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開擔憂的不錯。不過幾日之間,就有朝臣跳了出來。
顧及著琅琊王的身份,不敢直接指責他,卻把劍鋒對向了諫官。上奏說某幾位議政大夫近來“士風頹敝”。
小皇帝劉肇還年幼,不通政事,奏章一向是攝政的人代他看的。這個人從前是竇憲,如今,換成了琅琊王。
他看後,大為惱怒。對著心腹的屬臣們道,“說什麽士風頹敝...那幾個諫官不就是上奏,為我請了一些封賞麽,提醒陛下他忘掉的事。我是皇室的尊長,這些難道不應該嗎?”
心腹們都喏喏地稱是,勸他息怒。
但琅琊王還是很惱怒,將那些奏章一把摜到了地上,“指桑罵槐,以為本王聽不出來嗎?何況事情也不說清楚,光就這麽四個字,隱隱綽綽的,更是往我臉上抹黑。真是...叫人咽不下這口氣!”
他的心腹們,多是隻會奉承拍馬之人,跟著在旁辱罵。但也有一些心思靈敏的,勸他說,“事情已經發了,王爺現在再罵,也無濟於事了。不如好好想想,怎麽應對。”
琅琊王點點頭,漸覺此事棘手。
——那幾個為他進言請封的諫官,其實和他沒有什麽關係。按說此時,坐視不管就是了。隻是他心中別有打算。就像他先前同兒子說的那樣,如果沒有待好這些投奔者,不僅是冷了他們的心,更是冷了其他想要投奔的人的心。他還打算指靠著這些人,更進一步呢......
可,如果救下了那些人,他的聲名或多或少的,總要受損。
他想到這裏,心頭煩悶,開始懷疑那個彈劾他的人,是竇憲指使。帶著氣問身邊的長隨,“成息侯近來都在做什麽?”
長隨劉和低聲地說,“盯著的人說,成息侯一直呆在壽康宮裏。”
琅琊王有些懷疑,“一步都沒出去?”
劉和道,“半個月了,一直呆在宮裏,連竇府都不曾迴去過。”
琅琊王聽的疑心消盡,轉而嗤的一聲笑,“倒是好笑。”
劉和奉承道,“如今有王爺坐鎮,他哪裏還敢亂來?自然是深鎖宮禁,在太後的羽翼下,當個縮頭的王八了。”
琅琊王哼笑了一聲。又想了想,最終決定忽略眼前的一些細小損失,去追求實際的東西。吩咐劉和,“想辦法,讓人把出頭的那個什麽,霍......”
劉和補了一句,“霍平。”
琅琊王點點頭,隨口地說,“你去想辦法聯絡人,把那霍平拉下去。不許他再在朝堂上亂說了!”
劉和應下,出去了。
而此時的竇憲,正在壽康宮裏和妻兒呆在一起。
他早先命人做了十來件小嬰兒的衣服,今日正好都得了,他又近來無事,興致勃勃地叫都拿了來,他親自一件一件地給女兒試。
履霜坐在旁邊,看他不知疲倦似的,前前後後給女兒換了許多套衣服。石榴都有些煩了,小手揮舞著,想打掉他的手。但竇憲哄著,“不鬧不鬧,給你穿美美的衣服呢。”
竇武也在旁邊幫腔,“就是。石榴聽話,等選了一件最好看的,你穿上了,就是最可愛的小姑娘。”他笑眯眯地去摸石榴的腦袋。小嬰兒的頭發還很短,摸上去毛茸茸的。他忍不住來迴地摸。
竇憲看的皺眉,責備說,“別瞎摸你妹妹。仔細按到她鹵門,把她摸傻了。”
竇武聽的很不高興,“怎麽會?我很小心的。倒是爹你,給石榴換衣服,力氣這麽大做什麽?石榴的脖子都被你勒紅了。”他說著,把妹妹抱了過來,對著她笑,“哥哥給你穿,好不好?”
