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後,風低雲暗,天光晦澀。
夜間,寅時過後,整個弁州城如籠罩在一片墨團中,漆黑一片。
東門卻突然緩緩被推開,一隊隊軍士悄無聲息進入城裏,又分流成幾股,各自朝著不同的目標而去。
寅末時分,夜空中突然升起一顆煙花,盛放如妖豔的花朵,在夜空映襯下璀璨無比,卻轉瞬即逝。
夜色下如黑蟻般的人影看到煙花不約而同行動起來。
不多時,以節度使府為首,虞侯府、節度使判官府、及一些軍中親近楊渥的高級將領府邸中,相繼傳來怒罵聲、嗬斥聲、尖叫聲、奔跑聲,不過擾攘了兩刻鍾不到,又歸於平靜。
被吵醒的百姓揉揉眼複又睡去,隻當自己做了一場夢,卻不知這片刻的擾攘弁州城已經翻天覆地。
節度使府中此刻正燈火通明,隱約還能聽到女眷的哭泣聲傳到前麵來。
正堂中,節度使楊渥僅穿了寢衣,坐在一把交椅上。
楊渥看著長身站立在當間的獨孤紹棠,目中似要噴出火來。
“獨孤啊獨孤,我可真沒想到啊,真是日防夜防家賊難防。我楊渥自忖待你不薄,你這到底是為什麽?”
獨孤紹棠淡淡瞥他一眼,“無他,不過是不願拖著我獨孤氏一族的性命,為你的野心陪葬而已。”
“陪葬?難道不能是全族跟著我共享富貴?恭王殿下天縱英才,仁善大度,朝中擁護者不知凡幾,當此之時,正是天時、地利、人和,你我借機擁立恭王登基,飛黃騰達指日可期。”
到了此刻,楊渥仍不死心,還要以榮華前景拉攏獨孤紹棠。
獨孤紹棠搖頭歎道:“史君是被權力迷昏了頭了!恭王上竄下跳,到處拉攏官員,真以為這樣就能成事?未免也太天真!”
“虞貴妃三子,恭王、順王、平王,單從封號上史君難道看不出皇上的心思?皇上既讓他們恭敬順從平服,就沒有立為儲君的意思。就是同是皇後娘娘所出的寧王殿下,單名一個“恪”字,也就是讓寧王恪盡恪守,做好一個輔助的臣子。皇上心思明晃晃的,使君的眼睛是被屎糊了嗎?”
楊渥給他說的滿臉怒色,張口欲駁,卻發現辯無可辯。
獨孤紹棠說的痛快,念在多年主賓的份上,幹脆把話跟他說透,接著又道:“皇上寵愛虞貴妃,這不可否認。男人有一兩個寵愛的女人這很正常,可跟天下江山比起來孰輕孰重?拿使君來說,使君寵愛小妾,難道明知嫡長子能力出眾,還會因為寵愛小妾,就將自己的位置傳給妾生子?”
楊渥被他說得麵色如土,冷汗直冒,心裏其實已經認同他的說辭,嘴上兀自不服輸,“那又怎樣?現在的狀況是太子生死不知,朝中文武支持恭王的占多數。”
獨孤紹棠嗤笑一聲:“一群腐儒罷了,能成什麽事!史君難道不知一力降十會的道理?太子殿下雄才大略,勇武過人,這大魏江山泰半是由太子殿下打下來的。太子手握重兵,別說恭王名不正言不順,就算他已登基,說句大不敬的話,難道能坐得穩江山?”
每一個朝代的開國之初,天下甫定,社會動蕩,離不開武將的震懾。何況大魏還尚未統一天下,還有賴武將征伐。所以其時武將地位較高,尚未出現文臣節製武將的情況。
楊渥冷笑道:“太子明正言順又怎樣!還不是陷入困境,等太子沒了,恭王不就名正言順了!”
獨孤紹棠忍不住又搖搖頭,“別說太子還在,就是沒了太子,還有寧王殿下,寧王與太子一母同胞,同是皇後娘娘嫡出。恭王就算年長,也抵不過嫡庶之別。”
楊渥此時倒是看出來了,獨孤紹棠壓根從來就沒打算輔助恭王。他驀地心思電轉,獨孤紹棠態度如此堅決,毫無妥協的可能,可是當初他義無反顧隨自己到弁州來,難道不知道自己的立場?那時長女已經嫁了二皇子為側妃,自己不用站隊,天然就是恭王黨。
楊渥突然感到一股涼氣從腳底竄上來,他想到了一種可能。驀然瞪大雙眼,驚問道:“你一直都是太子的人?”
