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邸報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作者:喲吼吼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華夏自古以來就是大國,龐大的體係決定了她內因永遠大於外因。
也因為如此,曆代治理者會將目光放到富饒之地,盡心盡力,小心翼翼去處理。
時代在變,修生養息的同時,必須開拓進取,不然內因早晚會爆發,而且很強烈。
犁一遍天下,這方法可以,簡單粗暴,但同時會損失大量可控製人口,因而如果沒有必要,朱祁鈺也不想。
周忱感覺脊背發涼,因為按照他們的處事方式,殺,才是最簡單的一刀切。
而這個方法,早在東華門的時候,聖人就跟他們說過了。
造反?或許聖人恨不得別人趕緊造反!
可能,高穀也參透了帝心,所以才站出來,表現的十分激進?
周忱原以為如今的聖人已經十分激進了,可是被高穀這麽一搞,才發現,原來聖人真的很仁慈了。
“陛下,臣以為,可以循序漸進,高侍郎所言不差,需要讓農戶知道,朝廷是為了他們好。”
周忱喃喃開口說道。
朱祁鈺的目光也看了過去,拿出一份奏折,說道:“應天府溧陽縣民彭守學,狀告周卿,以平米法多收耗米,變賣銀兩,假公花銷,任其所為,不可勝計。”
“如此彈劾,數不勝數,朕讓興安查了下那彭守學,說是豪民,也謂之豪強,其家族在溧陽縣也是極有名望。”
“知道為何朕按下不查嗎?”
對於周忱,朱祁鈺一直認為這是能幹事的人,隻不過心思差不多和胡濙一樣,不在新帝身上。
可是和胡濙相比,周忱就是躺平派,平日最多做做自己分內的事情,對於革新,處於怠惰狀態。
聞言,周忱拜下,道:“臣冤枉。”
“放心,朕從來沒想過,殺幾個大臣,法既變矣,隻不過,變法就是如此,有些人短視,在這個時代,得到了自己駕馭不住的資源,便依靠資源奪取更多利益。”
朱祁鈺擺了擺手,讓周忱坐下,繼續道:“朕,分得清,拎得清,可是,諸卿若是分不清,拎不清,那就怪不得朕了。”
打了周忱一棍,朱祁鈺才開口道:“讓農戶知道的方法有很多,使用學生的方法也有很多,高侍郎,你還要多想想,就算在北直隸,你一處一處去了,可是農戶信息也多是從讀書人那邊獲得,你走了,就是一地雞毛。”
大明還沒到最後那激烈變革的時候,維新可以,但是若是再激烈下去,或許朱祁鈺就要含淚殺太後了。
高穀不是康有為,朱祁鈺也不是愛新覺羅載湉,而孫太後,也當不了慈禧。
聞言,高穀沉默不語,雖然覺得聖人有幾分道理,但是,那得等多久?
“這樣,高侍郎,朕命卿為通政使司通政使,除四方陳情建言、申訴冤滯、或告不法等事外,並主導辦理邸抄事宜。”
通政使類似於已經被廢除的進奏院,屬於通達下情,勘合關防公文,奏報四方臣民實封建言、陳情申訴及軍情、災異等方麵的機構。
明末邸報,便出自於此。
和報紙不一樣的是,這是從下往上報,而不是從上往下報,也就是說,這是給皇帝官員看的奏折,不是給百姓看的報紙。
因而,朱祁鈺還解釋道:“往後,凡朝廷重大事項或變革,除告示之外,加刊邸報,投放四海,文體皆白,務求農戶學生可直白看懂。”
“陛下,可是農戶不識字啊!”
