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人中,有一半在猶豫,“要不要再好好想想?”“終歸廢立之事,是天下大不祥啊。”“是啊,一旦出了差錯,我等就是九族並誅。”
但也有一半人聽後熱血沸騰。響應著,“怕什麽?竇侯懷至忠之誠,都遭見退。他是皇族之後,又是國舅,尚且如此。將來琅琊王擅權紛亂,下一個疏散的,豈不就是毫無根基的我們?”“難道到那時候,咱們就有好果子吃了?”
梁歡仔細地觀察著他們,不動聲色地道,“有讚同我所說的,站到左邊。”
眾人猶豫著。但很快就聽從了他的號令,大約有三十多人站到了左邊,留下十多人沒有動作。
梁歡見這情形,歎息著道,“我等都是多年至交,惜今日政見不同。我有一言。我等均出自寒門......”
那十幾個人頓時明白他的意思,很快就說,“即便意見相左,我們也一定閉口不言,不會置你們於險地。”
另外的三十幾個人不怎麽信這樣的話,紛紛看著梁歡,等著看他怎麽說。
梁歡很輕易地點了點頭,“好,我信各位。”
跟隨他的人頓時失望起來,覺得他太過輕信別人。但下一刻就聽梁歡道,“我信各位,不是因你們同我交好。而是信各位會為了自己,保守承諾。”他看著那十幾個人,一字一字地道,“我有一提議,咱們分成兩派。一半擁護陛下,一半擁護竇侯。這樣,到了最終關頭,總不會無路可走。當然,若有人想要去告密......”他輕描淡寫地說,“我不怕把醜話攤開來說。若有人去告密,也可以。隻是一來,我等至今還未做出什麽。二來,今日參與談會的有百人。一旦我們這些人被捕,那出於自保,也隻好牽出所有人來分罪。裏頭多有締結了好姻親的,也有處事通達,和重臣交好的。到時若被他們知道,誰是始作俑者......”他笑了一笑,沒有再說下去,隻道,“所以我的提議,還請仔細考慮。”
他一番話軟硬兼施,身旁眾人聽後都沉默了好一會兒,才答應了下來,鄭重地點頭。並與他歃血為盟:有背盟者,神人共誅。
在那十幾個人走後。梁歡看著留下來的三十幾人,誠懇地說,“剛才的兩派之說,諸位聽過就罷。賀兄他們,雖都為守諾重義之人,但我想,咱們的今後,還是靠咱們自己最為穩妥。總之各位,多權成敗,多計輕重。”
很快便到了劉肇所設的賠罪之宴。
竇憲聽說小皇帝邀他同去,欣然應允。而履霜和竇武直覺有問題,一力地勸他推掉。
他不以為意,“就在宮裏頭,能有什麽事?”
她說不上來。但想想劉肇,那已經不是她過去撫養的天真無邪的孩子了。他是小皇帝。並且他心機日深,時常會令她恐懼。拉著他的袖子搖頭,“別去,別去。”
但他不以為意地掙脫了,笑著安慰她,“沒事,沒事。一兩個時辰我就迴來了。”說著,就往門外走。
竇武見父親執意要去,母親驚懼的眼眶都紅了,追上去道,“爹,爹!我同你一起去吧。”
“不行!”竇憲下意識地拒絕了,“你留在這裏,好好地陪著你娘。”
但竇武堅持要跟著去。履霜也意動,在旁邊幫腔,“那你至少帶著兒子。”
他沒辦法,隻得答應了下來。囑咐她,“那我和阿武都不在,留你和石榴呆在這裏,我不放心。這樣,稍後我吩咐著,多叫人過來。你自己也警醒些,有不對勁,立刻從內廷的小道出去。就是我上次同你說的那條路。”
她點點頭,心放下了一點,替他整理著衣襟,“好。”
竇武一路地跟著父親進了紫英殿。裏頭布置的很齊整,宮燈高挑,輕奏雅樂。隻是他不知為何,覺得身上有些發寒。止住了腳步,謹慎地喊,“爹。”
竇憲讚賞兒子的直覺,果然是上過戰場的孩子。麵上卻不以為意,“沒事,有爹在,走吧。”
竇武也隻好答應著,跟著他繼續走。
等他們到了殿內,小皇帝劉肇和申太妃已經到了多時了。申太妃麵色很差,大約是不滿賠罪一說。而小皇帝湊在她身邊,大約是在勸說她吧。
竇武跟著父親行禮,“參見陛下,參見太妃。”
很長時間的靜寂。
時隔兩年,申令嬅終於再次見到了殺死她丈夫、奪走她兒子的元兇。
而劉肇也終於見到了他母後的親生兒子。那位正主。
一時之間,坐在上首的天下至尊的兩個人都各懷心事,說不出話。
還是蔡倫在旁提醒了一聲,他們才盡量若無其事地叫了一聲起。
竇憲落座後,隨後問了聲,“五舅呢?”
