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臉皮還真夠厚的
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 作者:沐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城司。
鄭紳在極度忐忑與恐慌中等待著,他幾次大喊大叫要見太上皇,可是沒人理睬,喊得喉嚨都破了。
三天之後,孟忠厚這才出現在皇城司,提審了都快被關瘋了的鄭紳。
這三天裏,鄭紳不知道發生什麽,隻能是一直在不停猜測,處於崩潰的邊緣了。
人最害怕的時候是一無所知的時候,他不知道他惹的禍有多大,當然他知道他的罪行有多嚴重,但是他不知道皇帝掌握了多少罪行,他還有多少僥幸可言。
就是在這種驚恐害怕之中他終於等來了孟忠厚,而此刻他已經完全沒有了三天前被抓時的囂張。
他想明白了,孟忠厚之所以敢抓他這位太師,皇帝的外公,那麽一定有皇帝的授權,而且掌握了一定的證據,如果自己一直強硬到底,恐怕吃虧的是自己。
他早已沒有了三天前剛被抓時的有恃無恐,他對孟忠厚說道:“孟大人,你們是不是弄錯了?肯定是有誰在誣陷,我沒有做錯什麽。”
孟忠厚將一張清單放在桌上敲了敲,說道:“咱們先來對下賬。”
太師不明白孟忠厚這話什麽意思?什麽對賬?
當聽到孟忠厚後麵的話時,他就傻眼了。
“這是一張總清單,這三天我一直在忙著替你整理你家裏的那些財產,因為官家想知道你到底有多少錢?
這清理出來還真把官家嚇了一大跳,光金銀銅錢房產這些能折價的東西就有價值四千萬貫,更何況還有無數的文物字畫這些無法計價的東西。
我已經幫你從戶部調了你的曆年來的俸祿收入,以及你們家所有的正常的方法允許的收入全都算進去,而且還不算你吃喝用掉的,都還不及這個數字的十分之一。
那你告訴我這四千多萬貫錢財從哪來的?”
鄭紳這三天也不隻是坐著等死,他也在盤算和計劃。
“太上皇、皇帝賞賜的呀。”
“得了吧,這一部分收入我已經給你算過了,每一筆記賬都有記載,都能查出來的,還有嗎?”
“還……還有就是逢年過節,親戚朋友送的。”
“誰給你送的,每次送了多少?”
鄭紳根本說不清楚這四千多萬貫錢財從哪來的。包括他自己都是一筆糊塗賬,別人送了錢他就收。
幫別人辦事,有時候事情沒辦成他也不退,別人也沒辦法,隻好認了,他也不記賬。
當然大的受賄他是有數的,尤其馮澥在擔任鳳翔府知府期間,出售了神臂弓等軍用物資給西夏,西夏是花了血本的,這些錢多半都進了他的腰包,成了那一堆錢財中的一部分。
更多的是宋徽宗在當皇帝期間,他利用皇帝丈人的身份,通過自己的女兒對皇帝吹耳邊風,在外麵賣官收了大量錢財。
他提舉文思院,更是大肆侵吞錢財,還欺行霸市,強買強賣,搜刮了大量財物。
作為好幾次賑災救濟的宣撫使大使,侵吞朝廷的賑災款項,皇帝宋徽宗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就算知道的也是睜隻眼閉隻眼,他的膽子便越來越大。
可現在新皇帝要跟他較真了,不過他不害怕,大不了把這些錢全交出去好了,隻要能把命保住,他不相信皇帝會為了錢財而殺他這做外公的。
思及此,他兩手一攤,很幹脆的說道:“這些錢很多都是別人孝敬的,你知道什麽意思,你說行賄也行,不過蔡京當宰相的時候滿朝文武都在這麽做,誰要想提拔不往上送錢那是不可能的。
蔡京、王黼還有童貫等人領的頭,大家當然都跟著,也沒見到誰會被查,除了他們六個。
當然現在皇帝要查我,不是我無話可說,我願意把所有的家產全都捐獻出來。
現在不是打金朝缺錢嗎?就把我的這些錢財拿去充點軍費好了,算是我無償獻給朝廷的。”
孟忠厚不由為對方厚顏無恥失笑:“那是不是要官家給你發個勳章啊?”
