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準太子妃祁采采入城第二日,一道驚雷就打破了縣京表麵的平靜。
早朝時,吏部尚書沈知味進言聖上曰:
“太子已過冠年,當早日有後以安天下,而準太子妃還未及笄,恐子嗣之事尚早。”撫了把頭上的虛汗,略帶顫音繼續說:
“往昔臣女之病多有耽擱太子血脈延綿,臣惶惶不可終日。今聞薑太傅孫女德行高潔,碧玉年華,與太子年紀相配,正可解此憂慮。”
說完拜了八拜,跪道:“臣鬥膽懇請陛下賜婚二人,以全古之孝道,且成雙喜之美。”
聽是薑太傅孫女就知薑家是明著要給東宮塞人了,大雍皇帝剛給了東宮一個助力好製衡薑家,這時又怎能成全了薑家的心意?!
皇帝欲含混過去,卻見薑太傅拜了四拜,也跪道:“老臣願為陛下分憂。”
然後大半的朝臣也跟著跪道:“請陛下下旨賜婚。”
為朕分憂?全孝道?雙喜之美?大雍皇帝一口氣卡在喉間,血氣上湧,反了,都反了!大袖一揮,略有踉蹌地下了龍椅,禦前太監趕忙扶住,蹣跚著退了朝。
然百官以薑太傅和沈尚書為首又跪於午門請旨。
大雍皇帝本就不適,歇於龍榻,聞之怒急,一口鮮血哢出。
盡管如此,聖旨還是出了。
薑太傅之孫女薑鷺閑封太子側妃,於太子大婚同日迎娶。
好不容易襲雲尚宮進宮迴稟去了,祁采采偷閑睡到日上三竿,卻是被釧兒咋唿醒了。
“姑娘,姑娘,你快醒醒啊,姑娘。”
釧兒滿目激忿,剛和鈿兒在驛站後廚幫忙,一個采買迴來的婆子給廚娘講起聖上又賜下了一個太子側妃,釧兒當場道是婆子胡謅,可婆子信誓旦旦說自己兒子就在府尹衙門當差,錯不了。
不一會兒,東宮派人送了糕點過來,釧兒火急火燎捉了來人就問,太子又立側妃之事可是真的?
被問的侍女含糊其辭,想要脫身,卻被釧兒緊緊扯了衣袖不放。
鈿兒看著害怕,上來相勸,可往日柔柔弱弱的釧兒卻像瘋癲,拉扯中眼淚吧嗒吧嗒落了下來,隻不停問是不是真的?是不是真的?
東宮侍女被釧兒拽得衣袍全亂,無奈之下道了實情。
釧兒聽了顧不上哭花的妝,慌張張就跑去叫祁采采了。
祁采采看著眼前的花貓,忍俊不禁笑了起來,“什麽事這麽著急著慌的,說,誰欺負我們釧兒了,本小爺,嗯……本姑娘幫你欺負迴去。”
可不同於往日一逗就破涕為笑的樣子,釧兒的淚仍滾圓滾圓往下掉,看著她家鳳儀玉立的姑娘,釧兒突然哽咽著不知如何開口。這是她們朔方的‘公主’,老爺夫人的明珠,聖上賜婚的太子妃啊,卻連大婚之日都不獨屬一人,為什麽要讓姑娘受這份羞辱啊!
祁采采見釧兒開始抽噎,也六神無主了,撫著釧兒的後背安慰:“好釧兒,莫哭了,明兒襲雲尚宮才迴來,午後我帶你去街上走走可好?”
卻是將將趕來的鈿兒喘著粗氣憨憨迴道:“姑娘,大事不好啦!太子又立了側妃,和您同日入門呢!”
撫著釧兒的手頓時懸在了半空,祁采采一臉不可置信,但看著兩個丫鬟驚惶的模樣,手指漸漸握拳,太子諄的報複終於來了嗎?
