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幽州守衛戰
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 作者:沐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二太子雖然對大宋皇帝很感激,可是被俘虜的屈辱讓他狂性大發,跟宗翰商議報仇雪恨。
不過他已經發誓不再進入大宋一步,所以他唯一能血洗恥辱的就是幽州了,因為幽州現在位於金人的疆域內。
宗望的東路軍原本有五萬人馬,但婁室前一次進攻潼關的雜牌軍兩萬被全殲了,黃河邊五千合紮猛安被全殲,加上攻打開封時的一些損失,所以隻有兩萬多人了。
但是他全然不顧,憋足了一口氣想要奪迴幽州,皇帝用幽州換得了他的自由,他便要親自把它奪迴來,以雪前恥。
他跟宗翰商議借兵。
宗翰不得已,分了三萬人馬給他,湊足了五萬人,隨後一路馬不停蹄直奔幽州。
宗翰的西路軍原本有十五萬之眾,分五萬給完顏婁室進攻關中,經汾河河穀北上,他手裏就隻剩下十萬。
現在又分給宗望三萬,隻剩下七萬。
在進軍途中,宗翰感覺這一次一無所獲實在不爽,於是分兵兩萬給完顏傲裏率二萬人馬進攻山東,想一路搶掠弄些東西迴去。
而他率中軍五萬人北上大同。
因此,金軍北撤時,其實分兵四路。
二太子宗望的軍隊北進的速度是最快的,沿著華北平原疾馳,一路上暢行無阻,很多城池他們之前南下時都已經攻克過,此刻同樣也沒有人留守。
宋軍似乎沒想把它奪迴去,依舊是一座座空城。
隻不過金軍發現,這些城池宋軍實現了堅壁清野,他們不但找不到什麽糧食,甚至連一個人都看不見。
宗望終於率著軍隊抵達了燕京,也就是幽州。
這之前,他已經用八百裏加急向金國皇帝吳乞買稟報了他的作戰計劃,他要親手奪迴幽州,否則他沒臉迴去。
吳乞買對他的決定很支持,又增派了三萬人馬給他,同時調派了大量攻城器械,使得宗望的人馬達到了將近八萬,還有大量的攻城器械和糧草。
吳乞買派人提醒宗望,幽州城城池高大堅固,而且宋軍進駐前搬入了大量的糧草,根據留在城裏的細作觀察,城裏的糧草足夠支持一年的。
而且宋軍守軍達到四萬人,兵力對比僅僅是二比一,戰局對守城宋軍一方有利。
一般來說,攻城戰的兵力對比要達到四比一,才有可能強攻得手,城池越高大堅固,這比例就要越高。
所以,吳乞買建議宗望最好先行圍困,等到裏麵糧草耗盡之後,城不攻自破。
但宗望已經沒有辦法等,他要盡快拿下幽州城,用戰鬥的勝利來洗脫自己的冤屈。
所以增援部隊和糧草到齊之後,他立刻下令對幽州展開強攻。
鎮守幽州的大將是八字軍首領王彥,以及莘王趙植。
趙植已經下定決心,寧可戰死城樓,也絕不能讓幽州失守。
皇帝說了,守住城,或者戰死,他的王位都可以世襲罔替。如果棄城逃走,不僅王位不保,還要斬首並株連家人。
所以,他唯有一條路,那就是死守。
幽州有三個統帥,分別是莘王趙植、右軍都統製劉錡和中軍副都統製王彥。
但是皇帝趙桓的聖旨已經明確任命劉錡擔任防守幽州城的軍事總指揮,莘王趙植和王彥都必須聽從劉錡的節製。
趙桓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是因劉錡此人非常善於守城。
他曾經以幾千人馬守住了順昌,那隻是一個平原地區的小城,他不僅守住了,還抗擊了金兀術的十萬大軍,並重創敵軍,取得了順昌大捷。
這可是南宋十三大功之中之一,劉錡也因為這一戰成名,區區幾千人就能守住城池,讓金兀術的十萬人馬都無法攻克劉錡的城池。
守城術在宋朝軍事史上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很多大臣和將領都著書專門進行過研究。