“那倒不用,我是他外公,這是理所應當的,守住趙氏江山,也就守住了我們的飯碗,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嘛。”
鄭紳說得真是臉皮夠厚,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沒聽出孟忠厚話裏的譏諷,卻還是一本正經的這麽說著。
孟忠厚都氣笑了,說道:“如果是你自己的家產,你拿出來捐贈,固然是值得嘉獎的。
可是你九成以上的家產都是非法所得,理應抄沒充公,你又哪來的權利把這些贓款贓物拿來捐獻呢?
這是你的嗎?是你違反王法非法收受的賄賂,是你侵吞的朝廷款項,是你魚肉百姓所得。鄭太師,你的臉皮還真夠厚的。”
鄭紳訕訕的笑了笑說:“我的意思是不用查了,我都認,官家怎麽罰我老頭子都認了,沒必要去細細的摳哪一筆是哪一筆。
你說全都是貪汙賄賂所得,我認罪,簽字畫押,反正官家讓我死,我也心甘情願。”
鄭紳說到後麵,話語中竟然帶著幾分悲涼,他是以退為進,他知道自己越是這麽說,皇帝可能就越不會殺他。
大宋朝廷基本上沒有因為貪汙賄賂而殺大臣的。
更何況他身份如此特殊,皇帝就更不會對他動刀子。
孟忠厚一句話戳穿了他最後的心理底線:“你以為你是官家的外公,又隻是貪沒了錢財官家不會殺你,對嗎?
若是這樣你就想錯了,因為你不止貪沒了錢財,還將軍火出售給西夏,還串聯禁軍將領企圖謀反。
這些相應的證據我們全都拿到了,之所以現在才抓捕你審訊你,你以為前麵這些天我們都閑著嗎?就是為了搜羅足夠的證據才對你動手。”
鄭紳頓時如遭雷擊,驚恐的望向孟忠厚。
他不知道孟忠厚這話是訛他還是真的?
不過他立刻就發現孟忠厚說的肯定是真的,如果那些人不供認出來,孟忠厚是不可能知道得那麽詳細的。
尤其是未遂的那次政變,連禁軍的將領都準確說出來了,不掌握了相關證據,根本不可能。
鄭紳在極度忐忑與恐慌中等待著,他幾次大喊大叫要見太上皇,可是沒人理睬,喊得喉嚨都破了。
三天之後,孟忠厚這才出現在皇城司,提審了都快被關瘋了的鄭紳。
這三天裏,鄭紳不知道發生什麽,隻能是一直在不停猜測,處於崩潰的邊緣了。
人最害怕的時候是一無所知的時候,他不知道他惹的禍有多大,當然他知道他的罪行有多嚴重,但是他不知道皇帝掌握了多少罪行,他還有多少僥幸可言。
就是在這種驚恐害怕之中他終於等來了孟忠厚,而此刻他已經完全沒有了三天前被抓時的囂張。
他想明白了,孟忠厚之所以敢抓他這位太師,皇帝的外公,那麽一定有皇帝的授權,而且掌握了一定的證據,如果自己一直強硬到底,恐怕吃虧的是自己。
他早已沒有了三天前剛被抓時的有恃無恐,他對孟忠厚說道:“孟大人,你們是不是弄錯了?肯定是有誰在誣陷,我沒有做錯什麽。”
孟忠厚將一張清單放在桌上敲了敲,說道:“咱們先來對下賬。”
太師不明白孟忠厚這話什麽意思?什麽對賬?
當聽到孟忠厚後麵的話時,他就傻眼了。
“這是一張總清單,這三天我一直在忙著替你整理你家裏的那些財產,因為官家想知道你到底有多少錢?
這清理出來還真把官家嚇了一大跳,光金銀銅錢房產這些能折價的東西就有價值四千萬貫,更何況還有無數的文物字畫這些無法計價的東西。
我已經幫你從戶部調了你的曆年來的俸祿收入,以及你們家所有的正常的方法允許的收入全都算進去,而且還不算你吃喝用掉的,都還不及這個數字的十分之一。
那你告訴我這四千多萬貫錢財從哪來的?”
鄭紳這三天也不隻是坐著等死,他也在盤算和計劃。
“太上皇、皇帝賞賜的呀。”
“得了吧,這一部分收入我已經給你算過了,每一筆記賬都有記載,都能查出來的,還有嗎?”
