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惟餘走了,琴泣趴在棋盤上,眼睛空洞洞盯著腕上的守宮砂,不是她刻意要騙他,隻是有些事情她不能說,有些秘密蕭惟餘知曉了對他並無好處。
相識已有四個春秋,無論從何時緣起,就在今日緣盡吧。
多年不曾哭過的琴泣自知曉她對蕭太師的公子蕭惟餘動了心,就料到早晚會落得傷神傷情的田地,晶瑩的淚珠滑落棋盤,他和她就宛如這黑白子,隻能在各自的陣營裏廝殺。
剛才的事情恍若隔世,在琴泣心中留下一道扶不平的傷疤。
“你的守宮砂還在,為何要騙我?”蕭惟餘問的焦躁,全無往日笑麵如風的模樣。
“你怎知我點了守宮?”琴泣扯過袖子,捂著腕上的殷紅。
“琴兒,你究竟是何人?”
蕭惟餘漆黑的眸子緊盯琴泣,琴泣不自然地別過頭,“蕭公子,琴泣是何人與你無關。”
“怎會與我無關,你明知我心儀於你!”
琴泣看著近在咫尺的蕭惟餘,起身退至內室,冷聲道:“蕭公子慎言。奴家不過花街柳巷中人,不敢高攀。”
蕭惟餘還想再說什麽,琴泣未給他空隙,下了逐客令,“恕奴家直言,蕭公子今後還是不要再來找奴家,無論過去是何人,入了風塵,奴家就未曾想過還有離開的一天。來人,送蕭公子出去。”
是如何也忘不了蕭惟餘被丫鬟恭恭敬敬請出去時迴頭看她的那一眼,是失望嗎?總是嬉皮笑臉的人,此時眼裏卻似透著寒冰。琴泣伸手撫過棋盤上的黑子,上麵還留著蕭惟餘的溫度。
從什麽時候有了不該有的癡念呢?
思緒飄遠……
四年前,泰和三十二年春,紅袖招。
“琴花娘,琴花娘,快來看,蕭太師家的公子又在‘流觴曲水’中勝出了呢!”
丫鬟興奮的雙頰緋紅,扶著剛到及笄之年的琴泣站在頂樓的迴廊上,看著樓下被圍在一眾文人雅士間仍卓爾不群、俊逸斐然的男子,恰巧男子也抬首望來,兩人目光不期而遇。
男子斜斜一笑,衝著樓上戴著麵紗的美人拱手道:“樓上的可是花魁琴泣?在下已連贏數日,不知是否有幸能得佳人青睞?”
紅袖招以南靖土樓為原型改建,內部中空,呈宮殿式,中堂是紅袖招辦一些雅致遊戲或者表演歌舞聲樂節目的地方;下堂是花廳,供客人觀賞節目或是小憩;中堂是角妓住所,皆是些風流貌美、才藝出眾的女子;上堂是清倌人所在,相較於角妓,她們在才藝上各有專精、柳絮才高,老鴇兒容得其暫且留下清白身。
清倌人為數不多,卻是紅袖招最受男人追捧的。
琴泣就是清倌人之一,雖在上堂有屋子,卻不住上堂,在紅袖招有著自己的小院子。這個十三歲就在中堂表演的清倌人,一年時間就才名遠播,坐上了紅袖招花魁的位子,待遇自是不同。
近日及笄,在樓裏掛了牌,如同開了封的美酒,慕名而來的人一波接著一波。這可樂壞了老鴇兒儷媽媽,卻又苦了其他沒甚生意隻能幹看的花娘。琴泣當即出了主意,在中堂辦起了比試,每場比試的勝出者可在紅袖招免去當日花銷,五天六項比試下來再角逐出個‘狀元’,可與她一見。
儷媽媽當然照辦,每日也不過免一人的帳,卻會有無數人因著好奇前來,如此,既為琴泣造了勢,又令紅袖招客源不斷,她是喜聞樂見的。其他花娘雖有豔羨、嫉妒,但也知是受了琴泣的恩惠,倒也沒甚意見。
於是五日來,紅袖招每晚燈火通明,靡靡之音不絕於耳,多數客人在比試結束後就點了別的花娘,宿在這煙花柳巷溫柔鄉裏,唯獨在琴棋書畫詩詞上皆奪頭籌的蕭惟餘,人又生的風流,迷昏了一眾花娘,卻在每日比試結束就離開,當的是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
今日最終的‘狀元’已出,蕭惟餘不負眾望贏得輕鬆,倒沒有立馬離開,隻執著地望著上堂。
終於見得佳人,隻一眼就再難忘懷。
“恭喜蕭公子了,不過奴家有幾個聯想請教,不知蕭公子意下如何?”
琴泣美目盼兮,巧笑倩兮,蕭惟餘又如何會拒絕佳人?