一日無話,一夜無眠。
東宮,太子諄手捧著樂昌含笑樹上凋落的白蘭花,怊悵若失,將手伸出窗外放開,花朵搖搖擺擺落入泥裏,苦笑道:
“‘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嗬,於薑家而言,本宮何嚐不是這不能自主的落花,生死在於樹之一念,在於風之一歎,在於季節之輪轉。本宮的婚事又與那因權貴戲言便墜樓自盡的綠珠有何不同?他們想如何,我便要順應。”
“殿下,小不忍則亂大謀。”
隻說了這麽一句話,匪石便候在一旁不再言語,他相信太子諄自能看清利弊。
客觀來講薑鷺閑這個側妃的出現也並非壞事,一個太傅府不受寵的庶女,資質不談,就所受教育也局限著眼界,這個眼線反倒可以為東宮所用,傳遞錯誤情報給薑太傅。
匪石的勸誡是作為一個幕僚的責任,必須理智看待問題,但作為知己,匪石恨不能立馬幫太子宰了薑太傅。
憶起初識,太子諄十歲稚齡,文能出口成章、下筆成篇;武能百步穿楊、矢無虛發,生母是當朝皇後,外祖是名譽京都蕭太師。
束發之年就成了大長公主二等門客的匪石,偶遇英姿勃發的少年太子,本是孤芳自賞的兩人頓生惺惺相惜之情,秉燭夜談,相見恨晚。太子諄當日就從大長公主手裏將自己拐到了東宮。
相輔相佐八載,匪石看著太子諄為了活下來,盡管知道薑貴妃害死了蕭後,仍忍著慟悼叫仇人一聲母妃。為了放鬆薑太傅的警惕,不惜安排了春狩的刺殺,拿著性命冒險,如果不是有華佗後人相助,太子諄大概真的要瞎了。為了暗中培養勢力,所有的痛苦和屈辱太子諄也一直隱忍著,從未有怨言。
八年前太子諄背負著血海深仇沉寂下來慢慢謀劃,如今他背負的還有追隨者們的身家性命,兒女私情,何足掛齒?
太子諄形容蕭索地靠在窗邊。
曾經桀驁不馴的自己是再也迴不來了。
隻是他不想那個良善單純的少女,那個朝氣蓬勃的女子,那個他想守護一世的佳人,也要失了翅膀陪他一起鮮血淋漓地掙紮在宮牆裏。
他知道匪石沉默的含義,也清楚自己身不由己。
“出去吧,著人將玉綺殿收拾出來給側妃居住。”
太子諄無力地擺擺手,待匪石離開後,貼著窗轅緩緩滑跌在了地上。
那麽多年都熬過來了,為何今日突然覺得很累很累?
很想休息一下,帶著她浪跡天涯。
還有三日便是大婚,可無論太子諄還是祁采采都懨懨地躲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互不幹涉。
唯有太子側妃所在的太傅府上上下下皆是笑逐顏開。
府內在薑夫人的布置下一派喜氣,薑老夫人詫異於兒媳的反常,其他府的夫人則是讚歎薑夫人賢惠大度。
其實薑夫人早從娘家那裏知曉公爹薑太傅要安排薑鷺閑嫁給太子,並非別人以為聖上旨意突然令她措手不及。而薑夫人之所以不再給薑鷺閑使絆子,也並非是敬了太子側妃的身份,隻是顧忌公爹還要把這庶出的蠢貨當眼線利用,須得好生安撫,不宜生事。
薑夫人猜測等到嫁入東宮後,無論薑鷺閑願不願意,公爹都會威逼利誘地讓她竭盡所能地傳遞情報,若被東宮發現薑鷺閑免不了一死,若有朝一日東宮倒了,她作為東宮的人還是免不了一死。
而薑大老爺妾氏通房一堆,外室也數不清,隻當女人是玩物,對於一眾庶出的女兒,也疏離漠然的厲害,定不會為薑鷺閑求情。
所以薑夫人怎麽會和一個‘死人’較勁呢?
