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帥告知了老道徒兒的訊息,自然也有事情要交代老道吧?”
左慈也是精通人情世故之人,隻是眼前少年屢屢不按套路迴應,讓他有些摸不著方向而已。
邊柳點了點頭。
“大帥如有需要,老道願效微薄之力。隻是大帥需要老道幹嘛?”左慈問道。
邊柳不語。
“老道在民間多有聲名,我聽說大帥山中缺乏錢糧,我可規勸積善之家為大帥獻上錢糧無數。”
“這個不急,本帥安排道長做事之前,還想問一聲,道長想做什麽?”
當下,一個神棍,一個很有名聲的神棍,他的價值,未必會比郭嘉低。
但用不用,如何用,還得看他能不能相信,能信任到如何程度。
左慈也知道對方想知道他的來曆,於是便說道:“既然大帥問了,那老道也就如實相告,老道本在山中一心修道,卻無意撞見了曹操族弟曹仁,被其束縛軍中,不過其人後來對老道也甚為有禮。我在其軍中或傳道,或治病,也多了許久。後來,老道隨其見到了曹操,第一次出現在大帥麵前,也確實受了曹操之意,前來試探大帥身份。
不過老道從始至終並非曹操的人,之所以出現在緱氏,也的確隻是對死而複生感興趣而已。今番來此,也是想從大帥身上觀摩出長生之道。”
邊柳輕輕一笑,“道長真的相信這長生之法?”
“世間之事,既然有真,自然有假;既然有假,也定然有真。老道生性自由,不喜世間名利,而且生來富貴,金錢女子從不缺少。既然這世間有長生傳言,為何不能一探究竟呢?”
左慈的話讓邊柳深思,假如一個人已經享受了現實的一切,那他又該追求什麽呢?
曾經的秦始皇,眼前的道士,後來一些頂尖的科學家,他們都會對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展開追求。
這到底是科學?還是迷信?
“可是道長覺得,跟在本帥身邊能得到答案嗎?”
“老道也是抱著萬一罷了!”
“如果道長是想追求長生,那大概會失望了 ,本帥不僅不會長生之術,更不相信長生之術。”
左慈見眼前天子一本正經,一臉嚴肅,心想著,難道自己真的來錯了?
“可是老道聽說,今日山中的一切都是大帥死而複生,得夢中仙人傳授!”
“這不過欺瞞百姓之言罷了,道長是聰明人,自然知道世間萬般意象,都有其奧妙所在,這些話不可能全是真的。”
眼前大帥的話讓左慈陷入了深深思考之中,自己已經擺明了來意,道明了長生之心,可是這天子為何一直否認呢?
難道他不知道自己對他的幫助有多大嗎?
有兩種可能:
一種是成仙長生名額有限,法不輕傳,他不想告訴自己;
還有一種,他在考驗自己。
到底是哪一種?
眼前邊柳自然可以虛構一個成仙的謊言,可是他可以對普通人說這個,因為普通人不信這個,或者不在意這個;
但是對於左慈,這種執念的人,一個謊言是需要萬千個謊言去彌補的。如果說了,左慈肯定會深究到底,但如果說實話,左慈反而會覺得自己在騙他。
“有沒有一種可能,大帥早已得仙人指點,可是仙人封鎖了這段記憶,所以大帥沒有想起來呢?
老道曾打聽過大帥兒時的性情,傳言大帥身子羸弱,為人多有怯弱。但初見大帥,已見大帥風采,遇事機警,遇敵更是勇毅。而且這愛惜百姓之心,又豈是深宮獨院可以養成?”
邊柳一聽,心想,難道自己真的是劉辯?
隻不過被神仙抹去了記憶,然後又灌入了一份兩千年後的記憶?
這左慈可真是能忽悠的!
“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邊柳默默念道。
“大帥說什麽?”
“沒什麽!”邊柳搖了搖頭,“道長所言也太匪夷所思了,難道本帥就不能天資聰穎,天性善良,隻不過兒時之表現,隻是藏拙露愚嗎?”
