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不足的父母是一對最普通的修士,在一次獵殺妖獸時不幸罹難,年幼失怙的他隻好在市井鄉野間流離,被小乞丐們欺負,在野狗口中奪食,不可說不淒慘。
他生來一副絕佳根骨,本是修仙的好苗子,隻可惜父母早亡無人教導,反而淪落到比普通百姓家孩子還不如的境地。
但即使境遇不佳,裘不足也從未將自己與那些小乞丐們視為同類。他內心是驕傲甚至自負的,他知道自己與那些如螻蟻般毫不起眼的孩子不一樣,即使如今卑微到塵埃之下,日後也定是要扶搖青雲之上的。
裘不足覺得自己是一隻未及展翅的大鵬,所有的風雨磨難都是為了以後更加自如地翱翔九天。
父母留下來的半本入門功法是他心中的支柱,在隻要不餓死的情況下,他別的什麽都不做,就捧著那本功法細細參悟,無人指導便自己謹慎嚐試,夙夜孜孜。
小乞丐們看不慣他的清高模樣,隔三差五地就會群毆他一頓,見他成天捧著那本功法,更是大肆嘲笑他癡心妄想,做著不符合自己身份的夢,還把他的功法撕掉了。
裘不足本就性情乖戾,又被如此欺辱,哪裏還忍得下去?
之前不過是隱忍蟄伏,等到有了一定勝算後他自然不會再忍,一旦尋著機會定當百倍千倍報複迴去。那些小乞丐既然不開眼惹到他,他也正好可以試試自己的修為到了什麽程度。
那是裘不足第一次開殺戒,如他所計劃那般,小乞丐們承受了他千百倍的報複,經過萬般折磨後才死。
裘不足並無半分惶恐,反而從中獲取了些奇妙的快意。他欣喜於自身實力比想象的更高,也不覺得自己過於殘忍,他不過是有仇報仇罷了,若是那些人沒招惹他,他甚至懶得多看他們一眼。
不過是隨手捏死幾隻螻蟻,裘不足也沒有放在心上,本以為這隻是是他未來波瀾壯闊的人生中輕描淡寫的一筆,沒想到竟引來了一個他命運中至關重要的轉折點。
而這次轉折究竟是好是壞?裘不足自己也說不清了。
在裘不足毫不眨眼地將那些欺辱過他的小乞丐折磨至死時,一位路過的道人恰好瞧見了這一幕,暗地裏觀察了他好幾天才露麵,說他天賦極佳,前途大有可為,隻是缺一位良師引導,問他可願意拜在自己門下。
裘不足初時驚疑,待那道人略略施展本事,隨手一揮便讓千鈞大石懸空而起,又將他夾至腋下直衝青雲之上後,他心中那點子提防便全數轉為仰慕與崇敬。
理所當然地,裘不足拜了那道人為師。
他師父一身仙風道骨,帶他淩空站在雲端俯視全城。
“你看,以前你覺得這座城很大,就像一隻巨大的甕,而你隻是其中一粒最不起眼的塵土,而現在你再看……”師父伸出一隻手掌,罩住了視野裏小小的城,目光淡然,“也不過一個巴掌大罷了,而曾經那些欺辱你的人,不過是微不足道的螻蟻,你隻要輕輕一抬腳,就能輕易將他們踩到腳下——而這一切的前提是,你必須站得足夠高。”
裘不足仰起頭望著師父,隻見其衣袂輕揚,目光淡然,但他卻從那份淡然中讀到一種蔑視一切的傲慢。
裘不足被這傲慢打動了,一腔熱血沸騰起來,滿心的敬慕,覺得師父的身形格外高大,將是他用盡一生的追逐。
被領進師門後,裘不足才知道,師父竟來自幾大宗門之一,在他眼裏宛如神人的師父其實隻是師門裏很普通的人,還有很多比師父厲害的師叔師伯,更別說掌門師叔祖了。
裘不足天資卓越,兼之勤勉刻苦,很快便成了師父座下最出色的弟子,甚至還得到過掌門師叔祖的誇讚,那段時日裏的裘不足春風得意,即使不過是一名小小的普通弟子,但由於心中越發明晰的夢想,裘不足覺得自己整個人都泛著光。
那簡直是他最快活的日子,雖然每天的修煉以及師父安排的任務都很辛苦,他卻樂在其中。
他覺得自己就是一隻成長中的大鵬鳥,目前已立於危崖之上,扇著雙翼隻待時日一到,便可借著颶風直上青雲。
但他沒想到的是,他確實已立危崖,卻被生生剪了羽翼,不僅不能翱翔九天,反而墮於深穀,再無翻身之可能。
最絕望的是什麽?
