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的禁海令,不僅限製了普通海商。


    還導致來自西方的商隊,不能像原來一樣輕鬆交易。


    原本在一些海商的幫助下,他們可以逃過海關的監督。


    直接將貨物賣到江南各處。


    這也是很多洋縐、洋緞、洋錦等洋布,還有洋漆、洋糖等洋貨。


    在江南等地泛濫的重要原因之一。


    現在關閉了除泉州、寧波外,所有的通商口岸。


    普通海商已經沒了生存的空間。


    有這個能力的,就是那些促成海禁的權貴。


    他們開出的價錢,也比之前高了數倍。


    所以這些西方的商隊,要麽老老實實去泉州繳納高額關稅。


    進行正常貿易。


    但會因為價格原因出貨很慢。


    或者低價出手,賺得少了很多。


    要麽在海外,直接把貨物賣給有實力的大魏商人。


    但也隻比關稅少了一點。


    不管哪個選擇,都大大減少了他們的收益。


    因此,喬治·史塔克等人才從滿刺加過來。


    想要尋找一個落腳地。


    準備以此為中轉,對大魏展開大規模走私。


    他們的想法,也得到了滿刺加總督的支持。


    還特地為他們開具了一份使節團的證明。


    以便在有需要的時候,可以用這個身份和官府交涉。


    開始的時候,喬治·史塔克選擇的是流求西北部。


    因為流求西南是澎湖宣慰司的地盤,他們過去容易被官府監管到。


    而流求北部,在他們的消息中。


    一直是倭寇和生番的地盤。


    那裏又和大魏隔海相望,


    不論是去泉州,還是福州。


    甚至溫州和台州,往來也都十分方便。


    一開始的時候,此行確實很順利。


    他們發現倭寇和生番,似乎都消失不見。


    沿海平原,有大片無主之地。


    敞開了等著他們占據。


    船隊二話不說,立刻在此建起房屋。


    做了長期駐紮的準備。


    可惜,房子還沒建好,就被人發現並驅逐。


    於是,他們又調整計劃。


    憑借滿剌加總督開具的證明,以使節的身份來大魏申訴。


    想要得到一處駐紮的地方。


    從流求被驅逐後,他們的目標就發生了變化。


    選中了朝廷控製力更強,但他們也熟門熟路的濠鏡澳。


    這裏原本是一處西番商船停泊的海澳,朝廷還設過專門的守澳官。


    隻是隨著禁海令,這裏已經處於半荒廢狀態。


    商船也都轉到泉州停靠。


    他們選擇這裏,除了熟門熟路之外。


    也是因為考慮到很多海外商人,還不知道大魏禁海的消息。


    大多西方來的商船,還會習慣性先來這裏停靠。


    這就會為他們提供便利。


    如果在此立住腳,那麽他們不僅僅靠自己的船隊。


    還有了源源不斷的貨源。


    再則這裏的地理位置優越。


    濠鏡澳處於珠江口,距離廣州很近。


    十分方便出貨。


    總而言之,都是為了走私方便。


    喬治·史塔克本以為,自己虛晃一下,至少能得到濠鏡澳的居住權。


    畢竟大魏的皇帝,對一個小漁村肯定不會在意。


    可沒想到,這件事壓根到不了皇帝麵前。


    直接在馮一博這就宣告破產了。


    當然,馮一博並沒直接拒絕,而是答應轉答。


    隻是他轉答的方式比較特別罷了。


    “海西福朗思牙的使節團要求在香山壕鏡澳駐紮,並開設港口。”


    這就是馮一博對內閣的轉述。


    別說內閣,就算皇帝也不能因為一個外夷開這個口子。


    何況還有朝中諸多大臣的反對。


    開玩笑!


    現在還有不少人為全麵禁海而努力,豈容一外夷私設港口?


    “為此,他們還想賄賂我,不過被我嚴詞拒絕了。”


    當天談完之後,史塔克確實試圖私下賄賂。


    卻被馮一博大義凜然的拒絕了。


    開玩笑,他會差那五百兩銀子?


    張鬆越聞言隻點了點頭,並沒當迴事。


    “這事肯定不能答應,其餘的你看著處理,別失了身為上國的禮儀風度。”


    馮一博連連點頭,又謙恭的道:


    “老師放心,學生自當妥善處置,定然不會失了大魏的顏麵。”


    張鬆越點了點頭,沒再為這事多費腦筋。


    雖然都稱他為老師,但馮一博顯然和精心陪養的劉正不同。


    可以用他辦事,但不能依為心腹。


    不過馮一博能力很強,處理事情倒是幹脆利落。


    至少不用擔心他惹什麽亂子。


    可惜,張鬆越放心的太早了。


    海西福朗思牙的使節團,很快就失望的離開了都城。


    馮一博還不放心,為此專門去信。


    讓流求和泉州那邊,也就是狗子和劉昭。


    都重點關注一下這批福朗思牙的人。


    若是老實貿易還好。


    隻要對方有占地盤的想法,立刻驅逐!


