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〇六章選妃
端午將至,文武百官接收到“請函”,家中凡有未出閣女子的,其女眷皆要入宮赴端午宴。陳廷陸大將軍看著桌上放著的染了艾香的紙張,忍不住歎一口氣,他家裏隻有陳東珠這麽一個女兒,可是卻已經定了婚,若是如此赴宴,沒有什麽事也就罷了,但萬一被太子瞧上了,勢必要同何家悔婚,如此不義之舉實在不是大將軍的行事作風。
“不過是赴宴而已,那麽多官家小姐呢,咱們東珠不見得會被選中。”陳夫人倒是看得很開,因她太了解自家女兒“難登大雅之堂”的性子。陳將軍沒好氣的瞪了妻子一眼:“你懂什麽,婦人之仁!”為了表達自己的憋悶,他還特意將“婦人之仁”這幾字說的極是響亮,惹得陳夫人心裏一陣不快。最後陳大將軍一拍桌子起身,索性進宮麵聖,告訴聖上,我女兒已經許了人家了,不能參加端午宮宴。
碧桃看著陳東珠在閨房裏拿著一堆“奇怪”的東西往自己的臉上貼,她在自己的臉蛋山按了個帶著毛的大黑痣,抬起頭來笑嘻嘻的問碧桃:“你說我是把門齒塗黑了比較醜呢,還是在臉上貼個大黑痣比較醜呢?”
“哎呀我的小姐,這些都很醜,您幹嘛要把自己糟蹋成這樣啊?”碧桃不明就裏。
陳東珠一聽“都很醜”眼睛都亮了,看著銅鏡裏的醜陋容顏,忽然覺得既把門齒塗黑,又在臉上貼個黑痣最好。
陳家乃忠臣之後,祖上幫著大齊高/祖打天下,如今這大齊的天下有著陳家數不清的功勞,大齊皇帝賢德,體恤臣下,更是對陳大將軍尊重無比。聽聞陳大將軍陳情,便特意下旨,陳家小女東珠已經訂婚,不必赴宴。
陳將軍迫不及待想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東珠,一迴家看見東珠大門牙塗得黑黑的,右側臉頰上還沾著個看上去有些醜得駭人的大黑痣,嚇了一大跳,問道:“你這幅鬼樣子是作甚!”
“哎,我不是為了應付端午宴,想把自己扮的醜一些嗎。”陳東珠說完,發覺父親正讚賞的看著自己。陳大將軍很滿意陳東珠的舉動:“如此重情重義,才是我的女兒。”
“嘿嘿。”陳東珠靦腆一笑,她其實沒有那麽高尚,她隻是害怕嫁給太子,被那個渣渣禍害而已。
吏部尚書董魏董大人府上,董魏對愛女董橋耳提麵命:“這些香料都是從南邊進貢來的,我好不容易才弄來的,你仔細研究著,務必在鬥香會上勝出。”
董橋對父親惟命是從,雖然她還未曾見過太子,也不知道他是個怎麽樣的人,但她知道她是未來的儲君,嫁給他就等同於無上的榮耀和享不盡的富貴榮華。
“我的女兒,你要知道,鬥香上勝出並不是最終目的,你要讓太子注意到你才行。”董魏老奸巨猾,叫女兒在鬥香會上拔得頭籌是為了討得皇後娘娘的歡心,最重要的還是要讓她好好打扮,被太子看重才行。前些日子他已經向宮裏頭打聽過了,太子好美成性,喜愛容貌姣好的女子。
如何惹男人注意,未出閣的董橋還是不大清楚,但她也懂得物極必反的道理,若是在端午宴上表現的太出挑,反而容易成為眾矢之的,也許還未“深入敵營”便先被人“斬落馬下”了。她準備了幾身素淡的衣裙,想做萬花叢中的一點綠葉,眼花繚亂中的那一抹輕盈才是被襯托得真正主角。
