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這就是蘇-27,一款在蘇聯時期展開的蘇-27戰鬥機全新升級方案,當時立項這款戰鬥機的時候是83年,大概是在第一款蘇27戰鬥才剛剛服役的時候就展開了全麵、徹底的改進設計,其跨度之大,大概就類似於從早期的f-15a/b直接到了f-15e,因此這項目有較大的風險也就再正常不過。


    最終這款蘇-27戰鬥不管如何換馬甲,蘇35、蘇37這些都一一試過了,但終究還是免不了下馬的命運,而受到這一型號所驗證的先進技術恩惠的蘇27家族後續改型則是各種各樣。


    蘇30kk繼承了航電、蘇33艦載機繼承了氣動、蘇30ki繼承了矢量推力、蘇34繼承了增推之後的發動機技術,因此當年蘇-27的所有先進技術都通過小步快跑的方式在各種蘇27改進型中實現。


    如此,這才有了新世紀的時候,毛子根據這些小步快跑所驗證的技術,終於是能夠比較成功地完成了新一代蘇35戰鬥機的研製工作,而這新的蘇35作戰能力上雖然是強於此前的蘇30/33/34之類各種改型,但其實也僅僅是當年蘇27項目提出的性能指標而已。


    那麽現在問題就來了,共和國空軍這次直接要求在國內的蘇27國產化中實現當蘇27的指標,這還不如說成是要求在九十年開始研製蘇35戰鬥機,而樣又這有可能嗎?


    楊輝心裏麵反正是一萬個不相信,就現在軍隊提出的這種要求,你別說是奉天這邊了,就算讓中航西南來操作也不見得就能夠迅速完成,要知道之前對蘇27係列戰鬥機的氣動沒有任何研究的情況下摸清楚設計,反正是頗為困難的。


    對於自己的老同學接手這樣一項有挑戰的任務,楊輝隻能在心裏麵默默地表示,兄弟你一定要帶領麾下的科研隊伍好好埋頭苦幹才行,作為老同學的楊輝也隻能是多多幫扶一下,其它的就實在是沒有太大的辦法。


    “很有挑戰的一個項目,對於三翼麵設計不說你們中航東北,就算我中航西南同樣也沒有接觸過,但要是你們有需要配合的話,隻要是原則上沒有問題的,中航西南會盡量配合。”


    這時候已經不是楊輝來走後門拿子係統的問題了,這完全就變成了中航西南盡心盡力的幫著坑硬骨頭,這情況兩人都是心裏明白的很。


    啥也不說了,兩人猛地相對大笑:“好啊!我等的就是你老同學這句話,那我現在就直說了,關於雷達的問題我可以直接給你提前公布,你們公司旗下光電探測係統公司帶來的雷達項目各方麵都沒有問題,我們和空軍商量對比之後,已經定下了這次的雷達供應單位就是光電探測係統公司,現在綜合來看你們的雷達是性能最優秀、也是進度最快的,所以也隻有它才能夠滿足我們國產化蘇27的進度要求。”


    這話就算是好消息了,能夠提前知道結果,這總歸是讓人可以放下心來的好事情,其它的你還想知道那麽多幹什麽,大家總歸還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隻要能隨機應變,一切都是可以好起來的。


    雖然一早就猜到了這種結果,但現在咋一聽到結果終歸還是令人高興地:“關於雷達方麵就放心好了,光電探測係統公司都能夠研製預警機係統,技術上肯定沒問題,而且這款雷達更是提前了好年就有進行相關的研究,總體上是不會有問題的,就是不知道你們對雷達有什麽特殊的要求沒有?”


    楊輝這本來就隻是一句無心之言,卻不曾想到王長慶還真就當真了,緊緊地接著這話茬提出了一個讓人始料未及的問題。


    “好吧,你既然都主動說到了對雷達的特殊要求,那我這就借機會把軍隊要求的對隱身目標探測能力提出來,這必須要涉及到你們雷達係統的研製工作,現在有可能做到對隱身目標的遠距離探測嗎?”


    真要說實話,王長慶在說出這話的時候也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這年頭對隱身目標的探測一直都是大難題,軍隊雖然是提到過加強蘇27對隱身目標的探測,但實際上卻並沒有對此做太多的硬性要求,現在的王長慶同樣也隻是順帶提一下而已,成與不成也都是無所謂了。


    卻不知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這年頭對隱身目標探測一直都是大難題,畢竟這時候隱身目標本身也還沒有發展到高潮階段,既然矛都還沒有徹底發展成熟,相應的盾自然也不可能直接就一步登天。


    但是楊輝是誰,這可是來自2010年之後的人,那個時候世界各國對隱身類目標的探測都還算是小有成果,單在戰鬥機方麵而言,其實最好用、最實用的辦法就隻有一個:雙波段雷達。


    未來海上的軍艦在盾艦的發展中會陸續進化成雙波段,以此做到在增強探測距離之後,也還能夠更有效的對抗隱身類目標,同樣的道理,把雙波段雷達搬上戰鬥機之後當然也能夠行得通。


    這就涉及到上一位麵毛子在新蘇-35戰鬥機上麵祭出一項有意思的技術:戰鬥機襟翼雷達。


    所謂的襟翼雷達其實很簡單了,這主要就是因為隨著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出現,機載雷達天線的形狀布局就可以更加的靈活,反正都是若幹個小t/r組件陣列而成,此時的陣列是什麽形狀就無甚所謂了。


    用圓形陣列沒問題,這是比較常規的戰鬥機機頭雷達布局,但是要說改成矩形陣列其實也沒有問題,比如毛子就是這樣幹,直接根據戰鬥蘇27家族的前緣襟翼內部閉式盒段形狀,還愣是把百十來個l波段t/r組件塞進了襟翼裏麵。


    這一下就好玩兒了,在機頭安裝常規的x波段火控雷達,滿足最基本的多功能使用需要,在襟翼裏麵安裝異型陣列的l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從而出其不意的實現對隱身目標探測和警戒。


    l波段的雷達比較適合遠距離探測和警戒,但是由於它的波長原因,卻又並不適合作為火控照射雷達,所以火控雷達一般都是x波段雷達。


    而設計隱身戰鬥機的時候雖然號稱是全方向、全波段雷達探隱身,但實際上這些都是吹的,真正的隱身戰鬥機主要還是注重對x波段的隱身控製,對於其它波段的雷達雖然也有一定的隱身效果,但這家夥也不是金剛不壞之身,用l波段的雷達出其不意的一照之下,還有可以有不錯的探測效果。


    而這也是為什麽同樣采用l波段的空警2000、費爾康號稱能夠遠距離探測隱身目標的原因,這可不僅僅是因為預警機的雷達功率大的原因而已,這l波段的雷達波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現在好了,l波段的t/r組件直接就可以從長紅采購到,而有了成熟的t/r組件之後,襟翼有源相控陣雷達的研製周期會更加快一些,到時候就可以按照毛子上一位麵在新蘇35上麵幹的那樣,給這次國產的蘇-27也裝上這等好東西,自然也是可以實現對隱身目標有效探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熬鷹航空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克希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克希德並收藏熬鷹航空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