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監國外衣的攝政王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作者:喲吼吼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金英宣布退朝,其他大臣就跟下班了一樣,三五成隊的離開。
尼瑪,擱著是在做任務呢?
原本如臨大敵的朱祁鈺,現在滿臉黑線。
就好像女神對你說,今晚家裏沒人,然後你在門口敲了半天的門,結果是真的沒人。
不過這也正常,我知道你勸進我會拒絕,而你也知道你勸進我會拒絕,所以咱們就按部就班的來。
生活需要儀式感,在朱祁鈺第一次拒絕的時候,朝臣們就意識到了。
這時,一個小黃門逆流而上,興安就上前,隨著小黃門低語,興安就到朱祁鈺身邊傳話。
“稟殿下,於尚書迴京了,還帶著一大批糧草,如今車隊都排在城門口,百姓無不歡唿雀躍。”
興安喜不自勝,這糧草有了,再加上南京過來的武備,京師就能守住了。
“諸君,如今於尚書已將糧道打通,絡繹不絕的糧草入京,你我都知道,大戰將至,糧草先行,四門官倉,以及各處舊倉,都需核驗入存,此事事關重大,孤不希望京城如通州一樣,米蟲遍地。”
朱祁鈺對著六部和各大學士說道。
聽到於謙運糧入京,周忱鬆了一口氣,原本他是建議在京城的所有官員、軍將,都到通州去預支一年的糧食,條件是自己運迴家,但是卻沒被郕王采納。
所以才有了於謙親自到通州運糧這檔子事兒。
“臣等,領命!”
王直領銜其他大臣,躬身。
“還有,如今內侍省太監空缺,就先由興安暫代,畢竟太後和一眾內廷都需要人服侍,如今聖駕北狩,孤這個做弟弟的,自然要考慮周到,諸位可有異議?”
從糧草一下子轉到內廷,主打就是措手不及。
內侍省主要是考核選拔內官,而下轄內書堂,更是教育內官的地方,雖然太祖有令,不許內侍識字,但是太宗為了遏製大臣,主動打破了祖訓,成立了內書堂。
尋常選內使十歲上下者二三百人學習,選翰林官四員為教習。
“興安內奉已兼東緝事廠,殿下還請思量。”
王直左右看了一下,走出來勸了一句。
“非常之人處非常之事,如今非常之時,自然立非常之功,孤見興安,就可。”
朱祁鈺反駁了一下王直,就看到王直眉頭緊皺,這話出自討賊檄文,討伐的對象是曹操。
那是極致的權臣,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怎麽感覺和如今的郕王有點像呢?
而權臣自有擁躉,那興安就是。
“內奉金英也尚可。”
王直看向朱祁鈺,然後再瞄了一下金英。
以中庸之道而言,自然是平衡下孫太後和朱祁鈺的實力才是最好的選擇。
“金英需服侍太後,又掌兵仗局,再掌司禮監,孤覺得,金英累了,你是說是不是?”
一開始,朱祁鈺還是麵向王直,到後來,麵對的就是金英了。
這一刻,金英感受到了三股目光,一個是郕王朱祁鈺,一個是興安,另一個,就是還沒離開的盧忠。
對於這三人的目光,金英頭皮發麻。
“臣以為,讓興安內奉兼職也是極好的。”
最近不知道是誰,總在宮內謠傳他金英和王振一丘之貉,勾結瓦剌,陷聖上於虜庭,而且內廷之中,對於他的意見也越來越多了。
金英有理由懷疑,這都是興安和郕王幹的。
如果興安知道了金英的想法,一定會大喊冤枉,明明是毛貴、王長隨幹的,自己隻不過是知道沒有阻攔罷了。
當初午門,朱祁鈺保下了兩人,而那兩人,自然看到了金英和郕王之間的關係,小人物其他做不了,暗地裏傳一些閑言碎語還是可以的。
更何況,如今興安勢頭大,內廷之中趨炎附勢的人多了去了,這是小蝦米的生存之道。
最後給到內廷壓力的是那郭敬太監還有一堆內官的下獄,不斷牽連,讓內廷如今人心惶惶。
如此情況之下,金英也隻想保住小命,畢竟郕王在京城可是有大善人的名聲了。
“殿下…”
王直還想說話,但是朱祁鈺很熟練的打斷了:“內廷之事,原本就是皇家私事,孤見內廷空虛,身為弟弟,一片好心,王尚書為何還不斷阻攔?”