“還……還有就是逢年過節,親戚朋友送的。”
“誰給你送的,每次送了多少?”
鄭紳根本說不清楚這四千多萬貫錢財從哪來的。包括他自己都是一筆糊塗賬,別人送了錢他就收。
幫別人辦事,有時候事情沒辦成他也不退,別人也沒辦法,隻好認了,他也不記賬。
當然大的受賄他是有數的,尤其馮澥在擔任鳳翔府知府期間,出售了神臂弓等軍用物資給西夏,西夏是花了血本的,這些錢多半都進了他的腰包,成了那一堆錢財中的一部分。
更多的是宋徽宗在當皇帝期間,他利用皇帝丈人的身份,通過自己的女兒對皇帝吹耳邊風,在外麵賣官收了大量錢財。
他提舉文思院,更是大肆侵吞錢財,還欺行霸市,強買強賣,搜刮了大量財物。
作為好幾次賑災救濟的宣撫使大使,侵吞朝廷的賑災款項,皇帝宋徽宗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就算知道的也是睜隻眼閉隻眼,他的膽子便越來越大。
可現在新皇帝要跟他較真了,不過他不害怕,大不了把這些錢全交出去好了,隻要能把命保住,他不相信皇帝會為了錢財而殺他這做外公的。
思及此,他兩手一攤,很幹脆的說道:“這些錢很多都是別人孝敬的,你知道什麽意思,你說行賄也行,不過蔡京當宰相的時候滿朝文武都在這麽做,誰要想提拔不往上送錢那是不可能的。
蔡京、王黼還有童貫等人領的頭,大家當然都跟著,也沒見到誰會被查,除了他們六個。
當然現在皇帝要查我,不是我無話可說,我願意把所有的家產全都捐獻出來。
現在不是打金朝缺錢嗎?就把我的這些錢財拿去充點軍費好了,算是我無償獻給朝廷的。”
孟忠厚不由為對方厚顏無恥失笑:“那是不是要官家給你發個勳章啊?”
“那倒不用,我是他外公,這是理所應當的,守住趙氏江山,也就守住了我們的飯碗,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嘛。”
鄭紳說得真是臉皮夠厚,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沒聽出孟忠厚話裏的譏諷,卻還是一本正經的這麽說著。
孟忠厚都氣笑了,說道:“如果是你自己的家產,你拿出來捐贈,固然是值得嘉獎的。
可是你九成以上的家產都是非法所得,理應抄沒充公,你又哪來的權利把這些贓款贓物拿來捐獻呢?
這是你的嗎?是你違反王法非法收受的賄賂,是你侵吞的朝廷款項,是你魚肉百姓所得。鄭太師,你的臉皮還真夠厚的。”
鄭紳訕訕的笑了笑說:“我的意思是不用查了,我都認,官家怎麽罰我老頭子都認了,沒必要去細細的摳哪一筆是哪一筆。
你說全都是貪汙賄賂所得,我認罪,簽字畫押,反正官家讓我死,我也心甘情願。”
鄭紳說到後麵,話語中竟然帶著幾分悲涼,他是以退為進,他知道自己越是這麽說,皇帝可能就越不會殺他。
大宋朝廷基本上沒有因為貪汙賄賂而殺大臣的。
更何況他身份如此特殊,皇帝就更不會對他動刀子。
孟忠厚一句話戳穿了他最後的心理底線:“你以為你是官家的外公,又隻是貪沒了錢財官家不會殺你,對嗎?
若是這樣你就想錯了,因為你不止貪沒了錢財,還將軍火出售給西夏,還串聯禁軍將領企圖謀反。
這些相應的證據我們全都拿到了,之所以現在才抓捕你審訊你,你以為前麵這些天我們都閑著嗎?就是為了搜羅足夠的證據才對你動手。”
鄭紳頓時如遭雷擊,驚恐的望向孟忠厚。
他不知道孟忠厚這話是訛他還是真的?
不過他立刻就發現孟忠厚說的肯定是真的,如果那些人不供認出來,孟忠厚是不可能知道得那麽詳細的。
尤其是未遂的那次政變,連禁軍的將領都準確說出來了,不掌握了相關證據,根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