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林如海需得入宮麵聖,比家眷早了一步歸京,林夫人便獨領了一對兒女迴府。


    林家祖上本也是列侯,雖如今爵位襲至林如海之父便止了,但當日欽賜的侯府卻蒙先帝殊恩,並未收迴,隻是把那侯府的門匾給換去罷了。


    黛玉也是頭一次迴來,前世裏林家僅有她這麽一個女兒,算是絕戶,因而父親一去,朝廷便按例收迴了宅子。而因為她身體素來怯弱,外祖母擔心她恐她操心太過,便隻叫璉二哥哥處理這些雜務,自己一個孤女,寄人籬下,自然也不好多做要求。因而這京裏林家先祖住了幾代的宅院,竟也從未來過。


    因為本是侯府規製,即使在寸土寸金的首善之地,也並不比揚州的官邸窄小。雖比不得榮寧二府占去一條街的豪闊,內裏卻也並不遜色。


    林府裏,林如海夫婦自是住了正房,卻將林如海幼時住過的院子與了晉賢,又讓黛玉住了原先老姑太太住過的菁萱齋。


    眾人梳洗過,複又迴了林夫人院裏,閑話一迴。卻是午時了,林如海仍舊未歸,林夫人便道,“隻怕聖上賜宴,又或是旁的什麽,一時半會迴不來。罷了,咱們娘仨先用。”一時又傳了飯,也不過是些家常菜蔬,並兩三碟子魚肉罷了,卻是另從外頭采買的。因廚子是從南邊一路跟來的老仆,倒無有什麽不合口味的,隻是因為路上疲倦,也沒甚好胃口。


    草草用了飯,林夫人便打發姐弟二人離開道,“一路上顛簸,你們也未曾好好休息。且都會去歇著吧。起來再把東西歸置了,看看有什麽缺的,迴頭列了單子叫人去庫裏取。”晉賢黛玉皆應了,又見母親沒有旁的囑咐,方退下了。


    這菁萱齋原就是給林家的姑娘住的院子,因而十分靠近正堂,且又寬闊。隻是林家人口單薄,上一位住在這裏的還是林如海的姑媽,這院子久無主人亦有幾十年了。平日裏不過幾個婆子,幾個粗使丫鬟灑掃看門罷了。雖不至荒蕪,卻也沒甚人氣。房裏原有的名貴家什,珍稀擺設要麽鎖到了庫裏,要麽被運迴了姑蘇老宅。之前裏頭也不過是些陳舊的家什擺在那裏,虛應故是罷了。


    林夫人原也曉得這些,便事先遣來人專門將那些原有的家什一一換了去。碧紗櫥和床換了整套花梨木的,書桌案幾換了黑漆紫檀等等,不可盡數。至於那些更精細的擺設,卻是打算待黛玉自己來挑選了。


    黛玉雖是疲倦,卻也不過隻是和衣而臥了些許時候便起了。正房三間,正中乃是會客之所,兩側房間,一間做了臥房,一間做了書房。臥房倒也罷了,書房卻是不一會兒便被那些黛玉從揚州帶了的各色書籍塞了個滿滿當當,桌上整整齊齊的放著黛玉用慣的湖筆,端硯,徽墨,牆上掛著一張用慣的古琴,另有書畫卷軸等物和南邊書房並無甚差異。


    黛玉一看便知是縈雨,凝霓兩個收拾的,心裏到還算滿意。這兩個雖是外頭買來的,平素做事卻十分妥當,並不比家生子差。


    黛玉身邊的這幾個丫鬟,最得用的莫過於當日的茉莉,錦瑟,都是林夫人給的。自茉莉出嫁後,黛玉房裏的掌事丫鬟又成了錦瑟。原本茉莉被林夫人給了黛玉前便是錦瑟並王嬤嬤管著房裏的。如今黛玉房裏種種事務,錦瑟接過來也是得心應手,處理的井井有條的,另有蕙芷兩個,並絮雪,素綾等,也因日漸大了,處事慢慢老成起來。


    黛玉左右轉了一圈,也並無可挑剔之處,各種擺設原是揚州帶來的,均是黛玉用慣的,不過略有增減罷了。隻那窗紗黛玉嫌它顏色不正,令人加緊換了,又有林夫人令箜篌拿了冊子來叫黛玉挑擺設。這冊子上是京城庫房裏原封存的東西,也有禦賜之物,也有林家曆年積攢的,原是當年林家合家迴鄉守孝,有些過於貴重恐在路上碰壞了的古物,也有不便帶迴老宅的珍寶。林夫人拿來給女兒的自然是上等的,有些比在老宅,揚州用的還要好些。黛玉便道,“母親可挑了不曾?”


