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為什麽看不起朕?
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 作者:沐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上皇鬆一口氣,如果隻是裁撤宮女宦官,那是小事。
趕緊說道:“是呀,老拙也覺得宮女宦官太多了,老拙早就三令五申,以後要嚴格篩選,到了年紀的宮女該外放的就趕緊外放。
對於宦官,年邁的送出去養老,每年選的宮女數量要嚴格控製,可是這幫人不聽,對老拙陽奉陰違,表麵上答應得好好的,私下裏卻還是我行我素,並且還瞞著老拙。
所以這一次如果官家要裁撤宮女和宦官,老拙沒有任何意見,完全讚同,具體數目由官家來定,老拙一定先把延福宮的這些宮女宦官按照官家定的數目進行裁撤。”
趙桓點頭:“要是這樣那就再好不過了,宮女宦官裁撤的數目,臣是這麽想的,宮女年輕的出去還可以嫁人,但宦官已經損毀了身子,出去會受人歧視,很多人是沒辦法正常生活的。
所以主要裁撤的是宮女,而宦官年邁的,就按照道君官家所說,送出去頤養天年,也不用再勞作了,服侍天子一輩子,也該享享清福了。
另外對於年輕力壯的,則裁撤一批宦官到文思院去做工,文思院下一步臣想擴大規模,開辦一些新的產業,做一些新的調整,需要人手。
而文思院又是皇家的產業,交給外人也不放心,這些宦官服侍天子很多年,知根知底,用起來順心。”
太上皇忙點頭說道:“官家考慮周全,如此甚好,準備裁撤多少人呢?老拙心裏也好有個數。”
“裁減三分之一,道君認為可以嗎?”
“呃,行啊,皇宮裏要那麽多人做什麽?”
實際上太上皇心裏直抽抽,畢竟他已經習慣了前唿後擁,到處都是眾星捧月的感覺,如果一下裁掉三分之一,會空去很多人。
而且鶯鶯燕燕的看著多好,這麽多宮女,如花似玉還沒享受,官家就要把他們送出宮去配人家了,覺得還是有些舍不得,可是官家開口了,他能說不嗎?隻能點頭。
趙桓笑道:“既然如此,那就這麽定了,我讓邵成章按照這個標準來擬出名單進行裁撤。”
太上皇又說道:“對了,剛才官家說起了文思院,準備把文思院重新擴充並做調整,卻不知道具體有何舉措呀?這個報紙都還一直沒有看到。”
趙桓說道:“文思院是皇家的產業,怎麽著都得跟道君您好好商議商議,再作出處理。”
太上皇忙賠笑說道:“官家過謙了,官家怎麽裁定老拙都沒有意見。”
“是嗎?”
趙桓這句話讓太上皇心頭猛的一震,趕緊賠笑說道:“當然是真的。”
趙桓說道:“既然這樣,那臣就不客氣了,臣覺得現在後宮的諸位嬪妃,女官宦官拿的俸祿太高了。
比如太上皇後俸祿,居然每個月達到了一萬五千貫,太嚇人了,這麽多錢拿來幹嘛呢?
臣已經跟趙鼎他們說了,皇家不需要天下供奉,皇家能夠自己掙錢,就用我們現在手裏的錢去賺錢,賺到了錢就足夠讓整個皇室過得很好,甚至比現在還好。
所以道君不要以為臣是想裁減後宮用度,而是想把多餘的錢拿出來,投資到實業之中去賺錢,錢隻有去賺錢才能生錢,才能變成活錢。
否則放在倉庫裏裝在箱子裏,那是守財奴,錢是不能夠自己生出錢來的,必須要投入到生產生活中去賺錢才會生錢。”
太上皇點頭道:“官家所說是個道理,不知官家有什麽具體的打算?”