得到迴複,琅琊王還沒有來,需要再等一會兒。
竇憲頷首。
這一等,就是半個時辰。終於殿外傳來了響動,琅琊王姍姍來遲。
劉肇第一個站起身,“三公公。”
申令嬅也跟著站了起來,緊繃著一張臉,不情不願地說了些歉疚的話。
琅琊王這幾天忙著處理兒子的後事,整個人老了許多,頭發也斑白了不少,看起來呆呆的。聽了這樣的話,也沒先前那樣激烈了,反而很沉默。
竇憲到此時覺得他可憐了起來,不由地歎息,打圓場似的說,“好了,好了,都是一家子。”率先把酒杯舉了起來,“來,一酒泯恩仇吧。”
見兒子也端起了酒杯,他隨口道,“小孩子家,喝什麽酒?”
竇武不服氣,要爭,但父親已經從他手裏奪走了酒杯,並且力氣很大,生怕他不給似的,隨即一飲而盡。用袖子擦了擦唇角,揚聲叫了人換白水給竇武。
其他人也沒在意,跟著把酒都喝盡了。
坐下來後,劉肇和申令嬅互視了一眼。——他們已經約定好了,拍案為號,埋伏在廊下的三百士兵會立刻衝出來。然後,就是......
然而不等他們拍案,忽然琅琊王的身形踉蹌了下,隨即他身後的斟酒婢女尖叫了起來。
竇憲離的近,跟著也驚唿,“五舅!”他遽然地站了起來,想伸手去扶倒地的舅父。但忽然,他痛楚地彎下了腰,不由自主地半跪在了地上。
竇武見他的唇角流下一行血來。而早先倒在地上的琅琊王,情況更糟,嘴裏大口大口地嘔著血,不由地驚慌失措了起來,扶住父親連聲道,“爹,爹!你怎麽了?”
竇憲勉強地握住他的手,讓別擔心。但很快他就無力地趴伏在了小幾上,口中不斷地流出細細的血,很快前襟就濕透了。整個人變的麵色蒼白,沒有聲息。
竇武猝然哭了起來,“爹,爹,你怎麽了?”他把手伸到父親鼻端。還好,還好,還有氣。
他硬撐著掃視四周,見廊下有一點寒光閃爍。想起去歲去邊塞,小宛也是這樣,伏兵攻漢軍。終於明白最開始的寒意代表什麽了。將竇憲交給了竇順扶,又吩咐了兩位親隨速去宣禦醫過來。自己緊緊地咬著牙,往上首而去。
劉肇和申令嬅都被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壞了,瑟瑟發抖。竇武輕而易舉地推開了申令嬅,捉住了劉肇。隨即抽出貼身的小劍,抵在對方的脖頸處。
“叫你的人都出來。”他死死忍著想哭的衝動,沉聲說。
劉肇還在發著抖。竇武狠下心,拿刀往他脖頸處推了一寸。
申令嬅怕他傷著小皇帝,忙不迭地叫人都出來。
竇武防備地看著他們,說,“你們自刎,立刻。”
那些人哄然變色。有幾個想也不想地搶上前來,想要從他手裏奪走小皇帝。
但竇憲是帶了四十餘位親衛過來的。先前那些人被留在了殿外。但此刻,不知何時他們就到了殿角。見了這樣的情況,忙都上前來幫助竇武抵擋。他們都是上過戰場的,遠比宮廷裏的小黃門武力出眾,所以很快就擊退了他們。
竇武覺得自己額上不斷地在流著汗。雖然身邊有父親的人相幫,但他終究年紀小,這樣的狀況他始料未及。
怎麽會這樣呢?父親突然就中毒昏迷了,母親遠在天邊。隻能靠他自己...
