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當朝皇帝也年過半百,知道那段往事真相的老者相繼離世,從一個異國公主口中再聽到‘蒙兀’二字,眾人眼皮都是一跳。
“既然是先帝的意思,朕自然會照拂迴紇,難得過節,出兵之事今日後再談。”
皇帝不虞之意昭然若揭,他留著帕裏黛在宮裏已是仁慈,同時這幾日的避而不見也委婉地拒絕了出兵之事,他料想帕裏黛定能看得懂,在大雍待幾日就會迴迴紇複命,也不傷兩國臉麵,哪想這迴紇公主這般不知好歹,竟假意獻舞實則以先帝聖旨脅迫他出兵!
大雍民生已然自那次戰後恢複過來,但有聖宗赫赫威名在前,當朝皇帝不願讓人將他和聖宗直接拿來比較,所以不去拓土開疆,隻做興國守業的帝王,何況幫助迴紇並未有切實的好處,皇帝自是沒可能做善事。
現今波斯攻至迴紇,實際上對大雍也是威脅,大雍皇帝卻懈於出兵相助迴紇,除了私心,也有一半是因為迴紇和波斯的地理。
迴紇曾名烏紇汗國,是漠北一個大部族。八百四十八年因戰敗給蒙兀汗國,分崩離析,烏紇汗國分為四部,其中皇室、貴族兩支被蒙兀收服,更名迴紇,但多年未融入彼此,隻因迴紇人信奉摩尼教,而蒙兀信奉佛教,教義有差,但蒙兀一直妄圖以佛教取代摩尼教,迴紇人心中仇恨深種。
至八百九十六年既建元二十八年高宗皇帝以其國力,或說服或征服了大雍周圍一些中小國,獨獨留下了聖宗生母瑟彌惹母國——蒙兀國。九百一十七年聖宗繼位十年後揮兵踏平蒙兀,迴紇部族因有功績,被聖宗準予以迴紇國自稱,卻有當年另一支強大的烏紇族人西遷至納茲河流域,和當地天山烏紇及葛邏祿等鐵勒部建立了喀喇汗王朝,複國的迴紇王命使者去說服喀喇汗王朝歸順,使者被辱,迴紇王怒極,卻也無法,彼時喀喇汗王朝勢強,在西域已有一席之地,初成國家的迴紇遠不能及。
但不過四十載,喀喇汗王朝為西域大國波斯所滅,喀喇汗王朝以東雖沿路有許多部落,但遊牧民族依水草而生,多無積蓄,唯一有侵略價值的國家便是迴紇,所以波斯一鼓作氣攻至迴紇,將戰線拉伸,綿延納茲河千裏。
迴紇與大雍曾相隔一個蒙兀國,如今蒙兀成了大雍的領土,雖並不設要塞在此,也不直接打理,幾乎相當於一片流亡之地,但大雍的國界碑已然立在曾經蒙兀的領土上,宣告著所有權。
大雍皇帝不著急,無非兩點,一是不屑於為迴紇皇室這般無能的主宰者撐腰,優勝劣汰,迴紇本就該覆滅的,他又何必去救一個毫無價值的盟國;二是波斯國力與大雍不相上下,戰線拉至迴紇已是波斯極限,再往東蒙兀那片流亡之地歹徒匪盜橫行,足以令波斯軍隊舉步維艱,攻至大雍不過是磨沒了精力的獨狼,不足為懼。
比起大雍皇帝的權衡利弊,薑太傅的嚴詞拒絕,其餘眾人的事不關己或靜觀其變,祁采采對於帕裏黛公主很是同情。
她見過韃子的鐵蹄肆虐過的邊關村莊,村裏的人被屠的屠,宰的宰,傷的傷,堆積的屍首仿佛牲口,被剝光了身上的衣物首飾,鮮血混雜著泥土令一張張曾經生動的麵容難以分辨。石熙載和她帶騎兵追到了綏河末段才救下了走在韃子隊尾的幾個婦女。無神的雙目,幹裂的嘴唇,她們如同行屍走肉般隨著他們迴到了那個村莊,卻在確定了自己家人死訊的當晚齊齊自縊在家中。
在祁采采的心中,侵略是最無恥的行徑,明明可以靠雙手和智慧創造的東西,為何一定要靠掠奪得到呢?大漠的天那麽高,黃沙漫漫,迷得采采睜不開眼,酸澀異常。那時石熙載告訴她,因為掠奪更加容易,因為掠奪更有成就感,所以隻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會有無窮無盡的硝煙和戰火。
波斯若是過了那片流亡之地,就是朔方郡,那一郡的百姓,還有守護著邊關的阿爹……祁采采仿佛已經目睹了戰爭開啟的慘況,抓著茶盞的手指骨節泛白,微微顫抖。
“陛下,唇齒相依,唇亡齒寒。端午有驅邪避疫一說,戰爭有如瘟疫,兒臣請命帶兵十萬出征,助迴紇國一臂之力,揚我大雍國威。”
一番話擲地有聲,說話的聲音也是溫潤悅耳,卻驚得在座眾人失態,太子諄,這是瘋了吧?!