“臣是這樣想的,後宮嬪妃和高等級的宦官宮女,從每個月的俸祿扣出一半,用來購買皇家債券,每個月都要扣,持續的購買。
而皇家的債券為期一到三年,就按三年算吧,年利率為百分之三,這已經是很高了,這些錢將會投入到文思院之中。
而文思院下一步改成企業化管理,推進市場引入市場競爭,讓產品說話,而不是靠皇家的權勢強買強賣,這樣一定能夠掙大錢。
在臣的主導之下,光是文思院掙到的錢,養活整個後宮綽綽有餘,賺的利潤絕對不會低於現在的水平。
除了文思院,臣下一步還會推行其他的一些舉措,比如皇家郵政,啟動皇家郵政的資金,也是發行的這些皇家債券,用這些錢來籌辦。
所以不僅要靠俸祿,而且每一位都要掏出自己的俸祿來購購買皇家債券,這樣采購多才能用於發展實業,放心吧,有朕的經濟頭腦,一定能掙到大錢。”
太上皇根本不相信自己兒子有什麽經濟頭腦,能掙大錢。
不過官家都這麽說了,又找了這樣一個他覺得很拙劣的借口,那就隻能這麽辦。
好在官家不是白拿走,而是買什麽皇家債券,而且三年期每年利息百分之三,雖然在他看來已經很低了,但沒辦法,總比沒有好,至少能把本金拿迴來。
如果是這樣,那麽後宮嬪妃這些人倒誰也不敢說過二話出來,畢竟官家要用錢,向他們借他們能說不嗎?又不是誠心要。
至於官家是不是拿去掙錢,將來有沒有利息,他們誰也沒辦法左右。
太上皇馬上說道:“這個沒有問題,隻是老拙私庫在前些日子花銷比較大,都已經空了,沒什麽錢了。”
對這個趙桓是知道的,太上皇把自己的私庫掏空準備去討好金朝的,當然那些錢全都落在了趙桓的私庫之中,隻是太上皇不知道罷了。
趙桓擺擺手說道:“道君要買多少皇家債務,這個自己定,其他人必須強製一半以上。
這個希望道君能幫朕監督好執行好,尤其是延福宮那些嬪妃和宮女宦官,他們大把的錢握在手裏幹什麽呢?不拿出來投資。
如果道君能好好跟他們說,他們心甘情願的拿錢出來買,那大家都好,都有臉麵。
如果有人不願意拿錢出來讓朕去賺錢,那就是不把朕看在眼中,朕就得請他到皇城司去說說清楚,為什麽看不起朕?
這話希望道君能夠傳達到每一位嬪妃皇子公主,以及高級的宮女宦官耳朵裏去,而且要快。
因為皇家債券很快就會發行了,優先在皇宮裏,當然對於普通的宮女宦官,他們的錢不多,所以完全由他們自願,願意投錢進來的,相信臣能掙錢的,都可以。
如果不願意也沒關係,不許勉強,但是對於高級的宦官和宮女,以及嬪妃公主皇子,則要強製拿出一半的財產購買。”
趕緊說道:“是呀,老拙也覺得宮女宦官太多了,老拙早就三令五申,以後要嚴格篩選,到了年紀的宮女該外放的就趕緊外放。
對於宦官,年邁的送出去養老,每年選的宮女數量要嚴格控製,可是這幫人不聽,對老拙陽奉陰違,表麵上答應得好好的,私下裏卻還是我行我素,並且還瞞著老拙。
所以這一次如果官家要裁撤宮女和宦官,老拙沒有任何意見,完全讚同,具體數目由官家來定,老拙一定先把延福宮的這些宮女宦官按照官家定的數目進行裁撤。”
趙桓點頭:“要是這樣那就再好不過了,宮女宦官裁撤的數目,臣是這麽想的,宮女年輕的出去還可以嫁人,但宦官已經損毀了身子,出去會受人歧視,很多人是沒辦法正常生活的。
所以主要裁撤的是宮女,而宦官年邁的,就按照道君官家所說,送出去頤養天年,也不用再勞作了,服侍天子一輩子,也該享享清福了。
另外對於年輕力壯的,則裁撤一批宦官到文思院去做工,文思院下一步臣想擴大規模,開辦一些新的產業,做一些新的調整,需要人手。
而文思院又是皇家的產業,交給外人也不放心,這些宦官服侍天子很多年,知根知底,用起來順心。”
太上皇忙點頭說道:“官家考慮周全,如此甚好,準備裁撤多少人呢?老拙心裏也好有個數。”
“裁減三分之一,道君認為可以嗎?”
“呃,行啊,皇宮裏要那麽多人做什麽?”
實際上太上皇心裏直抽抽,畢竟他已經習慣了前唿後擁,到處都是眾星捧月的感覺,如果一下裁掉三分之一,會空去很多人。
而且鶯鶯燕燕的看著多好,這麽多宮女,如花似玉還沒享受,官家就要把他們送出宮去配人家了,覺得還是有些舍不得,可是官家開口了,他能說不嗎?隻能點頭。
趙桓笑道:“既然如此,那就這麽定了,我讓邵成章按照這個標準來擬出名單進行裁撤。”
太上皇又說道:“對了,剛才官家說起了文思院,準備把文思院重新擴充並做調整,卻不知道具體有何舉措呀?這個報紙都還一直沒有看到。”
趙桓說道:“文思院是皇家的產業,怎麽著都得跟道君您好好商議商議,再作出處理。”
太上皇忙賠笑說道:“官家過謙了,官家怎麽裁定老拙都沒有意見。”
“是嗎?”