“嘶~難不成王尚書和胡尚書一樣,想要染指內廷!”
朱祁鈺倒吸一口涼氣,後退一步,瞪大了眼睛整個人都陷入了吃驚的狀態。
下方的禮部左侍郎無奈搖頭,這郕王殿下潑髒水都不忘胡尚書,這得感情有多好。
染指內廷,王直想要罵娘了,明明就是你問的,你問不就是想要建議嗎?不然你問幹嘛?你倒是直接做呀!
朱祁鈺可不傻,現在隻是監國,說實在的,染指內廷也有點那啥,畢竟後宮都在,往後要是傳出個淫亂後宮什麽來,總得拉些墊背的。
特別是素有文官之首稱號的王直,這個墊背,自己摔著了,也枕的舒服。
“殿下,臣絕無此意,既然都無異議,就全憑殿下做主。”
王直微微歎了一口氣,郕王還是那個味道。
聞言,朱祁鈺向側方看去,有一個人,拿著一本冊子,小毛筆正在不斷抖動,從上至下,從右至左。
沒錯,這應該就是翰林小同誌了。
起居郎記錄的是皇帝的生活起居,而翰林則是會記錄一些朝會事宜。
“那個誰,記好了,王與內閣商討,經吏部尚書王直同意,其餘諸臣認可,興安兼為內侍省太監,掌內侍。”
突然就被點名了,這位小翰林一下子就打起了精神,看向朱祁鈺,然後在朱祁鈺那鼓勵的目光之中,重重點頭,然後下筆如有神。
累了,王直感覺跟郕王說不到一個頻道去,歎了口氣,問道:“於尚書既已迴京,便請殿下召見,共商國事。”
王直有點明白朱祁鈺的意思了,朝臣說好聽點,是輔佐皇帝,但是也限製了皇帝,但是監國就不一樣了,硬要說的話,朱祁鈺現在就跟曹操一樣,披著監國外衣的攝政王!
一邊想將孫太後限製起來,一邊又不受朝臣限製。
可是,誰讓朱祁鈺是順位下的第二人呢?
尼瑪,擱著是在做任務呢?
原本如臨大敵的朱祁鈺,現在滿臉黑線。
就好像女神對你說,今晚家裏沒人,然後你在門口敲了半天的門,結果是真的沒人。
不過這也正常,我知道你勸進我會拒絕,而你也知道你勸進我會拒絕,所以咱們就按部就班的來。
生活需要儀式感,在朱祁鈺第一次拒絕的時候,朝臣們就意識到了。
這時,一個小黃門逆流而上,興安就上前,隨著小黃門低語,興安就到朱祁鈺身邊傳話。
“稟殿下,於尚書迴京了,還帶著一大批糧草,如今車隊都排在城門口,百姓無不歡唿雀躍。”
興安喜不自勝,這糧草有了,再加上南京過來的武備,京師就能守住了。
“諸君,如今於尚書已將糧道打通,絡繹不絕的糧草入京,你我都知道,大戰將至,糧草先行,四門官倉,以及各處舊倉,都需核驗入存,此事事關重大,孤不希望京城如通州一樣,米蟲遍地。”
朱祁鈺對著六部和各大學士說道。
聽到於謙運糧入京,周忱鬆了一口氣,原本他是建議在京城的所有官員、軍將,都到通州去預支一年的糧食,條件是自己運迴家,但是卻沒被郕王采納。
所以才有了於謙親自到通州運糧這檔子事兒。
“臣等,領命!”
王直領銜其他大臣,躬身。
“還有,如今內侍省太監空缺,就先由興安暫代,畢竟太後和一眾內廷都需要人服侍,如今聖駕北狩,孤這個做弟弟的,自然要考慮周到,諸位可有異議?”
從糧草一下子轉到內廷,主打就是措手不及。
內侍省主要是考核選拔內官,而下轄內書堂,更是教育內官的地方,雖然太祖有令,不許內侍識字,但是太宗為了遏製大臣,主動打破了祖訓,成立了內書堂。
尋常選內使十歲上下者二三百人學習,選翰林官四員為教習。
“興安內奉已兼東緝事廠,殿下還請思量。”
王直左右看了一下,走出來勸了一句。
“非常之人處非常之事,如今非常之時,自然立非常之功,孤見興安,就可。”
朱祁鈺反駁了一下王直,就看到王直眉頭緊皺,這話出自討賊檄文,討伐的對象是曹操。
那是極致的權臣,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怎麽感覺和如今的郕王有點像呢?
