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通貨緊縮的後果
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 作者:沐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桓說道:“打個比方,如果你是作坊主,你生產一把鋤頭原來可以賣一百文,現在隻能賣七十文,那麽你還有動機去繼續生產嗎?”
李若水微微一愣,搖了搖頭:“如果還有利潤可掙,可能還會繼續生產,但是肯定沒有以前那麽有動力了。”
“你說的沒錯,價格下降對於生產者來說不是好事,就像糧價下降,對農民不是好事一樣。
《賣炭翁》裏就曾經有一句名言‘心憂炭賤願天寒’,擔心碳價格下降,希望天再冷一點,就能賣出好價錢。
如果價格大幅下降,賣炭翁也就沒有興趣再去燒炭南山中了,因為賣不出什麽錢了。
其實,曆朝曆代都程度不同地出現通貨緊縮,這主要是因為金銀銅錢作為貨幣存在天生的缺陷,就是總量經常不夠,不能滿足市場對貨幣量的需求。
朕曾看到過一則故事,說有個皇帝,因為看到了紙幣濫發,短時間之內紙幣巨額貶值,辛辛苦苦掙的財富一夜之間化為烏有,而使得很多家破人亡。
於是這位皇帝登基後就下決心不用紙幣,可是由於經濟的發展,錢遠遠不夠用,金銀銅錢市場上流通的錢太少了。
以至於這位皇帝最後不得不下令各家各戶有銅器的都要拿出來鑄成銅幣在市場上流通,否則要治罪。
用了這樣嚴苛的法律,結果銅幣依舊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最後沒辦法,隻好下令重新印紙幣。
結果又因為沒有足夠的金銀銅錢作為準備金,紙幣發行太多太爛,百姓拿到紙幣無法兌換成銅錢。
對紙幣失去了信心,國家信用喪失,使得這次發行紙幣又最終跟蔡京是同樣的結果,除了讓很多百姓因為持有紙幣而使得財富一夜之間全部蒸發而家破人亡之外,沒有帶來什麽好處。
這位皇帝之後的皇帝也沒有處理好紙幣濫發的問題,最終成為這個王朝走向覆滅的一個重要原因。”
李若水腦海中一直在思索官家說的是哪個朝代?
五代十國、南北朝還是戰國?想破腦袋也沒能找到一個對應的朝代和皇帝了。
終於等到趙桓說完了,才拱手惶恐的說道:
“臣愚鈍,竟然不知陛下說的是哪一個朝代?”
趙桓笑了笑,說道:“是個我大宋之外的一個國度。”
其實,趙桓說的是後世的明朝。
元朝末年,朝廷需要大量軍費,但是沒錢,於是走上了之前南宋和金朝都曾經幹過的蠢事,亂發紙幣。
導致劇烈的通貨膨脹,於是元末很多人起來造反,最終元朝覆滅。
朱元璋就是看到了這個悲劇,所以一開始他絕不發行紙幣。可是後來沒辦法,因為錢荒太嚴重,隻能發行紙幣,但是朱元璋又不懂紙幣基本原則和規律,一通濫發,導致物價飛漲,搞得很多地方百姓家破人亡,起來造反。
趙桓之所以提到這個事例,就是想告訴李若水,單純用金銀銅這些金屬貨幣來作為貨幣流通的話,是無法滿足市場需要的,朱元璋就是被逼發行了紙幣,隻是他沒掌握好。
趙桓又說道:“朕說這個故事,是要以此為鑒,不要重蹈覆轍。
否則將來朕和大宋就可能走上這位皇帝曾走過的路,也會出現那樣的悲劇。”
李若水笑了笑,說道:
“原來是虛構的,臣還在納悶怎麽沒聽說過這樣一個朝代的?”
