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正常情況下,核心機流量能夠達到9kg/s這一級別到底是個什麽概念?
在美帝那裏,用在重型直升機上麵的t-64渦軸發動機,核心機流量也僅僅是12kg/s,那是直接用來做了ch-53種馬重型直升機的動力,功率為3000匹馬力,後期的改進型號甚至是達到了4000匹馬力。
雖然,這裏ms-4核心機的流量是9kg/s,比t-700發動機大了好大的一圈,要用它來研發一台渦軸發動機,功率上應該是能夠超過t-700係列,就算是換做共和國來做這個項目,以共和國的基礎工業水平,要用這台核心機做出一款達到2300馬力的發動機也是沒有問題的。
“我們在這台核心機的基礎上開發渦軸發動機,理論上是非常有好處的,同樣的核心機流量,我們這台核心機和蘇聯的tb2-117發動機的核心機在性能上更加接近,tb2-117發動機的核心機流量為8kg/s,以60年代末期的蘇聯技術做出了1800馬力的功率,現在我們至少可以保證做到2300匹馬力的水準來。”
這就是差距了,同樣的一台核心機,美國技術隨便怎麽都可以做到2700馬力左右,要是換做現在的蘇聯技術水平,達到2500馬力應該也沒有問題,但到了共和國,這就隻能夠做到2300馬力。
這就是純粹的曆史經驗的積累還不夠,至少從現在看來,共和國還沒有成功開發過一台完整的渦軸發動機,技術水平還是比不上其它的兩個超級大流氓。
但不管怎麽說,若是能夠在這款核心機的基礎之上,開發出一款2200馬力的成熟渦軸發動機,那也是一個了不起的突破,這將意味著一款完全可以滿足10噸級通用直升機的強勁心髒可以使用。
這樣強大的心髒,就算是用做高原起降也完全不成問題,至少它要比t-700ge-401的1700馬力還要多出了600馬力,性能確實不錯。
至於說,使用ms-4發動機的核心機開發出新一代10噸通用直升機,會不會遇到發動機體積過大的問題,這倒是一個值得讓人思考的問題。但不管怎麽樣,這樣的一款渦軸發動機,在體積上肯定要比t-700大上一些。
不過,要是去和tb2-117發動機相比,這家夥在體積上又能夠小上一些了,畢竟這台發動機用的核心機是80年代的技術,各方麵要遠遠超過毛子60年代的技術。
關於這一點,608所那邊好像更有話要說:“我們是有過計算的,就這台預研中的渦軸發動機,在核心機性能上麵完全是超過了tb2-117發動機,我門采用七級軸流式核心機設計,比起tb2的10級壓氣機少了三級,再加上當年tb2在設計的時候,留下很多的餘量,所以發動機的體積顯得比較大。若是我們的發動機有嚴格的尺寸要求,控製到15米的長度。我想應該是可以做到的。”
能夠把發動機的長度控製到15米的長度,確實這要比tb2-117發動機23米的長度短了不少,但比起英法聯合研製的rtm-322發動機,那家夥11米的長度能輸出2200馬力的,還是有著不少的差距。
但不管怎麽說,這樣的一款發動機應該是共和國現目前各方麵平衡了之後,最適合發展成10噸級通用直升機使用的渦軸發動機的項目。
單是這一點就已經是非常讓人流口水了,誰讓咱共和國現在就隻能是這個水平,況且15米的長度,也比t-700長不了太多,以後就算共和國還是要打算發展直20飛機,這台發動機安全也可以裝上去滿足需要。
“不錯,我看這台發動機已經是挺不錯了,以後我們就用它發展自己的渦軸發動機,至少能夠達到2200馬力的大家夥,別說什麽高原起降了,就是要想飛躍珠峰,那也是完全可以的嘛!”
在上一位麵,共和國真正完成飛躍珠峰壯舉的是直8的魔改型號:直18,但現在看來,或許就要有另外的一台發動機驅動著另外的一款直升機來完成,而這款發動機,自然還是處於型號預研的階段。
“楊總,以後飛躍珠峰我們是肯定要有的,不過現在的問題則是這款發動機沒有國家立項,我們隻能停留在型號預研的基礎上,要繼續發展下去,除非像剛才您說的那樣,先由總公司出錢一部分,然後我們608和331廠也出資部分,實現公司內部立項上馬。”
好嘛,這還真的是打算要走公司內部立項這條路子了,現在的楊輝算是有些明白了,這次的新渦軸發動機必須要上馬,要不然以後還得要發動機滯後於飛機。
“可以,這次你們迴去就先把項目材料報上來,現在是總公司製度,我們還是要走正規流程,不能夠再像以前那樣了。不過你們放心,最多三個月時間,總公司就能夠給你們的項目內部立項,到時候剛好是92年,正好那邊ms-4發動機也快要完成的差不多了,你們就可以開始投入到新渦軸的研發之中。”
這一次,楊輝算是下了血本,新的渦軸發動機隻要能夠在性能上滿足使用需求,那就必須要堅定不移地發展下去,至於說608那邊沒有開發過完整的渦軸發動機的問題,這個就好辦。
首先,這次的新渦軸發動機是在共和國完全自主開發的核心機上麵發展起來,聯合航空發動機公司對這款核心機是知根知底,並且這台核心機各方麵都在ms-4的研發過程中經曆了考驗,也沒有暴露出過嚴重的設計問題,就算有一些小麻煩,那也都在ms-4的研發過程中解決了。
而最重要的一點,開發ms-4發動機隊伍中,那可是有著大量的伊夫琴科設計局的技術人員,而這些設計人員真的隻會做渦扇、渦噴發動機嗎?
