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東方。


    光芒四射。


    普照大地。


    萬物生長。


    一大早,林家溝生產隊的田地裏,村民們聚在田裏,正在收割著莊稼,形成了一片秋收的景象。


    不遠處的玉米地裏,有個男人隱藏於其中,拿著手機,正在錄製著這一幕村民們農忙的時光。


    之所以要躲起來,而不是光明正大的去錄製,到不是怕什麽,原因很簡單,在這個年代手機這種高新科技產品還是不存在的東西,不易在村民們麵前曝光。


    錄製了一會兒,張漢水來到江邊,取出魚竿,一個板凳與魚護,就坐在江邊垂釣。


    魚口不錯,三分鍾後第一下就釣上來一條大頭魚。


    掂了掂重量,少說八斤左右。


    過了會,又有一條鯽花上鉤,個頭不大,肉不少,扔進魚護。


    張漢水莞爾一笑,今天的魚口不錯,再接再厲。


    下一刻,連釣上來三頭鯰魚,一條鯿花,有三斤多,真是不錯。


    這種魚的肉質,可是非常美味的,適合於紅燒。


    張漢水一收線,又有一條大鯉魚上鉤,最少九斤。


    這個頭在鯉魚中雖然不是太大,但已經很不錯了。


    嘩啦啦,張漢水收線,眼前一亮,原來是長春鯿。


    鯿魚,本就肉質鮮美,細嫩,營養價值與蛋白質也高,在淡水魚中,它們算是佳品。


    因身體扁平,才有了鯿魚這個稱號。


    個頭挺大,又扔入魚護。


    不久,又上了幾條鯽魚,一條江鱈,三條黃顙魚,一條鼇花。


    鼇花能釣到,也是個意外之喜,肉多刺少、味道極其鮮美而深受人們喜愛。


    老是有白漂子咬鉤是真的,這種魚雖然小,但味道不差,絕對是餐桌上的美食之一。


    一個小時後,張漢水才釣到一條“冷水魚王”細鱗鮭,對於這種魚,他也沒吃過,味道如何真不知道,先往魚護裏放,好不好吃可以試驗試驗。


    野生魚,相對來說味道都不會太差,但也有個別的味道不好,需要特別的加工才能讓它成為美食,這就要考驗一個廚師的技術問題。


    一個上午不到,張漢水的三個魚護就裝的滿滿的,看看時間,已是上午十點,也該收工。


    三個魚護的魚,張漢水收入空間裏麵一個,剩下的兩個,用編織袋裝起來,提起便向著村裏麵的生產隊食堂走去。


    目前來說,生產隊是在食堂吃“大鍋飯”,收了工後,就要去食堂統一打飯吃。


    今天是秋收的第一天,張漢水也打算前往村裏的生產隊大食堂,順便送兩桶魚去給大家加個餐。


    這個時候,食堂裏麵已經炊煙升起,正在準備午餐。


    食堂做飯的,也是村裏麵的人,有兩個大嬸,一個廚師。


    三人對於張漢水,並不陌生,畢竟已經是一個村子的人,加上他醫術了得,又能解蛇毒,又打了野豬,分肉給村裏麵吃。


    所以他一進食堂,馬上引起了三人的注意,紛紛上前和他打招唿。


    “漢水,這兩桶魚哪來的?”林廚子問道。


    陳大媽見了,也是一臉的不可思議,他竟然能弄到這麽多魚:“漢水,你可真是個大能人。”


    “那可不,樣樣精通,醫術好,還會打獵,又會捕魚。”花大娘也誇讚了句。


    張漢水莞爾一笑:“大伯、大媽、大娘,這兩桶魚,可是我一大早上去江邊釣到現在才釣到的,這不今天咱生產隊秋收,我拿到食堂來做了,給大家加個餐。”


    林廚子聞言,麵露為難之色,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魚雖好吃,可惜村裏麵沒有油,這麽多魚做出來,沒有油的話一股魚腥味,下不了嘴:


    “那個……漢水,你是不知道,魚要做的好吃,少不了油鹽加成,食堂裏麵根本沒有油來做魚,我就是把這些魚煮出來,腥味太重也難以下咽啊!”


    嗯嗯,陳大媽和花大娘同時點點頭,讚同林廚子的說法,沒油,沒鹽的,很難把這些魚做的好吃。


    關鍵還不是好吃不好吃的問題,而是魚腥味不除去還會倒味口,難以下咽,還會反胃往外吐,得不償失。


    “沒問題,油鹽我已經準備好了。”張漢水忙從背上把背簍取下,從中取出兩大桶油,一袋子散裝鹽,十來斤重。


    喔。三人見了,震驚當場,有兩大桶油,一大袋子鹽,林廚子非常有信心把這頓魚做成美味佳肴。


    “漢水,你真打算把這兩大桶油和一袋鹽送給咱生產隊食堂?”林廚子有些不確定的問道。


    怕他隻是開玩笑,鹽先不說,這油在這個年代絕對的稀缺食材。


    村裏麵都已經沒有油吃,他一下拿出兩大桶,有些不確定他是真送,還是開玩笑的。


    “是的大伯,中午吃油炸魚。”張漢水二話不說,直接把油提進了廚房,打開一桶油,直接倒入鍋中,直接倒到油桶見底為止。


    又打開了另一桶,也一股腦的倒下去。


    每桶十斤,兩桶二十斤油一起倒入,雖然是大鍋,但也已經有小半鍋的油在裏麵。


    喔。。。


    花大娘、陳大媽、林廚子都不太相信自己看到的,兩大桶的油,說倒下去就全倒下去,這有多費油啊。


    這得多虧了是他自己帶來的油,要是是生產隊食堂的油,這樣子倒下去非挨批不可。


    “大伯,有這些油和鹽,這頓魚應該能做的好吃吧?”張漢水看著廚師微微一笑道。


    “這……這是當然,一定好吃,非常好吃,絕……絕對好吃的。”林廚子有些反應不過來道。


    “那大媽、大娘,我們一起把魚處理一下,中午就做油炸魚塊。”張漢水對兩個廚娘道。


    “好好,漢水,咱都聽你的!”


    “對對,都聽你的!”


    陳大媽和花大娘反應過來後,連連答應道。


    她倆也饞啊。


    想到午餐有油炸魚塊,就忍不住直咽唾液,她倆的家人也在地裏忙著秋收,家裏的小孩子也是缺衣少食,營養不良。


    這一頓油炸魚塊雖然不能完全補迴來,卻也是一頓營養大餐,也是開心和激動。


    林廚子更加開心,平時村裏人沒少吐槽他做的不好吃,那是沒有油、鹽又少,沒有什麽配料加味,自然單調難吃。


    一兩天還行,天天這麽吃,更加覺得寡淡無味。


    今天有油、有鹽,而且足夠的多,這頓魚他不但能做的好吃,還要做的非常美味,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廚藝不是不行,而是沒油、沒食材沒辦法做出來。


    “對了大伯,我還帶了一點東西來,您們等一下?”張漢水說著就出了門去。


    林廚子、花大娘和陳大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猜測他還帶了什麽來呢?


    噠噠噠,不一會兒,張漢水就提著兩個麻布袋子走進來,放到了三人麵前。


    喔。三人再次震驚,雖然還不知道裏麵裝著什麽,但有兩大麻布袋,也足夠讓他們震驚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60年代,饑荒年,趕山挖百年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是西紅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是西紅柿並收藏60年代,饑荒年,趕山挖百年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