好多次,浪費了好多茶葉才掌握了製茶方法。但那老家人是有大本事的,還另有他用,不能總幫我製茶。我手裏沒人,做不了太多,迴京前才製成這麽幾兩。給父親一兩嚐鮮,還送了祖父一兩,剩下的都在這裏了。”
沈太傅看看手裏匣子中的茶可不止一兩,不由老懷甚慰,笑道:“維唯送外祖父的倒是最多。”
獨孤維唯嘿嘿笑,“我們獨孤家不都是粗人嘛,自然不如外祖父愛個雅趣。煮酒烹茶二事,煮酒就交給我們武人,烹茶這種雅事自然是文人的事。”
獨孤維清眼一瞪,道:“別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你是粗人,我可不是。”
沈太傅又忍不住被他們兄妹逗樂,今天一天笑的次數比往日一個月笑的都多。
“我手裏倒是有可靠的人,維唯對人選有什麽要求,不妨說說看。”
沈太傅為了以後能喝上茶,也是十分上心。
獨孤維唯也不跟外祖父客氣,她也正缺人手,便道:“忠心是首要條件,現下製茶手法不能外泄……”
沈太傅理解的點頭,外孫女辛苦弄出來的東西,定是有長遠打算。
從沈氏這些年的家書中,不難看出這個外孫女不是個平凡的,他也不意外她小小年紀就目光長遠。若是弄個不夠忠心的,把製茶手藝泄露出去,可能就打亂了她的計劃。
“其次還要人心靈手巧,踏實穩重,做事肯用心。”
“這好辦,我有空挑挑給你送去。”
沈家多是家生子,還能挑不出個能用的人?沈太傅半點不覺為難,說道。
“那外祖父以後就天天都有好茶喝了。”獨孤維唯笑著迴道。
沈太傅哈哈大笑,揚揚手裏的匣子,“目前我還得省著點才是。”
**************************
初三之後,定北伯府天天賓客迎門。
秦度、梁東來等獨孤紹棠的嫡係也都跟著提調入京。因是多年從屬,年節時都來府中拜見。
秦姝跟著她娘方氏也來了。獨孤維唯跟秦姝性格不合,但來者是客,在自己的逍遙居招待了昔日小姐妹。
另有一些京中原本的故舊、獨孤紹棠新的下屬、因聖眷上門攀關係的政客,一個個輪番上陣。
沉寂多年的定北伯府一下子熱鬧無比。
沈氏軟硬兼施、棍棒加甜棗,才令府裏鬆泛慣了的下人沒犯什麽大錯,不至於丟了伯府的臉。
獨孤維寧被她拘著在房裏練字,對外隻說大小姐身體不適,不宜見客。
規矩沒學好之前,這樣的姑娘可不敢放出來,誰知道她腦筋一抽抽會做出什麽事來。
獨孤維寧被懲罰一通,這些天難得安分,對沈氏的話也不敢違逆。
獨孤維澤跟獨孤維濯新提了職位,軍中紀律嚴明,不能在家多呆,早早就走了。
正月初九開始,還得去各個親戚家走走。
先去看望了沈氏的三位庶叔,還有沈氏的姑姑中書侍郎範府、舅舅永興侯府需一一上門拜見。
正月十一要先去沈氏的姑母家,沈氏一大早帶著獨孤維唯在定波堂給二老請過安,坐著小轎去大門外換乘馬車。
大門外,車馬已經備好,跟車的下人恭恭敬敬侍立。
獨孤維清倚馬而立,身上披著件連著風帽的氅衣,邊緣鑲著一圈黑色貂毛,頭頂簪著根通透的羊脂玉簪。
那貂毛油光水滑,襯得獨孤維清的臉愈發如玉般潤澤。他隨隨便便站著,便已風采迫人。
獨孤維唯心道:打扮成這樣騷包樣,大哥這是又去哪招蜂引蝶?
獨孤維清明白獨孤維唯那雙眼中明明白白坦露的意思,不由沒好氣瞪她一眼。
“不是說今天要去會友?”沈氏問道。
“順路送娘跟妹妹一程。”獨孤維清邊迴答邊扶著沈氏上馬車。
然後一把提溜著獨孤維唯放到車上,自己隨即上了車。
獨孤維唯不滿得叫:“大哥跟提溜小雞似的,人家是個大活人!”
獨孤維清在她頭上揉了兩把,不應她的話。
其實獨孤維唯習武已有幾年,功夫好壞且不說,起碼上馬車是半點問題都沒有的。
獨孤維清不過是惡趣味,總想逗逗小妹,看她炸毛就心情大好。
沈氏道:“可是有什麽事?”
“的確臨時想起了一件事。”獨孤維清道。
見沈氏示意他說下去,接著道:“去年,姑祖母家裏跟我們府發生了點齟唔,也不是什麽大事,兒子那段時間忙碌,所以也沒跟娘寫信說明。後來爹娘迴來這些天,兒子一時沒想起來,一直也沒說。”
“你姑祖母和我們府上能有什麽齟唔?到底什麽事,你快說說。”沈氏有些想象不到,蹙眉催促道。
獨孤維清捏捏額頭,“是因為維寧。去年十月,姑祖母的曾孫洗三禮,下了帖子給祖母。不巧那幾天祖母偶感風寒,二嬸便帶維寧去了……”
“這種場合,大家自然會說些吉祥話,有的說這孩子一看就是有福氣的,有的誇孩子長得好,還有說天庭飽滿,前途無量的。維寧聽了不樂意,也不知道怎麽想的,當時就來了一句‘說的這麽好,別折了福分,能不能養的大還不知道呢!’”
沈氏和獨孤維唯愕然地望著獨孤維清,半晌合不上嘴巴。
獨孤維唯喃喃道:“知道是個奇葩,沒想到段位這麽高?”
“這簡直……簡直……”沈氏簡直不知道說什麽好。
獨孤維清勸道:“事情都過去了,娘也別生氣。”
沈氏重重唿了口氣,問:“後來呢?”
“姑祖母當時就正反兩個嘴巴子抽在維寧臉上……”
沈氏這下倒半點沒驚訝,她的姑母在閨中就不是個善茬,隨著姑父職位的升高,現在年紀大了隻怕更是淩厲潑辣。
“二嬸見維寧挨打,哭天搶地,說什麽小孩子童言無忌,就是說錯了話帶迴去教導教導就是了,哪能說動手就動手,說姑祖母仗勢欺人,不顧親戚情分。維寧跟二嬸在範府哭鬧不休,姑祖母氣得當場令人將二嬸和維寧趕出去,揚言跟定北伯府老死不相往來。”
沈氏揉著額頭,這都什麽事!難怪今早去請安時,稟告要去看望姑母,婆母一直迴避自己的眼睛,原來是心虛了。
也難怪姑母生氣,任誰家喜得麟兒卻被人詛咒長不大,恐怕都會氣得不輕。
易地處之,如果維清將來得了兒子,別人卻當場詛咒孩子,她恐怕抽她兩個嘴巴都不解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