“在下榮幸之至。”
一爿上聯自欄杆上落下,紅綢上墨字小楷書寫曰:
“上欄藤蔓背陰發”
早有仆從為蕭惟餘備好了筆墨紙硯,蕭惟餘搖頭一笑,提筆在娟紙上寫下
“受雨葵花向日開”
琴泣看後又命丫鬟垂下了另一紅綢,上書一爿下聯,曰:
“乞憑文字約郎腰”
未等蕭惟餘作答,又垂下了一爿上聯曰:
“一路行來多酒債”
蕭惟餘略加思索,笑意更深,雙手提筆,在紙上寫下
“剔盡燈花銷暑夜”“高歌不複已中年”
落筆時,兩頁狂草矯若驚龍。
“‘剔盡燈花銷暑夜,乞憑文字約郎腰’,‘一路行來多酒債,高歌不複已中年’,好聯,好字!”在座皆是自詡不凡的文人騷客,此時也不免折服,琴花娘出的聯自有女子的哀婉憂愁,蕭公子卻令整副聯多了明朗大氣,饒是文人相輕,此時也喝起彩來。
仆人自桌上取過蕭惟餘墨寶,端上樓呈給琴泣。
這三副對聯琴泣一直珍藏著,如今想來不過是徒增悲愁罷了。
父親曾說她“雖早慧,卻恐福薄,有早夭之相。”因其五歲那年跟父親在任上,父親看到萬物向欣,柳樹已碧,忽有所悟,吟誦道:“好木生門下,絛絛入隴中。”她隨口續上了父親的詩:“弱枝多被折,身歿負東風。”
果然沒兩年她就家破人亡,尤記得父親在中再三叮囑她“莫要自歎自憐,你命既如此,就好好活下去。爹隻願箏兒如春風暖陽。”
她聽了,她努力讓自己堅強起來,娘還是因為思慮過重去了,沒了依靠、身無分文,她在進京告禦狀的途中被拐進了勾欄,幸得貴人相助才入了紅袖招,保了清白身子。她一直相信,是爹在天之靈保佑的,她也相信,終有一天她會為爹沉冤昭雪。
琴泣將頭埋進膝裏,緊緊抱著自己,不是晚春了麽,怎麽還如斯的冷呢?
後背上的傷口因為弓得太深滲出絲絲鮮紅的血跡,此行朔方,她是任務已完成,明日隻怕薑太傅就要見她了。
好累啊,爹,箏兒好想睡一會,像小時候那般在爹和娘的懷裏安穩的睡一會……
相識已有四個春秋,無論從何時緣起,就在今日緣盡吧。
多年不曾哭過的琴泣自知曉她對蕭太師的公子蕭惟餘動了心,就料到早晚會落得傷神傷情的田地,晶瑩的淚珠滑落棋盤,他和她就宛如這黑白子,隻能在各自的陣營裏廝殺。
剛才的事情恍若隔世,在琴泣心中留下一道扶不平的傷疤。
“你的守宮砂還在,為何要騙我?”蕭惟餘問的焦躁,全無往日笑麵如風的模樣。
“你怎知我點了守宮?”琴泣扯過袖子,捂著腕上的殷紅。
“琴兒,你究竟是何人?”
蕭惟餘漆黑的眸子緊盯琴泣,琴泣不自然地別過頭,“蕭公子,琴泣是何人與你無關。”
“怎會與我無關,你明知我心儀於你!”
琴泣看著近在咫尺的蕭惟餘,起身退至內室,冷聲道:“蕭公子慎言。奴家不過花街柳巷中人,不敢高攀。”
蕭惟餘還想再說什麽,琴泣未給他空隙,下了逐客令,“恕奴家直言,蕭公子今後還是不要再來找奴家,無論過去是何人,入了風塵,奴家就未曾想過還有離開的一天。來人,送蕭公子出去。”
是如何也忘不了蕭惟餘被丫鬟恭恭敬敬請出去時迴頭看她的那一眼,是失望嗎?總是嬉皮笑臉的人,此時眼裏卻似透著寒冰。琴泣伸手撫過棋盤上的黑子,上麵還留著蕭惟餘的溫度。
從什麽時候有了不該有的癡念呢?
思緒飄遠……
四年前,泰和三十二年春,紅袖招。
“琴花娘,琴花娘,快來看,蕭太師家的公子又在‘流觴曲水’中勝出了呢!”
丫鬟興奮的雙頰緋紅,扶著剛到及笄之年的琴泣站在頂樓的迴廊上,看著樓下被圍在一眾文人雅士間仍卓爾不群、俊逸斐然的男子,恰巧男子也抬首望來,兩人目光不期而遇。
男子斜斜一笑,衝著樓上戴著麵紗的美人拱手道:“樓上的可是花魁琴泣?在下已連贏數日,不知是否有幸能得佳人青睞?”
