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妙玉在林府住下,馮一博自然不知道林家姐妹的小插曲。


    他官複原職之後,也無心他顧。


    手中的事都快忙不過來。


    除了每日到部裏應卯,處理禮部的一應事務。


    晚上還不時要編寫教材,偶爾還要處置東海郡的政事。


    這就導致他時常早五晚九,甚至忙得不可打膠。


    眼看明日即將休沐,他還要去趟賈府。


    把薛家那一大家子接來。


    今日還有東海郡來人,要向他匯報工作。


    晚上一下班,猛子就和馮一博到了書房。


    一進門就興奮道:


    恭喜大爺,嘿嘿嘿!


    大多時候,東海郡都是狗子迴來匯報。


    猛子偶爾迴來,也是為了看望孟姨。


    不過這次他迴來,卻是為了別的事。


    怎麽?難道……


    馮一博聽他上來是一句恭喜,又露出憨笑。


    心中隱隱已經有了猜測。


    恭喜大爺,喜得貴子!


    果然不出馮一博所料,是那邊生了。


    兒子女兒無所謂,最重要的是他有孩子了!


    猛子一臉憨笑,又道:


    二奶奶誕下一位小少爺,正等著爺賜名呢!


    算著日子,王熙鳳也該生了。


    雖然早有預料,但馮一博還是驚喜不已。


    若非這邊俗務牽絆,他真的很想去看看這個長子。


    男孩……


    聽到給孩子起名,馮一博笑著起身。


    一臉喜色的來迴踱步。


    他恨不得將畢生所學都用上,卻一時想不出太滿意的。


    沉吟片刻後,他眼睛一亮,道:


    乳名就讓她起吧,大名就叫馮熾!


    《爾雅·釋言》有載:


    熾,盛也。


    說是子嗣繁盛也好,東海郡昌盛也罷。


    這個名字顯然都寄托了不小的期待。


    不過,最有趣的是。


    馮淵的父親名馮坤,叔叔小名石頭。


    顯然都算是土字輩的。


    而淵則帶個三點水,現在長子又起名為熾。


    是個火字旁。


    土克水,水克火。


    竟是按照五行相克起的!


    一般來說,五行起名都是按照相生。


    比如,最出名的明代皇室。


    可馮家這個相克,也是祖輩定下的。


    怪不得子嗣不旺……


    馮淵雖然心中吐槽,卻也沒打算更改。


    他剛剛就是想到字輩,才起了這個名字。


    他不信一個字輩就能決定家族的興衰。


    算上尤二姐肚裏的,至少他現在也已經有了兩個孩子。


    說到孩子,馮一博還想起元春。


    差不多再有一個多月,也該到日子了。


    當初要是知她會懷孕,說什麽也不會讓她迴宮。


    如今再說什麽也都晚了。


    除非……


    他微微歎了口氣,暫時把這事拋開。


    隨手拿出一張白紙,馮一博在上麵將馮熾兩個字寫下。


    寫完後,拿起來端詳了好一陣。


    最後滿意點點頭,才放在一旁晾著。


    這是要給猛子帶迴去,免得猛子這個半文盲,再把字給搞錯了。


    若是真搞錯了,叫馮赤還好。


    萬一搞出馮翅或者馮飭什麽的,王熙鳳估計都得懵。


    還以為是插翅難逃,或者申飭她。


    怎麽看也是對她不滿呢!


    猛子見狀,湊過去看了看,驚訝的道:


    這個是熾啊?我還以為念識呢!


    識和熾的繁體寫法,也一樣是偏旁不同。


    馮一博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樣,沒好氣的道:


    你還認識識,真難得!


    猛子一聽,還有些不服,脖子一梗道:


    識字的識我怎麽不認識了?


    馮一博見他一臉自豪的模樣,有些哭笑不得,擺手道:


    好了好了,你知道這個是熾就好了,到時候把這個拿迴去。


    這時字也差不多幹了,他隨手遞給猛子。


    猛子連忙將一摞文件放下,雙手接過。


    又小心翼翼的折起收好。


    最近可有什麽要事?


    馮一博看著那一摞文件,習慣性的先問了一句。


    猛子見馮一博坐迴位置,連忙將一摞文件擺在他的麵前,道:


    這是近期需要您批閱的文書,另外還有些事,就是呂宋那頭的事。


    馮一博沒急著翻動文件,而是疑惑道:


    呂宋怎麽了?


