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宇安也跟著鼓掌。


    李恨水的突然發問,讓他很尷尬。


    作為鎮黨委書記,他想工作少,想女人多。真抓實幹少,指手畫腳多。


    李恨水問宗文才:“宗鎮長,果果食品生產基地落戶石頭鎮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任務非常繁重。


    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一定要尊重農民意願,堅持市場引導,不能強迫農民種什麽、不種什麽。


    石頭鎮農業技術推廣力量如何?”


    宗文才說:“李縣長,我來石頭鎮後,第一次調研就是去鎮農村經濟服務中心,因為石頭鎮是農業大鎮,農業現代化發展任務繁重。


    鎮農村經濟發展中心是海河縣鄉鎮機構改革的產物,這是在梁偉鵬任上大力推行的。


    中心由原鎮農技站、農機站、水產站、畜牧站、林業站、水利站、農經站等七個涉農站所合並而成,共有在編事業人員15人。”


    李恨水猶豫片刻,說道:“這樣吧,我們去鎮農村經濟服務中心看看,百聞不如一見嘛,聽匯報不如去現場。”


    宗文才說:“中心離鎮政府不遠,七站合並後,統一在原鎮農技站辦公。”


    李恨水說:“走,我們步行去,順便看看石頭鎮街容街貌。


    不需要去很多人,否則,浩浩蕩蕩,前唿後擁,老百姓會有看法。”


    李恨水當場點將,尹靜、宗文才同去,其他人就不去了。


    石頭鎮街道隻有一橫一豎呈十字形的兩條街道。


    街道兩邊建築以三層以下的低層建築為主,還有不少老房子。


    海河縣是貧困縣,全縣大多數鄉鎮街道都是如此。


    中心位於鎮中學正對麵,有一個很大的院落,臨街有幾間門麵,賣農藥化肥種子,掛著鎮農技站農資服務部的牌子。


    這說明牌子沒有換,因為海河縣在鄉鎮機構後,鎮農技站已經不複存在。


    中心辦公樓是一棟二層的老樓,老樓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已有三十多年曆史。


    偌大的院落,除了一口水塘,就是荒草,還有幾畦菜地,沒有一台農業機械和設備。


    中心職工沒想到,縣長會在沒有通知的情況下,突然來訪,相當於明察暗訪。


    李恨水來時,職工有的在聊天,有的在玩手機,有的在看報紙,沒有一個在工作。


    中心主任陳寶生聽說縣長、鎮長都來了,慌忙從家中趕了過來。


    陳寶生是原鎮農技站站長,七站合並後,任中心主任。


    他就住在中心大院的宿舍區,也就是原鎮農技站的宿舍區。


    陳寶生五十歲不到,身材黝黑,體格健壯,說話聲音洪亮。


    尹靜說:“陳主任,李縣長親自來中心,看望大家,了解情況。”


    陳寶生有些局促不安,因為他一時摸不透縣長來中心的真正用意。


    李恨水問陳寶生:“中心在編人員十五人,怎麽我隻看到五六個人?”


    陳寶生解釋說:“李縣長,中心職工經常去田間地頭,很多同誌下基層。”


    李恨水正色道:“陳主任,我來中心調研,是想察實情,破難題,辦實事,不是來找茬。


    中心職工有沒有去田間地頭?我想可能有,但並不多。


    我希望,你們都能說真話,不要說假話,更不要欺騙我。”


    尹靜接過話茬:“陳主任,李縣長非常務實,而且,了解基層,他這次來中心看看,就是想了解第一手資料。


    我對中心情況談不上多了解,但或多或少知道一些。比如,原鎮農技站,職工最多,有六個人吧?”


    陳寶生說:“六個人在崗,還有一個長年病假,在編不在崗。”


    尹靜說:“據我了解,你們六個在崗職工,平均年齡五十歲以上。你們平時的工作,主要就是轉發病蟲害情報,很少去田間地頭,是吧?”


    陳寶生辯解道:“也不算很少吧,比如我,一個月最起碼去個五六次。”


    尹靜問:“承包農技站農資服務部的,是你們中心正式職工吧?”


    陳寶生說:“是的。”


    尹靜說:“我在鎮政府工作時,不少人有意見,說農技站個別職工一方麵拿財政工資,一方麵還做生意賺錢。”


    陳寶生苦笑道:“尹主任,這位職工都五十多歲了,農業技術什麽的,懂得也不多,不做生意,也不會幹工作,這就是現狀。”


    尹靜征求李恨水意見:“李縣長,要不,我們在中心會議室召開座談會,邀請職工參加,多聽聽他們的真實想法,怎樣?”