可是董魏看到女兒準備的衣服之後卻是皺起了眉頭,對董橋道:“女兒,我是想讓你做被綠葉襯托的牡丹,而不是讓你去襯托別人的。”
董橋有些懵懂:“父親,宮宴上諸位官家小姐畢會使盡渾身解數掙得太子的青眼,打扮上自是費盡心思,我若反其道而行,反而更惹人注目。”
董魏搖搖頭:“你以為那些官家小姐皆是粗陋之人?你能想到的她們必然能想得到。太子妃不比常人,乃是未來的一國之母,必定雍容華貴,將來才能做主後宮。”
董橋聽聞父親的話,恍然大悟。
等到端午節的時候,李荇臉上的傷已經完全好了,他換了身隆重的衣服,總算是衣著光鮮的坐在了皇後娘娘的身側,肯參加這端午宮宴。不過他之所以這麽“乖”,可不是給皇後和皇帝個麵子,完全是因為他想再見一見畫舫上曾見著的女子,那一日若不是他的臉上掛了彩不敢見人,他定會上那畫舫上去好好地同她交談一番。
董橋同一眾官家女子坐在一處,遠遠地望著對麵高台主位上的帝後,她身邊坐著穿著素色衣裙略施薄粉的女子們,她不禁感歎父親的智慧,這端午宮宴還真如父親所言那般。諸位小姐為博得太子殿下青眼,皆反其道而行,穿著淡雅簡樸,卻沒想到弄巧成拙了。大家皆是穿著簡約素氣,坐在一起這份“淡雅”看上去就有些“衰”了,你穿一件月白裙,她穿一件霜色裙,好好地端午宴跟葬禮一樣蒼涼,反倒是穿著大紅描金牡丹對襟襦裙的董橋看上去格外顯眼,如同襯托在皚皚白雪中的一點紅梅。
上首高台距離諸位女眷所坐席位有點遠了,李荇一時間也不能將那些選秀的女子的容貌看清,眯縫著眼睛開始一個一個的尋找著,想著找到了陳小姐便跟母後說自己中意她好了。而皇後看著那些素衣白裙的女子,不禁開始懷疑,大齊民風簡樸,可這“簡”是不是過了頭了,為何官家女子入宮赴宴仍是這番模樣,看著真是有些難受。倒是其中那穿紅衣裳的女子看著還不錯,衣裳穿的喜慶,模樣也還周正,她大齊的太子妃將來是要坐鎮後宮的,一定得是看著端莊貴氣的女子。於是皇後問身邊伺候的著嬤嬤:“那個紅衣裳的是哪家的姑娘啊?”
“迴娘娘的話,那是吏部尚書董大人家的小姐,董橋。年十六,正月生辰,屬蛇。”老嬤嬤可是被吏部尚書董魏塞了錢的,這會子皇後問起董橋的事情,她是對答如流。皇後點點頭,對董橋的印象很好,打算一會留意著些。李荇也是第一個注意到董橋,她跟別的姑娘穿的不一樣,好識別,不過他心裏已經一下子就把她給淘汰掉了,他看的很仔細,這不是那位船上的女子。
因為李荇事先不知陳東珠沒有參加端午宴,還在一堆的白衣姑娘裏一個一個的瞧著,鬥香會看的可仔細了,可硬是沒找著自己心儀的那人。最後他實在是瞧得眼花了,鼻子也被香料熏得不怎麽好使了,都開始淌清鼻涕了,他終於忍不住跟皇後說:“陳大將軍府上的小姐在哪呢,讓她出來比試比試?”
皇後哪裏知道李荇的心思,隨口一說:“那位陳小姐已經定了親,不在邀請之列。”
“什麽!”李荇聽聞如五雷轟頂:“什麽時候訂的親?”
