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巨大的利益集合體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作者:喲吼吼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侯府的宴席很簡單,喝的是粥,配的是特製鹹菜,外加上鮮美的羊肉。
陳家是大家族,除了陳晟還有三個兒子,最小的也才三歲多,甚至比孫子還小。
通常來說,正式宴席上,小孩是不能上桌的,可不管是朱見濟還是朱見深,都是小孩子,一些規矩就沒必要遵守了。
陳懋也有自己的想法,現在京城中的勳貴子嗣都已經在自己眼前抱團,那自己的孩子自然也不能落下。
同個階層的圈子,有人孤高不融進去,那麽別人做事自然也不會帶他。
交流了一個早上後,陳懋看眼前的孩子們,就像是看年輕的朝陽,看大明的未來。
有了王驥的封賞,明眼人都知道,要想家族源遠流長,那廢物後代已經不行了,繼承人的挑選變得更加慎重。
同時,陳懋似乎也理解了,為什麽朝堂上的勳貴沒有站出來反對,原來根源就在這群孩子身上。
陳懋的妻子,嚴氏看到這麽多孩子,心中的母愛都快泛濫出來了。
懂事乖巧且聰明得的孩子,在她眼裏就像是仙童。
特別是那白白胖胖的朱見深,更是讓嚴氏認可了當今聖人,有著舐犢之情的皇帝,遠遠比那些無情帝王更加受歡迎。
大皇子前往陳府的消息,在京城中立馬就傳開。
像是這樣的舉動,自然而然會有人猜測大皇子是不是在收人心。
別問朱見濟幾歲,反正大皇子的身份,那就是什麽九龍奪嫡,什麽從龍之功,立馬就充滿了腦子,讓整個大腦都在顫抖。
京城襄王府中,被喊來京城的朱瞻墡聽著主事的匯報和判斷,皺了皺眉,隨後問道:“我那皇侄孫幾歲?”
“迴襄王殿下,大皇子年九歲。”
主事立馬就開口,這也不是什麽秘密。
“所以,你說我那九歲的侄孫,現在就已經想那個位置了?你怎麽不說我那侄孫現在殺伐果斷,已經有了無情帝王之姿呢?”
朱瞻墡搖了搖頭,就是這種傻子多了,所以連帶著一些皇子也蠢了。
皇家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就好像他兩次監國,是因為什麽?
無情的帝王家自然也會有信任,對於親緣血脈的信任,否則曆代帝王就不會那麽重視宗人府了。
“這種小事就先別說,京西城市場可了解清楚了?”
揮了揮手,朱瞻墡可不想聽別人的臆想,他也相信,自己那位侄子可不簡單,侄孫串門肯定是上報過,經過允許才能出宮。
現在,朱瞻墡在意的是,京城市場為什麽才幾年不見,就變得這麽龐大。
以前都是看書信,當親身體驗之後,朱瞻墡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京城他不是沒有來過,而且還是前幾年而已,現在不僅是城內大變樣,就算是城外,也全都井井有條,來往的商隊密密麻麻,入城交稅的隊伍更猶如長龍一般。
這得為國庫賺多少錢,朱瞻墡冥冥之中覺得自己所能想出來的數字都太小了。
曆代皇帝,多數都會為錢發愁,就如自己那已死的侄子,不也是為了白銀把閩地搞得一團亂。
朱瞻墡本來覺得自己已經很會賺錢了,沒想到京城這裏還有高手,而且他賺錢和皇帝還有朝廷賺錢是不一樣的。
這麽大的蛋糕,朱瞻墡看了也忍不住流口水。
“查清楚了。”
主事迴應道,隨後掏出一疊紙,打開之後,開始念起了西城市場的各個商家以及所屬行業,還有能打聽到的背後勢力。
聖人、商會、戶部,甚至還有個體百姓和地方鄉紳,可以說,光是京城的西城,就已經是一個巨大的利益集合體。
左手掌財,右手掌軍,口含天憲,一言定生死,朱瞻墡大大唿出一口氣,現在,他隻覺得慶幸,前些年沒有聽人忽悠來京城,拒絕了入宮的提議。
否則,朱瞻墡都不敢想,他頭上可沒有一個好爹來為他抵命。
“這些勢力之中,為何沒有藩王?”
朱瞻墡似乎在發問,但沒等主事迴答,就立刻自答,道:“也對,之前清查田畝,聖上心中有氣也是正常。”
藩王什麽德性,朱瞻墡照照鏡子就知道了。
利益集合體本就是看不見,摸不著,沒有特定具體對象的共同體。
就好比藩王其實也是一樣的利益共同體,隻不過他們在利益受損的時候,想的是再看看,看看有沒有人站出來當出頭鳥。
朱瞻墡雖然摸不清聖人的脈絡,可是隱隱約約中,他覺得這次受召入京,應該與這方麵有關係。
“你怎麽看?”