是將一個驕傲的人捧到雲端,再在他最得意時猛然使其墜落塵土,同時還要剝奪其驕傲的資本,將他的驕傲擊碎,讓他自己都看不起自己,不再相信自己,縱使抱著千般萬般的不甘心也隻能眼睜睜放棄,任自己陷入泥沼,含恨沉淪。
裘不足用了很多年都沒有想通,他明明有著再高不過的天資,再好不過的根骨,怎麽一轉眼就成了“先天神魂不全”的殘弱兒?
因為神魂不全,他的修仙之路越走越艱難。修仙修的不隻是肉身,更多的是魂魄,裘不足雖根骨極好,但越是到了後期修為漸漸提高後,神魂不全的影響便越大。
他的神魂不穩,不能承受過多的修為,靈力運轉間時常猛然一滯,接著便昏厥過去了。
裘不足天生好強,自是不會甘心放棄,他也曾暗暗發誓,不論多艱難,定要忍過去,初時他以為隻要過了這一重難關,後麵必然又是一片碧海藍天。
用了很長時間,他才絕望地明白過來,那根本不是他願意咬著牙堅持便能度過的難關。
那不是“難關”。
是命。
裘不足用了很久都沒想通,他的命怎麽就變成這樣了呢?他不是一時落魄的天之驕子麽?他不是被許多人稱讚,注定要俯視蒼生的人麽?
怎麽突然間,仿佛從九霄之上伸出一隻神之巨手,將他身上所有值得驕傲示人的東西都拿走了,拿得幹幹淨淨,仿佛從未給過他。
裘不足不想認命,但他不知道他有什麽不認命的理由。
說到底,他的清高傲慢、他的堅韌好強,不過都來源於他所認為的上蒼的偏愛。
無論遇到多少挫折他都可以當作是風雨的洗禮,是“天降大任”前的磨練,可現在上蒼直接將他借以飛翔的雙翼折斷,他雖有千般不情願、萬般不甘心,卻也失去了飛翔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他失去了“相信自己生來不凡、鵬程萬裏”的能力。
曾經滿身華光的人突然成了個廢物,這讓許多本被他壓了一頭的同門幸災樂禍,開始還隻是背地裏笑話他,後來幹脆當麵刻薄嘲諷,最終他又迴到了被人成日欺辱的日子,這些宗門弟子的手段可不是當初那些小乞丐能比的。
況且,他也不是當初那個意氣滿懷的自己了。
他師父倒是對他態度未變,依舊時不時露出些淡然的關心,算是那些最為頹唐的光陰裏唯一一分單薄的慰藉。
師父給他取的道號為“不足”,並告訴他,世間之人本就很少有“足”的,既然生而不足,便要坦然接受,畢竟這是天道的贈予。況且,“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他既有先天不足,那後天必有所補償,切勿為此妄自菲薄。
裘不足覺得這是師父在安慰他,但這點安慰還是支持著他活下來,像是一種無根無由、飄渺的信仰。
渾渾噩噩地過了好些年,他亦時常想著,這樣狼狽不堪、注定是個廢物的自己還不如幹脆痛快死去,可每當動了這念頭,又被那點子無可奈何的“不甘”阻止,行屍走肉般麻木地活著。
他也不知道自己這般苟且偷生的意義是什麽,或說是在等待什麽,所謂的“損有餘而補不足”?這般不堪的命運難道還會有轉機麽?
在一年前,他終於知道了自己苟且偷生這麽多年的意義所在,活著,不過是為了讓他能親自發現真相。
偶爾,裘不足也會想,會不會幾年前就死去會好些?會不會一輩子都不知道真相會好些?