    呂宋被占領一年,局勢早就已經穩定下來。


    在黑龍府的治理下。


    農業恢複生產,商業越發繁榮。


    最主要的是,大魏移民的數量與日俱增。


    唯二不穩定的因素,也就是土著和海西人。


    至於還存在的少量倭人,對整個呂宋影響不大。


    雖然多是商人,卻也被歸為土著一類之中。


    海西人開始借傳教的名義過去,黑龍府迅速反應。


    按照馮一博的指示,或是驅逐,或是圈禁。


    隨後,滿刺加又有過幾次試探。


    先在海上和黑龍府的船隊對峙,隨後又試圖登錄。


    被黑龍府發現後,很快將其擊潰。


    或是一個不留的全殲在島上。


    現在那邊已經基本放棄武力解決,多次派人過來談判。


    在黑龍府強硬的態度下,海西那邊已經服軟。


    暫時恢複了商業往來,並承諾不再傳教。


    這都是狗子之前帶來的消息。


    那麽,現在唯一還剩一個問題。


    就是當地的土著了。


    我們的人按照您說的,在宿務往南,順著爪哇往東,果然發現大片島嶼,不過島上環境惡劣,多是一些未開化的昆侖奴占據。


    昆侖奴就是大魏對黑人的稱唿,唐朝就有相關記錄。


    不過,那時候都是閹割後作為奴隸使用。


    這就導致無法繁殖,不久後就消失在曆史長河之中了。


    相傳,這些昆侖奴就是從南洋帶迴來的。


    雖然是關於土著的事,卻並非馮一博以為的呂宋土著。


    可他聽完,卻眼睛一亮。


    有些期待的看著猛子。


    原來這是他去年的安排,沒想到這麽快就有了反饋。


    如果真的有了收獲,那這個收益絕對不可限量!


    果然,猛子說到這裏,一臉喜色的道:


    其中最大的島嶼,名為伊裏安島,勘探隊果然在島上發現了銅礦!


    馮一博聽到銅礦兩個字,就是一震。


    果然!


    自己記得沒錯!


    伊裏安島應該就是新幾內亞。


    馮一博就是記得那裏有座世界級的銅礦!


    在征服呂宋後,他就悄然安排了人過去勘探。


    可他不知道銅礦的具***置,隻知道有這迴事。


    所以他並沒急於有什麽收獲,大不了就當拓展邊界的行動。


    如果長期沒有收獲,就準備讓人繼續向南。


    尋找澳大利亞。


    原以為這是個漫長的過程,以現在的勘探手段找不到也正常。


    沒想到才短短不到一年時間,就找到了銅礦!


    我們現在已經將呂宋的土著都送去,讓他們統治當地的昆侖奴進行挖礦,不過進度慢了些,而且他們也不太服管。


    呂宋的土著和流求原住民,還不太一樣。


    他們先有海外移民帶去了文明,建立過自己的王國。


    隨後又飽受海西人的殖民摧殘,處於被統治的地位。


    但不管怎麽說,也已經算是開化。


    現在黑龍府征服呂宋,想讓他們像流求原住民那樣接受統治。


    卻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難。


    因為他們覺得黑龍府和海西人沒有區別,都是入侵者。


    沒辦法,黑龍府隻能暫時采取武力威懾為主。


    這也是呂宋一直軍管的重要原因之一。


    隨著大魏過去的海外移民逐漸增多,又進一步壓縮了土著的生存空間。


    如果沒有相應措施,早晚都要爆發一次衝突。


    這就是之前馮一博以為的問題。


    沒想到,隨著銅礦的發現,倒是將這個問題暫時解決了。


    馮一博聞言,輕輕搖頭,問道:


    現在伊裏安島已經控製住了嗎?


    猛子點點頭,老實答道:


    已經控製了,那些昆侖奴都是一個一個分散的部落,還有一些和呂宋同源的土著,也都歸附了。


    沒開化的土著,還處於石器時代。


    如何能是鐵器的對手?


    何況還有黑龍府的精銳壓陣,伊裏安島的土著沒有任何僥幸可言。


    這就是文明層級的碾壓。


    聽到這裏,馮一博才點點頭,又道:


    在伊裏安島南麵,應該還有一個大島,麵積不遜大魏,將來我們也要涉足。


    猛子眼睛瞪的大大的,滿是驚訝。


    伊裏安島已經不小,比起流求還大。


    可馮一博說,再往南還有一個堪比大魏的島嶼。


    那還是島嗎?


