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當張漢水打開最後一層包裹,才看到它的真麵目?


    釵子?


    不對,應該是簪子才對。


    雖然簪子和釵子是同物,同樣用於頭發的鎖緊與裝飾品,但還是有區別的。


    簪子為單根,長、細,但釵子不同,是雙,主要由兩股簪子交叉組合而成,所以叫釵。


    同時,簪子與釵子的用法上也有講究。


    簪子,男女老少皆宜,是不分性別老少古代的一種通用首飾,也就是發簪。


    古代男女,都是留長發,所以發明了發簪。


    釵子,簪子的衍生品,一般用於女性穿戴,既可以用於綰住頭發,又作用於一種發飾。


    無論簪子還是釵子,即可固定頭發,又可以當頭發上的裝飾品,在尾部弄花,鑲嵌珍珠寶石等,還可以弄成鳳凰,野獸,花草樹木、昆中等的樣子作為看點。


    據傳,簪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非常久遠。


    起初是用竹子和木頭,而後用一些特別的石頭、動物的角,打磨而成,比如象牙、鹿角等。


    而後是銅、金、銀、玉石、瑪瑙等等,都可以做成。


    而眼前這根簪子,就是銀簪子,尾部還鑲嵌了一顆紅色寶石,看起來年代久遠,應該是出自古代的一件古董,非常有收藏價值。


    份量也不輕。


    “可以不?”中年男人追問道。


    張漢水點點頭:“嗯,您要賣多少錢?”


    中年男人伸出了一隻手。


    五十,還是五百?


    “五百?”


    他點點頭,又解釋道:“此物乃我家祖傳之物,要不是實在沒辦法,多少錢我都是不會賣的。”


    祖傳?


    張漢水心說,嘴巴長在你身上,您說是就是:“四百,多一分錢我都不要。”


    馬上包起,給了他。


    中年男人猶豫了下:“四百五,真的不能再少了。”


    張漢水想了想,雖然不是金簪子,但好歹也是古董一件:“四百五……就四百五吧。”


    中年男人鬆了一口氣,馬上算起一筆賬來:“大米兩塊一斤,四百五,那就是,二百二十五斤大米。”


    又想到什麽:“你說的,不能摻假,都是這種純大米對吧?”


    “當然,我是非常講究誠信的。”


    張漢水心說,自己的大米多的是,用的著摻假?


    “你……你有那麽多大米嗎?”


    見他麵前也才一包,最多一百斤,兩百二十五斤,還差了一包多。


    “有,但不在這,這裏人多嘴雜,一下拿出來可不是好事,我想您也不想被人盯上吧?”


    中年男人點點頭,好像是這麽迴事。


    “而且二百二十五斤糧食,您一個人也帶不迴去,不如多叫個人過來扛,我在這裏等您迴來如何?”


    也對!二百多斤兩個袋子,自己咋一次性背迴去?


    而且目標太大,熟人看到不好,是該迴去叫人過來幫忙分背才行。


    “那你一定要等我迴來,我這就去叫人,別把糧食賣了,否則我就白跑一趟?”


    中年男人有些害怕,自己一個來迴萬一他賣給別人咋辦?


    但一個人又不好背兩袋大米,其實兩百斤,他咬咬牙也不是背不動,但眼前也沒有能裝二百斤米的大袋子,隻能迴去一趟再說。


    “放心,銀簪子還在你的手中,我一定會等你迴來的。”張漢水非常肯定道。


    心說,自己的大米很多很多,哪裏是一時半會賣的完的。


    中年男人聽了才放心一些,加快了迴家找人的步伐,還是不放心他會不會把大米一下賣完。


    畢竟這年頭,糧食非常搶手,有錢買不到糧,但有糧,什麽都可以兌換到。


    所以糧食比錢精貴,這是救命糧食,錢根本比不上,所以見到這種純賣大米的,中年男人擔心被別人搶先買了,這麽擔心也是正常情況。


    見中年男人火急火燎,一步三迴頭離開黑市而去,就怕自己把糧食賣給別人,就足以說明這年頭的糧食有多麽緊缺。


    不怕沒錢,就怕有錢買不到糧食。


    “小夥子,你這大米咋賣?”


    突然,有一位大媽上前問道。


    “沒票兩塊,有票和供銷社一個價,有酒票和別的東西,都可以兌換,比如金銀珠寶、老物件等古董,都可以兌換。”張漢水迴道。


    喔。大媽一聽他的話,馬上精神起來:“酒票我家有,怎麽換?”


    嗯?張漢水想了想:“一張酒票兩斤大米,您有多少張我都要。”


    “我家有十張,但沒有帶過來,我迴去取可以嗎?”大媽一副渴求的目光。


    張漢水想了想:“如果你的街坊鄰居也有酒票啥的,介紹一個,我另外給你一斤大米。”


    “兩個人兩斤,十個人十斤,如何?”


    哇,大媽震驚,介紹一個人來就給一斤大米,這生意也太劃算了:“行,我迴去馬上找人。”


    “我有十塊錢,小夥子先給我稱五斤大米吧?”大媽左右看了眼,見無人靠近,馬上取出一張黑拾元伸過來。


    “好!”張漢水也不多說,就用一個黑色袋子往裏麵裝了幾斤大米進去,


    稱了一下:“五斤一兩,就算五斤吧。”


    大媽看了看秤,沒問題,秤杆翹的老高,還多了一兩,心裏美滋滋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又道:“那你等我一會兒,我這就迴家取酒票去。”


    張漢水點點頭,望著大媽急匆匆離去的背影,覺得這樣子太不方便。


    糧食多了,他們一個、兩個的又帶不迴去。


    又要迴家找人,目標又大,既不安全,又麻煩。


    有沒有更好的辦法,把這件事情解決一下?


    張漢水尋思了一會兒,馬上想到一個靈活的方法,上門推銷,送貨上門。


    在這缺衣少食的年代,應該不會有人拒絕送糧食上門的吧?


    想到這裏,張漢水打算以後去試試,今天還是繼續在黑市擺一天再說。


    下一刻,剛才那個中年男人就火急火燎帶著一男一女走過來,每人手裏還備了一個袋子。


    “年輕人,我帶人來了。”中年男人上前道。


    張漢水點點頭,掃了中年男人身邊的一男一女一眼,都是十幾歲的少男少女,應該是這個男人的子女吧:“跟我來吧?”


    糧食太多,不方便在黑市交易,隻能另尋他處。


    三人麵麵相覷,想著要不要跟上去。


    “爹,這是不是一個陷阱?”十三歲的少女問道。


    十五歲的少年想了想:“爹,為了以防萬一,還是讓小妹先留在這裏,我和您先去看看?”


    中年男人想了想:“嗯,小妹,那你就在這裏等一會兒?”


    “好……好的爹!”少女猶豫了下,還是點點頭。


    留一個人,萬一是陷阱,總比全軍覆沒的好。


    中年男人也多了個心眼,把銀簪子交到小女兒手中,才和兒子跟在張漢水後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60年代,饑荒年,趕山挖百年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是西紅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是西紅柿並收藏60年代,饑荒年,趕山挖百年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