高穀聞言,眼睛先是一亮,隨後又淡了下來,還是一樣的問題,喉舌還是掌握不住。
“農戶不識字,但是農戶的孩子可以識字,邸報不僅要告訴農戶發生什麽,也可以增加識字讀文版塊。”
朱祁鈺想了想,覺得光說好像沒什麽概念,就說道:“既然如今問題出在此處,那麽今日暫議,朕允許諸卿入景泰學校視察。”
景泰學校是封閉式教學,別說官員了,就算是家長,也不能隨便進入。
真正見過景泰學校的,無非就是開校時被邀請的那麽幾個官員和一眾夫人。
“臣,謝陛下恩典。”
高穀當即拜下,現在他對於這學校,可是好奇得緊。
散了朝,大臣便馬不停蹄的向著景泰學校而去。
朱祁鈺是坐馬車,而大臣們則是走路,大有一番百官日行的感覺。
百姓們紛紛側目,看著那顏色顯眼而且型製顯眼的服裝,自然知道,這是穿著朝服的官老爺。
六部尚書外加都察院,帶著侍郎和禦史,站到景泰學校的校門口。
門衛可不是什麽老大爺,是貨真價實的士兵。
看到興安,士兵將已經十分筆直的身體再次繃緊,神情更加肅穆。
朱祁鈺從馬車下來,對著門衛士兵點了點頭,說道:“辛苦了。”
“迴陛下,不辛苦。”
那士兵的臉都漲紅了,聖人的聲音傳到耳中,頓時覺得聖人分外親切和慈祥。
“嗯。”
朱祁鈺拍了拍士兵的肩膀,有他在,當然可以刷臉進學校。
校門大開,朱祁鈺領著大臣入內。
大道兩旁的枯樹,能看到些許嫩綠正從枝幹表麵露出,路邊堆著積雪,能看到不少的雪人,形狀各異。
從教學樓處傳來郎朗的讀書聲,多是詩詞,讓一些官員忍不住搖頭晃腦了起來。
稚童的聲音嘹亮有力,在耳中猶如黃鸝鳴翠柳般,讓人如沐春風。
視察是突然的,一群老頭出現在教室外,那可比班主任還要讓人驚詫。
“你們讀你們的,不用管我們。”
朱祁鈺笑著說道:“今天讀滿江紅嗎?”
領著眾人走到教室後方站著,該班級的老師,恰好是劉升,看到如此多重臣齊現,心裏也有幾分緊張,說道:“迴陛下,正是。”
黑板上,龍飛鳳舞的粉筆字,斷句清晰明了,字體上方還注釋著拚音。
這些都是新奇的玩意兒,大臣們突兀一看,是看不懂的。
“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劉升抿了抿嘴,繼續拿著教鞭指著字,讀完之後,學生也跟讀了起來,不過沒有之前那麽整齊了。
高穀看著拚音和簡體字,還有那些奇怪的標點符號,心中滿滿都是問題。
也因為如此,曆代治理者會將目光放到富饒之地,盡心盡力,小心翼翼去處理。
時代在變,修生養息的同時,必須開拓進取,不然內因早晚會爆發,而且很強烈。
犁一遍天下,這方法可以,簡單粗暴,但同時會損失大量可控製人口,因而如果沒有必要,朱祁鈺也不想。
周忱感覺脊背發涼,因為按照他們的處事方式,殺,才是最簡單的一刀切。
而這個方法,早在東華門的時候,聖人就跟他們說過了。
造反?或許聖人恨不得別人趕緊造反!
可能,高穀也參透了帝心,所以才站出來,表現的十分激進?
周忱原以為如今的聖人已經十分激進了,可是被高穀這麽一搞,才發現,原來聖人真的很仁慈了。
“陛下,臣以為,可以循序漸進,高侍郎所言不差,需要讓農戶知道,朝廷是為了他們好。”
周忱喃喃開口說道。
朱祁鈺的目光也看了過去,拿出一份奏折,說道:“應天府溧陽縣民彭守學,狀告周卿,以平米法多收耗米,變賣銀兩,假公花銷,任其所為,不可勝計。”
“如此彈劾,數不勝數,朕讓興安查了下那彭守學,說是豪民,也謂之豪強,其家族在溧陽縣也是極有名望。”
“知道為何朕按下不查嗎?”
對於周忱,朱祁鈺一直認為這是能幹事的人,隻不過心思差不多和胡濙一樣,不在新帝身上。
可是和胡濙相比,周忱就是躺平派,平日最多做做自己分內的事情,對於革新,處於怠惰狀態。
聞言,周忱拜下,道:“臣冤枉。”
“放心,朕從來沒想過,殺幾個大臣,法既變矣,隻不過,變法就是如此,有些人短視,在這個時代,得到了自己駕馭不住的資源,便依靠資源奪取更多利益。”
朱祁鈺擺了擺手,讓周忱坐下,繼續道:“朕,分得清,拎得清,可是,諸卿若是分不清,拎不清,那就怪不得朕了。”
打了周忱一棍,朱祁鈺才開口道:“讓農戶知道的方法有很多,使用學生的方法也有很多,高侍郎,你還要多想想,就算在北直隸,你一處一處去了,可是農戶信息也多是從讀書人那邊獲得,你走了,就是一地雞毛。”
大明還沒到最後那激烈變革的時候,維新可以,但是若是再激烈下去,或許朱祁鈺就要含淚殺太後了。
高穀不是康有為,朱祁鈺也不是愛新覺羅載湉,而孫太後,也當不了慈禧。
聞言,高穀沉默不語,雖然覺得聖人有幾分道理,但是,那得等多久?