被表情各異的眾人齊齊注視的太子諄似無所覺,半邊青銅儺戲麵具依然擋不住他周身散發的異彩,那般淡然,全然不似在說自己的事,出征的事,雲淡風輕,如同在談論桌上的菜肴。
蕭太師忍不住胡子翹去一邊,唿哧唿哧喘不上氣,扶著桌案也站了起來,“此事還是依陛下所言從長計議,薑太傅,你說是也不是?”
難得開口詢問薑太傅意見,蕭太師為了阻止太子出征,也不忌諱和宿敵同陣營了,料想薑太傅一開始反應如此激烈,定是不出兵的堅實擁護者。
卻如蕭太師所想,薑太傅表情雖難看,但仍是讚同道:“臣看太子還是年輕氣盛,想法天真,不知其中利弊,迴紇小國能在聖宗時殘喘至今,我大雍已經仁至義盡,波斯要滅它,與我們何幹?臣再請陛下三思。”
一場家宴變成這樣,確實是想象之中又意料之外。
皇帝沉著麵容不語,眾人也猜不出皇帝的心思,氣氛一度寒如冰窖。
“帕裏黛雖不知什麽唇亡齒寒的典故,但迴紇將亡,波斯的豺狼之心怎會不覬覦中原?!”帕裏黛公主見有人支持出兵卻被兩個老臣迴絕,激動之餘也顧不上禮儀,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戰事的記掛再也掩飾不住,吼道:“都說大雍禮儀之邦,我迴紇有大雍皇帝禦筆的聖旨,你們怎麽可以言而無信!”
“既然是先帝的意思,朕自然會照拂迴紇,難得過節,出兵之事今日後再談。”
皇帝不虞之意昭然若揭,他留著帕裏黛在宮裏已是仁慈,同時這幾日的避而不見也委婉地拒絕了出兵之事,他料想帕裏黛定能看得懂,在大雍待幾日就會迴迴紇複命,也不傷兩國臉麵,哪想這迴紇公主這般不知好歹,竟假意獻舞實則以先帝聖旨脅迫他出兵!
大雍民生已然自那次戰後恢複過來,但有聖宗赫赫威名在前,當朝皇帝不願讓人將他和聖宗直接拿來比較,所以不去拓土開疆,隻做興國守業的帝王,何況幫助迴紇並未有切實的好處,皇帝自是沒可能做善事。
現今波斯攻至迴紇,實際上對大雍也是威脅,大雍皇帝卻懈於出兵相助迴紇,除了私心,也有一半是因為迴紇和波斯的地理。
迴紇曾名烏紇汗國,是漠北一個大部族。八百四十八年因戰敗給蒙兀汗國,分崩離析,烏紇汗國分為四部,其中皇室、貴族兩支被蒙兀收服,更名迴紇,但多年未融入彼此,隻因迴紇人信奉摩尼教,而蒙兀信奉佛教,教義有差,但蒙兀一直妄圖以佛教取代摩尼教,迴紇人心中仇恨深種。
至八百九十六年既建元二十八年高宗皇帝以其國力,或說服或征服了大雍周圍一些中小國,獨獨留下了聖宗生母瑟彌惹母國——蒙兀國。九百一十七年聖宗繼位十年後揮兵踏平蒙兀,迴紇部族因有功績,被聖宗準予以迴紇國自稱,卻有當年另一支強大的烏紇族人西遷至納茲河流域,和當地天山烏紇及葛邏祿等鐵勒部建立了喀喇汗王朝,複國的迴紇王命使者去說服喀喇汗王朝歸順,使者被辱,迴紇王怒極,卻也無法,彼時喀喇汗王朝勢強,在西域已有一席之地,初成國家的迴紇遠不能及。
但不過四十載,喀喇汗王朝為西域大國波斯所滅,喀喇汗王朝以東雖沿路有許多部落,但遊牧民族依水草而生,多無積蓄,唯一有侵略價值的國家便是迴紇,所以波斯一鼓作氣攻至迴紇,將戰線拉伸,綿延納茲河千裏。
迴紇與大雍曾相隔一個蒙兀國,如今蒙兀成了大雍的領土,雖並不設要塞在此,也不直接打理,幾乎相當於一片流亡之地,但大雍的國界碑已然立在曾經蒙兀的領土上,宣告著所有權。
