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人沒有迴答。
是不認識吧?
沈嘉和微微側頭,臉上的笑容一僵,鄭氏的神情帶著一絲驚喜,隻看她這表情,不用說也是知道答案了。
竟然真的是認識?
那就是說陸瑜不是胡言亂語,而是幼時二人真的曾經見麵過。
母子二人迴到普驪居。
金媽媽看二人的神情怪異,雖是擔心,還是上了茶帶人出去了。
十年前,沈嘉和尚不記事,更何況是還在鄭氏腹中的沈妙珠,隻是一旦一個疑問找到出處,人總是不自覺地迴牽出其他問題來。比如陸瑜對沈妙珠的微妙態度,就仿佛真的多年前就見過。
若是如此,這個人……沈嘉和哼了一聲,那也還是個好色之徒,何況妹妹如此年幼,以陸瑜的年紀正常年齡成婚的話,孩子都能滿地跑了。
鄭氏不知長子心中想法,隻以為在等待她的解釋。
“若是陸瑜陸公子真是那位安國公府的小世子,那娘應該是認識他的,不隻是想娘還有你。”鄭氏垂下眼睛,再一次陷入迴憶中,那些不太好的迴憶。“你兩歲之前曾經失蹤過一天,我從未帶你離開過沈府,你消失的時候正是在沈家。”
隱在平靜麵孔下的是沈嘉和驚濤駭浪的心驚。
他從不知道自己有這段經曆,沈家的人也未曾提起。不對,作為一個幼兒能在家中消失,自然是府裏人的可能性大一些。也有可能是當時的榮珍郡主做的手腳,可鄭氏既然在那之前不讓沈嘉和踏出沈府一步,顯然是有在做防備。
隻是日防夜防家賊難防,鄭氏麵無表情地說道:“這件事情我本不想告訴你,至少在你四十歲之前不會說。”見長子終於流露出驚訝的神色,她靜靜地說道:“前提是我不迴京都,而你平安地活到那個時候。”
而現在不同,她雖仍然不願意陷入當年的痛苦中,可為母則強,為了一雙兒女,縱使前麵是懸崖陡壁,她也願縱身一跳。
鄭氏之所以這樣想,而是覺得一個男人年過四十若是毫無建樹,自然很難再有存進,一個無用的人,沈家不會介意花點銀子。若是沈嘉和在四十之前有出息,且活到那個時候,身在沈家縱然沒有安身立命的方法,但也應該有兒有女,人生足矣,最重要的是,她也覺得自己活不久,看不到後麵的沈嘉和。
她雖然前十年不聞京都的事情,可當日離開也留下後手,若是沈嘉和出事,她自然會得到消息,而其中一個後手就是安國公府的小世子。
“離開前,他拍著胸膛應肯,一定會幫忙照看你。”鄭氏微微笑了起來,在最絕望的那一年,若說女兒的出現是給了她不頹靡的動力,而那個少年人的出現就是讓她灰暗的人生中有了曙光。
沈嘉和微微低頭。
從前是不曾想過,可若是有了可推敲的線索,細細想來,過去十年他的確有幾個幸運的時候,最重要的是那個時候出現的恰恰好。
“當年碰上他是陰差陽錯,卻是我們母子三人的幸運。”鄭氏笑著說道:“我那個時候想,或許安國公小世子才是世家少年真正有的典範。機智聰明富有正義感,小小年紀卻是難得的俠氣。”
可惜的是她並不知陸瑜就是那個少年郎,鄭氏有些可惜上一次永福寺沒有正式見上一麵。
鄭氏說著陸瑜的好,沈嘉和的臉色卻有幾分詭異起來。他承認陸瑜為人還算不錯,可與母親所說的卻仿佛還是兩個人。
鄭氏說得意猶未盡,終於開口說道:“等過兩日,你就把陸小世子請到家中。當年的事情,娘還未好好道一聲謝。當時事發突然,有三路追兵,城門被封,若非他,我怕是連沈家的大門都出不起。”
安國公府竟然在十年前就有這麽大的能量?就是有,也太過信任一個不過七八歲年紀的孩童了吧。
沈嘉和心中狐疑,總覺得當年之事知道地越多越是撲朔迷離。
“一晃就過去十年了,那個時候還說笑,若是有個女兒,他就是良婿。”鄭氏想來好笑,那個時候少年懷裏抱著長子,話落長子就尿了少年一身,當時沈嘉和早就開智,哪裏還會尿床。
沈嘉和麵若黑鍋,他不知當年還有這麽一個小插曲,隻是覺得陸瑜這人雖有救命之恩,卻果然是有所圖謀地接近珠珠兒。
好一個不要臉的高齡單身男。
