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事件:元春封妃!
紅樓:開局把薛寶釵帶迴家 作者:迷糊又無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熙鳳拍著胸口的動作,有些引人遐思。
馮一博連忙移開眼神,沒敢繼續關注。
王夫人見侄女這般惺惺作態,頓時就皺了皺眉。
微微眯了眯眼,幹脆又親自問道:
“那具體是何事,一博可有什麽眉目?”
這是想通過馮一博來分析一下形勢。
畢竟是他打探的消息。
也許有所隱瞞,也未可知。
馮一博聞言遲疑了一下,還是搖了搖頭。
事涉宮闈,他實在不好多言。
哪怕猜到些事,也不能隨便說出來。
眾人見此頓時都是一副失望之色。
王熙鳳剛剛看到王夫人的神情,便知道那是對自己摸表現有所不滿。
這時又見馮淵似有未盡之言。
便想著彌補一下,以討得這位姨媽的歡心。
可麵對這個馮淵,她已經吃過幾次虧了。
所以這時還是有些猶豫。
思來想去,王熙鳳還是決定拚一拚。
對她來說,麵子可不如王夫人的歡心更重要。
這個馮淵吃軟不吃硬,她是領教過的。
那麽就隻好……
王熙鳳咬牙上前一步,一臉哀怨的盯著馮一博的眼睛,口中道:
“一博兄弟,既然是你打聽的消息,想必多少有些猜測吧?”
這話說的,本來有些埋怨的意思。
可她又一臉委屈的伸手比劃一圈,指著眾人道:
“這裏也都不是外人,不妨就把你的想法說來聽聽嘛!”
說道此處,她還迴眸看了賈母和王夫人一眼。
再轉過來,已經是一臉無助的模樣,對馮一博道:
“錯了對了的,有老祖宗在,想也不會有人怪罪的。”
見馮一博一臉莫名,她又嗔道:
“你就說說吧!一博兄弟~!”
最後這一下拐彎,別說是馮一博。
就是在場眾人,包括賈璉在內。
都是頭一次見。
可卻全都受不住!
堂堂鳳辣子,竟一副受氣小媳婦的模樣?
還撒了個嬌?
賈璉都看傻了,眾人更是無不詫異。
就連賈母都沒明白她這是在做什麽。
唯有王夫人有些動容。
她了解這個侄女,最是好麵子。
剛剛那一眼,就是告訴自己。
這是為了幫自己打探消息。
看來剛剛自己真的錯怪這個侄女了。
她應該是真的擔心賈政!
此時,王熙鳳這又似撒嬌,又似哀求的模樣。
讓馮一博先是皺眉,隨後整個人往後縮了縮,口中遲疑道:
“璉二嫂子,要不……”
說到這裏,馮一博一臉難以形容的表情,道:
“要不你還是潑辣點,我害怕!”
這話一出,屋裏先是一靜。
隨後全都笑作一團。
就連賈璉都控製不住。
即使被王熙鳳狠狠瞪了一眼,還是差點笑抽過去。
王熙鳳青筋暴跳,手指幾乎快戳到馮一博的鼻尖了。
口中聲音變得尖細,咬牙切齒的道:
“好你個馮淵,你說不說吧?給姑奶奶個痛快話兒!”
“說說說!”
馮淵連忙拱手認輸。
就見王熙鳳放下手,胸口起伏不定。
他長出了口氣,隨後口中道:
“榮國賈府和宮中有所關聯的,應該就那麽些人吧?”
這話讓對麵的王熙鳳一愣,轉頭看向王夫人。
隻見王夫人若有所思的樣子。
這時,又聽馮一博繼續道:
“至於宮裏的好事,想必諸位也都能有一二猜想……”
這話幾乎都喂到嘴裏了,王夫人和賈母幾乎同時脫口,道:
“元春?”
馮一博話音未落,兩人就眼睛一亮。
可說完,兩人又對視一眼。
王夫人先有些不自信的道:
“這……不太可能吧?”
