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2章 腓特烈的算計
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 作者:沐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戰鬥率先與馬蒂厄的格林公國之間爆發,腓特烈竟然讓他的妹妹伯莎打頭陣,而伯莎跟馬蒂厄那可是曾經的情侶,如今反目成仇,居然要在戰場上兵戎相見。
伯莎並沒有拒絕,因為馬蒂厄她早就已經放下了,不會再被情感所左右,所以打馬蒂厄跟打其他的人並沒有區別。
伯莎的軍中配備了很多中高級將領,他們是大宋派來的,從軍事指揮學校畢業並曾參加過戰爭的軍事指揮官,負責軍事指揮。
由於有了這些科班出身且有實戰經驗的大宋高中級軍事將領,伯莎的軍隊戰鬥力成倍增加,進攻勢如破竹,在格林公國邊境雙方軍隊數量差不多,但是戰局卻是一邊倒。
伯莎的軍隊原本就是訓練有術,因為趙桓為她的軍隊配備了新式的鎧甲,披甲率幾乎是百分之百。
並配有大量的戰馬,以騎兵為主,包括重騎兵和輕騎兵。重騎兵具有強大的進攻衝擊力,輕騎兵則能快速包抄穿插,所以隻一個照麵格林公國的軍隊便全線潰敗。
馬蒂厄沒想到曾經死皮賴臉想要嫁給他的伯莎,如今卻成了他的殺神,把他的軍隊打得丟盔卸甲,全軍潰逃。
本來馬蒂厄還想在軍隊沒有開戰之前與伯莎商談,他希望伯莎能夠看在他們以往曾經是情侶的份上能夠有所克製,大家意思意思就行了。
反正他馬蒂厄也不是真的要造反,隻是國王和內閣的要求太過分,他不能接受而已,好好談他也是可以接受的,至少得有個台階下。
可沒想到伯莎根本不給他這樣的機會,迅速將他的軍隊擊潰,一戰下來竟然損失過半,全線潰敗逃出了幾十英裏,伯莎的軍隊才停止追擊。
馬蒂厄安營紮寨清點損失,戰損達到了一萬五千人,當然其中的相當一部分是當了俘虜了。
趙桓沒有動用其他公國的軍隊,僅僅一個士瓦本公國的軍隊,就已經把格林公國打得大敗。
腓特烈非常高興,下令讓發誓的亨利向斯提裏亞公國發動進攻。
發誓的亨利也不客氣,率軍三萬進攻斯提裏亞公國,但是他的軍隊戰鬥力遠遠比不上伯莎的軍隊,於是雙方陷入了混戰,在邊境上激戰了三天三夜,都死了好幾千人,戰局陷入僵持。
隨後巴伐利亞公國的軍隊居然主動後撤,原因隻有一個,發誓的亨利要求國王腓特烈派援兵,被腓特烈拒絕,腓特烈要求發誓的亨利繼續堅持,直到取得勝利。
亨利很生氣,他派出特使告訴我腓特烈國王:“我知道你是想讓我跟奧拓卡拚個兩敗俱傷,我告訴你,你這樣的陰謀不可能得逞。
我不會把我的軍隊在戰場上拚光,也不可能讓你們在一旁坐山觀虎鬥。”
腓特烈國王一個勁解釋,但是發誓亨利根本不聽。
實際上,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的確是腓特烈國王想達到的目的,因為發誓的亨利是康拉德的姻親,但不是他腓特烈的。
腓特烈跟發誓的亨利關係並不好,而且發誓的亨利居然隻聽從內閣的命令,不聽他這位君王的,這讓腓特烈很不高興,自然是要借這個機會打壓亨利的,讓亨利知道他腓特烈可不是好惹的。
由於發誓的亨利撤軍,使得東線作戰陷於停頓。
但是奧拓卡並沒有趁機向腓特烈發動進攻,因為他的軍隊損失慘重。
他跟馬蒂厄的想法是一樣的,並不是真心要造反,而隻是想讓國王改變主意。
可沒想到國王和內閣卻真的動了刀兵,大軍壓境,這才被迫爆發了戰爭,如果能夠停戰談判也是可以接受的。
腓特烈立刻跟趙桓商議。
他說道:“發誓的亨利不願意繼續進攻,他要求增援,現在怎麽辦?”
趙桓奇怪地看著他,說道:“好像你是這場戰鬥的最高指揮官,我可是沒有任何指揮權,你來找我問,是不是問錯人了?”