沈嘉和哼了幾聲,從鄭氏那走後,還是進了書房,半個時辰後叫了白齊進來讓他送了信去安國公府。
白齊低著頭,掃見地上的幾團紙,聰明地應聲出去。
陸瑜不在家中。
聽說是沈家的請帖,蔣氏隨意問道:“這是出了那個有名的沈家三少的沈家。”聽著語氣就不是太好的觀感。
下人不敢言。
“夫人,此三少非彼三少。”說話的是個年長的穿著八成新綾襖的婆子,她剛從外麵探望家人迴來,見蔣氏看來,就說了沈嘉和的一些事情。
蔣氏神情稍緩,略略點了點頭:“原來是她的兒子。”並讓人把這個請帖送去世子院內。“若是三兒有了媳婦,這樣的事情哪裏輪到我來做。”隻是長子素來有主意,就是公爺許多時候也聽長子建議,她又做不來他人那種一哭二鬧三上吊的行徑。蔣氏素來奉行兒孫自有兒孫福,可眼看著長子的年紀已經邁過二十大關,她還是急了急。但凡長子有一絲想要娶親的意思,她也就不會如此,隻是就陸瑜那態度,似乎短則兩三年長則四五年都不想娶妻。那個時候可就是二十四五的年紀了。
陸瑜出了沈家,就去找了宋正。
兩個人約在了東郊的十裏亭見麵。
宋正看到陸瑜的時候,忍不住抱怨起來:“三哥,你我又不是私相授受的男女,怎麽見個麵都要防這防那。”要是二人沒有私交也就罷了,在外人看來陸瑜和宋正的關係也是不錯,但也就止步在此。
陸瑜黑著臉,看著宋正沒好氣地說:“也就是私相授受好歹找個貌若潘安的。”
宋正惱了,這是嫌他醜?
“那也得蔣淳熙能看得上你,就是他看得上三哥,三哥下得去口?”
腦海中閃過蔣淳熙的樣子,陸瑜臉黑地宋正也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他小心地往後退了幾步。
自以為到了安全範圍了,宋正才說起正事:“三哥,你找我來所謂何事?”
陸瑜食指虛空點了點,簡單地說了沈家發生的事情。
宋正愕然:“三哥你還真對沈家上心了。”隨即又道:“那沈嘉坤可是找過我好幾次,要不我應了他?”
宋正不知陸瑜真正用意,在他看來,沈家的事情就是一團亂麻,外人根本沒有必要陷進去,隻等著他們自取滅亡就行。
可陸瑜明顯是對沈家有了想法。
“再晾一晾,然後給個甜頭。”陸瑜朝宋正招了招手,等對方扭捏這上前後附耳說了一番話。
宋正恍然,隨即笑道:“三哥夠壞的。”給人希望再讓人絕望。
話落,後腦勺被拍了一巴掌。
宋正捂著腦袋往旁邊一跳,脫口而出:“若是老大在,你鐵定不能欺負我了。”話音未落,兩個人皆是一靜。
宋正低了低頭:“三哥……”
陸瑜轉過身:“沈嘉坤的那邊,你幫我盯著些,”
眼看著他要離開了,宋正忍不住喊道:“今年除夕……”
陸瑜的背影一頓,踉蹌著離開。
宋正站在原地,直到看不見陸瑜的身影了,才一個人獨自離開。難得有老大以為的事情,三哥來找他。
宋正自然要辦得妥當。
陸瑜迴信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了。
沈嘉和收到信後先去見了鄭氏,才去找了沈妙珠說起陸瑜的事情,當然也忽略了有關良婿那番話。
反正那不打緊。
沈妙珠妙目微怔,她怎麽也想不到最早認識陸瑜的不是兄長也不是自己,而是母親,更甚至對方對她們家是有救命之恩。可以說是陸瑜救了他們三條人命。
這樣的一個人,會是壞人嗎?
她想不到自己七八歲的時候能想陸瑜這般,或者說等她二十歲了都不一定能,可陸瑜救做到了。
在沈妙珠也不知道的時候,她的心裏對陸瑜有了一樣的情愫。她看了看兄長,沒有提出質疑。
兄長或許也是被誤解了?
沈嘉和若是多留片刻,或許很快察覺到妹妹的想法,隻是春景帶來了黃閣的消息,老侯爺要見他。
兄妹二人表情一肅。
沈嘉和站了起來。
“哥哥……”沈妙珠雙眼專注地看著他。
沈嘉和微微一笑:“我不會胡來。”至少現在不能,哪怕沈家再勢微,現在的他們去硬碰硬也不過世以卵擊石。
何況作為沈家的兒女,他們本身在人倫上就出於弱勢。
從來隻能父殺子,哪有子殺父。
是不認識吧?