馮一博自然不會正麵迴應,見眾人又都期盼的看著自己。
當下不確認,也不否認,隻笑著道:
“具體還要等叔父迴來才知了。”
賈母明白,事涉宮闈,馮一博自然不敢隨便猜測。
能說到這個份上,已經算是人情了。
雖然沒得到最終的答案,但還是擺了擺手,道:
“能托人打探,又幫忙出謀劃策,一博你費心了。”
馮一博連忙道:“不敢不敢。”
不管怎麽說,有馮一博的這個消息。
賈府一眾人,總算有了些好的心理預期。
雖在結果沒出之前,依舊難熬。
卻也不再如之前那般驚慌不定。
沒有具體消息,馮一博也不好帶著黛玉和妙玉離開。
眾人翹首以盼,都在等著賈政的消息。
約莫賈政走了都快有兩個時辰,賴大等三、四個管家才氣喘籲籲跑進儀門。
其中一個高聲道:“奉老爺的命,請老太太率領太太們進宮謝恩呢!”
聽到這話,闔府上下才都真真的放下心來。
可眾人的第一反應,卻都是看向馮一博。
馮一博見狀,連連擺手,急道:
“別都看我呀!快叫人進來啊!”
眾人這才反應過來,賈母也忙道:
“快把人叫來問話!”
寧榮兩家齊聚榮府之中。
內宅幾個大丫鬟,有的都已經迎到二門外等著。
邢王二夫人、尤氏、李紈、鳳姐、三春等,皆聚在賈母屋裏等著消息。
一眾人等拭目以待,隻等賴大幾個管家一進來,賈母就問道:
“宮裏情況如何?你家老爺呢?”
賴大上前一步,跪著稟道:
“奴才們隻在外朝房伺候著,裏頭的信息一概不知。”
這話一說,眾人心中一緊。
好在賴大還沒說完,就聽他又道:
“後來夏太監出來道喜,說咱們家的大姑奶奶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
賴大口中的大姑奶奶,自是榮國賈府的大小姐。
賈元春。
她是賈珠胞妹,寶玉嫡姐。
在十四歲的時候,就因賢孝才德,被征采入宮作了女史。
又因甄、賈兩家關係親厚,就一直在老太妃身邊伺候。
說實在的,今日之前,賈府闔府上下。
都從未往封妃這方麵想過。
皇帝選妃,向來的規矩,就是要盡量避開聲望極高的武勳。
這自然是怕有外戚之患。
所以當初元春參加征采,目的和寶釵一樣。
並不是選妃去的。
沒想到的是,如今竟有這等造化?
不僅封了妃,還是一宮之首!
前文說過。
皇帝的後宮,也稱為六宮。
是按照六部的形製所設。
每個宮裏都有數位妃嬪同住,又有女官協助管理。
尚書正是一宮之首,居於正殿之中。
同時掌管宮中女官。
更特殊的是,鳳藻宮這個名字。
其中帶個鳳字,有鳳邸的意思。
也就是皇帝登極前的潛邸。
這個寓意可以說是極好的了!
要知道,景順帝已過而立之年。
可除卻夭折的兩個小皇子,再無其他子嗣。
這也是朝中很多人,一直選擇觀望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他的後宮之中,隻有妃嬪。
卻無皇後。
據傳,景順帝是在等一位皇子降世。
隻要不再夭折,到時候母憑子貴。
就可以直接封後。
元春晉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
這個位份,算是極高了。
按理說,無皇後在位。
說是六宮之首也不為過。
若說美中不足,就是雖無皇後,上麵卻還有兩個婆婆管著。
一個皇帝親媽老太妃,一個皇帝嫡母皇太後。
賈府命婦頗多,對此門道自是門清。
一聽元春晉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
頓時都是喜氣洋洋,堪比過年。
剛一封妃就是如此位份,若要降下子嗣。
說不得,皇後之位就穩了!
“那老爺呢?”
滿屋都陷入無比喜悅之中。
這時還想著關心賈政的,也就隻有王夫人了。
賴大聞言,連忙迴到:
“後來老爺出來了,也這麽說的。”
賈母這時也反應過來,皺眉道:
“他既然出來了,怎麽沒迴來?”