朱瞻墡看向自己的長子朱祁鏞問道。
聞言,朱祁鏞迴道:“迴父親大人,京中勢力繁多,錯綜複雜,商會雖在表,可與地方權貴也多有聯係,看似藩王無參與,可實際或許也在其中。”
“是這樣沒錯。”
朱瞻墡讚同點頭,各地藩王雖然不在京城,可若是地方有商會,為了保障生意順暢,多會將一些產業投獻給藩王。
因而,看似藩王沒有參與,實則多多少少也屬於既得利益者。
“父親大人,陛下清查田畝之後,不少藩王利益受損,此番入京,是否與此有關?”
朱祁鏞頓了頓才將問題說出口。
畢竟當今聖人勢大,完全沒有那個必要去做這種事。
似乎每個有想法的皇帝,都會走向削藩的道路,其中最激進的莫過於建文帝。
朱祁鈺清查田地,而後攤丁入畝,占著大義,但也引起了一些藩王的不滿,朱祁鏞按照自己的理解,岷王死後,最有號召力的也就自己父親。
若是如此的話,那此番入京就兇險了,也不知道自家父親為什麽連自己也帶過來,完全不給襄王留個根。
“應當有關,但並非你想的壞事。”
朱瞻墡頷首,自家兒子最近很有長進,特別是在接觸巡查組之後,有了壓力,就沒有以前那麽懶散了。
“為何?”
自家父親的迴答,頓時就讓朱祁鏞想不太明白了。
“聖上若是想要打壓我等,不必召為父進京,以聖上的手段,看看伊王的下場就知道。”
朱瞻墡笑道:“為父入了這京城,若是在這裏出事,必然會讓諸王兔死狐悲,到時候頭疼的是陛下。”
就如同靖難為何開始,不是建文帝一開始的削藩,而是湘王自焚,頓時燃起了其他諸王的憤怒。
重文輕武的建文帝和朱祁鈺一樣,手握大權,讓諸王不敢反抗,就連朱棣都要裝瘋賣傻,可從把湘王逼的自焚之後,其他藩王覺得自己可能會步湘王後塵。
因而開始串聯,這才給了朱棣機會。
若是建文帝沒把湘王逼死,而是和其他藩王一樣,貶為庶人,諸王或許想著還有命在,也就不會反抗那麽激烈。
有著這樣的前車之鑒,朱瞻墡覺得聰明如朱祁鈺這般的人,必然不會把藩王的路堵死。
而看到岷王能夠以命抵命,聖人對於朱徽煣的網開一麵便是如此。
綜合情報分析,朱瞻墡才敢連自己的長子都帶到京城,這也是一種表態,而且還是力度極大的表態,告訴其他人,他朱瞻墡是站在皇帝的一邊。
所以,隻要朱瞻墡入京,那麽朱祁鈺必然不會虧待他。
朱祁鈺並不知道朱瞻墡那麽複雜的心路曆程,畢竟不管朱瞻墡進不進京,他都打算把這位襄王給拉上船。
若說皇帝屬於宗族的族長,那麽朱瞻墡現在算是宗族裏的長老。
隻要襄王上船,那麽大部分的藩王都會向襄王看齊。
雖然考慮的方向不一樣,但就結果而言,也算是想到了一起。
“那為何陛下還未召見父親大人?”
朱祁鏞聽了分析,隨後心中生出了新的疑惑,這聖人要給父親好處,可是為何從父親進京到現在,都還沒召見過。
“聖上日理萬機,政務繁忙,近來各地奏折如雪花般送入宮中,再加上聖上產業如此之多,攤子如此之大,未曾召見為父也是正常。”
朱瞻墡的嘴角微微翹起,右手拍了拍自己的肚子,繼續道:“難得來京城,你也要多出去走走,別成天待在府裏。”
“孩兒這不是怕被猜忌嘛。”
朱祁鏞摸了摸鼻子,他很有自知之明,作為世子,襄王的繼承者,要是隨意接觸不管是朝臣還是勳貴,都很容易被人解讀是否有什麽其他想法。
建文帝那莫須有的罪名就是如此,如河南的周王,位居中原,地位顯赫,本是藩王中最強存在,被以私通朝中大臣,妄圖謀逆,全家都被拿下,因而朱祁鏞學自己父親,處處小心謹慎。
不過,朱祁鏞和朱瞻墡的段位還是差距很大,光是小心謹慎沒有用,還需要審時度勢。
“怕甚?”