沈嘉和微微側頭,臉上的笑容一僵,鄭氏的神情帶著一絲驚喜,隻看她這表情,不用說也是知道答案了。
竟然真的是認識?
那就是說陸瑜不是胡言亂語,而是幼時二人真的曾經見麵過。
母子二人迴到普驪居。
金媽媽看二人的神情怪異,雖是擔心,還是上了茶帶人出去了。
十年前,沈嘉和尚不記事,更何況是還在鄭氏腹中的沈妙珠,隻是一旦一個疑問找到出處,人總是不自覺地迴牽出其他問題來。比如陸瑜對沈妙珠的微妙態度,就仿佛真的多年前就見過。
若是如此,這個人……沈嘉和哼了一聲,那也還是個好色之徒,何況妹妹如此年幼,以陸瑜的年紀正常年齡成婚的話,孩子都能滿地跑了。
鄭氏不知長子心中想法,隻以為在等待她的解釋。
“若是陸瑜陸公子真是那位安國公府的小世子,那娘應該是認識他的,不隻是想娘還有你。”鄭氏垂下眼睛,再一次陷入迴憶中,那些不太好的迴憶。“你兩歲之前曾經失蹤過一天,我從未帶你離開過沈府,你消失的時候正是在沈家。”
隱在平靜麵孔下的是沈嘉和驚濤駭浪的心驚。
他從不知道自己有這段經曆,沈家的人也未曾提起。不對,作為一個幼兒能在家中消失,自然是府裏人的可能性大一些。也有可能是當時的榮珍郡主做的手腳,可鄭氏既然在那之前不讓沈嘉和踏出沈府一步,顯然是有在做防備。
隻是日防夜防家賊難防,鄭氏麵無表情地說道:“這件事情我本不想告訴你,至少在你四十歲之前不會說。”見長子終於流露出驚訝的神色,她靜靜地說道:“前提是我不迴京都,而你平安地活到那個時候。”
而現在不同,她雖仍然不願意陷入當年的痛苦中,可為母則強,為了一雙兒女,縱使前麵是懸崖陡壁,她也願縱身一跳。
鄭氏之所以這樣想,而是覺得一個男人年過四十若是毫無建樹,自然很難再有存進,一個無用的人,沈家不會介意花點銀子。若是沈嘉和在四十之前有出息,且活到那個時候,身在沈家縱然沒有安身立命的方法,但也應該有兒有女,人生足矣,最重要的是,她也覺得自己活不久,看不到後麵的沈嘉和。
她雖然前十年不聞京都的事情,可當日離開也留下後手,若是沈嘉和出事,她自然會得到消息,而其中一個後手就是安國公府的小世子。
“離開前,他拍著胸膛應肯,一定會幫忙照看你。”鄭氏微微笑了起來,在最絕望的那一年,若說女兒的出現是給了她不頹靡的動力,而那個少年人的出現就是讓她灰暗的人生中有了曙光。
沈嘉和微微低頭。
從前是不曾想過,可若是有了可推敲的線索,細細想來,過去十年他的確有幾個幸運的時候,最重要的是那個時候出現的恰恰好。
“當年碰上他是陰差陽錯,卻是我們母子三人的幸運。”鄭氏笑著說道:“我那個時候想,或許安國公小世子才是世家少年真正有的典範。機智聰明富有正義感,小小年紀卻是難得的俠氣。”
可惜的是她並不知陸瑜就是那個少年郎,鄭氏有些可惜上一次永福寺沒有正式見上一麵。
鄭氏說著陸瑜的好,沈嘉和的臉色卻有幾分詭異起來。他承認陸瑜為人還算不錯,可與母親所說的卻仿佛還是兩個人。
鄭氏說得意猶未盡,終於開口說道:“等過兩日,你就把陸小世子請到家中。當年的事情,娘還未好好道一聲謝。當時事發突然,有三路追兵,城門被封,若非他,我怕是連沈家的大門都出不起。”
安國公府竟然在十年前就有這麽大的能量?就是有,也太過信任一個不過七八歲年紀的孩童了吧。
沈嘉和心中狐疑,總覺得當年之事知道地越多越是撲朔迷離。
“一晃就過去十年了,那個時候還說笑,若是有個女兒,他就是良婿。”鄭氏想來好笑,那個時候少年懷裏抱著長子,話落長子就尿了少年一身,當時沈嘉和早就開智,哪裏還會尿床。
沈嘉和麵若黑鍋,他不知當年還有這麽一個小插曲,隻是覺得陸瑜這人雖有救命之恩,卻果然是有所圖謀地接近珠珠兒。
好一個不要臉的高齡單身男。
沈嘉和哼了幾聲,從鄭氏那走後,還是進了書房,半個時辰後叫了白齊進來讓他送了信去安國公府。
白齊低著頭,掃見地上的幾團紙,聰明地應聲出去。
陸瑜不在家中。