獨孤紹棠冷冷瞥他一眼,“我獨孤氏從來不是誰的人。自先祖父隨高祖出山,為阻突厥力戰而亡,他老人家用鮮血鑄就的大魏基石,我獨孤氏怎能任它被一些利欲熏心的人損毀!我若說是誰的人,我獨孤紹棠隻能是朝廷的人,大魏的人!”
“說的倒是冠冕堂皇,還不是一心向著太子。”
“太子殿下是皇上親立的繼承人,忠於太子就是忠於朝廷。”
楊渥驚怒之後,腦子倒是清醒不少,緩緩道:“這麽說來,當年我被刺殺一事也是太子殿下的手筆了,獨孤你剛好路過,不惜為救我而受傷。我感念你救命之恩傾心相交,把你從從四品折衝都尉擢拔為正三品弁州都督領右軍衛將軍。我原當你我肝膽相照,卻原來不過是奇謀密計一場。”
獨孤紹棠負手而立,目光平靜,“史君大人乃封疆大吏,卻甘願將嫡長女嫁恭王為側妃,奉四品文官之女為主母。史君所圖就是瞎子都看出來了,怎能怪太子殿下預先提防。”
楊渥心裏早已冰涼一片,心道:恐怕當年自己將長女許恭王為側妃之時,太子已經在設法對付他了,所以提前十年布下獨孤紹棠這個棋子。
他這裏太子布了棋,那麽其他同道那裏呢?難道會沒有太子的人?
楊渥倒抽一口冷氣,太子的眼光手段......細思極恐!
恭王無論是謀略眼光,與太子怎麽能比?
現在迴想恭王的做法,虛浮著,如同空中樓閣。搖旗呐喊者不少,真正得用的又有幾人?
正應了獨孤紹棠的說法,支持恭王的文臣再多,在強兵悍將麵前猶如幼兒般羸弱。
外麵突然傳來奔跑的聲音,一名親兵旋即闖進來,大聲稟報:“稟都督,探馬來報,距西城十裏突然出現大量兵馬。”
獨孤紹棠一驚,這個時刻城外發現來曆不明的兵馬,到底是誰的人,是敵是友?
“再探!”
獨孤紹棠立刻下令,大踏步出門,對守在門口的左果毅將軍高孝恭吩咐道:“守好這裏,若有異動格殺勿論!”
夜間,寅時過後,整個弁州城如籠罩在一片墨團中,漆黑一片。
東門卻突然緩緩被推開,一隊隊軍士悄無聲息進入城裏,又分流成幾股,各自朝著不同的目標而去。
寅末時分,夜空中突然升起一顆煙花,盛放如妖豔的花朵,在夜空映襯下璀璨無比,卻轉瞬即逝。
夜色下如黑蟻般的人影看到煙花不約而同行動起來。
不多時,以節度使府為首,虞侯府、節度使判官府、及一些軍中親近楊渥的高級將領府邸中,相繼傳來怒罵聲、嗬斥聲、尖叫聲、奔跑聲,不過擾攘了兩刻鍾不到,又歸於平靜。
被吵醒的百姓揉揉眼複又睡去,隻當自己做了一場夢,卻不知這片刻的擾攘弁州城已經翻天覆地。
節度使府中此刻正燈火通明,隱約還能聽到女眷的哭泣聲傳到前麵來。
正堂中,節度使楊渥僅穿了寢衣,坐在一把交椅上。
楊渥看著長身站立在當間的獨孤紹棠,目中似要噴出火來。
“獨孤啊獨孤,我可真沒想到啊,真是日防夜防家賊難防。我楊渥自忖待你不薄,你這到底是為什麽?”
獨孤紹棠淡淡瞥他一眼,“無他,不過是不願拖著我獨孤氏一族的性命,為你的野心陪葬而已。”
“陪葬?難道不能是全族跟著我共享富貴?恭王殿下天縱英才,仁善大度,朝中擁護者不知凡幾,當此之時,正是天時、地利、人和,你我借機擁立恭王登基,飛黃騰達指日可期。”
到了此刻,楊渥仍不死心,還要以榮華前景拉攏獨孤紹棠。
獨孤紹棠搖頭歎道:“史君是被權力迷昏了頭了!恭王上竄下跳,到處拉攏官員,真以為這樣就能成事?未免也太天真!”
“虞貴妃三子,恭王、順王、平王,單從封號上史君難道看不出皇上的心思?皇上既讓他們恭敬順從平服,就沒有立為儲君的意思。就是同是皇後娘娘所出的寧王殿下,單名一個“恪”字,也就是讓寧王恪盡恪守,做好一個輔助的臣子。皇上心思明晃晃的,使君的眼睛是被屎糊了嗎?”
