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張漢水的魚護已經裝滿了。


    而王強與範小巧的魚護裏麵隻有幾條小魚魚,這讓二人的心態直接崩了。


    張漢水抬頭看看天空,時間已經不早了,就收了線迴家:“強子、巧妹,晚上來我家吃魚?”


    “好。”二人答應著,各迴各家,各找各媽去。


    當張漢水提著一桶魚迴到家,童童和趙秀珠興奮的不得了,一起在那裏看著,偶爾用手摸一摸。


    張小小拿來了一個大水盆,把魚都倒入裏麵養著,弄些今天晚上吃。


    趙秀珠也上去幫忙,她與張小小年紀差不多,又都是剛剛高考完,同齡人,話題自然就多了起來。


    晚上吃魚,兩個發小倒是沒有缺席,好久沒一起聚聚,也算是聚在一起熱鬧熱鬧。


    好不容易迴趟家,有山有水,怎麽能少的了去爬趟山遊山玩水一迴的。


    更何況,也要帶女兒和小姨子上山耍耍,不然就等於白來。


    爬山的話,張漢水倒是可以天天爬,去60那邊就可以,長白山這麽大,天天爬都不帶重樣的。


    但童童和趙秀珠不同,好不容易和他來家鄉一趟,看著這山清水秀,二人早就想去體驗一下爬山的快樂,所以明天,張漢水打算帶女兒和小姨子去爬一趟山。


    不過楓樹村的山有點兒大,從早上出發,爬到天黑,轉上一圈的話,一天時間不夠。


    當然,主要是爬那座最高的山,一些小山,小山脈,山穀什麽的,也就可以省略不去爬,不然一天時間根本不夠用。


    第二天一早,張漢水幾人就早起,打算早點出發,不然時間不夠用,畢竟在天黑之前還要趕迴家的。


    王強、範小巧也會一起去,爬個山,人越多越熱鬧。


    張小小、王芳也要去,那就一起去好了。


    五點半,幾人就約好,吃好早餐,一起到張漢水家集合完畢,早上六點開始準時出發。


    童童才四歲大,體力跟不上大人,走一段路,張漢水背一段路。


    偶爾換張小小、王強、範小巧背一背,有這麽多人寵著她,小不點一路上是開心快樂的。


    趙秀珠的話,也是開心,周圍的一切對於她來說都是新鮮的,時不時的拿出手機左拍拍,右拍拍路邊的風景、大樹,自拍,或幾人合拍,玩的不亦樂乎。


    本來這一趟,她就是跟著來遊山玩水的,順便就是吃吃喝喝。


    剛開始,趙秀珠還是跑的挺快的,但走著,走著,就有些體力不支。


    特別是上山之路,都是往高處走的,如果不是經常上山的話,多走幾步就會累得氣喘籲籲,每爬一步都是一種對體力與耐力的考驗。


    但她還是堅持著,並沒有喊累。


    好在不用趕時間,累了就休息一會,喝點水,補充點零食,蓄點力,又能滿血複活。


    中午,幾人已經爬到了大山的半山腰,隨便吃了點東西,休息了半小時,繼續往山頂攀登。


    今天山上有雲霧,越往上爬雲霧越多,可能是前兩天下過雨的原因。


    幾人走在雲霧之中,如臨人間仙境一般,紛紛拿出手機拍下這一幕留戀,發群裏,炫耀炫耀。


    張漢水自然也沒錯過,和女兒,和兩個發小、小姨子、妹妹一起拍合影、自拍、還錄製了短視頻。


    有時間了,也可以處理一下,打算往dy上麵發。


    還差一點點就到山頂,幾人也有些激動,張漢水背著童童,走完最後一段上山的路,終於到了楓樹村地界最大最高山的山頂,欣賞到了大山對麵的風景。


    而這大山對麵,其實還是山,隻不過遠處還有一座小城,是隔壁的一個縣。


    童童“騎大馬”,坐在張漢水的脖子上,目光眺望著遠方的風景,笑得合不攏嘴。


    山頂之上,還有一個廢墟的建築物,張漢水曾聽村裏的老人講過,距今一百年前,山頂有座寺廟,廟裏有和尚,後來寺廟倒了,也沒再修建,也就隻剩下一堆石頭在上麵,和一個傳說。


    雖然他和許多年輕人一樣,隻是聽老人講的,沒有親眼所見這座寺廟,但山上的廢墟建築物,卻確確實實的證明了曾經山上有座小寺廟不假。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隨著太陽漸漸西斜,幾人也就結束了今天的爬山之旅,往山下走去。


    不過下山的路不是來時的路,而是另一邊的一條路,從這條路下去,也是可以下山迴到楓樹村。


    更重要的是,沿途還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一舉兩得,幾人也樂在其中。


    到了村裏,幾人分開各迴各家,各找各媽,張漢水拉著女兒的手和小妹也迴了自己家,此時,天也全黑了下來。


    父母已經把晚餐做好,幾人洗洗手,把飯菜端上桌,就開始大快朵頤起來。


    也許是爬了一天山的原故,無論是張漢水本人,又或者是童童與趙秀珠,今天晚上這一頓飯胃口是出奇的好。


    不一會兒,幾人就將桌上的美食一掃而光。


    張漢水睡到三更半夜,就起床,打算去60那邊待些日子,再去山裏尋些寶。


    要趕在冬天來臨、下雪封山之前盡量的去長白山的更遠處挖人參。


    百年人參他現在是挖了不少,有十幾株了,隻是已經賣出去八支,兩隻泡了藥酒,下一個目標,希望能挖到更大的人參。


    他的要求不高,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兩株千年野人參。


    千年野人參,一般來說比百年野人參找到的機率少之又少。


    對於千年人參,有沒有這件事情上,張漢水也提前做過功課,反正網上眾說紛紜。


    有說有人挖到過,有說根本就沒有千年人參這麽迴事,還有說人參長不到一千年,反正說什麽的都有,所以他也不明白到底有沒有千年人參。


    千年人參到底有沒有,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妨礙他上山找尋就行。


    至於萬年人參,億年人參,先不說有沒有,還是先找找有沒有千年人參再說。


    如果連千年人參都沒有,那萬年、億年人參就不要去想了。


    如果沒有千年人參,那他找也是找不到的,就算有,估計也就一株、兩株的,長白山這麽大,一株兩株的相當於大海撈針,要想找到那就不是有一點點難的事情。


    “戒指,戒指,帶我去那邊吧戒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60年代,饑荒年,趕山挖百年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是西紅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是西紅柿並收藏60年代,饑荒年,趕山挖百年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