腓特烈有些尷尬,說道:“你是攝政王,代表著小腓特烈,他也是國王,當然也有治理國家的權力,現在即便你沒有明確的軍事上的指揮權,但出出主意總是好的。”
趙桓便說道:“如果讓我出主意,那就簡單了,誰不服就打到他服。”
腓特烈又說道:“這個我也知道,可是我們軍隊不夠啊。”
“怎麽不夠了?你現在動用的西線和東線,總共加起來也才六萬人,還有差不多二十萬人軍隊還沒動呢,你打算留來幹什麽?”
腓特烈咬咬牙說道:“這些軍隊暫時不能動,是我準備用來跟短鬥篷亨利爭奪疆土的。
但是我必須要先把馬蒂厄和奧拓卡他們拿下,先安定了後方,才能集中力量對付短鬥篷安利。”
趙桓說道:“你都已經有計劃了,還來問我做什麽?按照你計劃實施不就完了。”
“發誓的亨利不聽我的話,不願意再進攻了,我想你能不能作為攝政王去與他商談,讓他出兵繼續進攻奧拓卡直到取得勝利?”
趙桓擺擺手說道:“牛不喝水強按頭那也是不行的,既然發誓的亨利不願意進攻斯坦尼亞公國,那好吧,叫士瓦本的伯莎出兵進攻就行了。
前提是要越過巴伐利亞公國,然後才能進攻斯坦尼亞公國,你作為國王下一道王命,準許士瓦本公國的軍隊越境進攻斯坦尼亞,他應該會答應的,這不就結了嗎?”
腓特烈連連點頭,卻又有些尷尬地說道:“發誓的亨利那邊我倒是可以下達一個王令,他應該也不會拒絕伯莎的軍隊越境進攻。
但關鍵就是伯莎,她是否願意兩線作戰,畢竟她剛在西邊跟格林公國打了一仗。
如果把軍隊撤離士瓦本轉而進攻斯坦尼亞公國,那後方就空虛了,萬一格林公國借機入侵士瓦本公國,這該如何是好?”
趙桓笑道:“那就看你這位國王的協調能力了,他格林公國能夠趁虛進攻士瓦本,難道你就不能讓北邊的薩克森公國趁機進攻他格林公國的後方嗎?
他的軍隊入侵士瓦本,也必然後方空虛,薩克森在他的後方,可以直接掏他老巢。
你可以讓薩克斯公國的軍隊在邊境集結,做出一副隨時進攻的架勢來,這樣就逼得格林公國不敢出兵入侵士瓦本公國了。”
伯莎並沒有拒絕,因為馬蒂厄她早就已經放下了,不會再被情感所左右,所以打馬蒂厄跟打其他的人並沒有區別。
伯莎的軍中配備了很多中高級將領,他們是大宋派來的,從軍事指揮學校畢業並曾參加過戰爭的軍事指揮官,負責軍事指揮。
由於有了這些科班出身且有實戰經驗的大宋高中級軍事將領,伯莎的軍隊戰鬥力成倍增加,進攻勢如破竹,在格林公國邊境雙方軍隊數量差不多,但是戰局卻是一邊倒。
伯莎的軍隊原本就是訓練有術,因為趙桓為她的軍隊配備了新式的鎧甲,披甲率幾乎是百分之百。
並配有大量的戰馬,以騎兵為主,包括重騎兵和輕騎兵。重騎兵具有強大的進攻衝擊力,輕騎兵則能快速包抄穿插,所以隻一個照麵格林公國的軍隊便全線潰敗。
馬蒂厄沒想到曾經死皮賴臉想要嫁給他的伯莎,如今卻成了他的殺神,把他的軍隊打得丟盔卸甲,全軍潰逃。
本來馬蒂厄還想在軍隊沒有開戰之前與伯莎商談,他希望伯莎能夠看在他們以往曾經是情侶的份上能夠有所克製,大家意思意思就行了。
反正他馬蒂厄也不是真的要造反,隻是國王和內閣的要求太過分,他不能接受而已,好好談他也是可以接受的,至少得有個台階下。
可沒想到伯莎根本不給他這樣的機會,迅速將他的軍隊擊潰,一戰下來竟然損失過半,全線潰敗逃出了幾十英裏,伯莎的軍隊才停止追擊。
馬蒂厄安營紮寨清點損失,戰損達到了一萬五千人,當然其中的相當一部分是當了俘虜了。
趙桓沒有動用其他公國的軍隊,僅僅一個士瓦本公國的軍隊,就已經把格林公國打得大敗。
腓特烈非常高興,下令讓發誓的亨利向斯提裏亞公國發動進攻。
發誓的亨利也不客氣,率軍三萬進攻斯提裏亞公國,但是他的軍隊戰鬥力遠遠比不上伯莎的軍隊,於是雙方陷入了混戰,在邊境上激戰了三天三夜,都死了好幾千人,戰局陷入僵持。
