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說的是東海郡請戰的事。


    現在被馮一博一攪和,成了派遣學官。


    又見禮科言官被說的惶惶不安,卻啞口無言。


    景順帝心中頓時不悅,麵無表情的打斷道:


    “此事容後再議,等予和內閣商議之後再做定奪。”


    馮一博聞言,一臉可惜的就要退下。


    可沒等他迴去,張年吉麵色一狠。


    又朝上一拜,咬牙道:


    “啟稟聖上,正月國喪未過之時,凡有爵之家,不得延宴音樂。”


    說到此,他微微轉頭,冷笑著看向馮一博。


    “臣風聞馮都尉正月納妾,還與榮國府大房一起,大肆操辦,滿城皆知。”


    開玩笑,論彈劾誰能比得過我們科道?


    此前給你留足麵子,現在你既然讓我下不來台。


    那就隻能找找前賬了。


    說到這,張年吉還補充道:


    “臣這幾日才有所耳聞,不敢隱瞞聖上,以全科道之責!”


    事情已經過去好幾個月,他必須把自己摘出去。


    若說早就知道,那為什麽現在才說?


    雖然都知道他是在故意針對,但也不能留下話柄。


    這事涉及榮府,張年吉也不想捅出來。


    但此時被馮一博拱的下不來台,隻好拿出來攻訐。


    景順帝聞言,目光微凝,沉聲道:


    “馮都尉,此事可是真的?”


    稱唿都從愛卿變成了都尉,顯然是在點出馮一博的勳位。


    生母老太妃的國喪未過,有人大肆慶祝實屬不敬。


    景順帝當然不高興了!


    國喪期間納妾,確實有錯。


    可最大的錯誤是大肆慶祝,讓人拿住了話柄。


    馮一博雖有些苦衷,卻也無從反駁。


    事已至此,多說無益,他躬身一禮,坦然承認道:


    “確有此事,請聖上降罪。”


    當時賈赦搞得場麵確實不小。


    不說滿城皆知,至少也驚動了半城。


    這事根本無從否認。


    挨打要立正,最多是罰俸。


    馮一博還想著,少收點鈔票而已。


    沒想到,景順帝聽他承認,直接就道:


    “國喪期間納妾,對老太妃不敬!馮淵去爵一等,降為輕車都尉,以儆效尤!”


    這樣的結果,有些出人意料。


    不等馮一博謝恩,景順帝還補充道:


    “此事榮府大房亦有參與,賈赦同樣去爵一等,將為世襲二等將軍。”


    很顯然,他早就知道此事。


    甚至是賈赦搞出的陣仗,他也清楚的很。


    隻是,之前並沒打算追究。


    如今被人揭破,他就順勢敲打一下馮一博。


    順帶著也敲打一下賈赦。


    此前鈔票的事,本來是景順帝的得意之作。


    很是解了朝廷缺錢的燃眉之急。


    可馮一博不長眼的多次上疏,說鈔票之事風險很大。


    這樣的杞人憂天,純屬給他添堵。


    讓景順帝本就有些不滿。


    今日他本想讓群臣反對,順勢下旨安撫東海郡王。


    可馮一博又和他唱起了反調。


    二者疊加,景順帝心中更加不滿。


    因此,現在有人彈劾他國喪之時納妾。


    馮一博又供認不諱。


    景順帝就直接一錘定音,敲山震虎。


    接下來,不少聰明人都看出風向。


    紛紛出言反對東海郡擅啟邊釁。


    馮一博被敲打之後,就不再出聲。


    隻默默的琢磨著,直接開打會有什麽後果。


    大不了再來一次獻土歸附就是。


    這事很快就定了下來,景順帝讓翰林院起草詔書。


    大意就是讓東海郡王稍安勿躁,不要輕啟戰端。


    賈赦自作自受,得知自己無端被降了爵位。


    差點沒背過氣去,不提。


    馮一博不久後,接到宮裏送來的旨意。


    他正想著是蠻幹,還是再找個借口。


    不論如何,倭國他都打定了。


    正這時,他就收到了一個消息。


    馮一博頓時安下心來,坐等下次朝會。


    沒過多久,又一次朝會開始。


    景順帝登殿,文武百官恭請聖安。


    侍班官員開始第一個議程,宣道:


    “遼東急報,上月倭國出兵高麗,不到一月破高麗王城,高麗王室如今出逃遼東,請求聖上發兵襄助,高麗上下跪求天恩。”


    這個消息一出,滿朝文武都懵了。


    唇亡齒寒的道理,他們還是都懂的。


    眾人這時就想起前幾日,馮一博在朝會上危言聳聽的話。


    今日有漁船,明日就有戰船……


    今日到了高麗,後日豈非就要染指遼東?


    一時,百官難免麵麵相覷。


    這時有人遲疑的上前,提議道:


    “啟稟聖上,要不……讓東海郡王出兵?”