——但那都是一閃念的想法,那般自欺欺人的念頭在裘不足眼裏是一種懦弱,他的驕傲不會容許自己一生都被蒙蔽,可笑地把徹底毀了他的人當作恩人。
說什麽先天不足,說什麽神魂不全,不過是欺哄他的謊言,而從來自私自利、不相信任何人的他竟變得如此天真,對那般拙劣的謊話深信不疑。
可笑啊,真是可笑。
那人生來資質平庸,無論多麽拚命卻總被被人壓了一頭,一派淡然的外表下掩藏的是一顆澎湃的野心,自然不甘心為天資所限,竭力尋求改善之道。
從很久以前開始,裘不足就覺得自己和那人是同一類人,骨子裏一樣的高傲,一樣的隱忍,一樣的充滿野心,一樣的……不擇手段。或者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在自己都沒察覺的時候,便以那人為模子,悄悄地照著那人的模樣去生長。
但後來,裘不足發覺到底薑還是老的辣,他們是相似的人,但自己卻永遠比不了那人。
他雖狠辣,卻從未主動傷人;他雖自私,卻到底信了那一人;他雖高傲,卻由衷地把那人奉為神祇,願為他低到塵埃裏。
而那人,他所唯一敬慕的師父,那個帶著他俯瞰全城、領他入仙門的人,那個在他最頹唐時告訴他“生而不足,後必補之”的人,卻當真有一副鐵石心腸,對他下得了如此狠手。
煉魂術,以九名資質上乘之人的一縷魂魄加以煉化,再融入自己神魂中,可以改善先天的資質,偽造出同樣上乘的天資以瞞過天道,使修為大為精進。
裘不足是在無意中親眼目睹了師父是如何抽取新收的小師弟的魂魄、又是如何煉化融魂的,他不傻,很快想起了多年前師父也對自己做過類似的事,這麽多年籠罩在他身上的陰霾頓時化為無邊無際的恨意。
這恨意叫他扭曲了心性,隻想複仇,用他全部的生命和精力來複仇,他要從地獄中竊取一把業火,將那偽君子燒得灰飛煙滅。
裘不足自覺一向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直到後來才發覺曾經的他再狠也不過如此,原來在過往的歲月裏,他有著自己都未察覺的底線,跟之後的他相比,簡直稱得上仁義。
人一旦沒了底線,很多事情都會變得容易起來。
他修為無可增長,便用盡手段誘哄那些剛開了靈智、還十分單純的妖獸,讓它們與自己結了魂契,永世為他所驅使。而他用以哄騙妖獸們的手段有時候僅僅是幾顆甜果,甚至隻是幾句好話,那些妖獸真是好騙得很——就和當初的他一樣。,
妖獸多半狡黠,能被他騙到的都是些低級妖獸或妖獸幼崽,為了獲取更具威力的傀儡,他冒險隻身前往魔界,想騙來一兩頭傳言中“性情暴戾卻傻不愣登”的魔獸,這便遇上了離夜。
開始他並不敢打離夜的主意,因為離夜是有結了魂契的主人的,而且那個主人還是位十分不好招惹的高等魔族,但沒想到他不過一時心癢去撩撥了幾下,那傻魔獸便心甘情願地跟他走。其主人竟也沒有阻攔。
離夜是唯一一頭與他未結契的獸,很長時間裏他對其都不甚放心,但離夜始終對他百依百順、唯命是從,望著他的眼神還含著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
那或許是愛,但裘不足不能理解“愛”這種東西存在的意義,所以,他把那東西理解為欲-望。
在沒有魂契的強行束縛下,他無法坦然相信無條件的付出,他不要被奉獻,還是互相交換、各取所需叫他安心些,他願意以滿足對方的欲-望來換取追隨,左右不過是一副臭皮囊。
然而,當他費盡心機準備好一切,打算肆意複仇的時候,卻無比忿怒地發現……他下不了手。
即使那人毫無抵抗地站在他麵前任他宰割,即使他心中的恨意猶如跗骨之蛆,恨到想生啖其血肉,他卻依然下不去手。
他一麵恨得兩眼發紅,一麵卻又忍不住迴想,迴想那人帶著他站在雲端時輕揚的衣角,以及其身後如詩般的流雲;迴想起那人在教習他功法時嚴厲的要求,以及矜持的讚揚;迴想起在自己幾乎存了死誌時,那人屋裏如豆的燈火,言語裏冷淡的關心。
都是假的,都是欺騙,他知道。
但有個疑問梗在心裏,無法問出口,也無法釋懷。
他想問,其他被抽取了魂魄的少年都莫名失蹤了,他為什麽成了例外?
