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你想去也可以,不過可能要走路去,也會很遠,很累,你還要去嗎?”張漢水問道。


    不管是麵對大人,還是小孩子,話還是要先說清楚的。


    可不想,小姑娘立即開心起來:“水叔,我最不怕的就是走路,走多遠我都不怕,隻要您能帶我去就行?”


    這個倒是她的真心話。


    之前逃饑荒的時候來到這裏,她可是走了好遠好遠的,所以不怕走路,就怕男人不帶她去。


    “可以!”對於啞女的話,他還是相信的。


    “水哥,俺也不怕走路,你也帶上俺吧?俺也想去?”二郎馬上也道。


    沒有哪個小孩子是不想上街,也包括二郎在內。


    更何況,他也才九歲,正是好奇與好玩的年紀。


    “水哥,我也想去。”小妹也道。


    秋丫想了想,馬上上前拉住他的手不放:“水哥,還有我,我也去。”


    “我……也算我一個?”燕子快步上前。


    馬上,鳳丫、望弟、有弟、念弟、大郎他們也想去。


    如果是坐車,沒那麽多車,不方便,他們也不敢說要一起去。


    但要是走路去,他們個個生龍活虎,都想去也正常。


    畢竟靠自己的雙腿走,不需要別人幫忙,自然誰都不想錯過這個機會。


    去也不是不可以去,隻是走路消耗的時間要大的多,甚至是翻倍,坐驢車單程隻需兩個小時,走路就要六、七個小時一趟,來迴就是十幾個小時。


    “那就都去,一起去,師父您也去。”張漢水尋思了一下,人多熱鬧,與其這個去,那個去,不如一起去,不給他們任何遺憾。


    “好,那就一起去。”九叔笑道。


    他也好久沒去城裏麵,趁著這次機會,去看看也好。


    哈哈哈,要一起去城裏,每個人都高興的笑出聲。


    趕集不隻是小孩子的樂趣,更是大人們的樂趣。


    另外一點,集市是什麽,是交易平台,柴米油鹽醬醋茶等日常生活用品,都可以去集市采購。


    從古至今,集市都是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平台,特別是城市居民,對集市的依賴性非常大,衣食住行。


    最重要的是生活物資采購,糧油米麵等,都離不開集市,否則就會斷糧。


    城市不自產,糧油米麵隻能依賴外界供應,一旦供應鏈斷了,就可能買不到瓜果蔬菜與糧油米麵,無糧下鍋,得另想辦法出去外界采購才行。


    所以集市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不過有弟才三歲,夢弟才五歲,小妹才六歲、三妮四歲、秋丫五歲,腳力又差的多,肯定是不能連續走六十裏的地前往城裏。


    即使能走,走累了也走不快。


    這一點,張漢水已經考慮好,借用生產隊的兩輛驢車,她們幾個小不點可以坐驢車。


    大點的,可以輪流上車坐。


    誰走的累了,上去坐一會兒,休息休息,再換下一個就行。


    這個辦法雖然不是最完美,但也是一舉兩得的,沒有辦法的辦法。


    張漢水吃完早餐,給他們分工了一下,把家裏收拾好,關上院門,就帶著一群人向山下而去。


    先要到山下的村裏麵,讓林大山給開了介紹信,又要借用生產隊的兩輛驢車,把一千斤牛肉分別裝上兩輛驢車,每一輛五百斤,分擔一下重量。


    如果是他一個人上街賣牛肉,完全可以省略這個環節,直接把這一千斤牛肉存入空間裏麵,騎上二八大杠自行車,也就去了,哪還要那麽麻煩。


    但現在人多,不可能在眾目睽睽之下使用空間力量,無法解釋,所以麻煩就麻煩點好了。


    趕車的事情,林平平趕一輛、九叔趕一輛,這個他二人都是有經驗的。


    張漢水也就把這個重要的任務交給二人來做,也是為了大家的安全著想。


    沒有經驗,可能會把車趕到路邊去,一旦翻車,車上還坐著有弟她們幾個小不點,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這都是要命的事情,馬虎不得。


    命隻有一條,沒有後悔藥可吃,必須在出發之前就把一切的可能性扣殺在搖籃裏麵。


    盡量做到萬無一失,而不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有弟、秋丫、夢弟、小妹、三妮年紀都還太小,走路太慢,也走不遠,張漢水就讓五個小不點分別坐上兩輛驢車。