見石榴嗯嗯啊啊的,又說又笑,顯然是很喜歡竇武,竇憲心裏很不是滋味。這個孩子,怎麽一點都不認生?對著兒子道,“喂,你給她穿衣服就穿,別摸她腦袋了。”
但竇武一方麵要和他作對,另一方麵確實喜歡妹妹的頭發。假裝沒聽見,伸出手又撫了幾下。
竇憲看的很光火,指著竇武說,“不許摸了聽見沒?再摸,把她摸禿嚕了!”又對石榴說,“聽得懂爹的話嗎?”他比劃著,“不能讓人摸你腦袋,知道嗎?”
然而石榴聽不懂,嘻拉著小嘴看著他。
他覺得無力,擺了擺手,“隨你們吧。”指著剛才石榴穿過的一件粉藍色衣服,說,“竇武,給你妹妹換那件。她穿那件最好看。”
但竇武搖著頭說,“不要。剛剛我看她穿那件,袖口有些緊,她皺了眉,還哼唧了。我看,她喜歡身上這件。”
竇憲端詳了下女兒身上的那件。是鵝黃色的。也還行吧,隻是不出彩。便道,“她穿這個不好看,換粉藍的給她穿。”
但竇武摟緊了妹妹,“不。女孩子就應該喜歡什麽就穿什麽。是不是,石榴?”
竇憲見女兒笑嘻嘻的,好像聽得懂哥哥在縱容她。忍不住說,“這孩子。跟我在一起的時間最久,結果根本不親我,誰抱她都笑。我看,她將來要被壞小子拐掉。”
他隨口的一句話,令履霜和竇武都聽的不悅。他這時候也自悔說話太隨便,萬一不幸言中了怎麽辦?忙不迭地解釋,“我是開玩笑。”
但竇武當真了,想想石榴確實就是這樣,沒心沒肺的。他抱著也笑。上次,有個新來的宮女見她玉雪可愛,忍不住偷偷抱她,結果她也是笑。
想到上次在竇府裏遭遇到的刺殺。生活裏的危險有那麽多。石榴本來就小,何況生性不防備人。這樣的話,若將來碰到什麽對她有敵意的人怎麽辦?她恐怕連唿救都不會。
很憂心地抱住她說,“石榴,以後不能誰抱你,你都笑,知不知道?除了爹娘和哥哥抱你,其他人你不能讓他們抱。”
竇憲在旁嗤之以鼻,“半歲不到的孩子,你和她說這個,她哪裏聽得懂?”
但竇武聽不進去,還是在和石榴說,“如果有外人來抱你,你要大叫,你還要打他,知道嗎?你打一下哥哥。”說著,握住她的小手在自己臉上輕輕地打了幾下。
石榴有些急,縮迴了手,嘴一扁,要哭。竇憲最怕她哭。這孩子的嗓門特別的高。責備兒子說,“她又聽不懂。看你握住她的手叫她打,都把她嚇怕了。”起了身,去竇武那裏抱石榴。
但竇武辯解說,“不是的,她是舍不得打我。”
竇憲不信,“你就吹吧。”
履霜見兒子嘟囔著“真的”。忍不住笑,“好好,石榴就是舍不得打哥哥。”她把女兒接了過來,看她肌膚上有點紅,心疼地說,“你們倆啊,把石榴當個什麽。前前後後折騰了快一個時辰,不停地給她換衣服。那些衣服落過水沒?”
