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內郡是沒有郡尉的,也就是地方郡縣不得大量養兵。


    到了漢末,雖說朝廷的製度如同虛設,不過也得保持名義上的遵守。


    就比如曹操,不僅是東郡太守,而且還是典軍校尉(靈帝時封的)、驍騎校尉(董卓封的)、行奮武將軍(袁紹表的),有了武職,他才可以帶兵。


    張邈要想整兵,那這個將軍之名就很重要。


    不過張邈顯然是有這心,沒這膽。


    當初河內太守王匡就是為了快速擴軍,所以派出士子各種挑世家大族的毛病,借機索財,導致聲名盡喪。後來更是殺害了妹夫胡母班,在兵敗迴泰山繼續征兵時,被曹操聯合胡母班的親屬殺死。


    當時的王匡是準備來找張邈合作的,可惜死在了途中。所以張邈和曹操雖然交情深厚,卻也不是沒有隔閡。


    張邈作為陳留太守,因為往日名聲,所以得到了世家大族的支持,可要是他要擴軍,這些大族就會成為他的阻力。


    因為一個推崇武力的執政官是會不斷從地方大族身上抽血的。


    而眼前的“天子”,顯然沒有給張邈放手一搏的底氣。


    “還有下策呢?”張邈詢問道。


    “下策嘛?自然就是什麽也不做,誰占上風的時候就投靠誰,雖然名聲有損,可至少也能保出性命不是?”


    “在下可不是那朝秦暮楚的人!”張邈有些生氣,甩了甩袖子。


    “那就是本帥多言了。”邊柳也不強辯,接著又說道:“若是張府君有朝一日遇到困頓,倒是可以來幫助本帥。”


    雖然不是同路人,可也沒必要到處結仇。這就是邊柳的行事指南。


    “那就多謝大帥了。”張邈沒有當真,他的處境雖然談不上安全,可是一時之間,他也不覺得誰能傷害得了他。“大帥此番出兵,退卻黃巾,救我兗州,在下心懷感激,願贈以糧草千石,在下會著人送到潁川邊界,大帥可派人前來接應。”


    “如此,就多謝了。”


    張邈此舉,倒是讓邊柳感到意外之喜。


    就在這時,門外突然出現了吵鬧聲。


    “出去看看?”張邈說道,邊柳點了點頭。


    出門的時候,卻看到一群士子把郭嘉圍堵在中間。


    “大膽,郭奉孝乃是我兗州貴客,爾等竟敢冒犯?”張邈嗬斥道。


    “什麽貴客,不過是來打秋風的罷了。”興許是覺得法不責眾,有人躲在人群中喊道。


    “何人出此言啊?”邊柳挺身問道。


    見無人應答,他又說了一句:“難道兗州士子盡是藏頭露尾之輩?”


    見此,眾人才紛紛將目光望向剛才說話之人,那人一副“光明正大”的站了出來,“是我又怎麽樣,子龍先生對爾多有稱讚,然而你今日到此,並無表示,難道這就是所謂的‘禮’嗎?”


    邊柳心想著,好像自己還真是空著手來的。


    申屠蟠沒有子女,他的侄子聞言連忙挺身說道:“陛下親自前來吊唁,已是叔父萬分的福氣,申屠一門對此感激不盡,爾等莫要說這種不義之言,害我叔父泉下名聲有損。”


    邊柳見狀, 倒是點了點頭,申屠蟠對族人的管教還是挺到位的。他開口說道:“子龍先生誌向高潔,不慕名利,本帥若以公卿之名相贈,怕是弄巧成拙。”邊柳說著便看向了張邈,“張府君,本帥有個不情之請。”


    “大帥請講!”


    “為表本帥對子龍先生敬仰之情,本帥想請府君免去外黃百姓一年賦稅,不知可否?”


    此話被當眾提出,張邈一時不知道如何拒絕。


    往常這種事,隻有臣子向皇帝請命,什麽時候變成“天子”向臣下請求了?


    答應吧?名聲是“天子”的;


    不答應,這現場的外黃人怕是要恨死自己了。


    張邈眼神瞥了這幾名鬧事的士子,此時殺了他們的心思都有。


    但此時,聞言的外黃士子百姓,都紛紛跪下磕頭:“多謝陛下, 多謝張府君,若是子龍先生泉下有知,一定會十分欣慰的。”


    這種好事,百姓自然是喜聞樂見的。


    “既然大帥有此意,為表子龍先生之節義,本府便答應,免去外黃一年田稅。”


    從“稅賦”變成“田稅”,這點小伎倆自然瞞不過邊柳,不過他本來就是隨口一說,也沒有多在意。


    “不過是慨他人之康罷了。”有士子小聲說著,聲音剛好足夠讓大家聽到。


    邊柳不慌不忙說道:“當初子龍先生在世時,本帥親自做了一根竹杖,是個不值錢的物什。如今子龍先生離去,本帥也沒啥好送的,隻能寫一幅挽聯,以表慰藉之心。”


    申屠蟠的侄子聞言,連忙讓人去準備筆墨,隨即又說道:“大帥所贈的竹杖,叔父形影不離,甚是喜愛,更讓叔父稱讚不絕的,是陛下仁義之心,愛民之情。”


    邊柳點了點頭,申屠蟠的這個侄子,倒是個機靈的人,若是願意跟隨自己,可以委任一吏。


    這時候,筆墨也搬了上來。


    邊柳想了想,提筆寫下了“青山綠水,長留生前浩氣;花鬆翠柏,堪慰逝後英靈”。


    中規中矩,卻也可圈可點。


    張邈等人點了點頭,這副挽聯,倒是與申屠蟠性情相合。


    “不過是前人遺惠罷了!”另一人說道,意指邊柳的挽聯取自前人的筆墨。


    “滿口胡言,豈敢在貴人麵前置喙?”張邈批駁道。


    這時候,一人走了過來,正是兗州的名士邊讓。


    “孟卓兄,這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既然眾人有話要說,你何必攔著呢?”


    邊讓言語十分隨意,倒是一臉清高的模樣。


    走到邊柳身邊的時候,隻是微微笑了笑,沒有行禮。


    隨即就看向那說話之人,“你既敢出放肆之言,相必定有話要說,如今此處群賢畢至,你不如如實到來。”


    如此這般,若是邊柳還看不出這事是邊讓安排的,那他就是傻子了。


    不過邊讓有什麽理由來針對自己?


    難道是謠傳邊柳和陳留邊氏的關係,所以邊讓故意安排了這次衝突來撇清幹係?


    嗬嗬!


    那可得讓你知道,你不與我交好沒關係,但是你得罪我,下場可就慘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熏悟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熏悟空並收藏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