“這樣,高侍郎,朕命卿為通政使司通政使,除四方陳情建言、申訴冤滯、或告不法等事外,並主導辦理邸抄事宜。”
通政使類似於已經被廢除的進奏院,屬於通達下情,勘合關防公文,奏報四方臣民實封建言、陳情申訴及軍情、災異等方麵的機構。
明末邸報,便出自於此。
和報紙不一樣的是,這是從下往上報,而不是從上往下報,也就是說,這是給皇帝官員看的奏折,不是給百姓看的報紙。
因而,朱祁鈺還解釋道:“往後,凡朝廷重大事項或變革,除告示之外,加刊邸報,投放四海,文體皆白,務求農戶學生可直白看懂。”
“陛下,可是農戶不識字啊!”
高穀聞言,眼睛先是一亮,隨後又淡了下來,還是一樣的問題,喉舌還是掌握不住。
“農戶不識字,但是農戶的孩子可以識字,邸報不僅要告訴農戶發生什麽,也可以增加識字讀文版塊。”
朱祁鈺想了想,覺得光說好像沒什麽概念,就說道:“既然如今問題出在此處,那麽今日暫議,朕允許諸卿入景泰學校視察。”
景泰學校是封閉式教學,別說官員了,就算是家長,也不能隨便進入。
真正見過景泰學校的,無非就是開校時被邀請的那麽幾個官員和一眾夫人。
“臣,謝陛下恩典。”
高穀當即拜下,現在他對於這學校,可是好奇得緊。
散了朝,大臣便馬不停蹄的向著景泰學校而去。
朱祁鈺是坐馬車,而大臣們則是走路,大有一番百官日行的感覺。
百姓們紛紛側目,看著那顏色顯眼而且型製顯眼的服裝,自然知道,這是穿著朝服的官老爺。
六部尚書外加都察院,帶著侍郎和禦史,站到景泰學校的校門口。
門衛可不是什麽老大爺,是貨真價實的士兵。
看到興安,士兵將已經十分筆直的身體再次繃緊,神情更加肅穆。
朱祁鈺從馬車下來,對著門衛士兵點了點頭,說道:“辛苦了。”
“迴陛下,不辛苦。”
那士兵的臉都漲紅了,聖人的聲音傳到耳中,頓時覺得聖人分外親切和慈祥。
“嗯。”
朱祁鈺拍了拍士兵的肩膀,有他在,當然可以刷臉進學校。
校門大開,朱祁鈺領著大臣入內。
大道兩旁的枯樹,能看到些許嫩綠正從枝幹表麵露出,路邊堆著積雪,能看到不少的雪人,形狀各異。
從教學樓處傳來郎朗的讀書聲,多是詩詞,讓一些官員忍不住搖頭晃腦了起來。
稚童的聲音嘹亮有力,在耳中猶如黃鸝鳴翠柳般,讓人如沐春風。
視察是突然的,一群老頭出現在教室外,那可比班主任還要讓人驚詫。
“你們讀你們的,不用管我們。”
朱祁鈺笑著說道:“今天讀滿江紅嗎?”
領著眾人走到教室後方站著,該班級的老師,恰好是劉升,看到如此多重臣齊現,心裏也有幾分緊張,說道:“迴陛下,正是。”
黑板上,龍飛鳳舞的粉筆字,斷句清晰明了,字體上方還注釋著拚音。
這些都是新奇的玩意兒,大臣們突兀一看,是看不懂的。
“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劉升抿了抿嘴,繼續拿著教鞭指著字,讀完之後,學生也跟讀了起來,不過沒有之前那麽整齊了。
高穀看著拚音和簡體字,還有那些奇怪的標點符號,心中滿滿都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