    箜篌便笑道,“夫人已看過了,這是家裏公中庫裏擺設的冊子,方才才對完。夫人說了,讓姑娘先挑幾樣合心的,若沒有合意,若沒有,再去和夫人說。老夫人和夫人原在這裏的私庫還沒開始對賬,怕要等上些時候。


    黛玉便不說話了,也無心仔細著那厚厚的冊子,隨手翻了翻,便把原本書房裏用的一對羊角的宮燈換作單子上的玻璃美人燈,又添了架屏風,便道,“且先這樣罷,我這裏暫時也不缺什麽,如有想要的,我再去找母親要。”


    箜篌聽了自然也無話,便先退下了,不過一小會,又領著幾個身強力壯的婆子搬了屏風來,並美人燈來。錦瑟便忙收了,屏風放在臥房裏,美人燈便給了縈雨,把那羊角的收了,又重新記了冊。


    一時又到了夜間,林如海也迴來了,一家四口便在一起用了晚飯。飯畢,林如海便道,“如今咱們既迴了京城,那些親戚舊友也不好忽視了,橫豎聖上給了我幾天假,便趁這幾天合家去親戚家拜訪一二。”


    林夫人便道,“說的正是,西寧王府如今當家的雖是後頭過繼來的,可那府裏到底是老爺的母家,原也該去拜訪的。隻是不知道老爺什麽時候有空,故而還沒有遞拜帖。”


    林如海便道,“無妨,明兒派人去便是了。”


    黛玉前世原本隻當自己祖母不過是姑蘇一世家女罷了,因為祖母去的早,家裏提起也不過是稱之為老夫人,誰也不會特特的和一個五六歲的孩子提過世祖母的家世,待到了賈家,就更不可能有誰告訴自己了。


    她也是前些年聽父母閑聊說起過,林老夫人原是西寧王府的郡主,西寧王本是出身姑蘇一世家大族,因而西寧老太妃年紀大了便迴鄉養老。彼時還是郡主的林老夫人便服侍祖母一同迴鄉,在姑蘇待了好些年,後來定了親才迴的京城。因為她是獨女,並無同胞兄弟,繼承王府的便是西寧王過繼來的嗣子。西寧王和王妃在世時還好,待他們過世之後,這嗣兄弟降級襲爵,便與林老夫人有些淡淡的。再後來,便是林如海當喚為表兄的西寧王嗣孫,襲了候爵,雖和林家仍有些往來,關係卻更加淡漠。


    四王裏頭,北靜王獨因功而得爵世襲罔替,東平南安,一府出了皇後,一府出了貴妃,雖說兩府繼承人都未襲王爵,然而本是權貴,家中子弟又很有些本事,且是外戚,也還是京城頭一等的人家。獨有西寧王府,雖還被人稱為王府,卻因子孫無能,早已露了些敗像。


    因為到底不是血脈相連的親眷,林如海也未必和他們有多親近,隻是到底是母家,頭一等重要的親戚,自然是要最先去拜訪的。


    說話間,林如海和林夫人便先定下了應當先去拜訪的兩戶人家,林如海的母家,西寧王府;並林夫人的娘家,榮國公府。


    林家親眷不多,林如海和宗族關係又不甚親密,這兩家親戚便是頂頂要緊的了。本來還當有林如海的姑父繕國公府,隻是繕國公誥命亡故,如今合家守孝,林如海自然不好登門拜訪。


    再者便是當年與林如海一同讀書考試的同窗同年了,本來還應去拜訪林如海的座師和過去指點過林如海的幾位老大人。隻是時光荏然,幾位老大人不是已經故去,便是已告老還鄉,不在京城,這也就罷了。


    次日,還未等林如海送出拜帖,西寧王府,榮國公府便都下了貼子相邀。另又有林如海同窗,同僚,林家故舊世交等,也或有遞上拜帖,或有遣人相邀宴請的,不足以而論。


    林如海林夫人議定先帶了黛玉,晉賢姐弟兩個去西寧王府拜訪,待第二日再去榮國公府。次後再在府中辦上一次宴請,也好叫黛玉晉賢兩個認認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同人之絳珠重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黑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黑了並收藏紅樓同人之絳珠重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