但俗話說難得糊塗。
薑鷺閑自從一個月前被告知會成為太子側妃,每日樂不可支,得意洋洋地待嫁。本就年輕,她又生得酷似薑貴妃,蠟黃的麵色一變白嫩也是個標誌美人。
閨房裏,這場風雨的核心,薑鷺閑正悠悠哉哉描畫著眉眼口唇,看著桌上薑貴妃賞下的宮中胭脂粉黛,滿意極了。
這個閣樓雖是臨時收拾出來的,但為了出嫁當天的體麵也是費了一番布置,無處不隱隱透露著富貴。可惜她薑鷺閑在這屋子住不了幾日,可恨多年被夫人安排在姨娘的院裏,處處克扣,一點感受不到做太傅孫女的金貴,不過也無妨,三日後她就是太子側妃,吃住隻會更加精致。
薑鷺閑過去的日子可謂艱苦,親娘鬱姨娘是薑老爺在江南出差時帶迴來的外室,薑夫人極厭惡鬱姨娘,她作為庶女就成了爹不親娘不愛的存在,這個娘自然指的是薑夫人,其他姐妹好歹可以環繞薑夫人膝下求一點好處,她卻連主院都很少能去,夫人厭惡鬱姨娘娘倆是薑大爺內院人盡皆知的事情。
她也曾絞盡腦汁討好薑夫人,奈何無論她薑鷺閑做什麽薑夫人都不會有一絲好臉色。眼看著議親的年齡將近,父親和母親都對她不聞不問的,唯有另做打算,既知薑夫人不喜庶出兒女,尤其看不慣她,薑鷺閑就轉而巴結起薑老夫人,功夫不負有心人,好歹在她那一眾庶出姐妹裏出了頭,典了門好親事。
這些往事薑鷺閑不是不記恨的,如今夫人以為憑著鬱姨娘和弟弟就能拿捏住她,可笑,待她薑鷺閑得到太子寵愛,她要薑夫人給她姨娘問安,讓薑夫人也吃那發餿的剩菜剩飯!早晚她會和姑媽薑貴妃一樣,成為頂尊貴的女人,想起昨兒進宮薑貴妃親昵地拉著自己的手閑兒長,閑兒短的,薑鷺閑就吃吃發笑。
她,終於飛上枝頭了。
早朝時,吏部尚書沈知味進言聖上曰:
“太子已過冠年,當早日有後以安天下,而準太子妃還未及笄,恐子嗣之事尚早。”撫了把頭上的虛汗,略帶顫音繼續說:
“往昔臣女之病多有耽擱太子血脈延綿,臣惶惶不可終日。今聞薑太傅孫女德行高潔,碧玉年華,與太子年紀相配,正可解此憂慮。”
說完拜了八拜,跪道:“臣鬥膽懇請陛下賜婚二人,以全古之孝道,且成雙喜之美。”
聽是薑太傅孫女就知薑家是明著要給東宮塞人了,大雍皇帝剛給了東宮一個助力好製衡薑家,這時又怎能成全了薑家的心意?!
皇帝欲含混過去,卻見薑太傅拜了四拜,也跪道:“老臣願為陛下分憂。”
然後大半的朝臣也跟著跪道:“請陛下下旨賜婚。”
為朕分憂?全孝道?雙喜之美?大雍皇帝一口氣卡在喉間,血氣上湧,反了,都反了!大袖一揮,略有踉蹌地下了龍椅,禦前太監趕忙扶住,蹣跚著退了朝。
然百官以薑太傅和沈尚書為首又跪於午門請旨。
大雍皇帝本就不適,歇於龍榻,聞之怒急,一口鮮血哢出。
盡管如此,聖旨還是出了。
薑太傅之孫女薑鷺閑封太子側妃,於太子大婚同日迎娶。
好不容易襲雲尚宮進宮迴稟去了,祁采采偷閑睡到日上三竿,卻是被釧兒咋唿醒了。
“姑娘,姑娘,你快醒醒啊,姑娘。”
釧兒滿目激忿,剛和鈿兒在驛站後廚幫忙,一個采買迴來的婆子給廚娘講起聖上又賜下了一個太子側妃,釧兒當場道是婆子胡謅,可婆子信誓旦旦說自己兒子就在府尹衙門當差,錯不了。
不一會兒,東宮派人送了糕點過來,釧兒火急火燎捉了來人就問,太子又立側妃之事可是真的?