定了定神,拿刀又往劉肇的脖頸處推了一寸,催促申令嬅,“不許再耍什麽花槍。讓他們自刎,就現在!”
申令嬅眼見劉肇的脖頸處開始流血,不敢再托大,忙命黃門們自盡。
那些人深受君恩,不敢不從,紛紛咬著牙舉起了刀。
竇武看著,不由自主地閉上了眼。
這樣的流血,和他過去在戰場上所經曆的是不一樣的。那個時候噴濺到臉上的血,是異族的。可如今站在他麵前的,全都是本國人。
見那些人都倒下,他情緒複雜地略微鬆了一口氣,但不知道接下來要怎麽做。這件事大大超出了他的預計範圍、意料範圍。
正當這時候,蔡倫忽然跪了下來,口稱,“小侯爺恕罪!”
見小皇帝和太妃勃然變色,竇武似乎嗅得一點什麽。忙道,“你說!”
深夜,三十幾位八千石以上的高階官員奉命進宮,並被護送來紫英殿。
這時候,竇憲和琅琊王已經被扶著去了偏殿治療。殿裏隻剩下狼藉的桌案,還有就是瑟瑟發抖的小皇帝、申太妃、竇侯之子。還有滿地的黃門屍首。
他們來前,已經知道有兩位皇親中毒了。隻是不知道實情如何。見狀,紛紛詢問。
但也有一半人聽後熱血沸騰。響應著,“怕什麽?竇侯懷至忠之誠,都遭見退。他是皇族之後,又是國舅,尚且如此。將來琅琊王擅權紛亂,下一個疏散的,豈不就是毫無根基的我們?”“難道到那時候,咱們就有好果子吃了?”
梁歡仔細地觀察著他們,不動聲色地道,“有讚同我所說的,站到左邊。”
眾人猶豫著。但很快就聽從了他的號令,大約有三十多人站到了左邊,留下十多人沒有動作。
梁歡見這情形,歎息著道,“我等都是多年至交,惜今日政見不同。我有一言。我等均出自寒門......”
那十幾個人頓時明白他的意思,很快就說,“即便意見相左,我們也一定閉口不言,不會置你們於險地。”
另外的三十幾個人不怎麽信這樣的話,紛紛看著梁歡,等著看他怎麽說。
梁歡很輕易地點了點頭,“好,我信各位。”
跟隨他的人頓時失望起來,覺得他太過輕信別人。但下一刻就聽梁歡道,“我信各位,不是因你們同我交好。而是信各位會為了自己,保守承諾。”他看著那十幾個人,一字一字地道,“我有一提議,咱們分成兩派。一半擁護陛下,一半擁護竇侯。這樣,到了最終關頭,總不會無路可走。當然,若有人想要去告密......”他輕描淡寫地說,“我不怕把醜話攤開來說。若有人去告密,也可以。隻是一來,我等至今還未做出什麽。二來,今日參與談會的有百人。一旦我們這些人被捕,那出於自保,也隻好牽出所有人來分罪。裏頭多有締結了好姻親的,也有處事通達,和重臣交好的。到時若被他們知道,誰是始作俑者......”他笑了一笑,沒有再說下去,隻道,“所以我的提議,還請仔細考慮。”
他一番話軟硬兼施,身旁眾人聽後都沉默了好一會兒,才答應了下來,鄭重地點頭。並與他歃血為盟:有背盟者,神人共誅。
在那十幾個人走後。梁歡看著留下來的三十幾人,誠懇地說,“剛才的兩派之說,諸位聽過就罷。賀兄他們,雖都為守諾重義之人,但我想,咱們的今後,還是靠咱們自己最為穩妥。總之各位,多權成敗,多計輕重。”
很快便到了劉肇所設的賠罪之宴。
竇憲聽說小皇帝邀他同去,欣然應允。而履霜和竇武直覺有問題,一力地勸他推掉。
他不以為意,“就在宮裏頭,能有什麽事?”