趙桓並沒有笑,說道:
“那好,那我告訴你一個真實曆史發生的通貨緊縮的悲劇,就在漢朝。
漢朝的文景之治,給漢武帝積攢了堆積如山的錢財,很多錢串錢的繩子都爛了,錢都沒動過。很多倉庫糧食都發黴了,因為存糧太多吃不完。
這樣富足的朝廷,讓漢武帝雄心萬丈,也有了征服四海的本錢。
於是他四處出兵征戰。文景之治積攢下來堆積如山的錢財,在他一次又一次的對外用兵中消耗殆盡。
國庫沒錢了,他幹了什麽事這個你應該知道。”
李若水其實並不是很注意這些錢財有關的史料,但大致的曆史脈絡他還是知道的。
當下道:“漢武帝當時推行了三種新的貨幣,一個叫皮幣,就是用鹿皮做的錢幣,一個白金幣,一個叫三銖錢,都是麵值非常巨大的虛值貨幣,想借此聚斂民間錢財,最後把國家搞亂了。”
趙桓點頭說道:
“是的,漢武帝是曆史上第一個依靠虛值貨幣來聚斂錢財的皇帝。
他頒發的這三種新貨幣,貨幣的麵值本身遠遠超過貨幣本身的價值。比如皮幣,隻是一塊鹿皮,麵值標注卻是當四十萬錢。
而一枚白金幣也要求當三百錢用,而對三株錢本身價值低於當時市麵上流行的四銖錢,卻要一對一的兌換。
漢武帝強力推行這三種虛值貨幣,由於幣值遠遠超出貨幣本身的價值,百姓拒絕接收,為此漢武帝殺掉了幾十萬人,可是依舊無法強令百姓使用這樣的貨幣。
民間開始自行鑄造貨幣。最後,漢武帝這次的貨幣改革成了一場鬧劇。
後來,漢宣帝劉詢繼位。
他看到了漢武帝時混亂的貨幣製度,又很擔心當時的封建官僚借助手中擁有的大量貨幣來兼並土地,於是他在貨幣政策上來了一個大轉變。
他繼位之後,宣布漢朝不再鑄造新的貨幣,隻使用原先的貨幣,一直到貨幣自然消亡為止。
所以,他在位二十五年,朝廷沒有一次鑄造貨幣,完全停止了貨幣的供應。
市場上原本貨幣就少的可憐,再加上朝廷不再鑄幣投入市場,你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李若水搖頭。
趙桓說道:“由於錢荒越來越嚴重,導致漢宣帝時期價格大幅降低,關中平原糧價甚至降到了五錢,每一畝土地價格隻賣三十錢。
是真的那麽便宜嗎?不是,是市場上幾乎看不到銅錢。所以隻能把價格降到很低,才有銅錢去買,要價太高,大家沒錢買,那就賣不掉。”
“價錢這麽便宜不是好事嗎?”
李若水微微一愣,搖了搖頭:“如果還有利潤可掙,可能還會繼續生產,但是肯定沒有以前那麽有動力了。”
“你說的沒錯,價格下降對於生產者來說不是好事,就像糧價下降,對農民不是好事一樣。
《賣炭翁》裏就曾經有一句名言‘心憂炭賤願天寒’,擔心碳價格下降,希望天再冷一點,就能賣出好價錢。
如果價格大幅下降,賣炭翁也就沒有興趣再去燒炭南山中了,因為賣不出什麽錢了。
其實,曆朝曆代都程度不同地出現通貨緊縮,這主要是因為金銀銅錢作為貨幣存在天生的缺陷,就是總量經常不夠,不能滿足市場對貨幣量的需求。
朕曾看到過一則故事,說有個皇帝,因為看到了紙幣濫發,短時間之內紙幣巨額貶值,辛辛苦苦掙的財富一夜之間化為烏有,而使得很多家破人亡。
於是這位皇帝登基後就下決心不用紙幣,可是由於經濟的發展,錢遠遠不夠用,金銀銅錢市場上流通的錢太少了。
以至於這位皇帝最後不得不下令各家各戶有銅器的都要拿出來鑄成銅幣在市場上流通,否則要治罪。
用了這樣嚴苛的法律,結果銅幣依舊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最後沒辦法,隻好下令重新印紙幣。
結果又因為沒有足夠的金銀銅錢作為準備金,紙幣發行太多太爛,百姓拿到紙幣無法兌換成銅錢。
對紙幣失去了信心,國家信用喪失,使得這次發行紙幣又最終跟蔡京是同樣的結果,除了讓很多百姓因為持有紙幣而使得財富一夜之間全部蒸發而家破人亡之外,沒有帶來什麽好處。
這位皇帝之後的皇帝也沒有處理好紙幣濫發的問題,最終成為這個王朝走向覆滅的一個重要原因。”
李若水腦海中一直在思索官家說的是哪個朝代?