    他的意思很明顯,和很多人想的也一樣。


    自然打的是死圍魏救趙的主意。


    此時的景順帝,心中也有些尷尬。


    畢竟前幾日才剛剛下旨,讓東海郡不要輕啟戰端。


    可現在形勢急轉,高麗王城被攻破了。


    等倭國穩住腳,下一步很可能。


    就是以高麗為踏板,入侵遼東。


    所以誰都明白,大魏肯定是要出手的相助的。


    如果東海郡一起出手,就能讓倭國腹背受敵。


    不僅大大減少大魏的損失,甚至可能讓倭國聞風而退。


    “馮愛卿……”


    馮一博早等著這一刻,聞言忙上前幾步。


    直接朝丹陛一拜,道:


    “臣有罪!臣因為降爵之事在家閉門思過,還未將聖旨送出!請聖上治罪!”


    這話一出,景順帝頓時鬆了口氣。


    這下,至少不用背上朝令夕改的名聲了。


    雖然不知道馮一博是不是有意拖延,但他都不會治罪。


    甚至想給馮一博補償一下。


    原本有人抱著看笑話的心態,聞言頓時有些失望。


    這個馮淵忒狡猾,這時候請罪等於請功。


    這時,景順帝麵無表情的道:


    “予這幾日想了想,又和內閣諸公商議,東海郡王防微杜漸,未雨綢繆,實在不該寒了他的拳拳之心。”


    這一番話說的,又不要臉,又要臉。


    說不要臉吧,他在往迴找補。


    說要臉吧,他又把自己的話不動聲色的咽迴去了。


    “國之大事,唯祀與戎!東海郡是大魏國土,出兵還需有一妥帖之人督軍方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 換源app】


    如果隻是答應東海郡的請戰,那也不過是地方戰爭。


    但皇帝派了督軍,就代表大魏官方的意思了。


    這就是一場國與國的戰爭。


    馮一博解讀的《過秦論》猶在耳邊,倭國就入侵高麗。


    顯然刺激了景順帝和內閣的神經。


    一聽這話,立刻有人會意,上前道:


    “臣舉薦馮都尉。”


    雖然勳位降了一等,但輕車都尉也是都尉。


    “臣附議!”


    “臣也附議!”


    一時間,附議不絕於耳。


    很多人馮一博都不認識,也不知附議什麽。


    很顯然,內閣知曉此事,對此早有安排。


    這些都是新黨之人。


    這時,景順帝順勢看向馮一博。


    一時間,百官都屏住唿吸,等著他的答複。


    若是識相,就應該自己主動請纓。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馮一博在丹陛前都囔一句:


    “東海郡可還沒有學官呢……”


    此時大殿之中無人出聲,幾乎針落可聞。


    所以這話聲音不大,卻也都能聽見。


    這話聽著像是說給景順帝的。


    可張年吉聽了,頓時臉上有些難看。


    這個馮淵也太記仇了吧?


    也不想想,馮一博因為他降爵一等。


    如何能不記仇?


    他身邊的禮科言官也都惶惶不安,想找個地方躲躲。


    生怕景順帝為了給馮一博台階,把他們賣了。


    到時候若真的去了東海郡。


    以東海郡王和馮一博的關係,還能給他們好果子吃?


    恐怕那時,他們隻能辭官告老。


    迴家種田了。


    “好了!”


    好在,景順帝沒讓馮一博得寸進尺。


    出聲打斷後,又道:


    “事情緊急,又事關重大,需一位和倭國有作戰經驗之人,前去東海督軍,不知馮愛卿可願?”


    和倭國有作戰經驗的沒有,但擅長打倭寇的就是馮一博了!


    生怕他不接茬,景順帝直接點名。


    馮一博也不再糾纏,朝丹陛一拜,高聲應道:


    “為國分憂,馮淵願往!”


    知此知彼,百戰不殆。


    東海郡準備攻打倭國,自然一直關注倭國動向。


    對於倭國出兵高麗,這事他比朝廷還早些知道。


    因此他才安心等候,就是在等這一刻。


    即使朝廷不派他督軍,也肯定會同意東海郡王的請戰。


    唇亡齒寒的道理,國人從未忘卻。


    無論哪個中原王朝,也都會選擇援棒抗倭。


    景順帝顯然已經和內閣商議好了,見此就直接宣布道:


    “擢輕車都尉馮淵,為從二品安遠將軍。”


    剛剛懲戒完就讓人辦事,實在有些說不過去。


    而且,這馮淵敢於任事,從不推脫。


    隻一問,對方就答應了。


    比起那些不想去東海郡做學官的,不知強了多少!


    這就難免讓景順帝對自己此前的敲打,有幾分內疚。


    馮淵已經官至侍郎,不宜再升。


    而且官職也需要各房協調商議,不好獨斷。


    因此景順帝就隻能從勳位上找補。


    在出海前,直接給馮一博加了兩級。


    既算是安撫之前的敲打,也是補償他降爵的責罰。


    這還不算,景順帝又繼續道:


    “持節督軍,以懾不群!”


    “期間臨機專斷,一切便宜行事,盡快壓服倭國,解高麗之危難!”


    於是,馮一博剛降了一級。


    又連升兩級。


    這下好了。


    朝堂兩次朝會,有來有迴!


    隻是一番折騰之後。


    受傷的,隻有在家待著的賈赦一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開局把薛寶釵帶迴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迷糊又無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迷糊又無奈並收藏紅樓:開局把薛寶釵帶迴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