左慈現在還沉浸在“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當中,邊柳後麵的話,他根本沒聽清楚,隻顧著點頭。
“好啦,本帥還有許多現實的問題要處理,就不和道長討論這虛無縹緲的事情了。道長若要在山中行醫,本帥求之不得;若要傳道,本帥也不阻攔,但道長可切記,若是本帥聽到一些無君無父之言,就別怪本帥斬妖除魔了!”
“大帥放心,老道並非張角那種妖道,斷不會傳揚無君無父之言。”
邊柳心想,張角好歹是道家,以後你的徒孫葛洪可是道教理論的奠基人,整天就搞些神神怪怪的,客觀而言,你們才是妖道吧?
“好了,道長且去吧,若是需要幫助,可以來找本帥,也可以找百姓口中的‘白麵書生’,他們會把述求傳達到本帥這的。”
左慈點頭答應,隻是沒走幾步,就迴頭道:“老道願為大帥盡點微薄之力,不知道大帥有需要的嗎?”
“可本帥不知成仙長生之術!”
左慈心想著,即便你不說,難道我就觀察不出來了嗎?
而且左慈其實也有個猜想,那就是天子為何死而複生之後,就時刻尊奉仁義之道?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為什麽古來成仙的都是些了不起的人物,定然是他們在愛惜百姓的過程中獲得了“功德”,而依靠著功德,他們最終得以飛升成仙。
“說不定老道與大帥久處,自然就醒悟了呢?即便不能,陛下與民為善,老道也願意相助一臂之力。”
邊柳會心一笑,原來,直鉤真的也可以釣魚!
好大一條!
……
備注:
《抱樸子》記載: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務方術,皆不得長生也。
抱樸子就是葛洪的道號。
事實上,葛洪的道教神仙理論就是積累功德,成聖成仙。
而這種導人向善的方式也迎合了統治者的需要,所以積極入世的道家逐漸演變成了潛修的道教模樣。
左慈也是精通人情世故之人,隻是眼前少年屢屢不按套路迴應,讓他有些摸不著方向而已。
邊柳點了點頭。
“大帥如有需要,老道願效微薄之力。隻是大帥需要老道幹嘛?”左慈問道。
邊柳不語。
“老道在民間多有聲名,我聽說大帥山中缺乏錢糧,我可規勸積善之家為大帥獻上錢糧無數。”
“這個不急,本帥安排道長做事之前,還想問一聲,道長想做什麽?”
當下,一個神棍,一個很有名聲的神棍,他的價值,未必會比郭嘉低。
但用不用,如何用,還得看他能不能相信,能信任到如何程度。
左慈也知道對方想知道他的來曆,於是便說道:“既然大帥問了,那老道也就如實相告,老道本在山中一心修道,卻無意撞見了曹操族弟曹仁,被其束縛軍中,不過其人後來對老道也甚為有禮。我在其軍中或傳道,或治病,也多了許久。後來,老道隨其見到了曹操,第一次出現在大帥麵前,也確實受了曹操之意,前來試探大帥身份。
不過老道從始至終並非曹操的人,之所以出現在緱氏,也的確隻是對死而複生感興趣而已。今番來此,也是想從大帥身上觀摩出長生之道。”
邊柳輕輕一笑,“道長真的相信這長生之法?”
“世間之事,既然有真,自然有假;既然有假,也定然有真。老道生性自由,不喜世間名利,而且生來富貴,金錢女子從不缺少。既然這世間有長生傳言,為何不能一探究竟呢?”
左慈的話讓邊柳深思,假如一個人已經享受了現實的一切,那他又該追求什麽呢?
曾經的秦始皇,眼前的道士,後來一些頂尖的科學家,他們都會對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展開追求。
這到底是科學?還是迷信?
“可是道長覺得,跟在本帥身邊能得到答案嗎?”
“老道也是抱著萬一罷了!”
