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張浚保薦
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 作者:沐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吳玠聽了之後有些猶豫,的確皇帝趙桓隻看結果,不看過程,反正這筆錢撥給他,他怎麽花是他的事。
如果軍隊糧草不夠,兵士軍餉不足,那麽肯定是要問責的,這些基本開銷要優先保證。
這些開銷之外的還有很富足的一部分,因為趙桓對軍隊曆來不吝惜錢財,他也知道將士們是拿腦袋掛在腰上去作戰的,理應得到豐厚的迴報,否則誰又願意賣命呢?
但是按照傳統,這些錢都是戰鬥勝利之後犒賞三軍立功將士的,曆史上從來沒有定期犒賞部隊的先例。
像張浚所說的那樣,十天犒賞一次,一個月賞銀一次,這似乎太頻繁了,這麽賞下去就算金山也不夠啊,畢竟他手下可是有十五萬大軍呢。
而且一旦開端之後,以後一旦要停,將士們必定怨聲載道,都有抱怨。
就像成語故事朝三暮四一樣,即便結果相同,但隻要改變了順序,就會讓人覺得吃虧了,士兵也是這樣,原本拿不到那麽多錢,等到要扣掉士兵就會覺得吃虧了,就會抱怨,這是人之常情。
所以吳玠最終還是搖頭說道:“除非你額外找到錢財,並且跟士兵說清楚大戰前的犒賞,戰後再論功行賞,不再定期犒勞,那樣可以,而且不能動用朝廷的軍餉,不能開這個口子。”
在曆史上張浚在川陝一帶經營財政非常有效果,積攢了大量的軍餉,所以他才搞得起十天犒勞一次,每個月賞銀一次的舉措。
其實當時經營財政的不是他,而是趙開這個張浚當時仰仗的財政總管,隻是現在趙開已經早就被趙桓挖走了,挖到京城幫趙桓管銀鈔寺去了,負責鈔票的發行,以及市場調研。
現在縱然張浚知道趙開的名頭,卻也沒辦法再把他招去為自己管財政,他總不能跟皇帝搶人才吧。
而且川蜀地區的財政早已經不是曆史上那般窮困潦倒,曆史上,川蜀被太祖趙匡胤和太宗皇帝趙光義報複性的財政政策搞得民不聊生,經濟陷於崩潰。
在趙桓登基之後,對川陝經濟重新進行了整頓,實施了大量的輸血式的財政政策,使得川陝的經濟迅速得到了恢複,重新成為天府之國。
所以這時候的川陝實際上財政方麵已經用不著趙開去理財生財了,軍餉又是足夠的,地方財政也非常充裕。
不過聽了吳玠所說,從軍費不能開支這筆錢之後,要求他另外籌錢,張浚就開始打地方財政的主意。
不過他初來乍到,對地方財政到底是一筆什麽樣的賬還不清楚,能不能挪出這筆錢也不清楚,但是這倒是個思路。
於是張浚說道:“好,我去籌錢,不動用軍餉用來定期犒賞軍隊,而且在大戰期間犒賞,戰爭結束,金軍撤走,咱們就停止。”
吳玠點頭道:“這可以。”
張浚又說道:“我聽說延安府知府曲端武藝超群,在對西夏戰爭中屢立戰功,在前幾次迎戰金軍的時候也是有不俗的表現,取得了很多戰鬥的勝利,這樣的人應該提拔起來。”
吳玠皺了皺眉,對曲端這個人他當然知道,在川陝跟完顏婁室交戰的幾次大戰中,曲端的確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沒有張浚說的那麽突出。
因為吳玠早就聽說過曲端這個人心狠手辣,排除異己不擇手段。
雖然打仗有兩把刷子,但是見死不救,踩著同僚的肩膀往上爬,甚至企圖暗算同僚,侵吞同僚的軍隊等等,事情早就傳開了。
所以曲端雖然是個驍勇善戰的戰將,品行卻不怎麽樣,因此雖然他屢立戰功,吳玠也沒有給他太高的職位,甚至沒有讓他在自己的左軍統領一隊人馬。
隻是把他任命為延安府知府,曲端手下的軍隊是在他的根據地流民和遊兵上又組建的一支雜牌軍,這支軍隊戰鬥力還可以。
因為曲端這個人就非常強勢,強將手下無弱兵,當然比起正規軍還是要差一些,守延安府足夠了。
在幾次完顏婁室侵入川陝都攻打過延安府,曲端守城,力保延安府沒有丟失,也算立下戰功的。
現在張浚一來居然馬上保曲端,這讓吳玠有些不高興。
畢竟曲端是他手下的人,張浚來了,居然建議他提拔手下,最容易給人一種錯覺,主帥並不賞識,而張浚看不過去提議提拔,那麽曲端感恩的不會是主帥吳玠,而是張浚。
更何況曲端這個人吳玠也看得很透,不想縱容他,但是張浚也是川陝的行政和財政掌印官,他不能直接拒絕,否則太掃麵子,以後如何相處。
於是吳玠決定試探說道:“張大人認為曲端可以擔任什麽樣的職務呢?”
