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幾日,馮一博和迎春都膩味非常。


    隻要兩人同時在場,迎春的眼睛就長在馮一博的身上。


    沒挪開過哪怕一瞬。


    說來,其他妻妾都是先婚後愛。


    至少也是有了父母之命,訂婚後才逐漸升溫。


    唯有迎春不同。


    她雖沉默寡言,卻愛得極為熱烈。


    不僅有了“不願給人做正妻,隻想給馮一博做良妾”,這樣有悖常理的想法。


    更是大膽的表達了出來。


    雖然最終是探春替她說的,卻也是她性格所限。


    但其中感情可都是她自己的。


    這樣的依戀,也讓馮一博格外熨帖。


    可惜的是,溫柔鄉還沒享夠,就又要上班了。


    正月二十,朝會。


    馮一博靜靜聽著今年的施政方針,似乎與去年變化不大。


    侍班官員宣讀完畢後,百官都開始揣摩其中起細節。


    見沒人提出異議,朝會又開始進行下一項。


    原本都以為今年的施政方針,才是今日朝會的大頭。


    其餘隻是過年期間積壓的政事。


    可侍班大臣繼續宣讀不久,就引起一陣騷動。


    一開年,朝中就有了大動作。


    宣大總兵官仇欒,晉為九省統製。


    奉旨巡查九邊。


    隨之而來的,自然就是王子騰即將迴京複命。


    下朝之後,馮一博心事重重的迴府。


    雖然對於王子騰下野早有預料,但此事背後卻依舊值得再揣摩一二。


    王子騰是元春的親舅舅,若說剪除外戚也說得過去。


    不過,元春的兒子周歲未滿。


    這麽做會不會有點太早了?


    是不是還有些其他的原因在其中,而自己還沒參透?


    一路揣摩,已經到了府中。


    剛一下車,門子就過來稟告:


    “大爺,原來太醫院的那位王大人來了,此時正在門廳侯著,您看……”


    王濟仁迴來了?


    馮一博心中正想著王子騰的事,聞言瞬間就明白幾分。


    王濟仁走的,是榮府的關係。


    想要去邊地弄些功勞,給兒子求個恩蔭。


    如今王子騰都自身難保,自然管不到他。


    “請他到正堂稍後,就說我換了官服就過去。”


    等馮一博更衣過來,還沒進門。


    王濟仁連忙起身迎了出來,拱手道:


    “馮都尉別來無恙!”


    馮一博也笑著拱手,迴道:


    “這話該我問供奉才是,供奉去了軍前效力,很是讓我擔心,如今見到供奉全須全尾的迴來,才終於放下心來。”


    他對王濟仁的印象,一直不錯。


    最主要的,是他認識的人中,屬他醫術最為高明。


    秦業那副要死的樣子,都被他救了迴來。


    還有林姑姑,也是托了他的醫術。


    正是因此,馮一博一直對他禮敬有加。


    “馮都尉玩笑了,也別再提什麽供奉,我如今想迴太醫院都難了!”


    王濟仁歎了口氣,一臉的愁苦。


    馮一博聞言,有些不解道:


    “這是為何?以供奉的醫術,在太醫院也都有數,怎麽會迴不去呢?”


    在他想來,太醫院和後世醫院類似。


    到了太醫這個位置,也就和專家一樣。


    看的還是自身本事。


    隻要本事還在,怎麽也不至於丟了飯碗。


    “馮都尉不知,太醫院雖重醫術,卻也是一個蘿卜一個坑,我離開一陣,哪還有迴去的可能?”


    馮一博這才有些恍然。


    太醫是專家不假,卻不是主任醫師這樣的職稱。


    而是一個行政職務,也就是編製。


    王濟仁這邊離開,自然有人補上。


    他在想迴來可就沒那麽容易了。


    而王濟仁這次迴來,雖然沒能為兒子求來恩蔭,卻還是去了賈府拜謝。


    本來想著,看能不能再托托關係。


    最後努力一把。


    沒想到,賈府現在也是一籌莫展。


    好在,他無意中又從賈璉處,聽說了孫紹祖的事。


    賈府沒辦下來的,卻被馮一博辦了。


    還是京營那樣的肥缺。


    想到此前馮一博對自己的態度,王濟仁就硬著頭皮上門了。


    此時,他借機和馮一博訴苦。


    兩人一到堂中落座,等下人上了茶。


    王濟仁啜了一口,才又一臉苦笑的道:


    “說來,今日來此,就是向馮都尉告別,準備迴鄉養老,怕以後相見無期了!”


    王濟仁有些不知如何提出自己的事,隻能以退為進。


    等著馮一博主動問起了。


    果然,馮一博聞言,便歎道:


    “供奉不是為了恩蔭才去的軍前,如今可曾謀得?”


    他聽到王濟仁有告老之意,頓時心中一動。


    心中隱隱有個想法冒出,就想試探一下。


    “別提了!我到了北地,王大人就開始被人彈劾。”


    王濟仁一臉的無奈,同時心也提了起來,順勢問道:


    “說來,今日來此,除了和馮都尉告別,也是想碰碰運氣。”


    說到此處,他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不知馮都尉可有什麽門路,若能犬子一個前程,在下願附驥尾,任憑差遣!”