竇憲支吾著,“好像...洗過了吧。”
但她湊近聞了一下,衣服上麵沒有香味,滿滿都是新的布料味,一定是沒洗過的。自責地說,“也怪我,方才也沒多問一句,就讓你們倆胡來了。以後新做了衣服,給石榴比一比就是了,不許老給她換著穿。小孩兒家的肌膚嬌嫩,看看,都紅了。”
竇武湊過來一看,果然。頓時大為後悔。
履霜安慰他,“沒事,下次不這樣就行了。走,咱們帶著石榴去洗個澡。”
竇武很高興地答應了一聲,“我去給她拿小鴨子。”
竇憲看著他們母子三人結伴去了浴池,心下溫暖而安慰。
自石榴一天一天的長大,他和履霜一直在製造著兄妹兩個多接觸的機會。比如說要遞東西給竇武,總是先讓石榴拿著,過一遍她的手,再給竇武。對他說那是妹妹給的。
素日裏也一直對兩個孩子公平而待,甚至隱隱地,給竇武更多的關注和愛。
到如今,竇武對石榴的抵觸幾乎已經消失了。
他從最開始的“有她沒我”,變成了有些好奇,睡不著會去逗逗妹妹。慢慢地,又成了在讀書,會突然的放下書,跑去石榴的房間看她。有時候碰到石榴在睡,會很失望,問,“她什麽時候才醒過來?”
竇憲覺得好笑,有一次嘲笑他,“你是不是很想她醒過來,和你一起玩?”
竇武的臉漲紅了,否認,“不是,我是閑的沒有事情做,隨意問問。”
他說完,怕竇憲揪著不放,假裝不在意地半天沒去看石榴。
但到了晚上,心裏大大地後悔了起來。跑去石榴的房間,和她呆了整整一個晚上。像要把之前錯失的都補上。
到如今,竇武已經再沒有先前的害怕了。他已經完全地接受了妹妹了。每天耐心地陪她玩,教她說話。
竇憲覺得一切都在變好。他所失去的,上天一樣一樣的還給了他。權利、妻子、愛子、愛女、兄弟......
他曾經有過十一年的迷惘,不知道人生存活的意義是什麽。每天隻能靠□□、喝酒、殺人來平複空蕩蕩的內心。
在經曆了唿屠和竇芷之死後,他同樣迷茫過。懷疑自己,痛恨自己。甚至有過這樣一個念頭:改變吧,去重新做一個好人。
顧及著琅琊王的身份,不敢直接指責他,卻把劍鋒對向了諫官。上奏說某幾位議政大夫近來“士風頹敝”。
小皇帝劉肇還年幼,不通政事,奏章一向是攝政的人代他看的。這個人從前是竇憲,如今,換成了琅琊王。
他看後,大為惱怒。對著心腹的屬臣們道,“說什麽士風頹敝...那幾個諫官不就是上奏,為我請了一些封賞麽,提醒陛下他忘掉的事。我是皇室的尊長,這些難道不應該嗎?”
心腹們都喏喏地稱是,勸他息怒。
但琅琊王還是很惱怒,將那些奏章一把摜到了地上,“指桑罵槐,以為本王聽不出來嗎?何況事情也不說清楚,光就這麽四個字,隱隱綽綽的,更是往我臉上抹黑。真是...叫人咽不下這口氣!”
他的心腹們,多是隻會奉承拍馬之人,跟著在旁辱罵。但也有一些心思靈敏的,勸他說,“事情已經發了,王爺現在再罵,也無濟於事了。不如好好想想,怎麽應對。”
琅琊王點點頭,漸覺此事棘手。
——那幾個為他進言請封的諫官,其實和他沒有什麽關係。按說此時,坐視不管就是了。隻是他心中別有打算。就像他先前同兒子說的那樣,如果沒有待好這些投奔者,不僅是冷了他們的心,更是冷了其他想要投奔的人的心。他還打算指靠著這些人,更進一步呢......
可,如果救下了那些人,他的聲名或多或少的,總要受損。
他想到這裏,心頭煩悶,開始懷疑那個彈劾他的人,是竇憲指使。帶著氣問身邊的長隨,“成息侯近來都在做什麽?”
長隨劉和低聲地說,“盯著的人說,成息侯一直呆在壽康宮裏。”
琅琊王有些懷疑,“一步都沒出去?”
