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底趙夫人過來同意了伯府的退婚,雖不清楚趙越北如何和趙夫人把這事闡述明白的,隔著後堂屏風,蘇妙真大概也聽出來趙夫人的愧疚與失望。蘇妙真琢磨著趙夫人雖然更喜歡柳娉娉,但若為了柳娉娉而失去和蘇家的婚事,想來也是不情願地。
因著答應了趙越北暫且把這黃了的婚事再按上兩個月,趙蘇兩家的退婚便隻是私下簽了文書,找了中人做了見證,隻等時機合適再把事情公之於眾。六月六很快過了,一進三伏日,天氣越發炎熱,蘇妙真鎮日無事可做,人又犯懶,隻是虛虛應付著家學,別的時候都是昏昏欲睡的狀態。
蘇觀河與王氏替她退婚後唉聲歎氣了許久。蘇妙真趁機提著要在三伏日去順承門外看錦衣衛洗象,王氏蘇觀河無有不一,倒讓蘇妙真落得自在。
而過了三伏日,蘇問弦請開武舉的折子擬好了送進內廷。很快在朝野上下引起了大爭論,文官們大多沒有反對的,武官貴勳們如炸了鍋一般,雪化般多的折子遞了進去,或說這損了太宗對武將們的皇恩,或說這文武二科相差甚遠,就是開了武舉,也不一定管用,尤以薊遼總督反對得最為激烈,聽說是因為薊遼總督出身大族,子侄甚多,指望著能一直綿延榮華富貴,而一旦開武舉,高級將領從武舉裏選拔的人才培養,薊遼總督府的子子孫孫便難有出頭之日。
這要不要開武舉的辯論持續了一個多月,就連用事刑部的蘇觀河都寫了幾道折子,不痛不癢地附議武舉,好在一到七月,宣大總督的折子從邊關遞來,裏頭和鎮遠侯的態度差不離,都認為武舉之事勢在必行,如反對者,多是為私利而忘大義。
乾元帝的態度由此明朗起來,連著開朝時在文武百官的麵前讚了他二人三四次,大夥兒便估摸出這本來是乾元帝的意思,再有吏部尚書等六部尚書的進奏附議,這事就一錘定音地落了下來,乾元帝特地還嘉許了一力促成此事的蘇問弦,準他不必繼續觀政下去,直接讓吏部給他在兵部補了實缺開始曆練。
七月七,女兒節,京中有俗出嫁女兒可以迴門一趟,蘇妙娣提前使人遞了信,快晌午時要迴來坐一趟。
蘇妙真起了大早,仍是被入伏後的暑熱憋悶得不行,穿了一身水藍色的竹紗衣裙,進到書房,練了幾筆字等蘇妙娣迴來。
雕窗大開,起先還熱浪滾滾,熱得蘇妙真發昏,沒一會兒,風吹得庭中鬆搖竹撼,天邊滾來一團濃雲,似要大下暴雨,她擱下筆,對敲門進來的藍湘綠意二人笑道,“總算要落雨了,算算京裏這都兩三個月沒見著水滴了。”
又有些發愁,“這一下大雨就不便出行,也不曉得姐姐還迴不迴門了,更不知魏國公府的人會不會攔著。”
藍湘服侍著她添了一件絳色外衫,一壁整著嬌貴潞綢衣衫上的褶皺,一壁笑道,“二姑娘惦記娘家,上迴出嫁第三天歸寧,我瞧著二姑娘真是紅暈滿麵,猜都猜得出來在魏國公府過得順心如意,又聽於二家的說,二姑娘一進門,就很得姑爺歡心,又把上下摸了個清楚,討得國公府的老太太和魏國公喜歡,掌了理家的權,這會兒說要迴來,魏國公的人不帶攔的。”
綠意拿了幾把瀘州桐油紙傘過來,也笑嘻嘻地附和道,“誰說不是,二姑娘看著溫婉,主意手段可多著呢,姑娘就別操這個心了,今兒女兒節,文家不是下了帖子,請姑娘過去上彩樓乞巧麽?”