趙桓當然也讀過很多這類的曆史資料,知道劉錡守城的辦法多,而且他本身就是武將,身先士卒。
王彥雖然驍勇,但守城方麵比不上劉錡。
王彥對這個決定也沒有異議。畢竟劉錡是將門之後,他老爹那可是瀘川軍節度使劉仲武。官職上劉錡是都統製,他王彥隻是副都統製,當然也聽從人家的指揮。
而莘王趙植,當地聖旨已經寫明,隻負責撫慰軍隊和百姓,穩定軍心民心。
幽州原本就是一個城池高大堅固的堡壘,各種城防設施十分齊備。
之前趙桓要求金朝交割幽州和太原的時候,提出的條件是不允許搬走一人一馬,必須所有東西全部留下,否則別想指望釋放二太子。
吳乞買自己也覺得就算全部留給大宋,他依舊能夠再重新搶迴來,所以也很幹脆,把整個城都給了大宋,因此城裏防禦,包括守城的器械設備全都在城裏。
百姓人口已經有二三十萬。
在幾年前,金國把幽州交給大宋的時候,曾強行把城裏百姓全部遷走,使得童貫當時接手幽州的時候,完全是一座空城。
不過後來金人又奪迴了幽州,重新大量遷人口進入幽州居住,因此幽州此刻還是有一定二十多萬人的規模了。
宗望不顧吳乞買的提醒,下令強攻幽州。
大量的投石機已經製作好了,數百架一起向幽州城開始炮轟,無數的石頭跟雨點一般的落在城上。
可是這些石頭卻沒有造成多大的傷害,因為拋石機拋上去的巨石大部分都被城牆上早就已經張開的一道一道的青布幕和索網給阻攔了。
這些是專門用來對付投石機的石頭的。石頭砸在這上麵,就會被這一道道的青布幕和索網給阻攔。
這東西能以柔克剛,石頭沒辦法摧毀,反倒會被其卸掉力道,然後滑落在城樓之上,成為守城人用城上的投石機進行反擊的彈藥。
當然,相當一部分石頭是直接命中了城牆,投石機最重要的目的不是傷人,而是破壞城牆。
但是幽州城牆異常高大堅固,加上劉錡原本就擅長守城,進駐之後立即開戰守城準備,在宗望率軍抵達時,已經做好了充裕的守城準備了。
除了阻攔的網繩之外,還有無數的厚重的竹編製一排排的防護網,裏麵填塞這稻草、夯土之類的緩衝物,懸掛在了城牆之上,石頭砸在上麵,相當一部分的巨大衝擊力被這些東西釋放,對城牆損害就不大了。
不過他已經發誓不再進入大宋一步,所以他唯一能血洗恥辱的就是幽州了,因為幽州現在位於金人的疆域內。
宗望的東路軍原本有五萬人馬,但婁室前一次進攻潼關的雜牌軍兩萬被全殲了,黃河邊五千合紮猛安被全殲,加上攻打開封時的一些損失,所以隻有兩萬多人了。
但是他全然不顧,憋足了一口氣想要奪迴幽州,皇帝用幽州換得了他的自由,他便要親自把它奪迴來,以雪前恥。
他跟宗翰商議借兵。
宗翰不得已,分了三萬人馬給他,湊足了五萬人,隨後一路馬不停蹄直奔幽州。
宗翰的西路軍原本有十五萬之眾,分五萬給完顏婁室進攻關中,經汾河河穀北上,他手裏就隻剩下十萬。
現在又分給宗望三萬,隻剩下七萬。
在進軍途中,宗翰感覺這一次一無所獲實在不爽,於是分兵兩萬給完顏傲裏率二萬人馬進攻山東,想一路搶掠弄些東西迴去。
而他率中軍五萬人北上大同。
因此,金軍北撤時,其實分兵四路。
二太子宗望的軍隊北進的速度是最快的,沿著華北平原疾馳,一路上暢行無阻,很多城池他們之前南下時都已經攻克過,此刻同樣也沒有人留守。
宋軍似乎沒想把它奪迴去,依舊是一座座空城。
隻不過金軍發現,這些城池宋軍實現了堅壁清野,他們不但找不到什麽糧食,甚至連一個人都看不見。
宗望終於率著軍隊抵達了燕京,也就是幽州。
這之前,他已經用八百裏加急向金國皇帝吳乞買稟報了他的作戰計劃,他要親手奪迴幽州,否則他沒臉迴去。
吳乞買對他的決定很支持,又增派了三萬人馬給他,同時調派了大量攻城器械,使得宗望的人馬達到了將近八萬,還有大量的攻城器械和糧草。
吳乞買派人提醒宗望,幽州城城池高大堅固,而且宋軍進駐前搬入了大量的糧草,根據留在城裏的細作觀察,城裏的糧草足夠支持一年的。