賴大答道:“老爺先讓我們迴來報信,自己又往東宮裏去了。”
賈母和王夫人對視一眼,方算放下心來。
隻是,看來元春封妃,與東宮脫不開幹係。
就是不知道,是太上皇的意思,還是老太妃出的力了。
這時賴大又補充道:“老爺還讓我們急速請太太們也去謝恩呢。”
眾人這才恍然,於是都按品級大妝起來。
賈母率領邢夫人、王夫人,並寧府尤氏。
一共四乘大轎,魚貫入朝。
賈赦、賈珍亦換了朝服,分別代表兩府。
又領了賈璉、賈蓉,侍奉著賈母前往。
寧榮兩府上下,內外人等,莫不歡天喜地。
除了寶玉這個嫡親弟弟,對元春封妃之事置若罔聞。
這事說來真是話長。
先是寶釵、黛玉不待見他,又紛紛別他而去。
和馮一博定了婚約。
再是丫鬟也和他不複那般親密。
連襲人都漸漸不願和他同床而眠。
如今,就連秦鍾都開始有些和他疏遠。
今日,好不容易遇見位神仙一樣的姐姐。
沒聊幾句,也對他露出厭惡之色。
寶玉囿於這般種種,實在不知自己做錯了什麽。
正是因此,心中悵悵不樂。
雖有元春晉封之事,都解不得他的愁悶。
以至於,他眼中能到的,隻有馮一博一人領著黛玉、妙玉兩位佳人告辭。
寶玉怎麽也想不明白。
無論是寶釵,還是林妹妹,還有尤氏姐妹。
如今又有妙玉這等佛媛。
為何都偏偏隻喜歡馮淵這樣。
先是一心科舉,鑽營朝堂的祿蠹?
後又為了升官,還去殺寇剿倭的武夫?
一時,寶玉又隻覺這些女兒家,都還不知他的好。
可惱的是,他根本沒有機會讓人知他的好。
寶玉就這樣。
一會兒愁,一會兒惱。
一會兒哀怨,一會兒寂寥。
至於賈母、王夫人等如何進宮謝恩,又是如何迴家。
親友如何來慶賀,寧榮兩府又是如何熱鬧。
賈府一眾人等,如何得意。
寶玉竟皆視有如無,也毫不介意別人舉止。
好在,眾人也早就習以為常。
至多偶爾私下嘲笑兩句:
“這個寶玉真是越發的呆傻癡愣了。”
“可不是,白瞎了他那‘國舅子’的身份呢。”
馮一博連忙移開眼神,沒敢繼續關注。
王夫人見侄女這般惺惺作態,頓時就皺了皺眉。
微微眯了眯眼,幹脆又親自問道:
“那具體是何事,一博可有什麽眉目?”
這是想通過馮一博來分析一下形勢。
畢竟是他打探的消息。
也許有所隱瞞,也未可知。
馮一博聞言遲疑了一下,還是搖了搖頭。
事涉宮闈,他實在不好多言。
哪怕猜到些事,也不能隨便說出來。
眾人見此頓時都是一副失望之色。
王熙鳳剛剛看到王夫人的神情,便知道那是對自己摸表現有所不滿。
這時又見馮淵似有未盡之言。
便想著彌補一下,以討得這位姨媽的歡心。
可麵對這個馮淵,她已經吃過幾次虧了。
所以這時還是有些猶豫。
思來想去,王熙鳳還是決定拚一拚。
對她來說,麵子可不如王夫人的歡心更重要。
這個馮淵吃軟不吃硬,她是領教過的。
那麽就隻好……
王熙鳳咬牙上前一步,一臉哀怨的盯著馮一博的眼睛,口中道:
“一博兄弟,既然是你打聽的消息,想必多少有些猜測吧?”
這話說的,本來有些埋怨的意思。
可她又一臉委屈的伸手比劃一圈,指著眾人道:
“這裏也都不是外人,不妨就把你的想法說來聽聽嘛!”
說道此處,她還迴眸看了賈母和王夫人一眼。
再轉過來,已經是一臉無助的模樣,對馮一博道:
“錯了對了的,有老祖宗在,想也不會有人怪罪的。”
見馮一博一臉莫名,她又嗔道:
“你就說說吧!一博兄弟~!”
最後這一下拐彎,別說是馮一博。
就是在場眾人,包括賈璉在內。
都是頭一次見。
可卻全都受不住!
堂堂鳳辣子,竟一副受氣小媳婦的模樣?
還撒了個嬌?