趙桓這句話讓太上皇心頭猛的一震,趕緊賠笑說道:“當然是真的。”
趙桓說道:“既然這樣,那臣就不客氣了,臣覺得現在後宮的諸位嬪妃,女官宦官拿的俸祿太高了。
比如太上皇後俸祿,居然每個月達到了一萬五千貫,太嚇人了,這麽多錢拿來幹嘛呢?
臣已經跟趙鼎他們說了,皇家不需要天下供奉,皇家能夠自己掙錢,就用我們現在手裏的錢去賺錢,賺到了錢就足夠讓整個皇室過得很好,甚至比現在還好。
所以道君不要以為臣是想裁減後宮用度,而是想把多餘的錢拿出來,投資到實業之中去賺錢,錢隻有去賺錢才能生錢,才能變成活錢。
否則放在倉庫裏裝在箱子裏,那是守財奴,錢是不能夠自己生出錢來的,必須要投入到生產生活中去賺錢才會生錢。”
太上皇點頭道:“官家所說是個道理,不知官家有什麽具體的打算?”
“臣是這樣想的,後宮嬪妃和高等級的宦官宮女,從每個月的俸祿扣出一半,用來購買皇家債券,每個月都要扣,持續的購買。
而皇家的債券為期一到三年,就按三年算吧,年利率為百分之三,這已經是很高了,這些錢將會投入到文思院之中。
而文思院下一步改成企業化管理,推進市場引入市場競爭,讓產品說話,而不是靠皇家的權勢強買強賣,這樣一定能夠掙大錢。
在臣的主導之下,光是文思院掙到的錢,養活整個後宮綽綽有餘,賺的利潤絕對不會低於現在的水平。
除了文思院,臣下一步還會推行其他的一些舉措,比如皇家郵政,啟動皇家郵政的資金,也是發行的這些皇家債券,用這些錢來籌辦。
所以不僅要靠俸祿,而且每一位都要掏出自己的俸祿來購購買皇家債券,這樣采購多才能用於發展實業,放心吧,有朕的經濟頭腦,一定能掙到大錢。”
太上皇根本不相信自己兒子有什麽經濟頭腦,能掙大錢。
不過官家都這麽說了,又找了這樣一個他覺得很拙劣的借口,那就隻能這麽辦。
好在官家不是白拿走,而是買什麽皇家債券,而且三年期每年利息百分之三,雖然在他看來已經很低了,但沒辦法,總比沒有好,至少能把本金拿迴來。
如果是這樣,那麽後宮嬪妃這些人倒誰也不敢說過二話出來,畢竟官家要用錢,向他們借他們能說不嗎?又不是誠心要。
至於官家是不是拿去掙錢,將來有沒有利息,他們誰也沒辦法左右。
太上皇馬上說道:“這個沒有問題,隻是老拙私庫在前些日子花銷比較大,都已經空了,沒什麽錢了。”
對這個趙桓是知道的,太上皇把自己的私庫掏空準備去討好金朝的,當然那些錢全都落在了趙桓的私庫之中,隻是太上皇不知道罷了。
趙桓擺擺手說道:“道君要買多少皇家債務,這個自己定,其他人必須強製一半以上。
這個希望道君能幫朕監督好執行好,尤其是延福宮那些嬪妃和宮女宦官,他們大把的錢握在手裏幹什麽呢?不拿出來投資。
如果道君能好好跟他們說,他們心甘情願的拿錢出來買,那大家都好,都有臉麵。
如果有人不願意拿錢出來讓朕去賺錢,那就是不把朕看在眼中,朕就得請他到皇城司去說說清楚,為什麽看不起朕?
這話希望道君能夠傳達到每一位嬪妃皇子公主,以及高級的宮女宦官耳朵裏去,而且要快。
因為皇家債券很快就會發行了,優先在皇宮裏,當然對於普通的宮女宦官,他們的錢不多,所以完全由他們自願,願意投錢進來的,相信臣能掙錢的,都可以。
如果不願意也沒關係,不許勉強,但是對於高級的宦官和宮女,以及嬪妃公主皇子,則要強製拿出一半的財產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