朱瞻墡搖了搖頭,笑道:“你作為襄王世子,始終都是閉門不出,那別人會如何想?會不會想我襄王府做賊心虛,入京之後才畏首畏尾。”
任何行為都有多種解讀方法,就看對方要從哪個方麵去想。
有時候,越是小心謹慎,越是壞事。
聞言,朱祁鏞苦笑,道:“孩兒也不知道上哪去,若是以前,京中勾欄繁多,還能約上一些同好喝花酒,可因為陛下的原因,城中花樓都倒閉了。”
“那寧陽侯之子不是很會玩嗎?去找他,讓他帶你,朝中大臣勳貴你不好接觸,那些小侯爺、小公爺,就挺適合的。”
朱瞻墡思索片刻說道:“不過,勾欄聽曲要適度,主要便是讓人覺得我襄王府光明正大便可,莫給為父丟臉。”
“是,父王。”
這種奉命喝花酒的事,朱祁鏞自然樂在其中。
“好了,退下吧,”
朱瞻墡揮手,屏退了所有人。
京城表麵看上去十分和諧,可自己都迴襄王府幾天了,也沒見有人登門拜訪。
不僅是自己的兒子各種謹慎,滿朝文武也是一樣。
“也不知道能不能在京城置辦些產業。”
等人都走後,朱瞻墡喃喃著自言自語道。
朱祁鈺和襄王想的差不多,除了敲定裁軍計劃,現在還要安排江淮一帶的掃黑除惡。
以前南直隸的官員欺上瞞下,造就了各種幫派勢力在南方蓬勃發展。
打亂之後,經過了幾個月的磨合,新上任的地方官就開始提交地方的報告,其中占比最多的就是打行收取各種保護費,甚至代替了皂隸的職能,或者直接就是皂隸。
這樣雖然方便官府管理,可也造就了百姓隻知幫派,不知父母官的場麵。
到如今,就是黑老大和村霸橫行霸道,無人敢言。
景仁宮中,於謙坐在朱祁鈺對麵,提交了新一批退伍人員的安置方案。
這些退伍人員,不僅要除去軍籍,讓他們脫離軍戶,還要讓他們迴到地方上任皂隸,輔助地方官。
“京畿周邊除個別退伍人員誤入歧途外,多數都為村鎮治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於謙直言匯報,這是他和聖人之前便討論出來的試行方案。
鄉村除了村長外,再由朝廷指派一個裏長,專門與官府接洽,主要負責村鎮治安。
“嗯。”
朱祁鈺發出鼻音,一手拿著文件查看,另一手則是伸向茶幾,端起茶杯呷了一口,整個過程中,目光都沒有離開文件。
“還有裏長上報希望能夠訓練村中青壯,如此若是有賊匪襲擾,在官兵到達之前,也能由村中武勇抵抗片刻。”
於謙繼續說道:“臣以為,此法可用,江南一地打行如此盛行,力壯若無合理安置,終究為不穩定因素。”
“還不行。”
朱祁鈺搖頭,將文件放在茶幾上, 道:“地方團練雖能減輕官府壓力,但一不小心便會成為地方武裝,打行的青壯安排有多種方式,無需一定要依附於官府。”
團練其實就類似民兵,不過,尋常團練由保甲製基礎上進行編成,十戶為牌,十牌為甲,十甲為保,保有保正,甲、牌各有長,合二三保或數保為一團,各戶皆出壯丁,平時訓練,有事出戰。
並且,團練置團總一人,團副數人,以掌本團守禦及各團聯絡之事,團丁不脫離生產,經費由地方公攤。
而團總由選舉產生,目的本是避免被地主豪紳把持。
於謙的想法便是如此,都寫在文件之中,這一看,朱祁鈺就知道其中的弊端。
表麵上看,團練是地方出錢又出人,還是選舉產生的領導,公平公正,極大減輕了官府的負擔。
可實際上,就如村長一樣,光是團總,必定會被豪紳地主把持,而且都不需要花太多的錢,完全就能直接買票。
華夏的鄉村是宗族,且不說鄉紳地主往往就是大族,就當前巨大的貧富差距,有錢者隻要買通了各家族族長,讓其號令族中子弟推選特定之人,便能直接當選團總。
或者也可以和各族長商量,定好輪流擔任的規則,這些都是方法。
自隋起便是如此,就連後世,隻要涉及選舉,便會衍生出類似的流程。
到了那時,村鎮掌握了地方武裝,而且還是由鄉紳地主出錢,就算有了朝廷下放的裏正,那也無法幹預到他們。
“可以讓裏正組織訓練青壯,歸為衛所,由裏正兼任武裝隊長。”
朱祁鈺都決定了皇權下鄉,哪裏還會給對方擁有割據的能力。
“而改衛所為治安所,主要協助官府維護百姓治安。”
治安所在京城也有,那就是五城兵馬司,京城已經試驗過,效果很好,往地方實施的話,阻力大概就是那些衛所指揮。
現在的大明其實不需要全民皆兵。
擁有著龐大的人口基數,且外敵危機沒有那麽棘手,朱祁鈺打算直接跳過民兵這一過程。
聽到聖人說要改衛所,於謙的心頓時就提了起來,不過仔細想想也是,既然要逐步取消四民製度,那麽軍戶就不需要存在,而軍戶不存,那麽衛所還留著幹嘛?