    一輛坐四個,一輛坐三個。


    多出來的兩個,那是小棗和引弟,畢竟二人手裏,一人抱著一個小孩子,走路很累,張漢水讓她們帶孩子先上車坐著。


    虎妞和雲雲,都才一歲大,連走路都還沒有學,必須大人抱著走才行。


    大郎、二郎他們年紀也不大,如果走累了,輪流在上車坐坐,一下都坐上去,怕驢子累著,得不償失。


    就這樣,張漢水與他們把出行的事情安排周全後,一起才開始向著村外馬路而去,前往城裏麵趕集。


    走路雖然累,但大家聚在一起,有說有笑的,也就感覺不那麽累。


    時不時的,張漢水還從背包裏取出一些小零食啥的給大家吃,吸引注意力,在這閑暇之餘,還能品嚐到美食的滋味,一舉兩得。


    但這麽遠的路,無論大人、小孩子要走完,累自然是不用說的。


    有關數據表明,一個正常人的正常行走速度,是在五公裏左右。


    而五公裏,隻是在正常走路,不休息,也不走太快的情況下。


    如果步伐夠快,行走如風,實際上每小時也可以走上6-7公裏,也就是12-14裏路一小時。


    但走走停停的,偶爾還休息一下,或太累,太餓,體力不支,生病,腳受傷等等因素,走不快,那一個小時頂多能走三公裏左右。


    根據以上數據,張漢水算了一下,按照正常步伐走的速度,盡量不休息的情況下,一個小時能走五公裏,即十裏路應該問題不大。


    那從林家溝到城裏,全程是六十裏路,按一個小時十裏,也就是說,一趟就要消耗六個小時,兩趟就要消耗十二個小時。


    一天二十四個小時,單是趕路的時間就去了半天,剩下半天的空閑時間,且白天隻有十二個小時,所以到了城裏,再趕一下集,晚上要趕夜路迴來自然是不用懷疑的。


    由於都是自願的,所以路上誰也沒有喊累,抱怨路太長,都老老實實的走的很快。


    驢子們累了,體力不支,渴了,就停在路邊喝點水。


    張漢水還為它們準備一些好吃的口糧,也就是黃豆,隨時給它們補充體能蓄力。


    偶爾,張漢水也帶著大家半路休息一會兒再趕路。


    比如走一個小時,也就是5公裏,休息一小會,再繼續走。


    休息一會兒,往往能在起步之後走的更快一些,也彌補了這段休息消耗掉的時間。


    另外一點就是,輪流上驢車坐會兒,每次一輛車輪流上一個人,坐一會兒,又換下一個。


    反正有辦法就用,盡量節約在路上耗費的時間。


    從村子裏出發的時間是淩晨五點,六十裏地,要消耗六小時,那麽到城裏的時間是上午十一點,差不多中午。


    張漢水規劃了一下,到了城裏,先去食堂吃過午餐差不多十二點。


    十二點半到黑市擺攤,白天,還有一整個下午,空閑時間還是不少的。


    計劃擺攤擺到三點收工,再帶他們逛一逛集市,去供銷社采購一些物品,差不多到四點半到五點左右,就要趕迴去。


    即使這樣,那迴家也要到夜間十一點,再上山起碼要花一個小時左右,就要到夜間零點才能迴到山上的住處。


    走夜路,張漢水倒是不怕,在長白山中,自己一待就是一到兩個月,白天黑夜在深山老林之中,也沒怕過。


    人多熱鬧,也可壯膽,即使走個通宵,似乎也不是那麽可怕的事情。


    怕就怕,夜間路上有豺狼虎豹黑瞎子、野豬、毒蛇出沒,這才是最危險的。


    這一點,張漢水如今也是可以護他們周全的,傳承『醫經』裏麵的醫術,即使引弟、二郎他們真不小心被毒蛇咬到,自己也能給他們進行搶救、解毒。


    當然,這種事情還是不要發生才最好,否則也要受罪的。


    話又說迴來,人活一世,有些時候冒險也是一件不可能避免的事情。


    路太遠,有小便啥的,隻能在路邊找個小樹叢隱藏一下,解決了事。


    至於廁所,隻有村子裏麵才有,路上的無人區域,根本就沒有廁所存在。


    張漢水算著是十一點到城裏,但結果還是晚點,到城裏已經是中午十二點鍾。


    也就是說,在路上一共消耗了將近七個小時。


    這個時候,正是飯點,大家趕了七個小時的路程,早已經是饑腸轆轆,肚子餓的“咕咕”亂叫,響聲一片。


    張漢水也沒小氣,就帶著林平平、九叔、招弟他們一起進食堂吃午餐。


    人數有點多,一連占了好幾張桌子,也是把食堂別的食客與服務員驚呆了。


    一下子,這麽多人,特別是女孩子,算上懷裏抱的虎妞和雲雲一下進來大小三十一個人,還是一起來的,如此多人一起下館子,不是一般人消費的起,除非平攤。


    特別是女孩子們,都占了一大半,但他們看了看這些女孩子們的年紀,差不多都在十六歲以下。


    還有好幾個是十歲以下的小孩子,這年頭,缺衣少食的,特別是小孩子手中一般沒零花錢,也不像是拿的出錢和糧票下館子吃飯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60年代,饑荒年,趕山挖百年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是西紅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是西紅柿並收藏60年代,饑荒年,趕山挖百年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