這個問題,他決計不能問,又始終耿耿於懷。
所以,他下不了手。
他痛恨著自己。
帶著離夜和妖獸們逃離師門後,或許為了彌補缺憾,或許僅僅是為了給自己找點事來分神,裘不足決定跟他所崇敬的師父學習,到處攝取普通百姓的魂魄加以煉化,以求補全自己的神魂。
當他做這些事時,他就知道自己已經變成了另一個自己都不認識的人,或者是更接近真實的自己也說不定。
但他不後悔,反而從中獲得無上的樂趣,仿佛將這些施加到別人身上,便能多體會到一分那人的心情,便能稍緩自己心中無盡的怨恨。
他生來一副絕佳根骨,本是修仙的好苗子,隻可惜父母早亡無人教導,反而淪落到比普通百姓家孩子還不如的境地。
但即使境遇不佳,裘不足也從未將自己與那些小乞丐們視為同類。他內心是驕傲甚至自負的,他知道自己與那些如螻蟻般毫不起眼的孩子不一樣,即使如今卑微到塵埃之下,日後也定是要扶搖青雲之上的。
裘不足覺得自己是一隻未及展翅的大鵬,所有的風雨磨難都是為了以後更加自如地翱翔九天。
父母留下來的半本入門功法是他心中的支柱,在隻要不餓死的情況下,他別的什麽都不做,就捧著那本功法細細參悟,無人指導便自己謹慎嚐試,夙夜孜孜。
小乞丐們看不慣他的清高模樣,隔三差五地就會群毆他一頓,見他成天捧著那本功法,更是大肆嘲笑他癡心妄想,做著不符合自己身份的夢,還把他的功法撕掉了。
裘不足本就性情乖戾,又被如此欺辱,哪裏還忍得下去?
之前不過是隱忍蟄伏,等到有了一定勝算後他自然不會再忍,一旦尋著機會定當百倍千倍報複迴去。那些小乞丐既然不開眼惹到他,他也正好可以試試自己的修為到了什麽程度。
那是裘不足第一次開殺戒,如他所計劃那般,小乞丐們承受了他千百倍的報複,經過萬般折磨後才死。
裘不足並無半分惶恐,反而從中獲取了些奇妙的快意。他欣喜於自身實力比想象的更高,也不覺得自己過於殘忍,他不過是有仇報仇罷了,若是那些人沒招惹他,他甚至懶得多看他們一眼。
不過是隨手捏死幾隻螻蟻,裘不足也沒有放在心上,本以為這隻是是他未來波瀾壯闊的人生中輕描淡寫的一筆,沒想到竟引來了一個他命運中至關重要的轉折點。
而這次轉折究竟是好是壞?裘不足自己也說不清了。
在裘不足毫不眨眼地將那些欺辱過他的小乞丐折磨至死時,一位路過的道人恰好瞧見了這一幕,暗地裏觀察了他好幾天才露麵,說他天賦極佳,前途大有可為,隻是缺一位良師引導,問他可願意拜在自己門下。
裘不足初時驚疑,待那道人略略施展本事,隨手一揮便讓千鈞大石懸空而起,又將他夾至腋下直衝青雲之上後,他心中那點子提防便全數轉為仰慕與崇敬。
理所當然地,裘不足拜了那道人為師。
他師父一身仙風道骨,帶他淩空站在雲端俯視全城。
“你看,以前你覺得這座城很大,就像一隻巨大的甕,而你隻是其中一粒最不起眼的塵土,而現在你再看……”師父伸出一隻手掌,罩住了視野裏小小的城,目光淡然,“也不過一個巴掌大罷了,而曾經那些欺辱你的人,不過是微不足道的螻蟻,你隻要輕輕一抬腳,就能輕易將他們踩到腳下——而這一切的前提是,你必須站得足夠高。”
裘不足仰起頭望著師父,隻見其衣袂輕揚,目光淡然,但他卻從那份淡然中讀到一種蔑視一切的傲慢。
裘不足被這傲慢打動了,一腔熱血沸騰起來,滿心的敬慕,覺得師父的身形格外高大,將是他用盡一生的追逐。
被領進師門後,裘不足才知道,師父竟來自幾大宗門之一,在他眼裏宛如神人的師父其實隻是師門裏很普通的人,還有很多比師父厲害的師叔師伯,更別說掌門師叔祖了。
裘不足天資卓越,兼之勤勉刻苦,很快便成了師父座下最出色的弟子,甚至還得到過掌門師叔祖的誇讚,那段時日裏的裘不足春風得意,即使不過是一名小小的普通弟子,但由於心中越發明晰的夢想,裘不足覺得自己整個人都泛著光。
那簡直是他最快活的日子,雖然每天的修煉以及師父安排的任務都很辛苦,他卻樂在其中。
他覺得自己就是一隻成長中的大鵬鳥,目前已立於危崖之上,扇著雙翼隻待時日一到,便可借著颶風直上青雲。
但他沒想到的是,他確實已立危崖,卻被生生剪了羽翼,不僅不能翱翔九天,反而墮於深穀,再無翻身之可能。
最絕望的是什麽?