“臣鬥膽,陛下,若是改衛所為治安所,地方一旦掀起亂事,該當如何?”
於謙定了定神,聽著是問題,其實是對聖人想法的補充發問。
聞言,朱祁鈺抬眉,反問道:“遠的不說,就以閩地為例,當初葉宗留叛亂之初,也沒見衛所直接發兵,福建參議隻能率衙役民勇組成官兵前往逮捕,最後被俘,不屈而亡。”
“陛下,當時葉宗留為成大勢,自然無需衛所出手。”
於謙解釋,衛所屬於軍隊,所對付的自然也是軍隊,總不能打個山寨就直接動用軍隊,那還要衙役皂隸作甚。
“正是如此。”
朱祁鈺十分認同的點頭,道:“倘若當初衛所直接出手鎮壓,可有後來閩地動亂?”
於謙沉默了下,他明白了聖人的意思,就是要將事情解決在苗頭時,而衛所所保護的,說實在點就是大城市,除非縣城被進攻,就如葉宗留一樣,也是在與鄧茂七合流攻打沙縣後,大明的軍隊才行動了起來。
“朕知道於卿顧慮,這裏有蘇州府奏報,於卿也可以看看。”
朱祁鈺沒有強行要求於謙認同,而是取出一份奏折,讓興安遞到於謙麵前。
“蘇州打行雖然安分了起來,但地痞流氓多且雜,商戶還是需要定時交攤位費等雜費,衙役無法顧及全部,因而奏請衛所協助。”
於謙看奏折的時候,朱祁鈺自己就總結了起來,道:“京城治安所與天津治安所皆是掃黑除惡之主力,因而可以在蘇州府再立一處,於卿以為如何?”
“迴陛下,此封奏折,臣早已看過,在後也注了認同,陛下何須多此一問。”
於謙很糾結,衛所改治安所,那地方軍隊怎麽辦?
對於他而言,地方軍隊是必須存在的,這是大明長治久安的基礎。
“逐步替換,將軍戶替換成專職打仗的士兵,按城池大小、經濟規模、穩定程度、戰略位置,分區駐守以火器為主部隊,。”
像衛所那樣分散且各自為政的狀態,一旦打起來,光是動員就有些麻煩。
對於糜爛過的衛所,早就該換了。
朱祁鈺沒有著急,是因為衛所的存在還是有他的道理,特別是在交通不發達,兵力輸送麻煩的現在。
不過,一旦鐵路開通,那麽這些麻煩就能一部分解決,所以在此之前,朱祁鈺重心放在維穩方麵。
於謙愣了下,感覺聖人在說廢話,衛所的布置,本身就是按聖人所說的幾個要點決定。
“陛下,這不就是衛所嗎?”
於謙一臉為難問道。
“衛所分散,但是往後駐軍是集中的。”
朱祁鈺開口道,現在的衛所,什麽前中後左右的分散,就拱衛州府方麵是不錯,但以火器為主後,就不需要繼續這樣。
“如蘇州城,隻需在城外官道不遠處設置一處軍區,戰時甚至無需入城登城牆,便可依托巷戰阻擊敵方。”
和冷兵器不一樣,大城市有了火器,就不需要衛所拱衛,隻需要保持兵力存在,不管是在城中還是在城外挖戰壕,都能有效打擊敵方,無需結陣什麽的。
並且,隨著各種火器的發展,城牆其實就沒有那麽重要了。
於謙的沙盤推演經驗也是極多,知道火槍和火炮結合起來的戰術十分多變,有時候,城池甚至限製了火器的發揮。
“如此,那便依陛下所言,臣迴去便讓兵部內部群議。”
聖人已經將方案的概念給拋了出來,作為臣子,自然就要接下實施的任務,本來政策就有著相互關聯性,於謙處理起來也就是耗費些日子,麻煩還談不上。
“甚好。”
朱祁鈺笑道:“那蘇州府要如何處理,就等於謙給個章程。”
“是,陛下。”
於謙領命,隨後再道:“閩地裁軍是否再緩緩,若是蘇州府一切順利,也能直接在閩地推行。”
“這方麵,你可以問問寧陽侯。”
朱祁鈺把球踢給陳懋,說道:“現在也不是很急,等過了年再想也不遲。”
“臣定當盡力而為。”
雖然領導說可以緩緩,可於謙知道,若真是緩緩,那麽積壓下來的事情肯定會很多,更何況,於謙可沒有拖延症。
陳家是大家族,除了陳晟還有三個兒子,最小的也才三歲多,甚至比孫子還小。
通常來說,正式宴席上,小孩是不能上桌的,可不管是朱見濟還是朱見深,都是小孩子,一些規矩就沒必要遵守了。