隨後巴伐利亞公國的軍隊居然主動後撤,原因隻有一個,發誓的亨利要求國王腓特烈派援兵,被腓特烈拒絕,腓特烈要求發誓的亨利繼續堅持,直到取得勝利。
亨利很生氣,他派出特使告訴我腓特烈國王:“我知道你是想讓我跟奧拓卡拚個兩敗俱傷,我告訴你,你這樣的陰謀不可能得逞。
我不會把我的軍隊在戰場上拚光,也不可能讓你們在一旁坐山觀虎鬥。”
腓特烈國王一個勁解釋,但是發誓亨利根本不聽。
實際上,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的確是腓特烈國王想達到的目的,因為發誓的亨利是康拉德的姻親,但不是他腓特烈的。
腓特烈跟發誓的亨利關係並不好,而且發誓的亨利居然隻聽從內閣的命令,不聽他這位君王的,這讓腓特烈很不高興,自然是要借這個機會打壓亨利的,讓亨利知道他腓特烈可不是好惹的。
由於發誓的亨利撤軍,使得東線作戰陷於停頓。
但是奧拓卡並沒有趁機向腓特烈發動進攻,因為他的軍隊損失慘重。
他跟馬蒂厄的想法是一樣的,並不是真心要造反,而隻是想讓國王改變主意。
可沒想到國王和內閣卻真的動了刀兵,大軍壓境,這才被迫爆發了戰爭,如果能夠停戰談判也是可以接受的。
腓特烈立刻跟趙桓商議。
他說道:“發誓的亨利不願意繼續進攻,他要求增援,現在怎麽辦?”
趙桓奇怪地看著他,說道:“好像你是這場戰鬥的最高指揮官,我可是沒有任何指揮權,你來找我問,是不是問錯人了?”
腓特烈有些尷尬,說道:“你是攝政王,代表著小腓特烈,他也是國王,當然也有治理國家的權力,現在即便你沒有明確的軍事上的指揮權,但出出主意總是好的。”
趙桓便說道:“如果讓我出主意,那就簡單了,誰不服就打到他服。”
腓特烈又說道:“這個我也知道,可是我們軍隊不夠啊。”
“怎麽不夠了?你現在動用的西線和東線,總共加起來也才六萬人,還有差不多二十萬人軍隊還沒動呢,你打算留來幹什麽?”
腓特烈咬咬牙說道:“這些軍隊暫時不能動,是我準備用來跟短鬥篷亨利爭奪疆土的。
但是我必須要先把馬蒂厄和奧拓卡他們拿下,先安定了後方,才能集中力量對付短鬥篷安利。”
趙桓說道:“你都已經有計劃了,還來問我做什麽?按照你計劃實施不就完了。”
“發誓的亨利不聽我的話,不願意再進攻了,我想你能不能作為攝政王去與他商談,讓他出兵繼續進攻奧拓卡直到取得勝利?”
趙桓擺擺手說道:“牛不喝水強按頭那也是不行的,既然發誓的亨利不願意進攻斯坦尼亞公國,那好吧,叫士瓦本的伯莎出兵進攻就行了。
前提是要越過巴伐利亞公國,然後才能進攻斯坦尼亞公國,你作為國王下一道王命,準許士瓦本公國的軍隊越境進攻斯坦尼亞,他應該會答應的,這不就結了嗎?”
腓特烈連連點頭,卻又有些尷尬地說道:“發誓的亨利那邊我倒是可以下達一個王令,他應該也不會拒絕伯莎的軍隊越境進攻。
但關鍵就是伯莎,她是否願意兩線作戰,畢竟她剛在西邊跟格林公國打了一仗。
如果把軍隊撤離士瓦本轉而進攻斯坦尼亞公國,那後方就空虛了,萬一格林公國借機入侵士瓦本公國,這該如何是好?”
趙桓笑道:“那就看你這位國王的協調能力了,他格林公國能夠趁虛進攻士瓦本,難道你就不能讓北邊的薩克森公國趁機進攻他格林公國的後方嗎?
他的軍隊入侵士瓦本,也必然後方空虛,薩克森在他的後方,可以直接掏他老巢。
你可以讓薩克斯公國的軍隊在邊境集結,做出一副隨時進攻的架勢來,這樣就逼得格林公國不敢出兵入侵士瓦本公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