劉和道,“半個月了,一直呆在宮裏,連竇府都不曾迴去過。”
琅琊王聽的疑心消盡,轉而嗤的一聲笑,“倒是好笑。”
劉和奉承道,“如今有王爺坐鎮,他哪裏還敢亂來?自然是深鎖宮禁,在太後的羽翼下,當個縮頭的王八了。”
琅琊王哼笑了一聲。又想了想,最終決定忽略眼前的一些細小損失,去追求實際的東西。吩咐劉和,“想辦法,讓人把出頭的那個什麽,霍......”
劉和補了一句,“霍平。”
琅琊王點點頭,隨口地說,“你去想辦法聯絡人,把那霍平拉下去。不許他再在朝堂上亂說了!”
劉和應下,出去了。
而此時的竇憲,正在壽康宮裏和妻兒呆在一起。
他早先命人做了十來件小嬰兒的衣服,今日正好都得了,他又近來無事,興致勃勃地叫都拿了來,他親自一件一件地給女兒試。
履霜坐在旁邊,看他不知疲倦似的,前前後後給女兒換了許多套衣服。石榴都有些煩了,小手揮舞著,想打掉他的手。但竇憲哄著,“不鬧不鬧,給你穿美美的衣服呢。”
竇武也在旁邊幫腔,“就是。石榴聽話,等選了一件最好看的,你穿上了,就是最可愛的小姑娘。”他笑眯眯地去摸石榴的腦袋。小嬰兒的頭發還很短,摸上去毛茸茸的。他忍不住來迴地摸。
竇憲看的皺眉,責備說,“別瞎摸你妹妹。仔細按到她鹵門,把她摸傻了。”
竇武聽的很不高興,“怎麽會?我很小心的。倒是爹你,給石榴換衣服,力氣這麽大做什麽?石榴的脖子都被你勒紅了。”他說著,把妹妹抱了過來,對著她笑,“哥哥給你穿,好不好?”
見石榴嗯嗯啊啊的,又說又笑,顯然是很喜歡竇武,竇憲心裏很不是滋味。這個孩子,怎麽一點都不認生?對著兒子道,“喂,你給她穿衣服就穿,別摸她腦袋了。”
但竇武一方麵要和他作對,另一方麵確實喜歡妹妹的頭發。假裝沒聽見,伸出手又撫了幾下。
竇憲看的很光火,指著竇武說,“不許摸了聽見沒?再摸,把她摸禿嚕了!”又對石榴說,“聽得懂爹的話嗎?”他比劃著,“不能讓人摸你腦袋,知道嗎?”
然而石榴聽不懂,嘻拉著小嘴看著他。
他覺得無力,擺了擺手,“隨你們吧。”指著剛才石榴穿過的一件粉藍色衣服,說,“竇武,給你妹妹換那件。她穿那件最好看。”
但竇武搖著頭說,“不要。剛剛我看她穿那件,袖口有些緊,她皺了眉,還哼唧了。我看,她喜歡身上這件。”
竇憲端詳了下女兒身上的那件。是鵝黃色的。也還行吧,隻是不出彩。便道,“她穿這個不好看,換粉藍的給她穿。”
但竇武摟緊了妹妹,“不。女孩子就應該喜歡什麽就穿什麽。是不是,石榴?”
竇憲見女兒笑嘻嘻的,好像聽得懂哥哥在縱容她。忍不住說,“這孩子。跟我在一起的時間最久,結果根本不親我,誰抱她都笑。我看,她將來要被壞小子拐掉。”
他隨口的一句話,令履霜和竇武都聽的不悅。他這時候也自悔說話太隨便,萬一不幸言中了怎麽辦?忙不迭地解釋,“我是開玩笑。”
但竇武當真了,想想石榴確實就是這樣,沒心沒肺的。他抱著也笑。上次,有個新來的宮女見她玉雪可愛,忍不住偷偷抱她,結果她也是笑。
想到上次在竇府裏遭遇到的刺殺。生活裏的危險有那麽多。石榴本來就小,何況生性不防備人。這樣的話,若將來碰到什麽對她有敵意的人怎麽辦?她恐怕連唿救都不會。
很憂心地抱住她說,“石榴,以後不能誰抱你,你都笑,知不知道?除了爹娘和哥哥抱你,其他人你不能讓他們抱。”
竇憲在旁嗤之以鼻,“半歲不到的孩子,你和她說這個,她哪裏聽得懂?”
