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榮二府的一眾爺們,大多並無實職。


    所以基本都跟著去了孝慈縣。


    除了賈政過完年就離家,又去了崖州赴任。


    賈赦、賈璉、賈珍都是跟著送殯的隊伍,先一步就過去了。


    賈蓉則作為龍禁尉,隨著皇帝的車駕過去。


    如此一來,寧府就留了尤氏一個主子看家。


    今日她閑來無事,就帶了佩鳳、偕鴛兩個遊園踏青。


    二人都是賈珍妾室。


    是其中最受寵,性子又嬌憨的兩個。


    尤氏帶著她們,就從寧府這邊進了大觀園。


    才遊賞片刻,就遇見湘雲、芳官、芯官等一幹女子。


    正在前麵玩得熱鬧。


    湘雲幾個也都是嬌憨性子,兩邊打過招唿之後。


    沒一會子就玩到一處去了。


    一時兩邊隻顧玩鬧,竟也忘了尤氏。


    隻留幾個丫鬟服侍。


    前麵眾女有說有笑的,一路瘋玩起來。


    尤氏就不疾不徐的跟在後麵,一一賞玩園中景致。


    等走到這邊,寶玉也聞聲出來。


    他眼睛一亮就想加入嬉鬧之中。


    正這時,有人來稟道:


    甄家有兩個女人送東西來了。


    尤氏聞言,連忙讓人去問探春、李紈。


    隨後三個女人出去,就在議事廳相見。


    這邊佩鳳、偕鸞兩個,自然不敢打攪。


    就留在外麵想打秋千玩耍。


    寶玉見狀就湊過去,道:


    你兩個上去,讓我送你們。


    這話一出,慌的佩鳳連連擺手。


    罷了,可別替我們鬧亂子。


    寶玉卻無所顧忌,非要幫她們推送一番。


    尤氏會了李紈二人,正要等見甄家女人。


    這時,忽見東府裏幾個人慌慌張張跑來。


    老爺歸天了!


    眾人聽了,都嚇了一大跳。


    尤氏更是起身問道:


    好好的並無疾病,怎麽就沒了?


    那家人聽她一問,連忙迴道:


    老爺天天修煉,定是功成圓滿,升仙去了。


    不說這話還好,尤氏一聞此言,心裏就是咯噔一下。


    升仙了,那就不是正常死亡。


    可賈珍父子不在,榮府這邊賈璉等也沒在。


    一時家中竟沒個頂事的男子。


    當下她也不再猶豫,忙和李紈幾人匆匆告辭。


    一邊迴府卸了妝飾,讓人備車。


    一邊命人快馬先到元真觀,將所有的道士都鎖了。


    吩咐隻賈珍迴來,再細致審問。


    尤氏匆匆忙忙坐車,帶了賴升一幹老人家媳婦出城。


    又讓人請了大夫過來看視,到底是何病症。


    等大夫們一到,見賈敬早就沒了半點生息。


    他們隻能勉強相看一二。


    好在都是寧府熟悉的大夫,素知賈敬修煉導氣之術。


    更至參星禮鬥,守庚申,服靈砂等。


    怕就是因此傷了性命的。


    再加上,如今雖死。


    卻也可見腹中堅硬似鐵,麵皮嘴唇燒的紫絳皺裂。


    大夫便向尤氏迴道:


    是道教中吞金服砂,燒脹而歿。


    有了這話,尤氏便有了交代。


    當下點點頭,表示知曉。


    可這


    話一出,眾道士頓時慌了。


    他們都被鎖拿,聞言紛紛迴道:


    原來是秘製的丹砂吃壞了事?


    我就說:功夫未到,且服不得。


    是啊!我們勸過了的!


    老爺定是於今夜守庚申時,悄悄的服了下去,才升仙去了的。


    這是虔心得道,已出苦海,脫去皮囊了。


    幾人說的熱鬧,尤氏卻絲毫不聽,隻冷道:


    把他們鎖好,等大爺迴來發落!