天際邊陰雲密布,風勢越來越大,帶挈著窗扇嘎吱嘎吱作響,天色也暗沉下來。平安院的丫鬟們見要落雨,出來看熱鬧的,收拾院內雜物的,一時間廊下院中都嘰嘰喳喳成一片。
蘇妙真掂量挑了一把墨竹六十四骨的油紙傘,趁著沒落雨,和藍湘綠意二人往上房走,“上迴我悄悄問過她,姐夫為人如何,姐姐沒說話,隻是垂了眼笑,春杏倒搶著說話——原來姐夫和姐姐極為相契,成婚的次日早上還效仿張敞畫眉……”
“都說出嫁不如在家時,我一直替姐姐懸著心,現在見得她過得如意,我也放心了……”見藍湘讚同點頭,綠意卻皺起眉來,脫口而出,“二姑娘命中福祿深厚,姻緣自然如意,姑娘你可如何,我瞧那錢……”
話沒說完,被撐著傘的藍湘悄悄扯了下衣袖,綠意方住口不言語,望著隻恨恨道,“便宜了柳家那個沒心肝的東西……”
蘇妙真見得她二人都激憤不平,啞然失笑,想說點什麽寬慰下,但話到嘴邊卻也無從說起,含含糊糊道,“我不憂心,車到山前必有路,或許就有哪家的好兒郎願意上門求娶呢,再說了,哥哥他如今聲名大振,願意和我們伯府結親的數不勝數,我肯定也能沾點光……”
因提起蘇問弦,蘇妙真不免又有些心虛。過半個月顧長清若如約上門求娶,蘇問弦自會明白她拖著不應承下和錢季江的婚事是何原因,別人或許會猜她是出於女兒家的羞赧,蘇問弦卻不好騙……
稀稀疏疏的雨點打了下來,雨水匯集成線,自油紙傘滴滴瀝瀝連了下來,搶在雨勢變大之前,蘇妙真三步兩步進到上房,負責打簾子的小丫鬟忙揉了朦朧睡眼,站起見禮。
蘇妙真收了傘,發愁想著日後怎麽在蘇問弦處圓謊,沉思間隻聽轟的一聲雷響,溫吞稀疏的小雨在頃刻間變成吞沒萬物的暴雨,白雨跳珠一般,蘇妙真伸手在廊簷下探了探,正房裏屋王氏的聲音傳來,“是娣兒到了?”
蘇妙真哎了一聲做應,自己掀了簾子便要進去,忽聽小丫鬟啊的一聲指著院外,迴身一看院門口一堆仆婦或撐著傘,或穿著蓑衣,簇擁著蘇妙娣疾步進來。
蘇妙娣的杭絹裙擺被泥水濺了印跡,她顧不得,朝蘇妙真招手示意,疾步提裙上階,微笑看著這自小親厚的妹子,“真兒……”
天際一道閃電,劃開了黑雲翻墨的陰沉。
蘇安抖落身上雨水,接過侯府下人遞上來的毛巾,胡亂地擦了把臉,吩咐著把馬係好,喂足草料,和相熟下人寒暄幾句,就片刻不敢耽誤地離開馬棚。
他穿過二門,順著鎮遠侯府小侯爺的演武校場箭道快步走去,遠遠見得箭道前的敞廳裏傳來絲竹之聲,蘇安知道這是各府相熟子弟在為蘇問弦慶賀,他到檻外候著,丫鬟傳話迴來,又半步不停地進到敞廳,見得蘇問弦與傅小侯爺同坐席間上首,席下各府子弟不一而足,正都聽曲作樂,身邊各陪侍了一位女子,或是歌姬或是戲子。
蘇問弦身邊女子的女子被屏退下去,蘇安見得他麵有微醉,知曉這段日子蘇問弦青雲直上,席間應酬總是少不了一二,傅家小侯爺更是個嗜酒的性子,來了鎮遠侯府,蘇問弦多少得喝點。
蘇安三步並作兩步走到席邊伺候,吩咐著下人取來一盞蜜餞金橙子茶玫瑰點茶給蘇問弦解酒。
“事情都辦好了?”