但竇武聽不進去,還是在和石榴說,“如果有外人來抱你,你要大叫,你還要打他,知道嗎?你打一下哥哥。”說著,握住她的小手在自己臉上輕輕地打了幾下。
石榴有些急,縮迴了手,嘴一扁,要哭。竇憲最怕她哭。這孩子的嗓門特別的高。責備兒子說,“她又聽不懂。看你握住她的手叫她打,都把她嚇怕了。”起了身,去竇武那裏抱石榴。
但竇武辯解說,“不是的,她是舍不得打我。”
竇憲不信,“你就吹吧。”
履霜見兒子嘟囔著“真的”。忍不住笑,“好好,石榴就是舍不得打哥哥。”她把女兒接了過來,看她肌膚上有點紅,心疼地說,“你們倆啊,把石榴當個什麽。前前後後折騰了快一個時辰,不停地給她換衣服。那些衣服落過水沒?”
竇憲支吾著,“好像...洗過了吧。”
但她湊近聞了一下,衣服上麵沒有香味,滿滿都是新的布料味,一定是沒洗過的。自責地說,“也怪我,方才也沒多問一句,就讓你們倆胡來了。以後新做了衣服,給石榴比一比就是了,不許老給她換著穿。小孩兒家的肌膚嬌嫩,看看,都紅了。”
竇武湊過來一看,果然。頓時大為後悔。
履霜安慰他,“沒事,下次不這樣就行了。走,咱們帶著石榴去洗個澡。”
竇武很高興地答應了一聲,“我去給她拿小鴨子。”
竇憲看著他們母子三人結伴去了浴池,心下溫暖而安慰。
自石榴一天一天的長大,他和履霜一直在製造著兄妹兩個多接觸的機會。比如說要遞東西給竇武,總是先讓石榴拿著,過一遍她的手,再給竇武。對他說那是妹妹給的。
素日裏也一直對兩個孩子公平而待,甚至隱隱地,給竇武更多的關注和愛。
到如今,竇武對石榴的抵觸幾乎已經消失了。
他從最開始的“有她沒我”,變成了有些好奇,睡不著會去逗逗妹妹。慢慢地,又成了在讀書,會突然的放下書,跑去石榴的房間看她。有時候碰到石榴在睡,會很失望,問,“她什麽時候才醒過來?”
竇憲覺得好笑,有一次嘲笑他,“你是不是很想她醒過來,和你一起玩?”
竇武的臉漲紅了,否認,“不是,我是閑的沒有事情做,隨意問問。”
他說完,怕竇憲揪著不放,假裝不在意地半天沒去看石榴。
但到了晚上,心裏大大地後悔了起來。跑去石榴的房間,和她呆了整整一個晚上。像要把之前錯失的都補上。
到如今,竇武已經再沒有先前的害怕了。他已經完全地接受了妹妹了。每天耐心地陪她玩,教她說話。
竇憲覺得一切都在變好。他所失去的,上天一樣一樣的還給了他。權利、妻子、愛子、愛女、兄弟......
他曾經有過十一年的迷惘,不知道人生存活的意義是什麽。每天隻能靠□□、喝酒、殺人來平複空蕩蕩的內心。
在經曆了唿屠和竇芷之死後,他同樣迷茫過。懷疑自己,痛恨自己。甚至有過這樣一個念頭:改變吧,去重新做一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