被問的侍女含糊其辭,想要脫身,卻被釧兒緊緊扯了衣袖不放。
鈿兒看著害怕,上來相勸,可往日柔柔弱弱的釧兒卻像瘋癲,拉扯中眼淚吧嗒吧嗒落了下來,隻不停問是不是真的?是不是真的?
東宮侍女被釧兒拽得衣袍全亂,無奈之下道了實情。
釧兒聽了顧不上哭花的妝,慌張張就跑去叫祁采采了。
祁采采看著眼前的花貓,忍俊不禁笑了起來,“什麽事這麽著急著慌的,說,誰欺負我們釧兒了,本小爺,嗯……本姑娘幫你欺負迴去。”
可不同於往日一逗就破涕為笑的樣子,釧兒的淚仍滾圓滾圓往下掉,看著她家鳳儀玉立的姑娘,釧兒突然哽咽著不知如何開口。這是她們朔方的‘公主’,老爺夫人的明珠,聖上賜婚的太子妃啊,卻連大婚之日都不獨屬一人,為什麽要讓姑娘受這份羞辱啊!
祁采采見釧兒開始抽噎,也六神無主了,撫著釧兒的後背安慰:“好釧兒,莫哭了,明兒襲雲尚宮才迴來,午後我帶你去街上走走可好?”
卻是將將趕來的鈿兒喘著粗氣憨憨迴道:“姑娘,大事不好啦!太子又立了側妃,和您同日入門呢!”
撫著釧兒的手頓時懸在了半空,祁采采一臉不可置信,但看著兩個丫鬟驚惶的模樣,手指漸漸握拳,太子諄的報複終於來了嗎?
一日無話,一夜無眠。
東宮,太子諄手捧著樂昌含笑樹上凋落的白蘭花,怊悵若失,將手伸出窗外放開,花朵搖搖擺擺落入泥裏,苦笑道:
“‘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嗬,於薑家而言,本宮何嚐不是這不能自主的落花,生死在於樹之一念,在於風之一歎,在於季節之輪轉。本宮的婚事又與那因權貴戲言便墜樓自盡的綠珠有何不同?他們想如何,我便要順應。”
“殿下,小不忍則亂大謀。”
隻說了這麽一句話,匪石便候在一旁不再言語,他相信太子諄自能看清利弊。
客觀來講薑鷺閑這個側妃的出現也並非壞事,一個太傅府不受寵的庶女,資質不談,就所受教育也局限著眼界,這個眼線反倒可以為東宮所用,傳遞錯誤情報給薑太傅。
匪石的勸誡是作為一個幕僚的責任,必須理智看待問題,但作為知己,匪石恨不能立馬幫太子宰了薑太傅。
憶起初識,太子諄十歲稚齡,文能出口成章、下筆成篇;武能百步穿楊、矢無虛發,生母是當朝皇後,外祖是名譽京都蕭太師。
束發之年就成了大長公主二等門客的匪石,偶遇英姿勃發的少年太子,本是孤芳自賞的兩人頓生惺惺相惜之情,秉燭夜談,相見恨晚。太子諄當日就從大長公主手裏將自己拐到了東宮。
相輔相佐八載,匪石看著太子諄為了活下來,盡管知道薑貴妃害死了蕭後,仍忍著慟悼叫仇人一聲母妃。為了放鬆薑太傅的警惕,不惜安排了春狩的刺殺,拿著性命冒險,如果不是有華佗後人相助,太子諄大概真的要瞎了。為了暗中培養勢力,所有的痛苦和屈辱太子諄也一直隱忍著,從未有怨言。
八年前太子諄背負著血海深仇沉寂下來慢慢謀劃,如今他背負的還有追隨者們的身家性命,兒女私情,何足掛齒?