陳懋也有自己的想法,現在京城中的勳貴子嗣都已經在自己眼前抱團,那自己的孩子自然也不能落下。
同個階層的圈子,有人孤高不融進去,那麽別人做事自然也不會帶他。
交流了一個早上後,陳懋看眼前的孩子們,就像是看年輕的朝陽,看大明的未來。
有了王驥的封賞,明眼人都知道,要想家族源遠流長,那廢物後代已經不行了,繼承人的挑選變得更加慎重。
同時,陳懋似乎也理解了,為什麽朝堂上的勳貴沒有站出來反對,原來根源就在這群孩子身上。
陳懋的妻子,嚴氏看到這麽多孩子,心中的母愛都快泛濫出來了。
懂事乖巧且聰明得的孩子,在她眼裏就像是仙童。
特別是那白白胖胖的朱見深,更是讓嚴氏認可了當今聖人,有著舐犢之情的皇帝,遠遠比那些無情帝王更加受歡迎。
大皇子前往陳府的消息,在京城中立馬就傳開。
像是這樣的舉動,自然而然會有人猜測大皇子是不是在收人心。
別問朱見濟幾歲,反正大皇子的身份,那就是什麽九龍奪嫡,什麽從龍之功,立馬就充滿了腦子,讓整個大腦都在顫抖。
京城襄王府中,被喊來京城的朱瞻墡聽著主事的匯報和判斷,皺了皺眉,隨後問道:“我那皇侄孫幾歲?”
“迴襄王殿下,大皇子年九歲。”
主事立馬就開口,這也不是什麽秘密。
“所以,你說我那九歲的侄孫,現在就已經想那個位置了?你怎麽不說我那侄孫現在殺伐果斷,已經有了無情帝王之姿呢?”
朱瞻墡搖了搖頭,就是這種傻子多了,所以連帶著一些皇子也蠢了。
皇家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就好像他兩次監國,是因為什麽?
無情的帝王家自然也會有信任,對於親緣血脈的信任,否則曆代帝王就不會那麽重視宗人府了。
“這種小事就先別說,京西城市場可了解清楚了?”
揮了揮手,朱瞻墡可不想聽別人的臆想,他也相信,自己那位侄子可不簡單,侄孫串門肯定是上報過,經過允許才能出宮。
現在,朱瞻墡在意的是,京城市場為什麽才幾年不見,就變得這麽龐大。
以前都是看書信,當親身體驗之後,朱瞻墡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京城他不是沒有來過,而且還是前幾年而已,現在不僅是城內大變樣,就算是城外,也全都井井有條,來往的商隊密密麻麻,入城交稅的隊伍更猶如長龍一般。
這得為國庫賺多少錢,朱瞻墡冥冥之中覺得自己所能想出來的數字都太小了。
曆代皇帝,多數都會為錢發愁,就如自己那已死的侄子,不也是為了白銀把閩地搞得一團亂。
朱瞻墡本來覺得自己已經很會賺錢了,沒想到京城這裏還有高手,而且他賺錢和皇帝還有朝廷賺錢是不一樣的。
這麽大的蛋糕,朱瞻墡看了也忍不住流口水。
“查清楚了。”
主事迴應道,隨後掏出一疊紙,打開之後,開始念起了西城市場的各個商家以及所屬行業,還有能打聽到的背後勢力。
聖人、商會、戶部,甚至還有個體百姓和地方鄉紳,可以說,光是京城的西城,就已經是一個巨大的利益集合體。
左手掌財,右手掌軍,口含天憲,一言定生死,朱瞻墡大大唿出一口氣,現在,他隻覺得慶幸,前些年沒有聽人忽悠來京城,拒絕了入宮的提議。
否則,朱瞻墡都不敢想,他頭上可沒有一個好爹來為他抵命。
“這些勢力之中,為何沒有藩王?”
朱瞻墡似乎在發問,但沒等主事迴答,就立刻自答,道:“也對,之前清查田畝,聖上心中有氣也是正常。”
藩王什麽德性,朱瞻墡照照鏡子就知道了。
利益集合體本就是看不見,摸不著,沒有特定具體對象的共同體。
就好比藩王其實也是一樣的利益共同體,隻不過他們在利益受損的時候,想的是再看看,看看有沒有人站出來當出頭鳥。
朱瞻墡雖然摸不清聖人的脈絡,可是隱隱約約中,他覺得這次受召入京,應該與這方麵有關係。
“你怎麽看?”