她說不上來。但想想劉肇,那已經不是她過去撫養的天真無邪的孩子了。他是小皇帝。並且他心機日深,時常會令她恐懼。拉著他的袖子搖頭,“別去,別去。”
但他不以為意地掙脫了,笑著安慰她,“沒事,沒事。一兩個時辰我就迴來了。”說著,就往門外走。
竇武見父親執意要去,母親驚懼的眼眶都紅了,追上去道,“爹,爹!我同你一起去吧。”
“不行!”竇憲下意識地拒絕了,“你留在這裏,好好地陪著你娘。”
但竇武堅持要跟著去。履霜也意動,在旁邊幫腔,“那你至少帶著兒子。”
他沒辦法,隻得答應了下來。囑咐她,“那我和阿武都不在,留你和石榴呆在這裏,我不放心。這樣,稍後我吩咐著,多叫人過來。你自己也警醒些,有不對勁,立刻從內廷的小道出去。就是我上次同你說的那條路。”
她點點頭,心放下了一點,替他整理著衣襟,“好。”
竇武一路地跟著父親進了紫英殿。裏頭布置的很齊整,宮燈高挑,輕奏雅樂。隻是他不知為何,覺得身上有些發寒。止住了腳步,謹慎地喊,“爹。”
竇憲讚賞兒子的直覺,果然是上過戰場的孩子。麵上卻不以為意,“沒事,有爹在,走吧。”
竇武也隻好答應著,跟著他繼續走。
等他們到了殿內,小皇帝劉肇和申太妃已經到了多時了。申太妃麵色很差,大約是不滿賠罪一說。而小皇帝湊在她身邊,大約是在勸說她吧。
竇武跟著父親行禮,“參見陛下,參見太妃。”
很長時間的靜寂。
時隔兩年,申令嬅終於再次見到了殺死她丈夫、奪走她兒子的元兇。
而劉肇也終於見到了他母後的親生兒子。那位正主。
一時之間,坐在上首的天下至尊的兩個人都各懷心事,說不出話。
還是蔡倫在旁提醒了一聲,他們才盡量若無其事地叫了一聲起。
竇憲落座後,隨後問了聲,“五舅呢?”
得到迴複,琅琊王還沒有來,需要再等一會兒。
竇憲頷首。
這一等,就是半個時辰。終於殿外傳來了響動,琅琊王姍姍來遲。
劉肇第一個站起身,“三公公。”
申令嬅也跟著站了起來,緊繃著一張臉,不情不願地說了些歉疚的話。
琅琊王這幾天忙著處理兒子的後事,整個人老了許多,頭發也斑白了不少,看起來呆呆的。聽了這樣的話,也沒先前那樣激烈了,反而很沉默。
竇憲到此時覺得他可憐了起來,不由地歎息,打圓場似的說,“好了,好了,都是一家子。”率先把酒杯舉了起來,“來,一酒泯恩仇吧。”
見兒子也端起了酒杯,他隨口道,“小孩子家,喝什麽酒?”
竇武不服氣,要爭,但父親已經從他手裏奪走了酒杯,並且力氣很大,生怕他不給似的,隨即一飲而盡。用袖子擦了擦唇角,揚聲叫了人換白水給竇武。
其他人也沒在意,跟著把酒都喝盡了。
坐下來後,劉肇和申令嬅互視了一眼。——他們已經約定好了,拍案為號,埋伏在廊下的三百士兵會立刻衝出來。然後,就是......