是將一個驕傲的人捧到雲端,再在他最得意時猛然使其墜落塵土,同時還要剝奪其驕傲的資本,將他的驕傲擊碎,讓他自己都看不起自己,不再相信自己,縱使抱著千般萬般的不甘心也隻能眼睜睜放棄,任自己陷入泥沼,含恨沉淪。
裘不足用了很多年都沒有想通,他明明有著再高不過的天資,再好不過的根骨,怎麽一轉眼就成了“先天神魂不全”的殘弱兒?
因為神魂不全,他的修仙之路越走越艱難。修仙修的不隻是肉身,更多的是魂魄,裘不足雖根骨極好,但越是到了後期修為漸漸提高後,神魂不全的影響便越大。
他的神魂不穩,不能承受過多的修為,靈力運轉間時常猛然一滯,接著便昏厥過去了。
裘不足天生好強,自是不會甘心放棄,他也曾暗暗發誓,不論多艱難,定要忍過去,初時他以為隻要過了這一重難關,後麵必然又是一片碧海藍天。
用了很長時間,他才絕望地明白過來,那根本不是他願意咬著牙堅持便能度過的難關。
那不是“難關”。
是命。
裘不足用了很久都沒想通,他的命怎麽就變成這樣了呢?他不是一時落魄的天之驕子麽?他不是被許多人稱讚,注定要俯視蒼生的人麽?
怎麽突然間,仿佛從九霄之上伸出一隻神之巨手,將他身上所有值得驕傲示人的東西都拿走了,拿得幹幹淨淨,仿佛從未給過他。
裘不足不想認命,但他不知道他有什麽不認命的理由。
說到底,他的清高傲慢、他的堅韌好強,不過都來源於他所認為的上蒼的偏愛。
無論遇到多少挫折他都可以當作是風雨的洗禮,是“天降大任”前的磨練,可現在上蒼直接將他借以飛翔的雙翼折斷,他雖有千般不情願、萬般不甘心,卻也失去了飛翔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他失去了“相信自己生來不凡、鵬程萬裏”的能力。
曾經滿身華光的人突然成了個廢物,這讓許多本被他壓了一頭的同門幸災樂禍,開始還隻是背地裏笑話他,後來幹脆當麵刻薄嘲諷,最終他又迴到了被人成日欺辱的日子,這些宗門弟子的手段可不是當初那些小乞丐能比的。
況且,他也不是當初那個意氣滿懷的自己了。
他師父倒是對他態度未變,依舊時不時露出些淡然的關心,算是那些最為頹唐的光陰裏唯一一分單薄的慰藉。
師父給他取的道號為“不足”,並告訴他,世間之人本就很少有“足”的,既然生而不足,便要坦然接受,畢竟這是天道的贈予。況且,“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他既有先天不足,那後天必有所補償,切勿為此妄自菲薄。
裘不足覺得這是師父在安慰他,但這點安慰還是支持著他活下來,像是一種無根無由、飄渺的信仰。
渾渾噩噩地過了好些年,他亦時常想著,這樣狼狽不堪、注定是個廢物的自己還不如幹脆痛快死去,可每當動了這念頭,又被那點子無可奈何的“不甘”阻止,行屍走肉般麻木地活著。
他也不知道自己這般苟且偷生的意義是什麽,或說是在等待什麽,所謂的“損有餘而補不足”?這般不堪的命運難道還會有轉機麽?
在一年前,他終於知道了自己苟且偷生這麽多年的意義所在,活著,不過是為了讓他能親自發現真相。
偶爾,裘不足也會想,會不會幾年前就死去會好些?會不會一輩子都不知道真相會好些?