太子諄形容蕭索地靠在窗邊。
曾經桀驁不馴的自己是再也迴不來了。
隻是他不想那個良善單純的少女,那個朝氣蓬勃的女子,那個他想守護一世的佳人,也要失了翅膀陪他一起鮮血淋漓地掙紮在宮牆裏。
他知道匪石沉默的含義,也清楚自己身不由己。
“出去吧,著人將玉綺殿收拾出來給側妃居住。”
太子諄無力地擺擺手,待匪石離開後,貼著窗轅緩緩滑跌在了地上。
那麽多年都熬過來了,為何今日突然覺得很累很累?
很想休息一下,帶著她浪跡天涯。
還有三日便是大婚,可無論太子諄還是祁采采都懨懨地躲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互不幹涉。
唯有太子側妃所在的太傅府上上下下皆是笑逐顏開。
府內在薑夫人的布置下一派喜氣,薑老夫人詫異於兒媳的反常,其他府的夫人則是讚歎薑夫人賢惠大度。
其實薑夫人早從娘家那裏知曉公爹薑太傅要安排薑鷺閑嫁給太子,並非別人以為聖上旨意突然令她措手不及。而薑夫人之所以不再給薑鷺閑使絆子,也並非是敬了太子側妃的身份,隻是顧忌公爹還要把這庶出的蠢貨當眼線利用,須得好生安撫,不宜生事。
薑夫人猜測等到嫁入東宮後,無論薑鷺閑願不願意,公爹都會威逼利誘地讓她竭盡所能地傳遞情報,若被東宮發現薑鷺閑免不了一死,若有朝一日東宮倒了,她作為東宮的人還是免不了一死。
而薑大老爺妾氏通房一堆,外室也數不清,隻當女人是玩物,對於一眾庶出的女兒,也疏離漠然的厲害,定不會為薑鷺閑求情。
所以薑夫人怎麽會和一個‘死人’較勁呢?
但俗話說難得糊塗。
薑鷺閑自從一個月前被告知會成為太子側妃,每日樂不可支,得意洋洋地待嫁。本就年輕,她又生得酷似薑貴妃,蠟黃的麵色一變白嫩也是個標誌美人。
閨房裏,這場風雨的核心,薑鷺閑正悠悠哉哉描畫著眉眼口唇,看著桌上薑貴妃賞下的宮中胭脂粉黛,滿意極了。
這個閣樓雖是臨時收拾出來的,但為了出嫁當天的體麵也是費了一番布置,無處不隱隱透露著富貴。可惜她薑鷺閑在這屋子住不了幾日,可恨多年被夫人安排在姨娘的院裏,處處克扣,一點感受不到做太傅孫女的金貴,不過也無妨,三日後她就是太子側妃,吃住隻會更加精致。
薑鷺閑過去的日子可謂艱苦,親娘鬱姨娘是薑老爺在江南出差時帶迴來的外室,薑夫人極厭惡鬱姨娘,她作為庶女就成了爹不親娘不愛的存在,這個娘自然指的是薑夫人,其他姐妹好歹可以環繞薑夫人膝下求一點好處,她卻連主院都很少能去,夫人厭惡鬱姨娘娘倆是薑大爺內院人盡皆知的事情。
她也曾絞盡腦汁討好薑夫人,奈何無論她薑鷺閑做什麽薑夫人都不會有一絲好臉色。眼看著議親的年齡將近,父親和母親都對她不聞不問的,唯有另做打算,既知薑夫人不喜庶出兒女,尤其看不慣她,薑鷺閑就轉而巴結起薑老夫人,功夫不負有心人,好歹在她那一眾庶出姐妹裏出了頭,典了門好親事。
這些往事薑鷺閑不是不記恨的,如今夫人以為憑著鬱姨娘和弟弟就能拿捏住她,可笑,待她薑鷺閑得到太子寵愛,她要薑夫人給她姨娘問安,讓薑夫人也吃那發餿的剩菜剩飯!早晚她會和姑媽薑貴妃一樣,成為頂尊貴的女人,想起昨兒進宮薑貴妃親昵地拉著自己的手閑兒長,閑兒短的,薑鷺閑就吃吃發笑。
她,終於飛上枝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