朱瞻墡看向自己的長子朱祁鏞問道。
聞言,朱祁鏞迴道:“迴父親大人,京中勢力繁多,錯綜複雜,商會雖在表,可與地方權貴也多有聯係,看似藩王無參與,可實際或許也在其中。”
“是這樣沒錯。”
朱瞻墡讚同點頭,各地藩王雖然不在京城,可若是地方有商會,為了保障生意順暢,多會將一些產業投獻給藩王。
因而,看似藩王沒有參與,實則多多少少也屬於既得利益者。
“父親大人,陛下清查田畝之後,不少藩王利益受損,此番入京,是否與此有關?”
朱祁鏞頓了頓才將問題說出口。
畢竟當今聖人勢大,完全沒有那個必要去做這種事。
似乎每個有想法的皇帝,都會走向削藩的道路,其中最激進的莫過於建文帝。
朱祁鈺清查田地,而後攤丁入畝,占著大義,但也引起了一些藩王的不滿,朱祁鏞按照自己的理解,岷王死後,最有號召力的也就自己父親。
若是如此的話,那此番入京就兇險了,也不知道自家父親為什麽連自己也帶過來,完全不給襄王留個根。
“應當有關,但並非你想的壞事。”
朱瞻墡頷首,自家兒子最近很有長進,特別是在接觸巡查組之後,有了壓力,就沒有以前那麽懶散了。
“為何?”
自家父親的迴答,頓時就讓朱祁鏞想不太明白了。
“聖上若是想要打壓我等,不必召為父進京,以聖上的手段,看看伊王的下場就知道。”
朱瞻墡笑道:“為父入了這京城,若是在這裏出事,必然會讓諸王兔死狐悲,到時候頭疼的是陛下。”
就如同靖難為何開始,不是建文帝一開始的削藩,而是湘王自焚,頓時燃起了其他諸王的憤怒。
重文輕武的建文帝和朱祁鈺一樣,手握大權,讓諸王不敢反抗,就連朱棣都要裝瘋賣傻,可從把湘王逼的自焚之後,其他藩王覺得自己可能會步湘王後塵。
因而開始串聯,這才給了朱棣機會。
若是建文帝沒把湘王逼死,而是和其他藩王一樣,貶為庶人,諸王或許想著還有命在,也就不會反抗那麽激烈。
有著這樣的前車之鑒,朱瞻墡覺得聰明如朱祁鈺這般的人,必然不會把藩王的路堵死。
而看到岷王能夠以命抵命,聖人對於朱徽煣的網開一麵便是如此。
綜合情報分析,朱瞻墡才敢連自己的長子都帶到京城,這也是一種表態,而且還是力度極大的表態,告訴其他人,他朱瞻墡是站在皇帝的一邊。
所以,隻要朱瞻墡入京,那麽朱祁鈺必然不會虧待他。
朱祁鈺並不知道朱瞻墡那麽複雜的心路曆程,畢竟不管朱瞻墡進不進京,他都打算把這位襄王給拉上船。
若說皇帝屬於宗族的族長,那麽朱瞻墡現在算是宗族裏的長老。
隻要襄王上船,那麽大部分的藩王都會向襄王看齊。
雖然考慮的方向不一樣,但就結果而言,也算是想到了一起。
“那為何陛下還未召見父親大人?”
朱祁鏞聽了分析,隨後心中生出了新的疑惑,這聖人要給父親好處,可是為何從父親進京到現在,都還沒召見過。
“聖上日理萬機,政務繁忙,近來各地奏折如雪花般送入宮中,再加上聖上產業如此之多,攤子如此之大,未曾召見為父也是正常。”
朱瞻墡的嘴角微微翹起,右手拍了拍自己的肚子,繼續道:“難得來京城,你也要多出去走走,別成天待在府裏。”
“孩兒這不是怕被猜忌嘛。”
朱祁鏞摸了摸鼻子,他很有自知之明,作為世子,襄王的繼承者,要是隨意接觸不管是朝臣還是勳貴,都很容易被人解讀是否有什麽其他想法。
建文帝那莫須有的罪名就是如此,如河南的周王,位居中原,地位顯赫,本是藩王中最強存在,被以私通朝中大臣,妄圖謀逆,全家都被拿下,因而朱祁鏞學自己父親,處處小心謹慎。
不過,朱祁鏞和朱瞻墡的段位還是差距很大,光是小心謹慎沒有用,還需要審時度勢。
“怕甚?”