——但那都是一閃念的想法,那般自欺欺人的念頭在裘不足眼裏是一種懦弱,他的驕傲不會容許自己一生都被蒙蔽,可笑地把徹底毀了他的人當作恩人。
說什麽先天不足,說什麽神魂不全,不過是欺哄他的謊言,而從來自私自利、不相信任何人的他竟變得如此天真,對那般拙劣的謊話深信不疑。
可笑啊,真是可笑。
那人生來資質平庸,無論多麽拚命卻總被被人壓了一頭,一派淡然的外表下掩藏的是一顆澎湃的野心,自然不甘心為天資所限,竭力尋求改善之道。
從很久以前開始,裘不足就覺得自己和那人是同一類人,骨子裏一樣的高傲,一樣的隱忍,一樣的充滿野心,一樣的……不擇手段。或者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在自己都沒察覺的時候,便以那人為模子,悄悄地照著那人的模樣去生長。
但後來,裘不足發覺到底薑還是老的辣,他們是相似的人,但自己卻永遠比不了那人。
他雖狠辣,卻從未主動傷人;他雖自私,卻到底信了那一人;他雖高傲,卻由衷地把那人奉為神祇,願為他低到塵埃裏。
而那人,他所唯一敬慕的師父,那個帶著他俯瞰全城、領他入仙門的人,那個在他最頹唐時告訴他“生而不足,後必補之”的人,卻當真有一副鐵石心腸,對他下得了如此狠手。
煉魂術,以九名資質上乘之人的一縷魂魄加以煉化,再融入自己神魂中,可以改善先天的資質,偽造出同樣上乘的天資以瞞過天道,使修為大為精進。
裘不足是在無意中親眼目睹了師父是如何抽取新收的小師弟的魂魄、又是如何煉化融魂的,他不傻,很快想起了多年前師父也對自己做過類似的事,這麽多年籠罩在他身上的陰霾頓時化為無邊無際的恨意。
這恨意叫他扭曲了心性,隻想複仇,用他全部的生命和精力來複仇,他要從地獄中竊取一把業火,將那偽君子燒得灰飛煙滅。
裘不足自覺一向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直到後來才發覺曾經的他再狠也不過如此,原來在過往的歲月裏,他有著自己都未察覺的底線,跟之後的他相比,簡直稱得上仁義。
人一旦沒了底線,很多事情都會變得容易起來。
他修為無可增長,便用盡手段誘哄那些剛開了靈智、還十分單純的妖獸,讓它們與自己結了魂契,永世為他所驅使。而他用以哄騙妖獸們的手段有時候僅僅是幾顆甜果,甚至隻是幾句好話,那些妖獸真是好騙得很——就和當初的他一樣。,
妖獸多半狡黠,能被他騙到的都是些低級妖獸或妖獸幼崽,為了獲取更具威力的傀儡,他冒險隻身前往魔界,想騙來一兩頭傳言中“性情暴戾卻傻不愣登”的魔獸,這便遇上了離夜。
開始他並不敢打離夜的主意,因為離夜是有結了魂契的主人的,而且那個主人還是位十分不好招惹的高等魔族,但沒想到他不過一時心癢去撩撥了幾下,那傻魔獸便心甘情願地跟他走。其主人竟也沒有阻攔。
離夜是唯一一頭與他未結契的獸,很長時間裏他對其都不甚放心,但離夜始終對他百依百順、唯命是從,望著他的眼神還含著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
那或許是愛,但裘不足不能理解“愛”這種東西存在的意義,所以,他把那東西理解為欲-望。
在沒有魂契的強行束縛下,他無法坦然相信無條件的付出,他不要被奉獻,還是互相交換、各取所需叫他安心些,他願意以滿足對方的欲-望來換取追隨,左右不過是一副臭皮囊。
然而,當他費盡心機準備好一切,打算肆意複仇的時候,卻無比忿怒地發現……他下不了手。
即使那人毫無抵抗地站在他麵前任他宰割,即使他心中的恨意猶如跗骨之蛆,恨到想生啖其血肉,他卻依然下不去手。
他一麵恨得兩眼發紅,一麵卻又忍不住迴想,迴想那人帶著他站在雲端時輕揚的衣角,以及其身後如詩般的流雲;迴想起那人在教習他功法時嚴厲的要求,以及矜持的讚揚;迴想起在自己幾乎存了死誌時,那人屋裏如豆的燈火,言語裏冷淡的關心。
都是假的,都是欺騙,他知道。
但有個疑問梗在心裏,無法問出口,也無法釋懷。
他想問,其他被抽取了魂魄的少年都莫名失蹤了,他為什麽成了例外?
這個問題,他決計不能問,又始終耿耿於懷。
所以,他下不了手。
他痛恨著自己。
帶著離夜和妖獸們逃離師門後,或許為了彌補缺憾,或許僅僅是為了給自己找點事來分神,裘不足決定跟他所崇敬的師父學習,到處攝取普通百姓的魂魄加以煉化,以求補全自己的神魂。
當他做這些事時,他就知道自己已經變成了另一個自己都不認識的人,或者是更接近真實的自己也說不定。
但他不後悔,反而從中獲得無上的樂趣,仿佛將這些施加到別人身上,便能多體會到一分那人的心情,便能稍緩自己心中無盡的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