而且宋軍守軍達到四萬人,兵力對比僅僅是二比一,戰局對守城宋軍一方有利。
一般來說,攻城戰的兵力對比要達到四比一,才有可能強攻得手,城池越高大堅固,這比例就要越高。
所以,吳乞買建議宗望最好先行圍困,等到裏麵糧草耗盡之後,城不攻自破。
但宗望已經沒有辦法等,他要盡快拿下幽州城,用戰鬥的勝利來洗脫自己的冤屈。
所以增援部隊和糧草到齊之後,他立刻下令對幽州展開強攻。
鎮守幽州的大將是八字軍首領王彥,以及莘王趙植。
趙植已經下定決心,寧可戰死城樓,也絕不能讓幽州失守。
皇帝說了,守住城,或者戰死,他的王位都可以世襲罔替。如果棄城逃走,不僅王位不保,還要斬首並株連家人。
所以,他唯有一條路,那就是死守。
幽州有三個統帥,分別是莘王趙植、右軍都統製劉錡和中軍副都統製王彥。
但是皇帝趙桓的聖旨已經明確任命劉錡擔任防守幽州城的軍事總指揮,莘王趙植和王彥都必須聽從劉錡的節製。
趙桓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是因劉錡此人非常善於守城。
他曾經以幾千人馬守住了順昌,那隻是一個平原地區的小城,他不僅守住了,還抗擊了金兀術的十萬大軍,並重創敵軍,取得了順昌大捷。
這可是南宋十三大功之中之一,劉錡也因為這一戰成名,區區幾千人就能守住城池,讓金兀術的十萬人馬都無法攻克劉錡的城池。
守城術在宋朝軍事史上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很多大臣和將領都著書專門進行過研究。
趙桓當然也讀過很多這類的曆史資料,知道劉錡守城的辦法多,而且他本身就是武將,身先士卒。
王彥雖然驍勇,但守城方麵比不上劉錡。
王彥對這個決定也沒有異議。畢竟劉錡是將門之後,他老爹那可是瀘川軍節度使劉仲武。官職上劉錡是都統製,他王彥隻是副都統製,當然也聽從人家的指揮。
而莘王趙植,當地聖旨已經寫明,隻負責撫慰軍隊和百姓,穩定軍心民心。
幽州原本就是一個城池高大堅固的堡壘,各種城防設施十分齊備。
之前趙桓要求金朝交割幽州和太原的時候,提出的條件是不允許搬走一人一馬,必須所有東西全部留下,否則別想指望釋放二太子。
吳乞買自己也覺得就算全部留給大宋,他依舊能夠再重新搶迴來,所以也很幹脆,把整個城都給了大宋,因此城裏防禦,包括守城的器械設備全都在城裏。
百姓人口已經有二三十萬。
在幾年前,金國把幽州交給大宋的時候,曾強行把城裏百姓全部遷走,使得童貫當時接手幽州的時候,完全是一座空城。
不過後來金人又奪迴了幽州,重新大量遷人口進入幽州居住,因此幽州此刻還是有一定二十多萬人的規模了。
宗望不顧吳乞買的提醒,下令強攻幽州。
大量的投石機已經製作好了,數百架一起向幽州城開始炮轟,無數的石頭跟雨點一般的落在城上。
可是這些石頭卻沒有造成多大的傷害,因為拋石機拋上去的巨石大部分都被城牆上早就已經張開的一道一道的青布幕和索網給阻攔了。
這些是專門用來對付投石機的石頭的。石頭砸在這上麵,就會被這一道道的青布幕和索網給阻攔。
這東西能以柔克剛,石頭沒辦法摧毀,反倒會被其卸掉力道,然後滑落在城樓之上,成為守城人用城上的投石機進行反擊的彈藥。
當然,相當一部分石頭是直接命中了城牆,投石機最重要的目的不是傷人,而是破壞城牆。
但是幽州城牆異常高大堅固,加上劉錡原本就擅長守城,進駐之後立即開戰守城準備,在宗望率軍抵達時,已經做好了充裕的守城準備了。
除了阻攔的網繩之外,還有無數的厚重的竹編製一排排的防護網,裏麵填塞這稻草、夯土之類的緩衝物,懸掛在了城牆之上,石頭砸在上麵,相當一部分的巨大衝擊力被這些東西釋放,對城牆損害就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