而權臣自有擁躉,那興安就是。
“內奉金英也尚可。”
王直看向朱祁鈺,然後再瞄了一下金英。
以中庸之道而言,自然是平衡下孫太後和朱祁鈺的實力才是最好的選擇。
“金英需服侍太後,又掌兵仗局,再掌司禮監,孤覺得,金英累了,你是說是不是?”
一開始,朱祁鈺還是麵向王直,到後來,麵對的就是金英了。
這一刻,金英感受到了三股目光,一個是郕王朱祁鈺,一個是興安,另一個,就是還沒離開的盧忠。
對於這三人的目光,金英頭皮發麻。
“臣以為,讓興安內奉兼職也是極好的。”
最近不知道是誰,總在宮內謠傳他金英和王振一丘之貉,勾結瓦剌,陷聖上於虜庭,而且內廷之中,對於他的意見也越來越多了。
金英有理由懷疑,這都是興安和郕王幹的。
如果興安知道了金英的想法,一定會大喊冤枉,明明是毛貴、王長隨幹的,自己隻不過是知道沒有阻攔罷了。
當初午門,朱祁鈺保下了兩人,而那兩人,自然看到了金英和郕王之間的關係,小人物其他做不了,暗地裏傳一些閑言碎語還是可以的。
更何況,如今興安勢頭大,內廷之中趨炎附勢的人多了去了,這是小蝦米的生存之道。
最後給到內廷壓力的是那郭敬太監還有一堆內官的下獄,不斷牽連,讓內廷如今人心惶惶。
如此情況之下,金英也隻想保住小命,畢竟郕王在京城可是有大善人的名聲了。
“殿下…”
王直還想說話,但是朱祁鈺很熟練的打斷了:“內廷之事,原本就是皇家私事,孤見內廷空虛,身為弟弟,一片好心,王尚書為何還不斷阻攔?”
“嘶~難不成王尚書和胡尚書一樣,想要染指內廷!”
朱祁鈺倒吸一口涼氣,後退一步,瞪大了眼睛整個人都陷入了吃驚的狀態。
下方的禮部左侍郎無奈搖頭,這郕王殿下潑髒水都不忘胡尚書,這得感情有多好。
染指內廷,王直想要罵娘了,明明就是你問的,你問不就是想要建議嗎?不然你問幹嘛?你倒是直接做呀!
朱祁鈺可不傻,現在隻是監國,說實在的,染指內廷也有點那啥,畢竟後宮都在,往後要是傳出個淫亂後宮什麽來,總得拉些墊背的。
特別是素有文官之首稱號的王直,這個墊背,自己摔著了,也枕的舒服。
“殿下,臣絕無此意,既然都無異議,就全憑殿下做主。”
王直微微歎了一口氣,郕王還是那個味道。
聞言,朱祁鈺向側方看去,有一個人,拿著一本冊子,小毛筆正在不斷抖動,從上至下,從右至左。
沒錯,這應該就是翰林小同誌了。
起居郎記錄的是皇帝的生活起居,而翰林則是會記錄一些朝會事宜。
“那個誰,記好了,王與內閣商討,經吏部尚書王直同意,其餘諸臣認可,興安兼為內侍省太監,掌內侍。”
突然就被點名了,這位小翰林一下子就打起了精神,看向朱祁鈺,然後在朱祁鈺那鼓勵的目光之中,重重點頭,然後下筆如有神。
累了,王直感覺跟郕王說不到一個頻道去,歎了口氣,問道:“於尚書既已迴京,便請殿下召見,共商國事。”
王直有點明白朱祁鈺的意思了,朝臣說好聽點,是輔佐皇帝,但是也限製了皇帝,但是監國就不一樣了,硬要說的話,朱祁鈺現在就跟曹操一樣,披著監國外衣的攝政王!
一邊想將孫太後限製起來,一邊又不受朝臣限製。
可是,誰讓朱祁鈺是順位下的第二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