然而不等他們拍案,忽然琅琊王的身形踉蹌了下,隨即他身後的斟酒婢女尖叫了起來。
竇憲離的近,跟著也驚唿,“五舅!”他遽然地站了起來,想伸手去扶倒地的舅父。但忽然,他痛楚地彎下了腰,不由自主地半跪在了地上。
竇武見他的唇角流下一行血來。而早先倒在地上的琅琊王,情況更糟,嘴裏大口大口地嘔著血,不由地驚慌失措了起來,扶住父親連聲道,“爹,爹!你怎麽了?”
竇憲勉強地握住他的手,讓別擔心。但很快他就無力地趴伏在了小幾上,口中不斷地流出細細的血,很快前襟就濕透了。整個人變的麵色蒼白,沒有聲息。
竇武猝然哭了起來,“爹,爹,你怎麽了?”他把手伸到父親鼻端。還好,還好,還有氣。
他硬撐著掃視四周,見廊下有一點寒光閃爍。想起去歲去邊塞,小宛也是這樣,伏兵攻漢軍。終於明白最開始的寒意代表什麽了。將竇憲交給了竇順扶,又吩咐了兩位親隨速去宣禦醫過來。自己緊緊地咬著牙,往上首而去。
劉肇和申令嬅都被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壞了,瑟瑟發抖。竇武輕而易舉地推開了申令嬅,捉住了劉肇。隨即抽出貼身的小劍,抵在對方的脖頸處。
“叫你的人都出來。”他死死忍著想哭的衝動,沉聲說。
劉肇還在發著抖。竇武狠下心,拿刀往他脖頸處推了一寸。
申令嬅怕他傷著小皇帝,忙不迭地叫人都出來。
竇武防備地看著他們,說,“你們自刎,立刻。”
那些人哄然變色。有幾個想也不想地搶上前來,想要從他手裏奪走小皇帝。
但竇憲是帶了四十餘位親衛過來的。先前那些人被留在了殿外。但此刻,不知何時他們就到了殿角。見了這樣的情況,忙都上前來幫助竇武抵擋。他們都是上過戰場的,遠比宮廷裏的小黃門武力出眾,所以很快就擊退了他們。
竇武覺得自己額上不斷地在流著汗。雖然身邊有父親的人相幫,但他終究年紀小,這樣的狀況他始料未及。
怎麽會這樣呢?父親突然就中毒昏迷了,母親遠在天邊。隻能靠他自己...
定了定神,拿刀又往劉肇的脖頸處推了一寸,催促申令嬅,“不許再耍什麽花槍。讓他們自刎,就現在!”
申令嬅眼見劉肇的脖頸處開始流血,不敢再托大,忙命黃門們自盡。
那些人深受君恩,不敢不從,紛紛咬著牙舉起了刀。
竇武看著,不由自主地閉上了眼。
這樣的流血,和他過去在戰場上所經曆的是不一樣的。那個時候噴濺到臉上的血,是異族的。可如今站在他麵前的,全都是本國人。
見那些人都倒下,他情緒複雜地略微鬆了一口氣,但不知道接下來要怎麽做。這件事大大超出了他的預計範圍、意料範圍。
正當這時候,蔡倫忽然跪了下來,口稱,“小侯爺恕罪!”
見小皇帝和太妃勃然變色,竇武似乎嗅得一點什麽。忙道,“你說!”
深夜,三十幾位八千石以上的高階官員奉命進宮,並被護送來紫英殿。
這時候,竇憲和琅琊王已經被扶著去了偏殿治療。殿裏隻剩下狼藉的桌案,還有就是瑟瑟發抖的小皇帝、申太妃、竇侯之子。還有滿地的黃門屍首。
他們來前,已經知道有兩位皇親中毒了。隻是不知道實情如何。見狀,紛紛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