皇後思忖:“許是有些時候了吧,好像是跟何大人家的公子有婚約。”皇後想了想又說:“水草何必去想一個沒來的人,這麽多姑娘難道還沒有一個你中意的嗎?”水草是李荇的小名,這小名是嬤嬤給取的,大約是賤名好養活的意思,因他是皇後的老來子,擔了皇後心中過大的希望。且皇後有孕時,夢見自己在抄寫詩經,寫的正是“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子女的名字裏往往隱藏著父母的寄托,皇後隻希望李荇平平安安的,而陳東珠她娘希望她長得珠圓玉潤的,所以給她取名東珠,希望她往圓裏長,看著健康又富態。
“實話跟您說了吧,這裏頭的姑娘我哪個也瞧不上眼,我就喜歡陳東珠!”李荇是個倔脾氣,越是得不到的便越是想要。一聽皇後說陳東珠訂了婚沒有赴宴,便又開始發起了脾氣,撒潑打諢,隨後越想越氣竟是一拂袖起身走人了。
場中正在焚香的女子見太子憤而離席,以為是自己惹惱了他,嚇的癱坐在地上,動也不敢動,最後還是被公公給扶下去的。董橋坐在坐席上,看著這一幕心裏得意極了,反正她已經表演完了,太子是看過她了,其他的人嘛,她就不管了。
“真是混賬!”皇帝被李荇幼稚的表現給氣著了,這麽多好姑娘不選,偏偏選上個訂了婚的,他這囂張跋扈的樣子真得治治,於是對皇後說:“今日這妃他選也得選,不選也得選。”
“陛下,水草還小,您也別把他逼急了。”皇後還是寵溺自己的兒子的。
“他不選,我替他選!”皇帝瞪了皇後一眼,心想這都是你教養出來的好兒子,頗有埋怨之意。最後對皇後道:“我看這董氏女不錯,就是她了。”
“陛下聖明。”皇後也瞧著董橋順眼。
太子迴到東宮,聽聞在他不在的這會功夫,皇帝和皇後已經做主,給他選了董橋為太子妃,一時氣得到處摔東西,蠻橫道:“我隻娶陳東珠為妻,別人誰也不好使!”
端午將至,文武百官接收到“請函”,家中凡有未出閣女子的,其女眷皆要入宮赴端午宴。陳廷陸大將軍看著桌上放著的染了艾香的紙張,忍不住歎一口氣,他家裏隻有陳東珠這麽一個女兒,可是卻已經定了婚,若是如此赴宴,沒有什麽事也就罷了,但萬一被太子瞧上了,勢必要同何家悔婚,如此不義之舉實在不是大將軍的行事作風。
“不過是赴宴而已,那麽多官家小姐呢,咱們東珠不見得會被選中。”陳夫人倒是看得很開,因她太了解自家女兒“難登大雅之堂”的性子。陳將軍沒好氣的瞪了妻子一眼:“你懂什麽,婦人之仁!”為了表達自己的憋悶,他還特意將“婦人之仁”這幾字說的極是響亮,惹得陳夫人心裏一陣不快。最後陳大將軍一拍桌子起身,索性進宮麵聖,告訴聖上,我女兒已經許了人家了,不能參加端午宮宴。
碧桃看著陳東珠在閨房裏拿著一堆“奇怪”的東西往自己的臉上貼,她在自己的臉蛋山按了個帶著毛的大黑痣,抬起頭來笑嘻嘻的問碧桃:“你說我是把門齒塗黑了比較醜呢,還是在臉上貼個大黑痣比較醜呢?”
“哎呀我的小姐,這些都很醜,您幹嘛要把自己糟蹋成這樣啊?”碧桃不明就裏。
陳東珠一聽“都很醜”眼睛都亮了,看著銅鏡裏的醜陋容顏,忽然覺得既把門齒塗黑,又在臉上貼個黑痣最好。
陳家乃忠臣之後,祖上幫著大齊高/祖打天下,如今這大齊的天下有著陳家數不清的功勞,大齊皇帝賢德,體恤臣下,更是對陳大將軍尊重無比。聽聞陳大將軍陳情,便特意下旨,陳家小女東珠已經訂婚,不必赴宴。
陳將軍迫不及待想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東珠,一迴家看見東珠大門牙塗得黑黑的,右側臉頰上還沾著個看上去有些醜得駭人的大黑痣,嚇了一大跳,問道:“你這幅鬼樣子是作甚!”