    兩人各懷心事,卻不知道彼此已是“郎有情妾有意”。


    “這麽一說,我倒是有個辦法。”


    馮一博心中一喜,沉吟道:


    “隻是……怕供奉為難。”


    見對方有求於自己,他就又試探了一句。


    王濟仁頓時也是一喜,忙道:


    “馮都尉請說,就是刀山火海,我也去得!”


    為了兒子,他都去軍前效力了。


    說是刀山火海也不為過。


    馮一博聞言,覺得此事果然可為。


    他也不著急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是先問道:


    “這個不急,先說說令公子想謀什麽樣的差事。”


    這就是談判的方法了。


    若是他先提出條件,對方很可能加碼。


    而對方先說出條件,自就暴露了底牌。


    王濟仁自然不知馮一博的圖謀,也不疑有他,聞言忙道:


    “犬子不成器,隻有個秀才的功名,若是能入國子監做個蔭生最好,實在不行,直接謀個一官半職也成,我也就能安心了。”


    秀才做官,隻能靠捐。


    除此之外,就是國子監的恩蔭。


    國子監的學生都叫監生,細分之下卻有四類。


    分別是舉監、貢監、蔭監、例監。


    其中例監最不值錢,卻也最值錢。


    因為這是花錢買的功名,除了鍍金作用不大。


    而舉監和貢監,分別是落榜的優秀舉人,和各府優異的秀才。


    將來都是要靠科舉出頭的。


    國子監每年都有選官的名額。


    因此,最後的蔭監,就成了最大贏家。


    如賈蓉,就是恩蔭的監生。


    即使他不捐龍禁尉的身份,早晚也能有個官做。


    “秀才的話……”


    馮一博有些為難。


    實在秀才不上不下的,實在不好操作。


    也怪不得王濟仁想求個恩蔭。


    若是有了恩蔭,就能到國子監讀書。


    順利畢業就就能做官。


    “這樣吧,不知給令公子捐個實缺可否?”


    王濟仁一愣,隨後露出苦笑,道:


    “馮都尉太看得起我了,就算是有門路,七品的縣令也至少四千兩!”


    雖然太醫院常為貴人出診,多有賞賜。


    但為貴人看病,又不敢下什麽重藥。


    很少有立竿見影的。


    因此,賞賜肯定有,但也就那麽迴事。


    這些年他兢兢業業,四千兩倒也不是拿不出。


    可拿出之後,他就連養老的錢都沒了。


    何況,四千兩也不一定夠!


    那必須要很硬的門路才有可能。


    馮一博聞言,卻微微一笑。


    他起身離開堂中,留下王濟仁發懵。


    這是送客的意思?


    他正猶豫著,是不是該走了。


    正這時,馮一博拿著一個錦盒又折返迴來。


    將錦盒往王濟仁麵前一放,道:


    “若是供奉能答應我一件事,這個就是你的了。”


    王濟仁沒急著打開錦盒,而且慎重的先問道:


    “不知馮都尉所言何事?”


    馮一博微微一笑,道:


    “供奉先看看再說。”


    王濟仁猶豫了一下,慢慢的伸手掀開錦盒。


    隨著盒蓋掀開,他頓時就是一愣。


    “這裏是一萬兩,想必怎麽也夠令公子謀個出身了吧?”


    錦盒之中自然就是一遝匯票。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馮一博根本不用多想。


    而且,雖然一直在兌換現銀,但他手裏還有一些匯票。


    現在出手,也是一件好事。


    王濟仁聞言,頓時有些惶恐不安。


    “雖不知馮都尉所言到底何事,但我先要聲明,王家從醫幾代,可絕不做害人之事!”


    【鑒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盡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 】


    他看到一萬兩匯票,很自然的就聯想到不好的事情。


    這樣的事,他也不是沒經曆過。


    貴人之間勾心鬥角,無所不用其極!


    若非他秉持中立,也不至於隻積攢四千兩的身價。


    馮一博聞言,卻有些哭笑不得。


    這個王太醫還真是見多識廣,竟然有這樣的聯想。


    他連連擺手,忙道:


    “供奉誤會了,我在都中又沒有什麽仇敵,況且,就算真有,也不至於用這樣下三濫的手段。”


    這樣說的多了!


    王濟仁聞言,自然還沒放下戒備。


    他依舊帶著狐疑,慎重道:


    “馮都尉不妨直言,免得我們之間有所誤會。”


    都說自己不是下三濫,也說不會害人。


    最後卻讓自己增減幾味藥。


    要麽延長病期,要麽過敏致死。


    他身為太醫,可太了解這樣的手段了。


    “這事說來還是好事。”


    馮一博見此,也不再隱瞞,直接道:


    “我隻是想讓供奉開館授徒,為一方百姓造福。”


    “開館授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開局把薛寶釵帶迴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迷糊又無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迷糊又無奈並收藏紅樓:開局把薛寶釵帶迴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