“如果道長是想追求長生,那大概會失望了 ,本帥不僅不會長生之術,更不相信長生之術。”
左慈見眼前天子一本正經,一臉嚴肅,心想著,難道自己真的來錯了?
“可是老道聽說,今日山中的一切都是大帥死而複生,得夢中仙人傳授!”
“這不過欺瞞百姓之言罷了,道長是聰明人,自然知道世間萬般意象,都有其奧妙所在,這些話不可能全是真的。”
眼前大帥的話讓左慈陷入了深深思考之中,自己已經擺明了來意,道明了長生之心,可是這天子為何一直否認呢?
難道他不知道自己對他的幫助有多大嗎?
有兩種可能:
一種是成仙長生名額有限,法不輕傳,他不想告訴自己;
還有一種,他在考驗自己。
到底是哪一種?
眼前邊柳自然可以虛構一個成仙的謊言,可是他可以對普通人說這個,因為普通人不信這個,或者不在意這個;
但是對於左慈,這種執念的人,一個謊言是需要萬千個謊言去彌補的。如果說了,左慈肯定會深究到底,但如果說實話,左慈反而會覺得自己在騙他。
“有沒有一種可能,大帥早已得仙人指點,可是仙人封鎖了這段記憶,所以大帥沒有想起來呢?
老道曾打聽過大帥兒時的性情,傳言大帥身子羸弱,為人多有怯弱。但初見大帥,已見大帥風采,遇事機警,遇敵更是勇毅。而且這愛惜百姓之心,又豈是深宮獨院可以養成?”
邊柳一聽,心想,難道自己真的是劉辯?
隻不過被神仙抹去了記憶,然後又灌入了一份兩千年後的記憶?
這左慈可真是能忽悠的!
“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邊柳默默念道。
“大帥說什麽?”
“沒什麽!”邊柳搖了搖頭,“道長所言也太匪夷所思了,難道本帥就不能天資聰穎,天性善良,隻不過兒時之表現,隻是藏拙露愚嗎?”
左慈現在還沉浸在“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當中,邊柳後麵的話,他根本沒聽清楚,隻顧著點頭。
“好啦,本帥還有許多現實的問題要處理,就不和道長討論這虛無縹緲的事情了。道長若要在山中行醫,本帥求之不得;若要傳道,本帥也不阻攔,但道長可切記,若是本帥聽到一些無君無父之言,就別怪本帥斬妖除魔了!”
“大帥放心,老道並非張角那種妖道,斷不會傳揚無君無父之言。”
邊柳心想,張角好歹是道家,以後你的徒孫葛洪可是道教理論的奠基人,整天就搞些神神怪怪的,客觀而言,你們才是妖道吧?
“好了,道長且去吧,若是需要幫助,可以來找本帥,也可以找百姓口中的‘白麵書生’,他們會把述求傳達到本帥這的。”
左慈點頭答應,隻是沒走幾步,就迴頭道:“老道願為大帥盡點微薄之力,不知道大帥有需要的嗎?”
“可本帥不知成仙長生之術!”
左慈心想著,即便你不說,難道我就觀察不出來了嗎?
而且左慈其實也有個猜想,那就是天子為何死而複生之後,就時刻尊奉仁義之道?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為什麽古來成仙的都是些了不起的人物,定然是他們在愛惜百姓的過程中獲得了“功德”,而依靠著功德,他們最終得以飛升成仙。
“說不定老道與大帥久處,自然就醒悟了呢?即便不能,陛下與民為善,老道也願意相助一臂之力。”
邊柳會心一笑,原來,直鉤真的也可以釣魚!
好大一條!
……
備注:
《抱樸子》記載: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務方術,皆不得長生也。
抱樸子就是葛洪的道號。
事實上,葛洪的道教神仙理論就是積累功德,成聖成仙。
而這種導人向善的方式也迎合了統治者的需要,所以積極入世的道家逐漸演變成了潛修的道教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