朱瞻墡搖了搖頭,笑道:“你作為襄王世子,始終都是閉門不出,那別人會如何想?會不會想我襄王府做賊心虛,入京之後才畏首畏尾。”
任何行為都有多種解讀方法,就看對方要從哪個方麵去想。
有時候,越是小心謹慎,越是壞事。
聞言,朱祁鏞苦笑,道:“孩兒也不知道上哪去,若是以前,京中勾欄繁多,還能約上一些同好喝花酒,可因為陛下的原因,城中花樓都倒閉了。”
“那寧陽侯之子不是很會玩嗎?去找他,讓他帶你,朝中大臣勳貴你不好接觸,那些小侯爺、小公爺,就挺適合的。”
朱瞻墡思索片刻說道:“不過,勾欄聽曲要適度,主要便是讓人覺得我襄王府光明正大便可,莫給為父丟臉。”
“是,父王。”
這種奉命喝花酒的事,朱祁鏞自然樂在其中。
“好了,退下吧,”
朱瞻墡揮手,屏退了所有人。
京城表麵看上去十分和諧,可自己都迴襄王府幾天了,也沒見有人登門拜訪。
不僅是自己的兒子各種謹慎,滿朝文武也是一樣。
“也不知道能不能在京城置辦些產業。”
等人都走後,朱瞻墡喃喃著自言自語道。
朱祁鈺和襄王想的差不多,除了敲定裁軍計劃,現在還要安排江淮一帶的掃黑除惡。
以前南直隸的官員欺上瞞下,造就了各種幫派勢力在南方蓬勃發展。
打亂之後,經過了幾個月的磨合,新上任的地方官就開始提交地方的報告,其中占比最多的就是打行收取各種保護費,甚至代替了皂隸的職能,或者直接就是皂隸。
這樣雖然方便官府管理,可也造就了百姓隻知幫派,不知父母官的場麵。
到如今,就是黑老大和村霸橫行霸道,無人敢言。
景仁宮中,於謙坐在朱祁鈺對麵,提交了新一批退伍人員的安置方案。
這些退伍人員,不僅要除去軍籍,讓他們脫離軍戶,還要讓他們迴到地方上任皂隸,輔助地方官。
“京畿周邊除個別退伍人員誤入歧途外,多數都為村鎮治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於謙直言匯報,這是他和聖人之前便討論出來的試行方案。
鄉村除了村長外,再由朝廷指派一個裏長,專門與官府接洽,主要負責村鎮治安。
“嗯。”
朱祁鈺發出鼻音,一手拿著文件查看,另一手則是伸向茶幾,端起茶杯呷了一口,整個過程中,目光都沒有離開文件。
“還有裏長上報希望能夠訓練村中青壯,如此若是有賊匪襲擾,在官兵到達之前,也能由村中武勇抵抗片刻。”
於謙繼續說道:“臣以為,此法可用,江南一地打行如此盛行,力壯若無合理安置,終究為不穩定因素。”
“還不行。”
朱祁鈺搖頭,將文件放在茶幾上, 道:“地方團練雖能減輕官府壓力,但一不小心便會成為地方武裝,打行的青壯安排有多種方式,無需一定要依附於官府。”
團練其實就類似民兵,不過,尋常團練由保甲製基礎上進行編成,十戶為牌,十牌為甲,十甲為保,保有保正,甲、牌各有長,合二三保或數保為一團,各戶皆出壯丁,平時訓練,有事出戰。
並且,團練置團總一人,團副數人,以掌本團守禦及各團聯絡之事,團丁不脫離生產,經費由地方公攤。
而團總由選舉產生,目的本是避免被地主豪紳把持。
於謙的想法便是如此,都寫在文件之中,這一看,朱祁鈺就知道其中的弊端。
表麵上看,團練是地方出錢又出人,還是選舉產生的領導,公平公正,極大減輕了官府的負擔。
可實際上,就如村長一樣,光是團總,必定會被豪紳地主把持,而且都不需要花太多的錢,完全就能直接買票。
華夏的鄉村是宗族,且不說鄉紳地主往往就是大族,就當前巨大的貧富差距,有錢者隻要買通了各家族族長,讓其號令族中子弟推選特定之人,便能直接當選團總。
或者也可以和各族長商量,定好輪流擔任的規則,這些都是方法。
自隋起便是如此,就連後世,隻要涉及選舉,便會衍生出類似的流程。
到了那時,村鎮掌握了地方武裝,而且還是由鄉紳地主出錢,就算有了朝廷下放的裏正,那也無法幹預到他們。
“可以讓裏正組織訓練青壯,歸為衛所,由裏正兼任武裝隊長。”
朱祁鈺都決定了皇權下鄉,哪裏還會給對方擁有割據的能力。
“而改衛所為治安所,主要協助官府維護百姓治安。”
治安所在京城也有,那就是五城兵馬司,京城已經試驗過,效果很好,往地方實施的話,阻力大概就是那些衛所指揮。
現在的大明其實不需要全民皆兵。
擁有著龐大的人口基數,且外敵危機沒有那麽棘手,朱祁鈺打算直接跳過民兵這一過程。
聽到聖人說要改衛所,於謙的心頓時就提了起來,不過仔細想想也是,既然要逐步取消四民製度,那麽軍戶就不需要存在,而軍戶不存,那麽衛所還留著幹嘛?