    若遇反抗,格殺勿論!


    若非現在流求才站穩腳跟,還需要再鞏固個一年半載。


    馮一博都想去占了滿刺加,和香料群島。


    滿刺加海峽,是東西方的重要中轉。


    而香料群島,更是豆蔻、胡椒的產地。


    無論哪一處,都牽扯著龐大的利益。


    相比西方人的統治,若是中原王朝來人。


    往往更容易被這邊的土著接受。


    畢竟之前他們的國王、蘇丹、首領,都需要中原王朝的冊封。


    不然就拿不到朝貢資格。


    而且在那裏,漢人也占有相當大的比例。


    若能換成自己人統治,必定能得到其擁護。


    可惜之前大魏對其滅國視而不見。


    或者說以其為藩屬屏障,卻並未盡宗主國的義務。


    坐視這些地方被西方人占領。


    馮一博的計劃中,等流求達到自給自足。


    就開始下一步擴張計劃。


    以流求為根基。


    向南輻射南洋,甚至澳洲。


    向北則是東洋,乃至東北。


    現在的流求,還處於膨脹階段。


    不斷吸收江南,和閩越的無地平民過去。


    人口已經接近十五萬。


    別看隻有十五萬人,但這十五萬丁口中。


    大部分都是青壯男女。


    再加上生番的人口,流求北部已經有了超過二十五萬人。


    現在流求有正兵有一萬五,包括水手在內的輔兵兩萬五。


    這四萬人,分為兩撥。


    一半在流求各處駐紮、操練、巡邏。


    一半則在南洋、東洋跑船,熟悉地形。


    兩撥人來迴替換,或操練,或出船。


    這些人就是馮一博的根基,也是他的底氣所在。


    可惜的是,現在還有三分之一的糧食。


    需要從大魏這邊運過去。


    預計要明年,甚至後年的時候。


    糧食才初步可以自給自足。


    到那時候,預計總人口至少在二十萬以上。


    加上流求的生番,總人口超過三十萬。


    隻要糧食自給自足,真正擴張的時機就到了。


    不然萬一被掐斷糧食供應,就立刻要原地解散了。


    這些都是後話,暫且不表。


    單說福朗思牙的使節團才走,賈璉就迴了都中。


    他這一走五天,迴來卻不見嬌蘭。


    小花枝巷內,人去樓空。


    仿佛一夜之間,全都消失了。


    賈璉還隻當是王熙鳳找來,把人接迴府了。


    暗自懊惱著,沒聽馮一博當日的勸告。


    可等他迴了榮府,找到了興兒才知道。


    自己出去幾天,就已經和嬌蘭陰陽相隔。


    埋都埋完了!


    她可是懷著孕呢!


    馮一博再次到小花枝巷的時候,驚訝於眼前的景象。


    才過去幾日功夫,這裏竟顯出幾分破敗。


    原來的丫鬟婆子,早就被遣散。


    連做飯的廚子,都是賈璉讓人從榮府叫來的。


    賈珍、馮紫英也都到了,四人見禮之後如往常一般落座。


    見三人都悶悶的不說話,馮一博忍不住皺眉道:


    “這是怎麽了?幾日沒見,都無精打采的!”


    賈珍和馮紫英顯然已經知道前因後果。


    馮紫英小聲給馮一博說了一遍,聽得他驚詫莫名。


    這王熙鳳如此心狠手辣!


    竟趁著賈璉不在,把嬌蘭直接弄死了?


    一時間,他竟有些恍忽。


    不是說金陵十二釵都是美好的象征,需要人解救的存在?


    其他人倒都如此,可這王熙鳳怎麽成了禍害?


    一屍兩命,這是多大的孽?


    “大妹妹那邊雖有些過了,但她畢竟是你嫡妻。”


    片刻後,還是賈珍這個老大哥先開口,勸道:


    “再說,她又不是故意為之,不如先把這事放一放,且看她後續如何。”


    賈珍不想兩人鬧翻。


    一是,他身為賈族族長。


    若坐視此事鬧開,賈族體麵何存?


    二則是,兩人都有這買賣的份額。


    鬧翻之後,少了賈璉在外東奔西走。


    又少了王熙鳳在後宅開拓。


    難免影買賣的收益。


    可賈璉聽完,卻隻一句話。


    就讓三人都嚇了一跳。


    “我想和離。”


    他說這話的時候,並沒有什麽激烈的情緒。


    反而是在他身上,極為少見的平靜。


    賈璉就這麽靜靜的看著三人。


    明明是帶著笑,可眼睛裏卻都是哀傷。


    本來有了嬌蘭,賈璉對王熙鳳的容忍度高了很多。


    前幾天,馮一博把份額分她一半。


    賈璉也認了。


    可如今嬌蘭一死,還是一屍兩命。


    賈璉卻隻覺人生沒了味道。


    連剩下的一半都不想要了。


    本來那錢就是用來養這邊的。


    如今嬌蘭都沒了,這錢還養誰?