聽說是沈家的請帖,蔣氏隨意問道:“這是出了那個有名的沈家三少的沈家。”聽著語氣就不是太好的觀感。
下人不敢言。
“夫人,此三少非彼三少。”說話的是個年長的穿著八成新綾襖的婆子,她剛從外麵探望家人迴來,見蔣氏看來,就說了沈嘉和的一些事情。
蔣氏神情稍緩,略略點了點頭:“原來是她的兒子。”並讓人把這個請帖送去世子院內。“若是三兒有了媳婦,這樣的事情哪裏輪到我來做。”隻是長子素來有主意,就是公爺許多時候也聽長子建議,她又做不來他人那種一哭二鬧三上吊的行徑。蔣氏素來奉行兒孫自有兒孫福,可眼看著長子的年紀已經邁過二十大關,她還是急了急。但凡長子有一絲想要娶親的意思,她也就不會如此,隻是就陸瑜那態度,似乎短則兩三年長則四五年都不想娶妻。那個時候可就是二十四五的年紀了。
陸瑜出了沈家,就去找了宋正。
兩個人約在了東郊的十裏亭見麵。
宋正看到陸瑜的時候,忍不住抱怨起來:“三哥,你我又不是私相授受的男女,怎麽見個麵都要防這防那。”要是二人沒有私交也就罷了,在外人看來陸瑜和宋正的關係也是不錯,但也就止步在此。
陸瑜黑著臉,看著宋正沒好氣地說:“也就是私相授受好歹找個貌若潘安的。”
宋正惱了,這是嫌他醜?
“那也得蔣淳熙能看得上你,就是他看得上三哥,三哥下得去口?”
腦海中閃過蔣淳熙的樣子,陸瑜臉黑地宋正也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他小心地往後退了幾步。
自以為到了安全範圍了,宋正才說起正事:“三哥,你找我來所謂何事?”
陸瑜食指虛空點了點,簡單地說了沈家發生的事情。
宋正愕然:“三哥你還真對沈家上心了。”隨即又道:“那沈嘉坤可是找過我好幾次,要不我應了他?”
宋正不知陸瑜真正用意,在他看來,沈家的事情就是一團亂麻,外人根本沒有必要陷進去,隻等著他們自取滅亡就行。
可陸瑜明顯是對沈家有了想法。
“再晾一晾,然後給個甜頭。”陸瑜朝宋正招了招手,等對方扭捏這上前後附耳說了一番話。
宋正恍然,隨即笑道:“三哥夠壞的。”給人希望再讓人絕望。
話落,後腦勺被拍了一巴掌。
宋正捂著腦袋往旁邊一跳,脫口而出:“若是老大在,你鐵定不能欺負我了。”話音未落,兩個人皆是一靜。
宋正低了低頭:“三哥……”
陸瑜轉過身:“沈嘉坤的那邊,你幫我盯著些,”
眼看著他要離開了,宋正忍不住喊道:“今年除夕……”
陸瑜的背影一頓,踉蹌著離開。
宋正站在原地,直到看不見陸瑜的身影了,才一個人獨自離開。難得有老大以為的事情,三哥來找他。
宋正自然要辦得妥當。
陸瑜迴信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了。
沈嘉和收到信後先去見了鄭氏,才去找了沈妙珠說起陸瑜的事情,當然也忽略了有關良婿那番話。
反正那不打緊。
沈妙珠妙目微怔,她怎麽也想不到最早認識陸瑜的不是兄長也不是自己,而是母親,更甚至對方對她們家是有救命之恩。可以說是陸瑜救了他們三條人命。
這樣的一個人,會是壞人嗎?
她想不到自己七八歲的時候能想陸瑜這般,或者說等她二十歲了都不一定能,可陸瑜救做到了。
在沈妙珠也不知道的時候,她的心裏對陸瑜有了一樣的情愫。她看了看兄長,沒有提出質疑。
兄長或許也是被誤解了?
沈嘉和若是多留片刻,或許很快察覺到妹妹的想法,隻是春景帶來了黃閣的消息,老侯爺要見他。
兄妹二人表情一肅。
沈嘉和站了起來。
“哥哥……”沈妙珠雙眼專注地看著他。
沈嘉和微微一笑:“我不會胡來。”至少現在不能,哪怕沈家再勢微,現在的他們去硬碰硬也不過世以卵擊石。
何況作為沈家的兒女,他們本身在人倫上就出於弱勢。
從來隻能父殺子,哪有子殺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