張浚想了想,說道:“曲端非常善於打仗,我認為應該修築高台,請吳將軍親自封他為威武大將軍和宣撫司都統製。”
吳玠眉毛挑了挑,有些為難的說道:“這個職務不是我能夠隨便給就給的,這得朝廷決定,得有皇帝陛下親自授權才行的。”
“但是您作為右路軍統帥,有舉薦的權利,還請立刻向陛下上書封曲端這個職務,他必定能夠協助大帥抵抗完顏婁室,取得川陝戰役的勝利。”
吳玠笑了笑,說道:“張大人可能有所不知,在川陝屢次戰鬥中,我們都取得了勝利,把完顏婁室打殘了,甚至將他生擒活捉,並用錢財和妻女來贖身。
他現在還敢來,我們一樣可以狠狠教訓他。當然,前幾次的戰鬥全部都是陛下親自製定的作戰策略,我們隻是遵照執行。”
張浚連連點頭,又問他:“那這一次陛下有沒有給你們具體的作戰方案?”
“那倒沒有。”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前麵幾次陛下製定的作戰策略或許有效,不代表以後每迴都有效。
既然皇帝陛下這次沒有給咱們具體的作戰方案,那就得靠咱們積極應對了,包括人員的選用和排兵布陣。”
吳玠有些猶豫,半晌,他還是不願意太過草率決定,繼續用拖來處置,於是他對張浚說道:“這件事還是稟報陛下之後再說。”
張浚馬上說道:“那能否將我們迎敵的策略一並稟報陛下?”
吳玠有些吃驚,說道:“你已經想好如何迎敵了嗎?”
如果軍隊糧草不夠,兵士軍餉不足,那麽肯定是要問責的,這些基本開銷要優先保證。
這些開銷之外的還有很富足的一部分,因為趙桓對軍隊曆來不吝惜錢財,他也知道將士們是拿腦袋掛在腰上去作戰的,理應得到豐厚的迴報,否則誰又願意賣命呢?
但是按照傳統,這些錢都是戰鬥勝利之後犒賞三軍立功將士的,曆史上從來沒有定期犒賞部隊的先例。
像張浚所說的那樣,十天犒賞一次,一個月賞銀一次,這似乎太頻繁了,這麽賞下去就算金山也不夠啊,畢竟他手下可是有十五萬大軍呢。
而且一旦開端之後,以後一旦要停,將士們必定怨聲載道,都有抱怨。
就像成語故事朝三暮四一樣,即便結果相同,但隻要改變了順序,就會讓人覺得吃虧了,士兵也是這樣,原本拿不到那麽多錢,等到要扣掉士兵就會覺得吃虧了,就會抱怨,這是人之常情。
所以吳玠最終還是搖頭說道:“除非你額外找到錢財,並且跟士兵說清楚大戰前的犒賞,戰後再論功行賞,不再定期犒勞,那樣可以,而且不能動用朝廷的軍餉,不能開這個口子。”
在曆史上張浚在川陝一帶經營財政非常有效果,積攢了大量的軍餉,所以他才搞得起十天犒勞一次,每個月賞銀一次的舉措。
其實當時經營財政的不是他,而是趙開這個張浚當時仰仗的財政總管,隻是現在趙開已經早就被趙桓挖走了,挖到京城幫趙桓管銀鈔寺去了,負責鈔票的發行,以及市場調研。
現在縱然張浚知道趙開的名頭,卻也沒辦法再把他招去為自己管財政,他總不能跟皇帝搶人才吧。
而且川蜀地區的財政早已經不是曆史上那般窮困潦倒,曆史上,川蜀被太祖趙匡胤和太宗皇帝趙光義報複性的財政政策搞得民不聊生,經濟陷於崩潰。
在趙桓登基之後,對川陝經濟重新進行了整頓,實施了大量的輸血式的財政政策,使得川陝的經濟迅速得到了恢複,重新成為天府之國。
所以這時候的川陝實際上財政方麵已經用不著趙開去理財生財了,軍餉又是足夠的,地方財政也非常充裕。
不過聽了吳玠所說,從軍費不能開支這筆錢之後,要求他另外籌錢,張浚就開始打地方財政的主意。