賈璉都看傻了,眾人更是無不詫異。
就連賈母都沒明白她這是在做什麽。
唯有王夫人有些動容。
她了解這個侄女,最是好麵子。
剛剛那一眼,就是告訴自己。
這是為了幫自己打探消息。
看來剛剛自己真的錯怪這個侄女了。
她應該是真的擔心賈政!
此時,王熙鳳這又似撒嬌,又似哀求的模樣。
讓馮一博先是皺眉,隨後整個人往後縮了縮,口中遲疑道:
“璉二嫂子,要不……”
說到這裏,馮一博一臉難以形容的表情,道:
“要不你還是潑辣點,我害怕!”
這話一出,屋裏先是一靜。
隨後全都笑作一團。
就連賈璉都控製不住。
即使被王熙鳳狠狠瞪了一眼,還是差點笑抽過去。
王熙鳳青筋暴跳,手指幾乎快戳到馮一博的鼻尖了。
口中聲音變得尖細,咬牙切齒的道:
“好你個馮淵,你說不說吧?給姑奶奶個痛快話兒!”
“說說說!”
馮淵連忙拱手認輸。
就見王熙鳳放下手,胸口起伏不定。
他長出了口氣,隨後口中道:
“榮國賈府和宮中有所關聯的,應該就那麽些人吧?”
這話讓對麵的王熙鳳一愣,轉頭看向王夫人。
隻見王夫人若有所思的樣子。
這時,又聽馮一博繼續道:
“至於宮裏的好事,想必諸位也都能有一二猜想……”
這話幾乎都喂到嘴裏了,王夫人和賈母幾乎同時脫口,道:
“元春?”
馮一博話音未落,兩人就眼睛一亮。
可說完,兩人又對視一眼。
王夫人先有些不自信的道:
“這……不太可能吧?”
馮一博自然不會正麵迴應,見眾人又都期盼的看著自己。
當下不確認,也不否認,隻笑著道:
“具體還要等叔父迴來才知了。”
賈母明白,事涉宮闈,馮一博自然不敢隨便猜測。
能說到這個份上,已經算是人情了。
雖然沒得到最終的答案,但還是擺了擺手,道:
“能托人打探,又幫忙出謀劃策,一博你費心了。”
馮一博連忙道:“不敢不敢。”
不管怎麽說,有馮一博的這個消息。
賈府一眾人,總算有了些好的心理預期。
雖在結果沒出之前,依舊難熬。
卻也不再如之前那般驚慌不定。
沒有具體消息,馮一博也不好帶著黛玉和妙玉離開。
眾人翹首以盼,都在等著賈政的消息。
約莫賈政走了都快有兩個時辰,賴大等三、四個管家才氣喘籲籲跑進儀門。
其中一個高聲道:“奉老爺的命,請老太太率領太太們進宮謝恩呢!”
聽到這話,闔府上下才都真真的放下心來。
可眾人的第一反應,卻都是看向馮一博。
馮一博見狀,連連擺手,急道:
“別都看我呀!快叫人進來啊!”
眾人這才反應過來,賈母也忙道:
“快把人叫來問話!”
寧榮兩家齊聚榮府之中。
內宅幾個大丫鬟,有的都已經迎到二門外等著。
邢王二夫人、尤氏、李紈、鳳姐、三春等,皆聚在賈母屋裏等著消息。
一眾人等拭目以待,隻等賴大幾個管家一進來,賈母就問道:
“宮裏情況如何?你家老爺呢?”
賴大上前一步,跪著稟道:
“奴才們隻在外朝房伺候著,裏頭的信息一概不知。”
這話一說,眾人心中一緊。
好在賴大還沒說完,就聽他又道:
“後來夏太監出來道喜,說咱們家的大姑奶奶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
賴大口中的大姑奶奶,自是榮國賈府的大小姐。
賈元春。
她是賈珠胞妹,寶玉嫡姐。
在十四歲的時候,就因賢孝才德,被征采入宮作了女史。
又因甄、賈兩家關係親厚,就一直在老太妃身邊伺候。
說實在的,今日之前,賈府闔府上下。
都從未往封妃這方麵想過。
皇帝選妃,向來的規矩,就是要盡量避開聲望極高的武勳。
這自然是怕有外戚之患。
所以當初元春參加征采,目的和寶釵一樣。
並不是選妃去的。
沒想到的是,如今竟有這等造化?
