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在張浚被任命為右軍副都統製,並輔助吳玠鎮守川陝之後,他就開始思索在川陝如何迎戰金軍,金軍一旦南進,必定會進攻川陝,這是肯定的。


    而且他預料這一次金軍會比前幾次規模更大,因為在東路和中路有長江天險,金軍很難再突破,就算渡過長江,一旦被宋軍封鎖,金軍必然陷入絕境,就像上一次那樣,要損失慘重才能強行渡江成功。


    如果宋軍在以長江天險為依托,與金軍展開生死會戰,那金軍必定損失更加慘重,畢竟水戰一直都不是金軍的強項,比照宋軍不擅長騎射,雙方的差距更大。


    因此金軍肯定會從長江順流而下,擊潰沿途的宋軍,並控製長江流域,從而打開通向宋朝南部的大門。


    這個策略但凡有眼光的軍事家都能想出來,張浚替金軍早就想好了。


    而事實上張浚的預測是完全正確的,在隨後到來的宋金富平大戰中,金軍就是實施的這個戰略意圖,準備拿下川陝的控製,從長江順流而下,控製整個長江流域。


    因此他早就對川陝整個戰局進行了反複研究的基礎上,製定出了一套作戰方案,戰局就在後來曆史上的富平為主要戰區,在那囤積重兵,與金軍展開決戰。


    當然這個作戰思路還僅僅是個思路,還沒有形成完整的作戰計劃,因為金軍還沒到。


    但是這個計劃他沒有直接報給陛下,因為皇帝讓他去杭州平叛之後,便立刻來川陝了,他來不及將這奏折當麵稟報陛下。


    他又不願意以奏折的方式遞交,他怕三言兩語說不清楚,又怕被別人搶了功勞,別人看了他的計劃拿去照抄照搬,添油加醋一番,那麽功勞就是別人的了。


    考慮種種猶豫再三,一直到現在他才決定把自己的作戰計劃拿出來與吳玠一起商議,隻要通過吳玠的手,將這份作戰計劃提上去,那麽得到執行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畢竟吳玠是一個方麵軍的大帥,皇帝又沒有想好該如何打這一仗,那麽肯定會重視左軍統帥的作戰計劃的。


    而吳玠也不像要搶他功勞的樣子,一定會在奏折中說清楚,這是他張浚的想法。


    可是吳玠怎麽可能把軍事指揮權,把川陝大戰的整體作戰計劃交給張浚呢,那他這位川陝製置使不就淪為陪襯了嗎?


    更何況他覺得金軍都還沒來,敵情都不清楚,就先製作出一個作戰計劃,豈不是紙上談兵嗎?完全是憑空想象,不切實際。


    所以吳玠說道:“那倒不用了,不過張大人可以將作戰計劃留下來,根據進駐金軍的情況,兵力和部署之後再做調整。


    如果有必要等到金軍真的打到川陝來了,咱們再根據情況調整作戰計劃之後上報朝廷,如此才有的放矢。”


    張浚頓時臉一紅,他畢竟還年輕,又是剛剛當上這麽大的官,有些冒進急於立功掙表現。


    他也知道自己憑空想象拍腦袋想出來的招,的確有些紙上談兵的意思,沒得到吳玠的讚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於是抱拳拱手道:“是,吳大帥言之有理,等屬下根據金軍情況和部署安排,對計劃再做調整之後,在與大帥商議。”


    當下吳玠和張浚聯名寫了一份保舉的奏折,舉薦曲端擔任威武大將軍,宣撫司都統製。


    ……


    京城,皇宮。


    趙桓看完吳玠和張浚的聯名保薦曲端的奏折之後,他用手指在龍案上輕輕敲著。


    對於精通宋史的趙桓而言,他如何不知道曲端這個人。


    隻是,他對曲端沒有什麽好感,這人作戰的確有一套,也能打,甚至於後來把完顏婁室都打哭了,為此完顏婁室還被滿朝文武恥笑。


    曲端如果僅僅作為當一員大將,衝鋒陷陣沒問題,但是他的缺點跟他的優點一樣顯著,他剛愎自用,恃才傲物,跟同僚不團結。


    甚至準備殺死上司王庶吞並其軍隊,這種行徑是大將大忌。


    趙桓並不缺勇猛作戰的將軍,所以他更看重軍隊的團結和將領的個人素養,對於曲端這種人,趙桓不打算重用。


    這也是為什麽曲端在之前的戰鬥中屢立戰功卻得不到提升的原因,趙桓隻是犒賞,給了他不少錢財,甚至把金軍用來贖人的妻妾中的幾個女子也都賞給了他。


    可是,卻把他放到延安府這個相對偏遠的地方,也沒有給他正規軍統領,依舊統領的是他自己招募的雜牌軍。


    而現在張浚一到川陝居然要保舉他,並且吳玠也參與其中湊熱鬧,這就讓趙桓不得不慎重。


    一來左路軍兩位大帥聯名保舉總得有個交代,不然臉上不好看,也影響他們的規劃。


    二來在即將到來的川陝大戰,尤其是即將爆發的川陝富平宋金大會戰中,曲端都是至關重要的一位將領。


    如果把這個將領撤掉,那麽這場大戰將會出現嚴重的缺損,由此一來戰局會發生不可控的變化。


    而趙桓現在就是要利用對富平之戰全局的把控,逆轉富平之戰的宋軍戰敗的結局,那麽他就必須保證戰鬥的發展不出現他無法預知控掌控的局麵,那麽曲端就不能不用。


    好在其他的每一步棋和即將犯的錯,趙桓都已經了如指掌,隻要整個戰局按照曆史的發軌跡發展,他就有辦法在最關鍵的時候阻止,甚至逆轉。


    韓世忠這次的敗仗給趙桓提了個醒,用宋軍現有的力量去對抗金軍,戰局往往不可控。


    他不允許韓世忠壽春戰敗的局麵在川陝重演,否則川陝一旦出現閃失,金軍從關中侵入四川,順長江而下,那將是極其可怕的。


    這招在一百多年後的蒙古入侵南宋時就使用過。


    而在宋金大戰中,金軍也一再企圖這麽做,隻是被吳玠成功阻擊在了川陝。


    所以,趙桓要重新恢複對整個戰局的把控,不允許再出現任何自己無法把控的戰鬥發生。


    於是,趙桓批示同意川陝兩位大帥的保舉冊封曲端為威武大將軍,宣撫司都統製,賜金甲。


    趙桓派了傳旨宦官來到川陝,這裏已經修築了高台拜將。


    傳旨太監上高台之上宣讀聖旨,授予曲端以威武大將軍和宣撫司都統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沐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沐軼並收藏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