    這邊喊冤叫屈也不理會,隻讓寧府下人看住了。


    尤氏又命人飛馬報信,同時帶人在元真觀轉了轉。


    她發現裏麵窄狹,不能停放。


    可都中又有國喪,不能進城。


    沉吟了一下,尤氏就讓人將賈敬裝裹好了。


    用軟轎抬至同在北門的賈府家廟,也就是鐵檻寺中來停放。


    她再掐指算了下日子。


    發覺至早也得半月的工夫,賈珍等方能迴來。


    如今天氣迴暖,實在不能多等。


    於是尤氏又果斷下令,親自主持著。


    命天文生擇了日期入殮。


    壽木早年已經備下,就寄在家廟。


    因此倒也甚是方便。


    於是她就定下,三日後,破孝開吊。


    就在這邊且做起道場來。


    因榮府裏李紈、探春都出不來,還需照顧姐妹。


    寶玉又不識事體。


    尤氏隻得將外頭事務,暫托了幾個家裏二等管事的。


    賈?、賈珖、賈珩、賈瓔、賈菖、賈菱等各有執事。


    這邊安排的差不多。


    尤氏再想了想,隻還差兩樣。


    一是外頭無身份夠格的爺們坐鎮。


    二是寧府那邊沒有人看家。


    於是尤氏就想到自己的娘家人,也就是尤老娘三個。


    還打起馮一博的主意。


    當下便打發人去到馮府,叫尤老娘和兩個妹妹。


    希望能替她在寧府看家。


    也順帶著問問馮一博,看能不能過來幫忙壓場。


    等馮一博到鐵檻寺的時候,尤氏已將一應事項安排好了。


    兩邊見禮後,尤氏簡單說了一下自己所做。


    還想讓他幫忙查缺補漏。


    此時的馮一博,正吃驚的打量著這位大姨子。


    隻見尤氏此時一身孝服,不施粉黛。


    卻更顯出真正的美人底子。


    二十歲出頭的年紀,也正是好時候。


    想想也是。


    若非長得標致,賈珍也不會娶為繼室。


    當然,馮一博不是被她模樣驚豔。


    而是被這位大姨子的周全驚到了。


    尤氏平日不聲不響的。


    可卿在的時候,府裏都交給可卿。


    可卿不在,她也無聲無息的就接過去了。


    不像王熙鳳那邊離開,榮府就雞飛狗跳了好一陣子。


    平日所有人都覺得,寧府是賈珍一人說的算。


    但現在府裏沒人,尤氏卻也能把事做得這樣周全。


    可見,平日在府裏也不是沒有作為的。


    大姐姐處置很是周全,還有什麽需我做的,盡管吩咐就好。


    為顯親近,馮一博沒從賈珍那邊論。


    而且從尤家這邊,叫起了姐姐。


    尤氏聞言,嫣然一笑,道:


    倒是沒有旁的,隻是這邊外場還需一博兄弟幫忙壓陣。


    馮一博從尤老娘這邊論,她卻從賈珍這邊論的。


    尤氏雖是大姐,可兩個妹妹卻都是妾室。


    馮一博和賈家也是實在親戚,如何也輪不到從尤家論親。


    就算喊聲妹夫,也是從薛家論過去的。


    馮一博聞言笑了笑,沒有和她計較。


    隨後讓人去了部裏告假,就留在鐵檻寺坐鎮。


    且說賈珍收到信兒,也急忙告假。


    連帶著賈蓉一起叫上。


    先陵這邊負責主持儀式的,是禮部的左侍郎。


    聽到寧府的事,他也不敢自專。


    連忙到了行在請旨。


    原來,老太妃的喪禮,是按照太後一等的國喪規製操辦。


    唯一差的,就是景順帝沒有全程跟著。


    而是由忠順親王這個弟弟,代他這個皇帝在靈前打藩送殯。


    不過,景順帝還是趕在下葬前到了孝慈縣。


    棺槨在先陵停放數日,遲遲沒有送入地宮。


    很大程度上,就是在等著他的到來。


    雖然不能親送,但最重要的入土儀式。


    還是須得他這個長子填第一鍬土。


    寧府送信過來的時候,這邊才入了地宮不久。


    景順帝還沒來得及起駕迴都中。


    一見此本,他心中微微驚訝。


    頓時腦海中閃過無數種可能。


    可麵上卻不動聲色,還隨口問道:


    寧府賈敬如今何職?


    賈珍父子沒跟過來,便由禮部左侍郎代奏,道:


    賈敬進士出身,祖職已蔭其子賈珍。


    景順帝自然知道這些,聞言卻頻頻點頭。


    心中不知琢磨著什麽。


    因年邁多疾,賈敬常養靜於都城之外元真觀,今因疾歿於觀中。


    自囚於一小觀中,每年隻出來一次。


    如今也算是圓滿了?