楊渥給他說的滿臉怒色,張口欲駁,卻發現辯無可辯。
獨孤紹棠說的痛快,念在多年主賓的份上,幹脆把話跟他說透,接著又道:“皇上寵愛虞貴妃,這不可否認。男人有一兩個寵愛的女人這很正常,可跟天下江山比起來孰輕孰重?拿使君來說,使君寵愛小妾,難道明知嫡長子能力出眾,還會因為寵愛小妾,就將自己的位置傳給妾生子?”
楊渥被他說得麵色如土,冷汗直冒,心裏其實已經認同他的說辭,嘴上兀自不服輸,“那又怎樣?現在的狀況是太子生死不知,朝中文武支持恭王的占多數。”
獨孤紹棠嗤笑一聲:“一群腐儒罷了,能成什麽事!史君難道不知一力降十會的道理?太子殿下雄才大略,勇武過人,這大魏江山泰半是由太子殿下打下來的。太子手握重兵,別說恭王名不正言不順,就算他已登基,說句大不敬的話,難道能坐得穩江山?”
每一個朝代的開國之初,天下甫定,社會動蕩,離不開武將的震懾。何況大魏還尚未統一天下,還有賴武將征伐。所以其時武將地位較高,尚未出現文臣節製武將的情況。
楊渥冷笑道:“太子明正言順又怎樣!還不是陷入困境,等太子沒了,恭王不就名正言順了!”
獨孤紹棠忍不住又搖搖頭,“別說太子還在,就是沒了太子,還有寧王殿下,寧王與太子一母同胞,同是皇後娘娘嫡出。恭王就算年長,也抵不過嫡庶之別。”
楊渥此時倒是看出來了,獨孤紹棠壓根從來就沒打算輔助恭王。他驀地心思電轉,獨孤紹棠態度如此堅決,毫無妥協的可能,可是當初他義無反顧隨自己到弁州來,難道不知道自己的立場?那時長女已經嫁了二皇子為側妃,自己不用站隊,天然就是恭王黨。
楊渥突然感到一股涼氣從腳底竄上來,他想到了一種可能。驀然瞪大雙眼,驚問道:“你一直都是太子的人?”
獨孤紹棠冷冷瞥他一眼,“我獨孤氏從來不是誰的人。自先祖父隨高祖出山,為阻突厥力戰而亡,他老人家用鮮血鑄就的大魏基石,我獨孤氏怎能任它被一些利欲熏心的人損毀!我若說是誰的人,我獨孤紹棠隻能是朝廷的人,大魏的人!”
“說的倒是冠冕堂皇,還不是一心向著太子。”
“太子殿下是皇上親立的繼承人,忠於太子就是忠於朝廷。”
楊渥驚怒之後,腦子倒是清醒不少,緩緩道:“這麽說來,當年我被刺殺一事也是太子殿下的手筆了,獨孤你剛好路過,不惜為救我而受傷。我感念你救命之恩傾心相交,把你從從四品折衝都尉擢拔為正三品弁州都督領右軍衛將軍。我原當你我肝膽相照,卻原來不過是奇謀密計一場。”
獨孤紹棠負手而立,目光平靜,“史君大人乃封疆大吏,卻甘願將嫡長女嫁恭王為側妃,奉四品文官之女為主母。史君所圖就是瞎子都看出來了,怎能怪太子殿下預先提防。”
楊渥心裏早已冰涼一片,心道:恐怕當年自己將長女許恭王為側妃之時,太子已經在設法對付他了,所以提前十年布下獨孤紹棠這個棋子。
他這裏太子布了棋,那麽其他同道那裏呢?難道會沒有太子的人?
楊渥倒抽一口冷氣,太子的眼光手段......細思極恐!
恭王無論是謀略眼光,與太子怎麽能比?
現在迴想恭王的做法,虛浮著,如同空中樓閣。搖旗呐喊者不少,真正得用的又有幾人?
正應了獨孤紹棠的說法,支持恭王的文臣再多,在強兵悍將麵前猶如幼兒般羸弱。
外麵突然傳來奔跑的聲音,一名親兵旋即闖進來,大聲稟報:“稟都督,探馬來報,距西城十裏突然出現大量兵馬。”
獨孤紹棠一驚,這個時刻城外發現來曆不明的兵馬,到底是誰的人,是敵是友?
“再探!”
獨孤紹棠立刻下令,大踏步出門,對守在門口的左果毅將軍高孝恭吩咐道:“守好這裏,若有異動格殺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