蘇安低聲迴話道,“人是見著了,就是不知柳家和五——”小心覷著蘇問弦的神色,見他麵上雖笑著,眼底卻帶了幾分寒意,忙補充道,“這迴多半能讓那邊賠了夫人又折兵……”
“倒要看看,是不是情比金堅麽?”蘇問弦一飲而盡手中殘酒,眼中醉意散去幾分,慢慢轉著手中酒盅,語氣聽在蘇安耳裏頭卻格外陰沉,“真真把那兩件事替他二人瞞了下來,不和他二人計較,那是她脾性好性子倔,人又和軟……”
蘇安正小心翼翼地想著怎麽迴話才不惹蘇問弦生氣,這會兒精神一振,隻陪笑道,“五姑娘除了不愛舞文弄墨和針線刺繡外,小的瞧著,那俱都是萬裏挑一的難得,趙家哪有那個福分娶五姑娘,不是小的說,這世上竟也沒有能般配的上五姑娘的人了……
因著答應了趙越北暫且把這黃了的婚事再按上兩個月,趙蘇兩家的退婚便隻是私下簽了文書,找了中人做了見證,隻等時機合適再把事情公之於眾。六月六很快過了,一進三伏日,天氣越發炎熱,蘇妙真鎮日無事可做,人又犯懶,隻是虛虛應付著家學,別的時候都是昏昏欲睡的狀態。
蘇觀河與王氏替她退婚後唉聲歎氣了許久。蘇妙真趁機提著要在三伏日去順承門外看錦衣衛洗象,王氏蘇觀河無有不一,倒讓蘇妙真落得自在。
而過了三伏日,蘇問弦請開武舉的折子擬好了送進內廷。很快在朝野上下引起了大爭論,文官們大多沒有反對的,武官貴勳們如炸了鍋一般,雪化般多的折子遞了進去,或說這損了太宗對武將們的皇恩,或說這文武二科相差甚遠,就是開了武舉,也不一定管用,尤以薊遼總督反對得最為激烈,聽說是因為薊遼總督出身大族,子侄甚多,指望著能一直綿延榮華富貴,而一旦開武舉,高級將領從武舉裏選拔的人才培養,薊遼總督府的子子孫孫便難有出頭之日。
這要不要開武舉的辯論持續了一個多月,就連用事刑部的蘇觀河都寫了幾道折子,不痛不癢地附議武舉,好在一到七月,宣大總督的折子從邊關遞來,裏頭和鎮遠侯的態度差不離,都認為武舉之事勢在必行,如反對者,多是為私利而忘大義。
乾元帝的態度由此明朗起來,連著開朝時在文武百官的麵前讚了他二人三四次,大夥兒便估摸出這本來是乾元帝的意思,再有吏部尚書等六部尚書的進奏附議,這事就一錘定音地落了下來,乾元帝特地還嘉許了一力促成此事的蘇問弦,準他不必繼續觀政下去,直接讓吏部給他在兵部補了實缺開始曆練。
七月七,女兒節,京中有俗出嫁女兒可以迴門一趟,蘇妙娣提前使人遞了信,快晌午時要迴來坐一趟。
蘇妙真起了大早,仍是被入伏後的暑熱憋悶得不行,穿了一身水藍色的竹紗衣裙,進到書房,練了幾筆字等蘇妙娣迴來。
雕窗大開,起先還熱浪滾滾,熱得蘇妙真發昏,沒一會兒,風吹得庭中鬆搖竹撼,天邊滾來一團濃雲,似要大下暴雨,她擱下筆,對敲門進來的藍湘綠意二人笑道,“總算要落雨了,算算京裏這都兩三個月沒見著水滴了。”
又有些發愁,“這一下大雨就不便出行,也不曉得姐姐還迴不迴門了,更不知魏國公府的人會不會攔著。”
藍湘服侍著她添了一件絳色外衫,一壁整著嬌貴潞綢衣衫上的褶皺,一壁笑道,“二姑娘惦記娘家,上迴出嫁第三天歸寧,我瞧著二姑娘真是紅暈滿麵,猜都猜得出來在魏國公府過得順心如意,又聽於二家的說,二姑娘一進門,就很得姑爺歡心,又把上下摸了個清楚,討得國公府的老太太和魏國公喜歡,掌了理家的權,這會兒說要迴來,魏國公的人不帶攔的。”
綠意拿了幾把瀘州桐油紙傘過來,也笑嘻嘻地附和道,“誰說不是,二姑娘看著溫婉,主意手段可多著呢,姑娘就別操這個心了,今兒女兒節,文家不是下了帖子,請姑娘過去上彩樓乞巧麽?”