    景順帝心中有些感慨,卻一時也摸不透是不是那邊下的手。


    其子珍,其孫蓉,現因國喪隨駕在此,故乞假歸殮。


    禮部左侍郎匯報完畢,景順帝便讓人下了恩旨,曰:


    賈敬雖無功於國,念彼祖父之忠,追賜五品之職。


    賈敬不僅無功,還有過。


    來孝慈縣的大多也都是有爵之人,知道的不在少數。


    好在景順帝的追封,還是對開國一脈表達了尊重。


    令其子孫扶柩由北下門入都,恩賜私第殯殮,任子孫盡喪禮畢扶柩迴籍。


    雖然是格外開恩,準許進城。


    卻也沒什麽好說的,隻是對仁孝的尊重。


    是景順帝的一貫作風。


    外著光祿寺按上例賜祭,朝中由王公以下,準其祭吊。


    此時是景順帝生母的國喪,一應祭奠都要讓路。


    能允許進城,已經實屬不易。


    允許王公以下祭吊。


    這個對寧府開始,才是最大的恩賜。


    欽此。


    這道旨意就是讓人知他重仁孝,且更隆重功臣之裔。


    果然。


    此旨一下,不但賈府裏人連連謝恩。


    連跟來的一眾勳貴,也都稱頌不絕。


    賈珍父子領了旨意,便星夜馳迴。


    半路中又見賈?、賈珖二人,領了家丁飛騎而來。


    一群人看見賈珍


    ,連忙滾鞍下馬。


    紛紛上前請安。


    賈珍應了,卻也有些不解,忙問:


    家裏的事我已經知道了,你們又來做什麽?


    為首的賈?上前,恭謹迴道:


    嫂子恐哥哥和侄兒迴來了,老太太路上無人可使,就叫我們兩個來護送老太太的。


    史老太君身邊還有賈赦、賈璉父子,自然不會無人可使。


    隻是沒有寧府的人罷了。


    賈珍聽了,自然明白尤氏的意思。


    妥帖!


    讚了一聲,又問道:


    家中如何料理的?


    賈?等便將尤氏的作為說了一遍。


    如何命人請了大夫,拿了道士。


    如何讓人將賈敬遺體挪至家廟。


    怕外麵無人,又請了馮一博坐鎮。


    專司迎接貴重賓客。


    怕家內無人,接了尤老娘。


    帶了馮家的幾個婆子,在上房看著。


    這些一一說完,賈珍接連又說了幾聲妥當。


    隨後兩邊告辭,賈珍父子加鞭便走。


    兩人店也不投,連夜換馬飛馳。


    這一日,終於到了都中。


    父子倆先奔入鐵檻寺,到的時候已是下半夜的四更天。


    坐更的聽見聲音,忙喝起眾人來。


    賈珍下了馬,就和賈蓉放聲大哭。


    從大門外便跪爬起來,至棺前稽顙泣血。


    爺倆哀嚎,一直哭到天亮。


    喉嚨都哭啞了方才停住。


    尤氏等這才都上前一齊見過。


    賈珍父子忙按禮換了兇服,在棺前俛伏。


    身為家主,自要理事。


    再不能目不視物,耳不聞聲。


    少不得減了些悲戚,好指揮眾人。


    賈珍先將恩旨備述給眾親友聽了,又打發賈蓉迴家來料理停靈之事。


    這邊賈珍又單獨見了馮一博,自是連連稱謝。


    勞一博兄弟幫忙操持,為兄感激不盡!唯有待事完了,我們全家登門跪謝,也難償心中之情!


    馮一博連稱不敢,又道:


    珍大哥節哀順變,我也沒能幫上什麽,隻是稍盡些心意而已。


    另一邊,賈蓉到家。


    他忙命前廳收桌椅,下槅扇,掛孝幔子,門前起鼓手棚、牌樓等事。


    這邊事了,又進來見尤老娘這個外祖母。


    賈蓉一見尤老娘,便忙上去請安問好,道:


    老祖宗費神勞心,我們爺兒們感激不盡!惟有等事完了,我們合家大小登門磕頭去。


    尤老安人聞言欣慰,點頭道:


    我的兒,倒是你會說話!親戚們原是該的。


    老娘上前將他扶起來,又問:


    你父親好?幾時得了信趕到的?


    賈蓉笑著迴道:


    剛才趕到的。先打發我瞧你老人家來了,好歹求你老人家事完了再去。


    見尤老娘點頭,賈蓉又嘻嘻的四下張望,道:


    二姨娘,三姨娘怎麽不見?


    尤氏姐妹自跟了馮一博後,他再沒見過。


    可他雖然不太行,卻口花花慣了的。


    好在,原本尤老娘想帶尤家姐妹來的。


    畢竟是尤氏的公公沒了。


    尤家作為親家,過來也算盡禮數。


    不過她去請示的時候,馮一博答應親自過來。


    卻唯獨沒讓尤家姐妹過來。


    怎麽?蓉哥兒倒是孝順,還惦記你兩個姨媽?


    尤老娘聞言笑了笑,才道:


    她們自然在馮府,若是有空也可以過去走動。


    她知道馮一博的身份不遜賈珍半分,不信賈蓉敢去造次。


    果然,賈蓉聞言撇撇嘴,道:


    那就不必了,還是不給馮叔父添麻煩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開局把薛寶釵帶迴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迷糊又無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迷糊又無奈並收藏紅樓:開局把薛寶釵帶迴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