五代十國、南北朝還是戰國?想破腦袋也沒能找到一個對應的朝代和皇帝了。
終於等到趙桓說完了,才拱手惶恐的說道:
“臣愚鈍,竟然不知陛下說的是哪一個朝代?”
趙桓笑了笑,說道:“是個我大宋之外的一個國度。”
其實,趙桓說的是後世的明朝。
元朝末年,朝廷需要大量軍費,但是沒錢,於是走上了之前南宋和金朝都曾經幹過的蠢事,亂發紙幣。
導致劇烈的通貨膨脹,於是元末很多人起來造反,最終元朝覆滅。
朱元璋就是看到了這個悲劇,所以一開始他絕不發行紙幣。可是後來沒辦法,因為錢荒太嚴重,隻能發行紙幣,但是朱元璋又不懂紙幣基本原則和規律,一通濫發,導致物價飛漲,搞得很多地方百姓家破人亡,起來造反。
趙桓之所以提到這個事例,就是想告訴李若水,單純用金銀銅這些金屬貨幣來作為貨幣流通的話,是無法滿足市場需要的,朱元璋就是被逼發行了紙幣,隻是他沒掌握好。
趙桓又說道:“朕說這個故事,是要以此為鑒,不要重蹈覆轍。
否則將來朕和大宋就可能走上這位皇帝曾走過的路,也會出現那樣的悲劇。”
李若水笑了笑,說道:
“原來是虛構的,臣還在納悶怎麽沒聽說過這樣一個朝代的?”
趙桓並沒有笑,說道:
“那好,那我告訴你一個真實曆史發生的通貨緊縮的悲劇,就在漢朝。
漢朝的文景之治,給漢武帝積攢了堆積如山的錢財,很多錢串錢的繩子都爛了,錢都沒動過。很多倉庫糧食都發黴了,因為存糧太多吃不完。
這樣富足的朝廷,讓漢武帝雄心萬丈,也有了征服四海的本錢。
於是他四處出兵征戰。文景之治積攢下來堆積如山的錢財,在他一次又一次的對外用兵中消耗殆盡。
國庫沒錢了,他幹了什麽事這個你應該知道。”
李若水其實並不是很注意這些錢財有關的史料,但大致的曆史脈絡他還是知道的。
當下道:“漢武帝當時推行了三種新的貨幣,一個叫皮幣,就是用鹿皮做的錢幣,一個白金幣,一個叫三銖錢,都是麵值非常巨大的虛值貨幣,想借此聚斂民間錢財,最後把國家搞亂了。”
趙桓點頭說道:
“是的,漢武帝是曆史上第一個依靠虛值貨幣來聚斂錢財的皇帝。
他頒發的這三種新貨幣,貨幣的麵值本身遠遠超過貨幣本身的價值。比如皮幣,隻是一塊鹿皮,麵值標注卻是當四十萬錢。
而一枚白金幣也要求當三百錢用,而對三株錢本身價值低於當時市麵上流行的四銖錢,卻要一對一的兌換。
漢武帝強力推行這三種虛值貨幣,由於幣值遠遠超出貨幣本身的價值,百姓拒絕接收,為此漢武帝殺掉了幾十萬人,可是依舊無法強令百姓使用這樣的貨幣。
民間開始自行鑄造貨幣。最後,漢武帝這次的貨幣改革成了一場鬧劇。
後來,漢宣帝劉詢繼位。
他看到了漢武帝時混亂的貨幣製度,又很擔心當時的封建官僚借助手中擁有的大量貨幣來兼並土地,於是他在貨幣政策上來了一個大轉變。
他繼位之後,宣布漢朝不再鑄造新的貨幣,隻使用原先的貨幣,一直到貨幣自然消亡為止。
所以,他在位二十五年,朝廷沒有一次鑄造貨幣,完全停止了貨幣的供應。
市場上原本貨幣就少的可憐,再加上朝廷不再鑄幣投入市場,你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李若水搖頭。
趙桓說道:“由於錢荒越來越嚴重,導致漢宣帝時期價格大幅降低,關中平原糧價甚至降到了五錢,每一畝土地價格隻賣三十錢。
是真的那麽便宜嗎?不是,是市場上幾乎看不到銅錢。所以隻能把價格降到很低,才有銅錢去買,要價太高,大家沒錢買,那就賣不掉。”
“價錢這麽便宜不是好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