    他在府裏看著王熙鳳的眼神,都是冷冰冰的。


    任憑王熙鳳百般解釋,平兒在旁如何證明。


    賈璉沒有一句話是信的。


    他隻知道自己出去一趟,好好的人就沒了。


    還是一屍兩命。


    而且不等自己迴來,就匆匆下葬。


    賈璉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王熙鳳是如何下得去這個手的?


    哪怕王熙鳳難得對他伏貼,他的心中也沒有一絲的快意。


    隻有失去了親人的哀傷。


    本來他和王熙鳳是少年夫妻,也是有過如膠似漆的歲月。


    後來的怕裏,也是有著愛的成份。


    可如今隻覺心已涼透。


    情也耗盡。


    任憑誰怎麽勸說,賈璉隻覺心累。


    僅剩“和離”二字不斷縈繞。


    再無別想。


    “璉二哥,雖小嫂子合你心,但終究也不過是個外室罷了。”


    馮紫英一開口,就是這個時代的主流觀念。


    顯然沒把女人當迴事。


    “以你如今的身家,再買幾個合心的也不難。”


    這話也不能算錯。


    若是原來的賈璉,可能傷心一陣子。


    就過去了。


    然後像馮紫英勸說的那樣,再買個合心的。


    重新開始。


    可如今的賈璉,卻似乎沒有聽到一樣。


    眼中滿是哀傷。


    若說賈璉本也不是個癡情種子。


    可他到底有些底線,接受不了一個雙手沾血的嫡妻。


    何況他又在嬌蘭這裏,得到了久違的順從。


    再加上身懷有孕。


    更難免有些,說不清的別樣情愫。


    賈璉如今二十幾歲,膝下隻一個女兒。


    這還是第一次又有了孩子。


    他今天把三人叫來,也不是有什麽話要說。


    隻是想要像之前一樣聚會。


    就仿佛嬌蘭還在的時候。


    算是最後哀悼一下,這個苦命的女人。


    “璉二哥,節哀。”


    這是馮一博唯一能說出的勸慰。


    不是像那兩個人一樣,勸賈璉放下。


    而是像參加喪事一樣,勸一聲“節哀”。


    他這時實在說不出什麽勸告的話。


    甚至對王熙鳳僅有的一點好感,也基本清零。


    賈璉稍有意外的看了馮一博一眼。


    似乎覺得馮一博在支持他,點了點頭,道:


    “謝謝兄弟,我沒事。”


    三人又坐了一會兒,賈璉就先提出離開。


    和離的事,他本已打定主意。


    隻是所有人都勸他的時候,他難免又有些動搖。


    現在從馮一博這裏得到一點支持,頓時讓他走了堅持的理由。


    此時就要迴府中,向賈赦和邢夫人稟明。


    再和賈母陳說。


    賈赦和邢夫人對王熙鳳,這個吃裏扒外的媳婦。


    真是沒一點滿意。


    聽到賈璉要和離的話,雖有些驚訝。


    卻也隻敷衍的勸說兩句。


    話裏話外,都是怕賈母不同意。


    沒有一點真正阻攔的意思。


    果然到了賈母這裏,說什麽也不同意。


    “璉兒,你湖塗啊!”


    賈母聽了賈璉的話,頓時皺眉,口中道:


    “鳳丫頭雖慣常吃些醋,可她心地純善,闔府上下誰人不知?”


    這個孫媳婦向來最想著她,又對寶玉和府裏的姐妹都好。


    賈母如何能不偏心她些?


    “璉兒,鳳丫頭和你夫妻多年,你最是了解她。”


    王夫人對此早就知曉,此時也跟著勸解,又道:


    “此事定有誤會,若說與她有關倒是可能,但她定然不是害人性命的。”


    她從周瑞家的口中,已經知曉事情全貌。


    因此倒也沒失口否認。


    但又不好說她之前就知道,隻能表達自己的態度。


    “哪有什麽關係?”


    賈母聞言卻不滿的看了王夫人一眼。


    對王熙鳳殺人的事,她是一點也不信


    “你那嫂子、妹妹、弟弟,哪個不和鳳丫頭親善?”


    說到這裏,賈母又看向賈璉,問道:


    “怎麽在你嘴裏,就成了那殺人的魔王!”


    對兩人的話,賈璉充耳不聞。


    隻“梆梆”磕了幾個響頭,口中堅定的道:


    “我意已決,請老太太寬宥。”


    正這時,外麵一個聲音傳了進來。


    “我不同意!”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開局把薛寶釵帶迴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迷糊又無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迷糊又無奈並收藏紅樓:開局把薛寶釵帶迴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