    李恨水點頭同意。


    中心會議室的桌子上都落著一層厚厚的灰,說明中心很久沒有開會。


    今天在崗的六名中心職工參加座談會。


    李恨水說:“尹主任也說了,我這次來中心,一是看望大家,二是聽聽大家的真實想法。


    我先表個態,我們來這裏,雖然算是暗訪,但不是來找茬,不會處理任何人。你們放心大膽說,不要有任何顧慮,不要怕說錯話。


    談話時要直奔主題,談實情、談問題、談要求,不要假大空,也不要遮遮掩掩。”


    陳寶生說:“既然李縣長這麽說,那我就先說幾點,算是拋磚引玉吧。


    第一,海河縣鄉鎮機構改革就是瞎折騰。


    我中專畢業後分配到鎮農技站,一直在石頭鎮。最近八年,海河縣鄉鎮機構改革改了六次。


    先是農技站,後來和幾個涉農站所合並,改叫農業站,然後分開,還叫農技站,分分合合,合合分分,現在又並在一起,成了大雜燴。


    我不明白,這種反複折騰的鄉鎮機構改革,目的和意義何在?人還是那些人,事情還是那些事情,問題還是那些問題,唯一的作用就是縣領導做報告時,多了一個可以吹噓的點。”


    李恨水插話道:“不好意思,我來插句話。我認為陳主任說的非常好,且不論他說的對不對,就是他這種敢想敢說的作風,正是我想聽的。請陳主任繼續。”


    陳寶生受到鼓舞,接著說:“第二,人員嚴重老化。中心15名職工,平均年齡49歲。職工中,九成以上是當年大中專學校畢業分配的,以中專生為主。


    取消分配製度後,這些年基本上沒有進人。不但沒進人,而且,梁偉鵬在任時,威脅給我們‘斷奶’,也就是讓我們從事業單位轉製為企業,停止財政供給。


    我們農口單位直接服務於‘三農’工作,是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中堅力量,中央文件都明確要求穩定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公益性事業單位,哪能‘斷奶’?


    現在,雖然還沒有‘斷奶’,但人心惶惶啊!李縣長,財政一‘斷奶’,隊伍就徹底散了!”


    李恨水再次插話道:“陳主任談到‘斷奶’問題,我來說幾句。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說要繼續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係建設,並同時強調,健全公益性職能經費保障機製。


    我在這裏鄭重承諾,海河縣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係建設隻能加強、不能削弱;財政經費隻能增加、不能減少。請農口幹部職工放心。”


    陳寶生帶頭鼓起掌來,其他職工也興奮得鼓起掌來。


    李恨水接著說:“但是,像上班不務正業、不幹正事,技術人員不懂技術,隻會轉發縣農委的病蟲害情報,肯定是不行的。要將服務人員收入與崗位職責、工作業績掛鉤。下一步,我們將研究農口單位職工工資績效考核辦法。”


    陳寶生說:“李縣長,不懂業務,不幹正事,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三點。”


    陳寶生頓了頓,接著說:“主觀原因,是年齡偏大,不思進取。


    客觀原因也有很多,其一,培訓不夠。最近三年,縣裏隻組織過一次農業新技術培訓,培訓隻是照本宣科,時間隻有兩天,石頭鎮兩個名額。不培訓,我們哪能掌握新技術?看看其他部門,一年培訓好幾次。


    其二,經費嚴重短缺。我們中心,除了人頭經費外,每年其他經費補助,合在一起隻有兩萬元,兩萬元能幹什麽?發下鄉補助都不夠。我們也想搞農業技術推廣,但不能讓我們自掏腰包吧?


    其三,工資待遇低。我們隻有那點死工資,沒有獎金,沒有集資建房。看看鎮財政所,獎金多不說,還集資建房,每個人隻花了五六萬,就有一套一百多平方的房子。


    其四,社會地位低。待遇低,無錢無權,自然地位低。我們職工十五人,十個是男職工,沒有一個人的對象是吃財政飯的。


    公務員就不說了,事業編製人員如教師、醫護人員,哪個願意嫁給我們職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職場風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鵬鵬君愛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鵬鵬君愛我並收藏職場風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