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組織人手在極短時間之內便拿出了幾部主要法律提交了內閣討論,因為這時議會還沒有組建起來,經過與腓特烈商議,暫時先由內閣討論通過,然後等到參議會組建之後,再把事先準備的幾部主體法律提交議會最終討論。


    內閣成員很多都沒有接受過法律教育,所以對趙桓提交的法案一頭霧水。


    經過趙桓安排的起草人員的解釋,才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但當然提不出什麽詳細的修改意見來,說的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意見,最終全部通過先試行。


    神羅帝國的法律係統框架初步形成了。


    按照趙桓設計,這些法院係統在所有的公國人口聚集的城鎮設立基礎法院。


    因為神羅帝國並沒有係統的行政區劃,隻能在人口稠密的城鎮設置基層法院,然後在公國的公爵的常駐城堡所在地設立高級法院,然後在烏爾姆設置帝國最高法院。


    趙桓推行的是三審終審製,一審和二審是事實審,三審是法律審,也就是隻審查法律適用的是否準確,對事實本身不再進行審查。


    當然最高法官不受這些限製,可以對事實和法律進行審查。


    對於法院係統的建立,各公國並沒有太大的抵觸,因為他們也需要秩序,而且法院係統的設立不需要他們掏一分錢,全部都是由趙桓通過貸款形式解決。


    最終這些錢都會從帝國的行政財政開支中償還,這個就不關他們公爵的事了,也就沒有遇到強烈的抵觸。


    至於帝國調查局,他們就更管不著了,而且還相當的歡迎。


    因為調查局會設立巡捕局,巡捕局會負責地方治安巡視打擊犯罪,這是每個公爵伯爵所期望的。


    他們也不希望自己的轄區秩序混亂,強盜流寇到處都是,存在各種違法犯罪,這些對公國有很大的危害。


    是他們苦於自身沒錢,也沒有能力去組建巡捕局和安全部隊,他們完全依靠的是騎士和衛兵來維護治安,這樣既不係統也不專業。


    而現在趙桓設立了巡捕局,在人口聚居點都設置的有,包括一些小的村落,都有巡捕局的派駐機構,而在大的城鎮有帝國安全部隊。


    這種安全部隊是專門對內維持秩序用的,不對外作戰。


    他們擔任了打擊盜賊和犯罪團夥的主要任務,這對各公國來說當然是求之不得的。


    腓特烈還以為趙桓在推行這兩件事上將會遇到很大阻力,結果沒想到趙桓輕而易舉的就實現了。


    當從上到下的法院係統和巡捕局在整個帝國建立起來之後,腓特烈都有些傻眼了,他現在才知道趙桓的執行能力有多強。


    當然這得益於趙桓強大的金錢能力和早就已經準備好的人力資源,直接把宋軍裏的歐洲雇傭軍轉化成安全部隊和巡捕。


    並把受過專業訓練的本地司法官員作為法院係統骨幹,便能迅速組建起來。


    腓特烈由此對趙桓的強大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在趙桓組建帝國調查局和法院係統的同時,也在整個帝國進行了議會的選舉宣傳和議員的選舉活動。


    這兩項活動是幾乎同步進行的,先進行摸底,然後宣傳動員,再進行報名。


    願意成為議員的貴族和平民都可以在趙桓設置的選舉機構進行登記,然後由他們自行進行宣傳,拉選票,以獲得選民的支持。


    凡是成年的帝國子民,不管男女都有選舉權,當然貴族議員隻能由貴族進行選舉,而平民議員則由平民選民進行選舉。


    三個月之後,準備工作完成,隨即進行了第一次議員選舉,很快一百名貴族議員和一百名平民議員便選舉產生了。


    接著議會進行了第一次審議,他們接受審議的是已經推行全國的主要法律,也就是民商法和民事訴訟法,刑法和刑事訴訟法,另外還加了一個國家安全法,這是趙桓專門製定的。


    但是接下來在審議第二年度財政預算草案時產生了巨大的爭議,這個預算草案是腓特烈主持人起草的。


    很顯然腓特烈並不擅長財政的預算,他的那些班底也基本上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商業管理培訓,拿出來的方案完全是拍腦袋想出來的。


    當然就與現實不一致了,一半以上的開銷用在了與王室有關的娛樂活動上,他們甚至忘了將公務人員的薪水算入其中了,包括國家安全部隊和法院人員。


    當趙桓向腓特烈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腓特烈很奇怪,他甚至認為這些費用難道不應該是趙桓來開支嗎?


    趙桓拿出會議紀要,在當初討論的時候,腓特烈可是同意了這些錢財是從財政支出的,也沒有攝政自己掏腰包來組建軍隊和法院人員的道理。


    腓特烈知道他理虧,隻好同意將其列入財政預算,同時審議的議員們紛紛提出了他們的觀點。


    主要的意見就是用於各種王室娛樂活動的開銷太大,而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的費用幾乎沒有,比如修建道路、修繕城堡、修建衙門等等。


    甚至於常備軍的軍費開銷都被列入財政預算,這些趙桓沒有提起,但是議員們很多人都提出來了,這些選舉出來的議員還是很負責的,他們都從帝國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因為趙桓告訴他們了,這些預算是下一年度要花的錢,他們自然就會從他們的角度來思考,一個帝國到底要花些什麽錢,而財政預算中沒有列入的或者胡亂列入的,都被他們提出來了。


    而且這些提出來的意見,很多都是很有道理的,讓腓特烈都說不出二話來。


    比如常備軍的軍費開支,這麽重大的事居然沒有列入財政預算。即便是實行義務兵製的將士,那也是有基本的軍餉的。


    雖然沒有募兵製當兵掙錢那樣誇張,但基本的軍餉是要有的,還有軍費,軍服、兵器、戰馬以及軍人的吃喝拉撒住,這些都要從軍費中開支的,居然都沒有列入。


    腓特烈很生氣,把製定財政預算的人痛罵了一通,這些人也很委屈,因為他們也不會,這是第一次,他們也不知道該列些什麽項目,各自要多少錢。


    腓特烈自己也不懂,所以他在拿到他的班底起草的財政預算方案時也沒有提出什麽修改意見,甚至於他都沒細看,說到底還是對這件事不重視,又或者說沒有能力重視,因為他不懂。


    腓特烈為了避免走彎路,於是去找趙桓,希望趙桓能提供幫助。


    趙桓便讓手下給他列了一張清單,並把大致的財政預算比例給他列在了後麵,一個國家基本的開銷和占比都列了出來。


    當國家的基本開銷劃出之後還剩多少錢,在把這些錢分攤到計劃本年度準備實施的項目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沐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沐軼並收藏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