    馮一博說的,自然是澳大利亞。


    不過現在他的地盤已經不小,很多地方還沒開發。


    所以,暫時沒有擴張的計劃。


    他在等,等人口達到一定程度。


    到時候不用他說,下麵都會想辦法擴張。


    而他需要做的,就是將地盤打下來。


    再將人送過去。


    之後就派兵鎮守,坐等收稅。


    若是沒有人口,占領了也沒有迴報。


    如果想指著南洋和澳大利亞的土著,還不如直接攻打東洋。


    至少東洋的農民會種地。


    若是不服從統治的,那就放逐過去,讓他們先去打個前站,以後我們過去也能省點麻煩。


    猛子聞言,麵露為難道:


    好是好,可他們都被放逐了,誰挖礦啊?


    馮一博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道:


    你不會將聽話的留下,在島上做管事,管理伊裏


    安島上的昆侖奴,不是一樣嗎?


    伊裏安島麵積極大,可人口稀疏。


    無他,實在是環境太過惡劣。


    不僅有海島普遍的問題,也就是台風之類。


    還有火山,雪山,地震,海嘯。


    可以說,就不適宜居住。


    不然海西人也不會暫時放過那裏。


    可即使如此,那麽大的地方湊夠挖礦的人也輕而易舉。


    不聽話的就都流放,去和澳大利亞原住民搶地盤。


    讓他們先消耗著。


    等馮一博將來再派人過去,這些見識過黑龍府威勢的土著,也差不多該學會聽話了。


    明白了!


    猛子露出恍然之色,也不知道真明白還是假明白。


    不過馮一博相信,他明不明白不重要。


    執行肯定能到位。


    猛子這時像便秘一樣,猶豫道:


    我,我還有件事想同大爺說說。


    難得見猛子這個姿態,馮一博不由有些好奇。


    有話直說。


    猛子聞言,有些不好意思的撓撓頭,才迴道:


    呂宋那邊占領之後,一直由我們軍中負責,我手下的參謀周霖,一直代管呂宋。


    東海如今蓬勃發展,但任免方式還是任人唯親為主。


    流虯的官員,半數以上都是馮家莊出身。


    而呂宋則執行軍管。


    半數以上的官員,都由軍中的人充任。


    這個周霖,當初攻打呂宋立下大功。


    又跟在猛子身邊很久。


    現在那邊也穩定下來,我想著為他求個前程。


    顯然,猛子這是為手下求官來了。


    怪不得一副扭捏模樣!


    周霖……


    對於普通官員的任免,都由黑龍府草擬。


    再經馮一博審核確認。


    而一地主官,馮一博自然更要知曉。


    他此時心中閃過周霖的資料。


    周霖是一個落地秀才,家中被倭寇劫掠一空。


    父母妻兒也都死於倭亂。


    於是他將田畝變賣一空,投奔了新軍。


    馮一博沉吟半晌,忽地問道:


    他可成家了?


    猛子一愣,不知道求官怎麽還問起家室來了。


    不過他還是老實迴道:


    納了兩個妾室,並未成家。


    馮一博聞言,微微點頭,隨後道:


    這樣吧,你迴去找二奶奶,問問平兒願不願意跟了這個周霖。


    王熙鳳之前想把平兒嫁給猛子,卻被馮一博拒絕了。


    不過今時不同往日。


    王熙鳳為他生下一子,顯然要給她點甜頭。


    若是願意,就正式任命周霖為呂宋節度,充作你的副手,統管呂宋軍務。


    若是隻讓王熙鳳和呂宋軍方有些聯係,也不算太大的賞賜。


    但緊接著,馮一博又補充道:


    至於呂宋的一應事務,也繼續暫由他來代理,將來等她們母子把身子養好,就直屬二奶奶管轄。


    這就是把呂宋交給王熙鳳了,連軍方的人也在她控製之下。


    想必這些也足夠滿足,王熙鳳對權勢的欲望了。


    好!


    如果是狗子,可能會問為什麽。


    猛子則隻是點頭答應。


    馮一博笑了笑,又叮囑道:


    你告


    訴二奶奶,呂宋以後就是她們母子的家業之一,讓她好好經營。


    猛子這時候才聽明白,恍然道:


    啊!我明白了!


    頓了頓,猛子又一臉慎重的問道:


    那二奶奶可以出府了嗎?


    ……【以下免費】……


    我寫這本書開始的時候,就想盡量讓每個女孩有自己的事業或者愛好。


    而不是單純的附庸。


    不過可能衝突設計上,確實有的地方處理的不到位。


    比如這章本來想鋪墊一下,之後寫平兒不願意,鳳姐不同意,然後來一出姐妹情深,最後主角再去的時候就順水推舟收了平兒,並讓她開始掌事。


    不過既然大佬們反感,就當我虛晃一槍。


    下章就拉迴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開局把薛寶釵帶迴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迷糊又無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迷糊又無奈並收藏紅樓:開局把薛寶釵帶迴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