“哎,我不是為了應付端午宴,想把自己扮的醜一些嗎。”陳東珠說完,發覺父親正讚賞的看著自己。陳大將軍很滿意陳東珠的舉動:“如此重情重義,才是我的女兒。”
“嘿嘿。”陳東珠靦腆一笑,她其實沒有那麽高尚,她隻是害怕嫁給太子,被那個渣渣禍害而已。
吏部尚書董魏董大人府上,董魏對愛女董橋耳提麵命:“這些香料都是從南邊進貢來的,我好不容易才弄來的,你仔細研究著,務必在鬥香會上勝出。”
董橋對父親惟命是從,雖然她還未曾見過太子,也不知道他是個怎麽樣的人,但她知道她是未來的儲君,嫁給他就等同於無上的榮耀和享不盡的富貴榮華。
“我的女兒,你要知道,鬥香上勝出並不是最終目的,你要讓太子注意到你才行。”董魏老奸巨猾,叫女兒在鬥香會上拔得頭籌是為了討得皇後娘娘的歡心,最重要的還是要讓她好好打扮,被太子看重才行。前些日子他已經向宮裏頭打聽過了,太子好美成性,喜愛容貌姣好的女子。
如何惹男人注意,未出閣的董橋還是不大清楚,但她也懂得物極必反的道理,若是在端午宴上表現的太出挑,反而容易成為眾矢之的,也許還未“深入敵營”便先被人“斬落馬下”了。她準備了幾身素淡的衣裙,想做萬花叢中的一點綠葉,眼花繚亂中的那一抹輕盈才是被襯托得真正主角。
可是董魏看到女兒準備的衣服之後卻是皺起了眉頭,對董橋道:“女兒,我是想讓你做被綠葉襯托的牡丹,而不是讓你去襯托別人的。”
董橋有些懵懂:“父親,宮宴上諸位官家小姐畢會使盡渾身解數掙得太子的青眼,打扮上自是費盡心思,我若反其道而行,反而更惹人注目。”
董魏搖搖頭:“你以為那些官家小姐皆是粗陋之人?你能想到的她們必然能想得到。太子妃不比常人,乃是未來的一國之母,必定雍容華貴,將來才能做主後宮。”
董橋聽聞父親的話,恍然大悟。
等到端午節的時候,李荇臉上的傷已經完全好了,他換了身隆重的衣服,總算是衣著光鮮的坐在了皇後娘娘的身側,肯參加這端午宮宴。不過他之所以這麽“乖”,可不是給皇後和皇帝個麵子,完全是因為他想再見一見畫舫上曾見著的女子,那一日若不是他的臉上掛了彩不敢見人,他定會上那畫舫上去好好地同她交談一番。
董橋同一眾官家女子坐在一處,遠遠地望著對麵高台主位上的帝後,她身邊坐著穿著素色衣裙略施薄粉的女子們,她不禁感歎父親的智慧,這端午宮宴還真如父親所言那般。諸位小姐為博得太子殿下青眼,皆反其道而行,穿著淡雅簡樸,卻沒想到弄巧成拙了。大家皆是穿著簡約素氣,坐在一起這份“淡雅”看上去就有些“衰”了,你穿一件月白裙,她穿一件霜色裙,好好地端午宴跟葬禮一樣蒼涼,反倒是穿著大紅描金牡丹對襟襦裙的董橋看上去格外顯眼,如同襯托在皚皚白雪中的一點紅梅。
上首高台距離諸位女眷所坐席位有點遠了,李荇一時間也不能將那些選秀的女子的容貌看清,眯縫著眼睛開始一個一個的尋找著,想著找到了陳小姐便跟母後說自己中意她好了。而皇後看著那些素衣白裙的女子,不禁開始懷疑,大齊民風簡樸,可這“簡”是不是過了頭了,為何官家女子入宮赴宴仍是這番模樣,看著真是有些難受。倒是其中那穿紅衣裳的女子看著還不錯,衣裳穿的喜慶,模樣也還周正,她大齊的太子妃將來是要坐鎮後宮的,一定得是看著端莊貴氣的女子。於是皇後問身邊伺候的著嬤嬤:“那個紅衣裳的是哪家的姑娘啊?”
