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其實已經有自己的思路,但他想先聽聽李綱、嶽飛這些名將的想法。


    在座的吳玠、楊沂中等人雖然若幹年後都是名震天下的戰神,但這時候都還隻是初出茅廬而已,沒有名氣也沒有閱曆,突然要說這麽深奧的問題,還真沒幾個能說得出來,所以都低著頭。


    不過嶽飛、韓世忠等人是有想法的,隻是職位太低,不敢貿然開口。


    趙桓望向李綱說道:“李卿,你先說吧。”


    李綱忙拱手答應,理了理胡須說道:


    “臣以為,要提升軍隊戰力,當務之急是整頓軍紀,我軍現在遇到敵軍一戰即潰,甚至望風而逃必比皆是,逃兵得不到任何懲罰。


    由此一來人人效仿,軍隊無心戀戰,所以軍紀廢弛的問題是當務之急,必須立下更為嚴格的戰時軍令。


    臣在路途中就已經思慮過如何整軍的問題,並草擬軍章二十一條,以及其他的一些想法,寫成了劄子,原本想上奏陛下,既然今日陛下當麵垂詢,臣便即奉上。”


    說著,從袖籠中取出一個劄子,邵成章趕緊上前接了過來,小碎步來到皇帝趙桓龍案後,恭敬的遞給了趙桓。


    趙桓接過放到一邊,說道:


    “這個迴頭朕慢慢看,你現在揀緊要的先說一下,咱們商議一番。”


    李綱拱手答應,說道:


    “臣這軍製二十一條,主要內容為,遇賊敵進前用命者,賞;輒退不用命者,斬;賊眾我寡,力不能勝,因致潰散,不歸本部本寨聚集者,斬;因而逃歸住營去處及作過者,家族並誅。”


    趙桓點頭道:“很好,這主要是針對咱們宋軍很多兵士不戰而潰,逃竄各地,乘亂作亂而製訂的,很有針對性。”


    “聖明不過陛下!”


    趙桓微笑:“你接著說。”


    李綱說道:“全軍勝,則全軍推賞,全隊勝,則全隊推賞。同退走者,盡斬。軍、隊雖不勝,其間有能自斬賊級,及中傷在前者,自行推賞。”


    趙桓又讚歎道:“很有道理,賞罰分明。這一條跟金軍的軍紀有異曲同工之妙。金軍戰鬥力這麽強,與他們嚴明的軍紀是有很大關係的。”


    趙桓沉思一會兒,說道:“朕也就隨口插這麽一句,你接著說。”


    李綱又接著說道:“統製官、部、隊將遇敵怯懦,不能率眾用命者,斬。賊攻一軍危急,而餘軍不策應者,統兵官當行軍法;賊攻一部一隊,部、隊不策應者,部,隊將當行軍法。”


    趙桓又點頭:“理應如此,不然見死不救,互相拆台,這仗就沒辦法打。”


    接著,李綱又談了他對新的禁軍組建的構想。


    趙桓聽得很仔細。李綱雖然是文臣,卻也熟讀兵書,懂兵知兵,說得頭頭是道。


    曆史上,李綱對宋朝軍隊的整治曾經落到了實處。


    他當宰相的時候,大力推行他的治軍新政,隻可惜李綱沒幾個月就被趙構罷相了。


    因為他當宰相的時間很短,他的這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最終被廢棄了,南宋又恢複了之前的軍隊混亂的狀態,這也與南宋皇帝趙構當時混亂治軍思想有莫大關係。


    趙構在當皇帝最初的十來年,軍製一改再改,最後又迴到北宋老路上去了。


    北宋在金朝入侵之後,整個軍隊其實已經崩潰,軍不成軍,成建製的軍隊大都已經不複存在。


    在趙桓看來,其實這是好事,推倒重來,就不用去擔心什麽冗兵問題。


    李綱陳述完畢,坐迴了椅子。


    趙桓便又望向薛弼說道:“你是軍師,你來說說吧。”


    薛弼起身恭敬的迴答:


    “臣未曾帶過兵,便是說了也不過紙上談兵而已,臣身為軍機大臣,隻需嚴格執行皇帝陛下的聖旨,並根據陛下的作戰意圖製定出作戰計劃,這是臣的本分。


    至於如何對軍隊進行改革,真的不是臣所長,還請陛下見諒。”


    趙桓笑了笑,示意他坐下,心想這可真是個老狐狸。


    曆史上薛弼就是非常善於審時度勢,尤其是重大抉擇麵前,不會輕易開口,以便得罪人。


    他其實飽讀兵書,要說治軍之道,侃侃而談他比在座的所有人加起來都強,但是他卻選擇裝孫子。


    隻因為他感覺到皇帝其實已經有了清晰的治軍思路了,而他並不清楚皇帝是怎麽想的。


    還沒有摸清皇帝的思路之前,他說的任何發言都有可能跟皇帝相抵觸,甚至原則性的違背,從而不能跟皇帝保持一致,這是他的大忌。


    因此他選擇不顯擺,先等皇帝明確的態度出來,再忠誠的執行,會給皇帝更好的印象。


    趙桓知道他這個德性,也就懶得要求他說了,目光望向了韓世忠。


    韓世忠是這幾位大將中年紀最大的,已經差不多四十歲了。


    韓世忠躬身道:“李相公剛才所言即是,嚴明軍紀勢在必行,重建軍製,使其符合實戰需要也是當務之急,這些李相已經說的很多,臣都讚同,說不出更多的東西來。


    臣想補充一點,就是行軍打仗最大的拖累,那就是隨軍家屬問題。臣率軍作戰,每次最頭痛的便是隨軍家屬的安置。


    一支軍隊,一旦行動,經常要帶著幾倍於作戰軍人的家眷,得分兵護衛他們的平安。


    一旦遇敵,如何安置家人成為一個大麻煩,一旦軍隊潰散,這些戰士的家人就很可能被敵軍俘虜,這是兵士最為牽掛的。


    如果能夠將軍隊相對固定的駐紮在某個區域,使得隨軍家屬能在駐屯兵之所安頓,軍人便可放心上前線,也不用拖家帶口的大遷移,影響行軍速度和作戰效能。


    這隻是臣的愚見,不妥之處,還請陛下見諒。”


    趙桓頻頻點頭,韓世忠看得很清楚,這的確是宋朝募兵製的一個令人頭痛的老大難問題。


    因為大實行募兵製,軍人拿錢當兵養家糊口。按照慣例,所有軍人家屬都將作為軍屬隨軍隊行動,一旦軍隊換防或者長途遠征,隨行的家屬會占到一大半。


    軍隊還得拿出一部分人馬來護衛這些家屬,軍隊以往號稱多少其實更多不是浮誇,而是確有其數,因為算上了家屬,軍隊或許隻有十萬,加上家屬就有六十萬。


    如果軍隊的家眷不能得到有效安置,軍心便會浮動,將士的士氣就會受到很大影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沐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沐軼並收藏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