紅袖招以南靖土樓為原型改建,內部中空,呈宮殿式,中堂是紅袖招辦一些雅致遊戲或者表演歌舞聲樂節目的地方;下堂是花廳,供客人觀賞節目或是小憩;中堂是角妓住所,皆是些風流貌美、才藝出眾的女子;上堂是清倌人所在,相較於角妓,她們在才藝上各有專精、柳絮才高,老鴇兒容得其暫且留下清白身。
清倌人為數不多,卻是紅袖招最受男人追捧的。
琴泣就是清倌人之一,雖在上堂有屋子,卻不住上堂,在紅袖招有著自己的小院子。這個十三歲就在中堂表演的清倌人,一年時間就才名遠播,坐上了紅袖招花魁的位子,待遇自是不同。
近日及笄,在樓裏掛了牌,如同開了封的美酒,慕名而來的人一波接著一波。這可樂壞了老鴇兒儷媽媽,卻又苦了其他沒甚生意隻能幹看的花娘。琴泣當即出了主意,在中堂辦起了比試,每場比試的勝出者可在紅袖招免去當日花銷,五天六項比試下來再角逐出個‘狀元’,可與她一見。
儷媽媽當然照辦,每日也不過免一人的帳,卻會有無數人因著好奇前來,如此,既為琴泣造了勢,又令紅袖招客源不斷,她是喜聞樂見的。其他花娘雖有豔羨、嫉妒,但也知是受了琴泣的恩惠,倒也沒甚意見。
於是五日來,紅袖招每晚燈火通明,靡靡之音不絕於耳,多數客人在比試結束後就點了別的花娘,宿在這煙花柳巷溫柔鄉裏,唯獨在琴棋書畫詩詞上皆奪頭籌的蕭惟餘,人又生的風流,迷昏了一眾花娘,卻在每日比試結束就離開,當的是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
今日最終的‘狀元’已出,蕭惟餘不負眾望贏得輕鬆,倒沒有立馬離開,隻執著地望著上堂。
終於見得佳人,隻一眼就再難忘懷。
“恭喜蕭公子了,不過奴家有幾個聯想請教,不知蕭公子意下如何?”
琴泣美目盼兮,巧笑倩兮,蕭惟餘又如何會拒絕佳人?
“在下榮幸之至。”
一爿上聯自欄杆上落下,紅綢上墨字小楷書寫曰:
“上欄藤蔓背陰發”
早有仆從為蕭惟餘備好了筆墨紙硯,蕭惟餘搖頭一笑,提筆在娟紙上寫下
“受雨葵花向日開”
琴泣看後又命丫鬟垂下了另一紅綢,上書一爿下聯,曰:
“乞憑文字約郎腰”
未等蕭惟餘作答,又垂下了一爿上聯曰:
“一路行來多酒債”
蕭惟餘略加思索,笑意更深,雙手提筆,在紙上寫下
“剔盡燈花銷暑夜”“高歌不複已中年”
落筆時,兩頁狂草矯若驚龍。
“‘剔盡燈花銷暑夜,乞憑文字約郎腰’,‘一路行來多酒債,高歌不複已中年’,好聯,好字!”在座皆是自詡不凡的文人騷客,此時也不免折服,琴花娘出的聯自有女子的哀婉憂愁,蕭公子卻令整副聯多了明朗大氣,饒是文人相輕,此時也喝起彩來。
仆人自桌上取過蕭惟餘墨寶,端上樓呈給琴泣。
這三副對聯琴泣一直珍藏著,如今想來不過是徒增悲愁罷了。
父親曾說她“雖早慧,卻恐福薄,有早夭之相。”因其五歲那年跟父親在任上,父親看到萬物向欣,柳樹已碧,忽有所悟,吟誦道:“好木生門下,絛絛入隴中。”她隨口續上了父親的詩:“弱枝多被折,身歿負東風。”
果然沒兩年她就家破人亡,尤記得父親在中再三叮囑她“莫要自歎自憐,你命既如此,就好好活下去。爹隻願箏兒如春風暖陽。”
她聽了,她努力讓自己堅強起來,娘還是因為思慮過重去了,沒了依靠、身無分文,她在進京告禦狀的途中被拐進了勾欄,幸得貴人相助才入了紅袖招,保了清白身子。她一直相信,是爹在天之靈保佑的,她也相信,終有一天她會為爹沉冤昭雪。
琴泣將頭埋進膝裏,緊緊抱著自己,不是晚春了麽,怎麽還如斯的冷呢?
後背上的傷口因為弓得太深滲出絲絲鮮紅的血跡,此行朔方,她是任務已完成,明日隻怕薑太傅就要見她了。
好累啊,爹,箏兒好想睡一會,像小時候那般在爹和娘的懷裏安穩的睡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