大雍皇帝不著急,無非兩點,一是不屑於為迴紇皇室這般無能的主宰者撐腰,優勝劣汰,迴紇本就該覆滅的,他又何必去救一個毫無價值的盟國;二是波斯國力與大雍不相上下,戰線拉至迴紇已是波斯極限,再往東蒙兀那片流亡之地歹徒匪盜橫行,足以令波斯軍隊舉步維艱,攻至大雍不過是磨沒了精力的獨狼,不足為懼。
比起大雍皇帝的權衡利弊,薑太傅的嚴詞拒絕,其餘眾人的事不關己或靜觀其變,祁采采對於帕裏黛公主很是同情。
她見過韃子的鐵蹄肆虐過的邊關村莊,村裏的人被屠的屠,宰的宰,傷的傷,堆積的屍首仿佛牲口,被剝光了身上的衣物首飾,鮮血混雜著泥土令一張張曾經生動的麵容難以分辨。石熙載和她帶騎兵追到了綏河末段才救下了走在韃子隊尾的幾個婦女。無神的雙目,幹裂的嘴唇,她們如同行屍走肉般隨著他們迴到了那個村莊,卻在確定了自己家人死訊的當晚齊齊自縊在家中。
在祁采采的心中,侵略是最無恥的行徑,明明可以靠雙手和智慧創造的東西,為何一定要靠掠奪得到呢?大漠的天那麽高,黃沙漫漫,迷得采采睜不開眼,酸澀異常。那時石熙載告訴她,因為掠奪更加容易,因為掠奪更有成就感,所以隻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會有無窮無盡的硝煙和戰火。
波斯若是過了那片流亡之地,就是朔方郡,那一郡的百姓,還有守護著邊關的阿爹……祁采采仿佛已經目睹了戰爭開啟的慘況,抓著茶盞的手指骨節泛白,微微顫抖。
“陛下,唇齒相依,唇亡齒寒。端午有驅邪避疫一說,戰爭有如瘟疫,兒臣請命帶兵十萬出征,助迴紇國一臂之力,揚我大雍國威。”
一番話擲地有聲,說話的聲音也是溫潤悅耳,卻驚得在座眾人失態,太子諄,這是瘋了吧?!
被表情各異的眾人齊齊注視的太子諄似無所覺,半邊青銅儺戲麵具依然擋不住他周身散發的異彩,那般淡然,全然不似在說自己的事,出征的事,雲淡風輕,如同在談論桌上的菜肴。
蕭太師忍不住胡子翹去一邊,唿哧唿哧喘不上氣,扶著桌案也站了起來,“此事還是依陛下所言從長計議,薑太傅,你說是也不是?”
難得開口詢問薑太傅意見,蕭太師為了阻止太子出征,也不忌諱和宿敵同陣營了,料想薑太傅一開始反應如此激烈,定是不出兵的堅實擁護者。
卻如蕭太師所想,薑太傅表情雖難看,但仍是讚同道:“臣看太子還是年輕氣盛,想法天真,不知其中利弊,迴紇小國能在聖宗時殘喘至今,我大雍已經仁至義盡,波斯要滅它,與我們何幹?臣再請陛下三思。”
一場家宴變成這樣,確實是想象之中又意料之外。
皇帝沉著麵容不語,眾人也猜不出皇帝的心思,氣氛一度寒如冰窖。
“帕裏黛雖不知什麽唇亡齒寒的典故,但迴紇將亡,波斯的豺狼之心怎會不覬覦中原?!”帕裏黛公主見有人支持出兵卻被兩個老臣迴絕,激動之餘也顧不上禮儀,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戰事的記掛再也掩飾不住,吼道:“都說大雍禮儀之邦,我迴紇有大雍皇帝禦筆的聖旨,你們怎麽可以言而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