“迴娘娘的話,那是吏部尚書董大人家的小姐,董橋。年十六,正月生辰,屬蛇。”老嬤嬤可是被吏部尚書董魏塞了錢的,這會子皇後問起董橋的事情,她是對答如流。皇後點點頭,對董橋的印象很好,打算一會留意著些。李荇也是第一個注意到董橋,她跟別的姑娘穿的不一樣,好識別,不過他心裏已經一下子就把她給淘汰掉了,他看的很仔細,這不是那位船上的女子。
因為李荇事先不知陳東珠沒有參加端午宴,還在一堆的白衣姑娘裏一個一個的瞧著,鬥香會看的可仔細了,可硬是沒找著自己心儀的那人。最後他實在是瞧得眼花了,鼻子也被香料熏得不怎麽好使了,都開始淌清鼻涕了,他終於忍不住跟皇後說:“陳大將軍府上的小姐在哪呢,讓她出來比試比試?”
皇後哪裏知道李荇的心思,隨口一說:“那位陳小姐已經定了親,不在邀請之列。”
“什麽!”李荇聽聞如五雷轟頂:“什麽時候訂的親?”
皇後思忖:“許是有些時候了吧,好像是跟何大人家的公子有婚約。”皇後想了想又說:“水草何必去想一個沒來的人,這麽多姑娘難道還沒有一個你中意的嗎?”水草是李荇的小名,這小名是嬤嬤給取的,大約是賤名好養活的意思,因他是皇後的老來子,擔了皇後心中過大的希望。且皇後有孕時,夢見自己在抄寫詩經,寫的正是“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子女的名字裏往往隱藏著父母的寄托,皇後隻希望李荇平平安安的,而陳東珠她娘希望她長得珠圓玉潤的,所以給她取名東珠,希望她往圓裏長,看著健康又富態。
“實話跟您說了吧,這裏頭的姑娘我哪個也瞧不上眼,我就喜歡陳東珠!”李荇是個倔脾氣,越是得不到的便越是想要。一聽皇後說陳東珠訂了婚沒有赴宴,便又開始發起了脾氣,撒潑打諢,隨後越想越氣竟是一拂袖起身走人了。
場中正在焚香的女子見太子憤而離席,以為是自己惹惱了他,嚇的癱坐在地上,動也不敢動,最後還是被公公給扶下去的。董橋坐在坐席上,看著這一幕心裏得意極了,反正她已經表演完了,太子是看過她了,其他的人嘛,她就不管了。
“真是混賬!”皇帝被李荇幼稚的表現給氣著了,這麽多好姑娘不選,偏偏選上個訂了婚的,他這囂張跋扈的樣子真得治治,於是對皇後說:“今日這妃他選也得選,不選也得選。”
“陛下,水草還小,您也別把他逼急了。”皇後還是寵溺自己的兒子的。
“他不選,我替他選!”皇帝瞪了皇後一眼,心想這都是你教養出來的好兒子,頗有埋怨之意。最後對皇後道:“我看這董氏女不錯,就是她了。”
“陛下聖明。”皇後也瞧著董橋順眼。
太子迴到東宮,聽聞在他不在的這會功夫,皇帝和皇後已經做主,給他選了董橋為太子妃,一時氣得到處摔東西,蠻橫道:“我隻娶陳東珠為妻,別人誰也不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