“臣鬥膽,陛下,若是改衛所為治安所,地方一旦掀起亂事,該當如何?”
於謙定了定神,聽著是問題,其實是對聖人想法的補充發問。
聞言,朱祁鈺抬眉,反問道:“遠的不說,就以閩地為例,當初葉宗留叛亂之初,也沒見衛所直接發兵,福建參議隻能率衙役民勇組成官兵前往逮捕,最後被俘,不屈而亡。”
“陛下,當時葉宗留為成大勢,自然無需衛所出手。”
於謙解釋,衛所屬於軍隊,所對付的自然也是軍隊,總不能打個山寨就直接動用軍隊,那還要衙役皂隸作甚。
“正是如此。”
朱祁鈺十分認同的點頭,道:“倘若當初衛所直接出手鎮壓,可有後來閩地動亂?”
於謙沉默了下,他明白了聖人的意思,就是要將事情解決在苗頭時,而衛所所保護的,說實在點就是大城市,除非縣城被進攻,就如葉宗留一樣,也是在與鄧茂七合流攻打沙縣後,大明的軍隊才行動了起來。
“朕知道於卿顧慮,這裏有蘇州府奏報,於卿也可以看看。”
朱祁鈺沒有強行要求於謙認同,而是取出一份奏折,讓興安遞到於謙麵前。
“蘇州打行雖然安分了起來,但地痞流氓多且雜,商戶還是需要定時交攤位費等雜費,衙役無法顧及全部,因而奏請衛所協助。”
於謙看奏折的時候,朱祁鈺自己就總結了起來,道:“京城治安所與天津治安所皆是掃黑除惡之主力,因而可以在蘇州府再立一處,於卿以為如何?”
“迴陛下,此封奏折,臣早已看過,在後也注了認同,陛下何須多此一問。”
於謙很糾結,衛所改治安所,那地方軍隊怎麽辦?
對於他而言,地方軍隊是必須存在的,這是大明長治久安的基礎。
“逐步替換,將軍戶替換成專職打仗的士兵,按城池大小、經濟規模、穩定程度、戰略位置,分區駐守以火器為主部隊,。”
像衛所那樣分散且各自為政的狀態,一旦打起來,光是動員就有些麻煩。
對於糜爛過的衛所,早就該換了。
朱祁鈺沒有著急,是因為衛所的存在還是有他的道理,特別是在交通不發達,兵力輸送麻煩的現在。
不過,一旦鐵路開通,那麽這些麻煩就能一部分解決,所以在此之前,朱祁鈺重心放在維穩方麵。
於謙愣了下,感覺聖人在說廢話,衛所的布置,本身就是按聖人所說的幾個要點決定。
“陛下,這不就是衛所嗎?”
於謙一臉為難問道。
“衛所分散,但是往後駐軍是集中的。”
朱祁鈺開口道,現在的衛所,什麽前中後左右的分散,就拱衛州府方麵是不錯,但以火器為主後,就不需要繼續這樣。
“如蘇州城,隻需在城外官道不遠處設置一處軍區,戰時甚至無需入城登城牆,便可依托巷戰阻擊敵方。”
和冷兵器不一樣,大城市有了火器,就不需要衛所拱衛,隻需要保持兵力存在,不管是在城中還是在城外挖戰壕,都能有效打擊敵方,無需結陣什麽的。
並且,隨著各種火器的發展,城牆其實就沒有那麽重要了。
於謙的沙盤推演經驗也是極多,知道火槍和火炮結合起來的戰術十分多變,有時候,城池甚至限製了火器的發揮。
“如此,那便依陛下所言,臣迴去便讓兵部內部群議。”
聖人已經將方案的概念給拋了出來,作為臣子,自然就要接下實施的任務,本來政策就有著相互關聯性,於謙處理起來也就是耗費些日子,麻煩還談不上。
“甚好。”
朱祁鈺笑道:“那蘇州府要如何處理,就等於謙給個章程。”
“是,陛下。”
於謙領命,隨後再道:“閩地裁軍是否再緩緩,若是蘇州府一切順利,也能直接在閩地推行。”
“這方麵,你可以問問寧陽侯。”
朱祁鈺把球踢給陳懋,說道:“現在也不是很急,等過了年再想也不遲。”
“臣定當盡力而為。”
雖然領導說可以緩緩,可於謙知道,若真是緩緩,那麽積壓下來的事情肯定會很多,更何況,於謙可沒有拖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