天際邊陰雲密布,風勢越來越大,帶挈著窗扇嘎吱嘎吱作響,天色也暗沉下來。平安院的丫鬟們見要落雨,出來看熱鬧的,收拾院內雜物的,一時間廊下院中都嘰嘰喳喳成一片。
蘇妙真掂量挑了一把墨竹六十四骨的油紙傘,趁著沒落雨,和藍湘綠意二人往上房走,“上迴我悄悄問過她,姐夫為人如何,姐姐沒說話,隻是垂了眼笑,春杏倒搶著說話——原來姐夫和姐姐極為相契,成婚的次日早上還效仿張敞畫眉……”
“都說出嫁不如在家時,我一直替姐姐懸著心,現在見得她過得如意,我也放心了……”見藍湘讚同點頭,綠意卻皺起眉來,脫口而出,“二姑娘命中福祿深厚,姻緣自然如意,姑娘你可如何,我瞧那錢……”
話沒說完,被撐著傘的藍湘悄悄扯了下衣袖,綠意方住口不言語,望著隻恨恨道,“便宜了柳家那個沒心肝的東西……”
蘇妙真見得她二人都激憤不平,啞然失笑,想說點什麽寬慰下,但話到嘴邊卻也無從說起,含含糊糊道,“我不憂心,車到山前必有路,或許就有哪家的好兒郎願意上門求娶呢,再說了,哥哥他如今聲名大振,願意和我們伯府結親的數不勝數,我肯定也能沾點光……”
因提起蘇問弦,蘇妙真不免又有些心虛。過半個月顧長清若如約上門求娶,蘇問弦自會明白她拖著不應承下和錢季江的婚事是何原因,別人或許會猜她是出於女兒家的羞赧,蘇問弦卻不好騙……
稀稀疏疏的雨點打了下來,雨水匯集成線,自油紙傘滴滴瀝瀝連了下來,搶在雨勢變大之前,蘇妙真三步兩步進到上房,負責打簾子的小丫鬟忙揉了朦朧睡眼,站起見禮。
蘇妙真收了傘,發愁想著日後怎麽在蘇問弦處圓謊,沉思間隻聽轟的一聲雷響,溫吞稀疏的小雨在頃刻間變成吞沒萬物的暴雨,白雨跳珠一般,蘇妙真伸手在廊簷下探了探,正房裏屋王氏的聲音傳來,“是娣兒到了?”
蘇妙真哎了一聲做應,自己掀了簾子便要進去,忽聽小丫鬟啊的一聲指著院外,迴身一看院門口一堆仆婦或撐著傘,或穿著蓑衣,簇擁著蘇妙娣疾步進來。
蘇妙娣的杭絹裙擺被泥水濺了印跡,她顧不得,朝蘇妙真招手示意,疾步提裙上階,微笑看著這自小親厚的妹子,“真兒……”
天際一道閃電,劃開了黑雲翻墨的陰沉。
蘇安抖落身上雨水,接過侯府下人遞上來的毛巾,胡亂地擦了把臉,吩咐著把馬係好,喂足草料,和相熟下人寒暄幾句,就片刻不敢耽誤地離開馬棚。
他穿過二門,順著鎮遠侯府小侯爺的演武校場箭道快步走去,遠遠見得箭道前的敞廳裏傳來絲竹之聲,蘇安知道這是各府相熟子弟在為蘇問弦慶賀,他到檻外候著,丫鬟傳話迴來,又半步不停地進到敞廳,見得蘇問弦與傅小侯爺同坐席間上首,席下各府子弟不一而足,正都聽曲作樂,身邊各陪侍了一位女子,或是歌姬或是戲子。
蘇問弦身邊女子的女子被屏退下去,蘇安見得他麵有微醉,知曉這段日子蘇問弦青雲直上,席間應酬總是少不了一二,傅家小侯爺更是個嗜酒的性子,來了鎮遠侯府,蘇問弦多少得喝點。
蘇安三步並作兩步走到席邊伺候,吩咐著下人取來一盞蜜餞金橙子茶玫瑰點茶給蘇問弦解酒。
“事情都辦好了?”
蘇安低聲迴話道,“人是見著了,就是不知柳家和五——”小心覷著蘇問弦的神色,見他麵上雖笑著,眼底卻帶了幾分寒意,忙補充道,“這迴多半能讓那邊賠了夫人又折兵……”
“倒要看看,是不是情比金堅麽?”蘇問弦一飲而盡手中殘酒,眼中醉意散去幾分,慢慢轉著手中酒盅,語氣聽在蘇安耳裏頭卻格外陰沉,“真真把那兩件事替他二人瞞了下來,不和他二人計較,那是她脾性好性子倔,人又和軟……”
蘇安正小心翼翼地想著怎麽迴話才不惹蘇問弦生氣,這會兒精神一振,隻陪笑道,“五姑娘除了不愛舞文弄墨和針線刺繡外,小的瞧著,那俱都是萬裏挑一的難得,趙家哪有那個福分娶五姑娘,不是小的說,這世上竟也沒有能般配的上五姑娘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