不僅封了妃,還是一宮之首!
前文說過。
皇帝的後宮,也稱為六宮。
是按照六部的形製所設。
每個宮裏都有數位妃嬪同住,又有女官協助管理。
尚書正是一宮之首,居於正殿之中。
同時掌管宮中女官。
更特殊的是,鳳藻宮這個名字。
其中帶個鳳字,有鳳邸的意思。
也就是皇帝登極前的潛邸。
這個寓意可以說是極好的了!
要知道,景順帝已過而立之年。
可除卻夭折的兩個小皇子,再無其他子嗣。
這也是朝中很多人,一直選擇觀望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他的後宮之中,隻有妃嬪。
卻無皇後。
據傳,景順帝是在等一位皇子降世。
隻要不再夭折,到時候母憑子貴。
就可以直接封後。
元春晉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
這個位份,算是極高了。
按理說,無皇後在位。
說是六宮之首也不為過。
若說美中不足,就是雖無皇後,上麵卻還有兩個婆婆管著。
一個皇帝親媽老太妃,一個皇帝嫡母皇太後。
賈府命婦頗多,對此門道自是門清。
一聽元春晉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
頓時都是喜氣洋洋,堪比過年。
剛一封妃就是如此位份,若要降下子嗣。
說不得,皇後之位就穩了!
“那老爺呢?”
滿屋都陷入無比喜悅之中。
這時還想著關心賈政的,也就隻有王夫人了。
賴大聞言,連忙迴到:
“後來老爺出來了,也這麽說的。”
賈母這時也反應過來,皺眉道:
“他既然出來了,怎麽沒迴來?”
賴大答道:“老爺先讓我們迴來報信,自己又往東宮裏去了。”
賈母和王夫人對視一眼,方算放下心來。
隻是,看來元春封妃,與東宮脫不開幹係。
就是不知道,是太上皇的意思,還是老太妃出的力了。
這時賴大又補充道:“老爺還讓我們急速請太太們也去謝恩呢。”
眾人這才恍然,於是都按品級大妝起來。
賈母率領邢夫人、王夫人,並寧府尤氏。
一共四乘大轎,魚貫入朝。
賈赦、賈珍亦換了朝服,分別代表兩府。
又領了賈璉、賈蓉,侍奉著賈母前往。
寧榮兩府上下,內外人等,莫不歡天喜地。
除了寶玉這個嫡親弟弟,對元春封妃之事置若罔聞。
這事說來真是話長。
先是寶釵、黛玉不待見他,又紛紛別他而去。
和馮一博定了婚約。
再是丫鬟也和他不複那般親密。
連襲人都漸漸不願和他同床而眠。
如今,就連秦鍾都開始有些和他疏遠。
今日,好不容易遇見位神仙一樣的姐姐。
沒聊幾句,也對他露出厭惡之色。
寶玉囿於這般種種,實在不知自己做錯了什麽。
正是因此,心中悵悵不樂。
雖有元春晉封之事,都解不得他的愁悶。
以至於,他眼中能到的,隻有馮一博一人領著黛玉、妙玉兩位佳人告辭。
寶玉怎麽也想不明白。
無論是寶釵,還是林妹妹,還有尤氏姐妹。
如今又有妙玉這等佛媛。
為何都偏偏隻喜歡馮淵這樣。
先是一心科舉,鑽營朝堂的祿蠹?
後又為了升官,還去殺寇剿倭的武夫?
一時,寶玉又隻覺這些女兒家,都還不知他的好。
可惱的是,他根本沒有機會讓人知他的好。
寶玉就這樣。
一會兒愁,一會兒惱。
一會兒哀怨,一會兒寂寥。
至於賈母、王夫人等如何進宮謝恩,又是如何迴家。
親友如何來慶賀,寧榮兩府又是如何熱鬧。
賈府一眾人等,如何得意。
寶玉竟皆視有如無,也毫不介意別人舉止。
好在,眾人也早就習以為常。
至多偶爾私下嘲笑兩句:
“這個寶玉真是越發的呆傻癡愣了。”
“可不是,白瞎了他那‘國舅子’的身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