不過他初來乍到,對地方財政到底是一筆什麽樣的賬還不清楚,能不能挪出這筆錢也不清楚,但是這倒是個思路。
於是張浚說道:“好,我去籌錢,不動用軍餉用來定期犒賞軍隊,而且在大戰期間犒賞,戰爭結束,金軍撤走,咱們就停止。”
吳玠點頭道:“這可以。”
張浚又說道:“我聽說延安府知府曲端武藝超群,在對西夏戰爭中屢立戰功,在前幾次迎戰金軍的時候也是有不俗的表現,取得了很多戰鬥的勝利,這樣的人應該提拔起來。”
吳玠皺了皺眉,對曲端這個人他當然知道,在川陝跟完顏婁室交戰的幾次大戰中,曲端的確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沒有張浚說的那麽突出。
因為吳玠早就聽說過曲端這個人心狠手辣,排除異己不擇手段。
雖然打仗有兩把刷子,但是見死不救,踩著同僚的肩膀往上爬,甚至企圖暗算同僚,侵吞同僚的軍隊等等,事情早就傳開了。
所以曲端雖然是個驍勇善戰的戰將,品行卻不怎麽樣,因此雖然他屢立戰功,吳玠也沒有給他太高的職位,甚至沒有讓他在自己的左軍統領一隊人馬。
隻是把他任命為延安府知府,曲端手下的軍隊是在他的根據地流民和遊兵上又組建的一支雜牌軍,這支軍隊戰鬥力還可以。
因為曲端這個人就非常強勢,強將手下無弱兵,當然比起正規軍還是要差一些,守延安府足夠了。
在幾次完顏婁室侵入川陝都攻打過延安府,曲端守城,力保延安府沒有丟失,也算立下戰功的。
現在張浚一來居然馬上保曲端,這讓吳玠有些不高興。
畢竟曲端是他手下的人,張浚來了,居然建議他提拔手下,最容易給人一種錯覺,主帥並不賞識,而張浚看不過去提議提拔,那麽曲端感恩的不會是主帥吳玠,而是張浚。
更何況曲端這個人吳玠也看得很透,不想縱容他,但是張浚也是川陝的行政和財政掌印官,他不能直接拒絕,否則太掃麵子,以後如何相處。
於是吳玠決定試探說道:“張大人認為曲端可以擔任什麽樣的職務呢?”
張浚想了想,說道:“曲端非常善於打仗,我認為應該修築高台,請吳將軍親自封他為威武大將軍和宣撫司都統製。”
吳玠眉毛挑了挑,有些為難的說道:“這個職務不是我能夠隨便給就給的,這得朝廷決定,得有皇帝陛下親自授權才行的。”
“但是您作為右路軍統帥,有舉薦的權利,還請立刻向陛下上書封曲端這個職務,他必定能夠協助大帥抵抗完顏婁室,取得川陝戰役的勝利。”
吳玠笑了笑,說道:“張大人可能有所不知,在川陝屢次戰鬥中,我們都取得了勝利,把完顏婁室打殘了,甚至將他生擒活捉,並用錢財和妻女來贖身。
他現在還敢來,我們一樣可以狠狠教訓他。當然,前幾次的戰鬥全部都是陛下親自製定的作戰策略,我們隻是遵照執行。”
張浚連連點頭,又問他:“那這一次陛下有沒有給你們具體的作戰方案?”
“那倒沒有。”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前麵幾次陛下製定的作戰策略或許有效,不代表以後每迴都有效。
既然皇帝陛下這次沒有給咱們具體的作戰方案,那就得靠咱們積極應對了,包括人員的選用和排兵布陣。”
吳玠有些猶豫,半晌,他還是不願意太過草率決定,繼續用拖來處置,於是他對張浚說道:“這件事還是稟報陛下之後再說。”
張浚馬上說道:“那能否將我們迎敵的策略一並稟報陛下?”
吳玠有些吃驚,說道:“你已經想好如何迎敵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