(未完待續。)
正常情況下,核心機流量能夠達到9kg/s這一級別到底是個什麽概念?
在美帝那裏,用在重型直升機上麵的t-64渦軸發動機,核心機流量也僅僅是12kg/s,那是直接用來做了ch-53種馬重型直升機的動力,功率為3000匹馬力,後期的改進型號甚至是達到了4000匹馬力。
雖然,這裏ms-4核心機的流量是9kg/s,比t-700發動機大了好大的一圈,要用它來研發一台渦軸發動機,功率上應該是能夠超過t-700係列,就算是換做共和國來做這個項目,以共和國的基礎工業水平,要用這台核心機做出一款達到2300馬力的發動機也是沒有問題的。
“我們在這台核心機的基礎上開發渦軸發動機,理論上是非常有好處的,同樣的核心機流量,我們這台核心機和蘇聯的tb2-117發動機的核心機在性能上更加接近,tb2-117發動機的核心機流量為8kg/s,以60年代末期的蘇聯技術做出了1800馬力的功率,現在我們至少可以保證做到2300匹馬力的水準來。”
這就是差距了,同樣的一台核心機,美國技術隨便怎麽都可以做到2700馬力左右,要是換做現在的蘇聯技術水平,達到2500馬力應該也沒有問題,但到了共和國,這就隻能夠做到2300馬力。
這就是純粹的曆史經驗的積累還不夠,至少從現在看來,共和國還沒有成功開發過一台完整的渦軸發動機,技術水平還是比不上其它的兩個超級大流氓。
但不管怎麽說,若是能夠在這款核心機的基礎之上,開發出一款2200馬力的成熟渦軸發動機,那也是一個了不起的突破,這將意味著一款完全可以滿足10噸級通用直升機的強勁心髒可以使用。
這樣強大的心髒,就算是用做高原起降也完全不成問題,至少它要比t-700ge-401的1700馬力還要多出了600馬力,性能確實不錯。
至於說,使用ms-4發動機的核心機開發出新一代10噸通用直升機,會不會遇到發動機體積過大的問題,這倒是一個值得讓人思考的問題。但不管怎麽樣,這樣的一款渦軸發動機,在體積上肯定要比t-700大上一些。
不過,要是去和tb2-117發動機相比,這家夥在體積上又能夠小上一些了,畢竟這台發動機用的核心機是80年代的技術,各方麵要遠遠超過毛子60年代的技術。
關於這一點,608所那邊好像更有話要說:“我們是有過計算的,就這台預研中的渦軸發動機,在核心機性能上麵完全是超過了tb2-117發動機,我門采用七級軸流式核心機設計,比起tb2的10級壓氣機少了三級,再加上當年tb2在設計的時候,留下很多的餘量,所以發動機的體積顯得比較大。若是我們的發動機有嚴格的尺寸要求,控製到15米的長度。我想應該是可以做到的。”
能夠把發動機的長度控製到15米的長度,確實這要比tb2-117發動機23米的長度短了不少,但比起英法聯合研製的rtm-322發動機,那家夥11米的長度能輸出2200馬力的,還是有著不少的差距。
但不管怎麽說,這樣的一款發動機應該是共和國現目前各方麵平衡了之後,最適合發展成10噸級通用直升機使用的渦軸發動機的項目。
單是這一點就已經是非常讓人流口水了,誰讓咱共和國現在就隻能是這個水平,況且15米的長度,也比t-700長不了太多,以後就算共和國還是要打算發展直20飛機,這台發動機安全也可以裝上去滿足需要。
“不錯,我看這台發動機已經是挺不錯了,以後我們就用它發展自己的渦軸發動機,至少能夠達到2200馬力的大家夥,別說什麽高原起降了,就是要想飛躍珠峰,那也是完全可以的嘛!”
在上一位麵,共和國真正完成飛躍珠峰壯舉的是直8的魔改型號:直18,但現在看來,或許就要有另外的一台發動機驅動著另外的一款直升機來完成,而這款發動機,自然還是處於型號預研的階段。
“楊總,以後飛躍珠峰我們是肯定要有的,不過現在的問題則是這款發動機沒有國家立項,我們隻能停留在型號預研的基礎上,要繼續發展下去,除非像剛才您說的那樣,先由總公司出錢一部分,然後我們608和331廠也出資部分,實現公司內部立項上馬。”
好嘛,這還真的是打算要走公司內部立項這條路子了,現在的楊輝算是有些明白了,這次的新渦軸發動機必須要上馬,要不然以後還得要發動機滯後於飛機。
“可以,這次你們迴去就先把項目材料報上來,現在是總公司製度,我們還是要走正規流程,不能夠再像以前那樣了。不過你們放心,最多三個月時間,總公司就能夠給你們的項目內部立項,到時候剛好是92年,正好那邊ms-4發動機也快要完成的差不多了,你們就可以開始投入到新渦軸的研發之中。”
這一次,楊輝算是下了血本,新的渦軸發動機隻要能夠在性能上滿足使用需求,那就必須要堅定不移地發展下去,至於說608那邊沒有開發過完整的渦軸發動機的問題,這個就好辦。
首先,這次的新渦軸發動機是在共和國完全自主開發的核心機上麵發展起來,聯合航空發動機公司對這款核心機是知根知底,並且這台核心機各方麵都在ms-4的研發過程中經曆了考驗,也沒有暴露出過嚴重的設計問題,就算有一些小麻煩,那也都在ms-4的研發過程中解決了。
而最重要的一點,開發ms-4發動機隊伍中,那可是有著大量的伊夫琴科設計局的技術人員,而這些設計人員真的隻會做渦扇、渦噴發動機嗎?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