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兵至山海關。
任務係統:終極一班開始 作者:兜裏有糖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678章
最後的結局自然也不用多說,在李自成下達了全軍攻城的命令後,不過半天時間便攻入了皇宮。
由於林陽是第一批率領將士攻進城的,自然也是第一批進入到皇宮中的。
等他步入宮堂的時候,滿地都是大臣的屍體,他們並非是被人殺死的,而是都是死於自殺。
明朝到後期,雖然從裏到外都爛了,但朝堂上也不是說都是奸臣,依舊有著不少的忠臣。
這些忠臣毅然決然的選擇了與國同生共死,誓死不做亡國奴。
“將軍,皇宮已經被我軍控製下來了,可是並未發現皇帝的蹤影。”
林陽正在感慨這些與國同生共死的忠臣,一個士兵快步跑上來匯報著狀況。
點了點頭,示意知道了。
他也沒有下達追捕朱由檢的命令,知道曆史的他明白,朱由檢跟他的貼身太監逃出北京城後,得知明朝已經無力迴天最終選擇在煤山自盡殉國。
他的貼身太監也會跟著他一起殉國。
“找人把這些前朝大臣都安葬了。”
“是。”
士兵恭恭敬敬的拜了一下,林陽歎息一聲,轉身走出了大殿。
北京城被攻下,李自成也率大軍浩浩蕩蕩的駐紮進了北京城。
雖然攻下了北京城,但明朝的餘孽並非就此消亡。
全國各地的軍閥在得知北京已經被攻陷後,紛紛揭竿而起,各自占據一塊地盤自立為王。
李自成自然而然也占據北京為據點,建立了新的國家,名為大順。
林陽也因為這段時間的勇猛作戰,得到了嘉獎,加官進爵。
朝堂上各大臣商量著應該先進攻哪路割據勢力,各有各的意見,以武將為首的人覺得應該南下收複全國的領土。
但以文臣為首的人,卻建議休養生息。
雙方一時間吵的不可開交,這讓坐在皇位上的李自成頭疼不已。
斜眼瞟見林陽淡定自若的站在一邊,跟場上的唇槍舌劍的兩方人顯得格格不入。
“林愛卿,你可有什麽好的建議?”
李自成說完,場上頓時安靜了下來,紛紛都看向了林陽。
林陽也沒想到李自成竟然問他,想了想後走出一步來到中間,對著前者拜了一下道。
“迴稟陛下,臣以為,我等目前並不著急南下收複其他土地。”
此話一出,武將這邊頓時坐不住了,心裏都在罵娘。
你林陽是哪邊的,還是不是武將了,怎麽胳膊肘往外拐。
正準備出言反駁,可還不得他們說出口,林陽下一句話卻讓他們止住了欲要開口的嘴。
“但也沒到休養生息的時候。”
“哦?”李自成聞言心裏突然對林陽接下來要說的很好奇。
“那依愛卿之見,我大順接下來該當如何?”
“北上。”
聽見林陽說北上,在場的人紛紛思考起來。
李自成也開始琢磨林陽說北上的用意。
“陛下,北方除駐守山海關的總兵吳三桂外,就隻有女真部落,林將軍的意思莫不是想要與女真部落開戰吧。”
這人話一出,在場的人都是一驚,紛紛開始議論。
武將還好,對他們來說,隻要有仗打,是南下還是北上都無所謂,他們根本不會想那麽多。
可文臣就不一樣了,他們考慮的會更多。
現在全國的領土都沒有攻下,各地割據勢力對他們都是虎視眈眈的。
現在這個時候若是北上,先不說能不能打贏女真部落,就算是打贏了,遼北凜冬之地拿來也沒啥用啊。
就算是要擴充領地,也不急著這一時吧。
待大臣把這些話說出來,李自成也覺得現在北上確實沒什麽好處,說不定其他勢力還會趁機攻打北京。
正準備迴絕林陽的提議,後者開口道。
“臣的意思並非是與女真部落開戰,而是攻打吳三桂。”
“現如今女真部落占據遼北之地,實力日漸強大。若是吳三桂投降了女真部落,放任對方進入山海關。”
“等到了那個時候,女真部落的鐵騎南下,我等怕是難以抵抗,屆時恐華夏大地都將落入異族之手。”
李自成能走到這一步,並非庸才之人,自然明白林陽想要表達的意思。
這些大臣在仔細思索了一下後,也明白了林陽的意思。
女真部落是遊牧民族,常年都在馬背上麵,這些年來發展的也是日益強大,八旗軍更是天下聞名,若是對方趁著華夏內亂越過山海關南下,怕是國家將傾。
“嗯....”想了一下,李自成點頭道。
“北京城離山海關最近,如此看來當務之急確實是要拿下山海關。”
說著當即就下達了命令。
“林愛卿,朕命你為征北將軍,官階4品,領兵5萬收複山海關。稍後可前往校場點齊兵將。”
“臣遵旨。”林陽恭恭敬敬的拜了一下,站在一旁的武將們都用熱切的目光看著林陽,希望林陽等會兒點將的時候,可以選他們一起出征。
待朝會結束,林陽便來到了校場,點起了5萬兵馬浩浩蕩蕩的向著山海關進發。
與此同時,山海關總兵吳三桂也收到了消息。
他這邊還在考慮多爾袞的建議,是否要打開山海關放他們進入中原。
後腳就有探子匯報大順派遣了五萬大軍北上。
這倒是讓他下定了決心,決定跟多爾袞合作。
畢竟那邊開出的條件讓他難以拒絕。
多爾袞承諾,若是吳三桂願意打開山海關讓他們南下,未來必定封王封爵。
一路上林陽快馬加鞭的趕到了山海關不遠處駐紮,全軍休息了幾日,便兵至山海關下。
看著城牆上,身著兩種服裝的士兵,林陽眉頭緊鎖。
顯然其中一種服裝,根本就不是中原的服飾。
“沒想到吳三桂這麽快就投降女真部落了,還好來的及時,若是再晚個幾天,怕是清軍就要南下了。”
林陽心裏想著。山海關山勢崎嶇,騎兵在這裏根本施展不開,若是吳三桂早點放女真部落入關,現在就不是在這裏跟對方對壘了。
而是在半路上,就會被對方的騎兵給衝殺殆盡。
..................
最後的結局自然也不用多說,在李自成下達了全軍攻城的命令後,不過半天時間便攻入了皇宮。
由於林陽是第一批率領將士攻進城的,自然也是第一批進入到皇宮中的。
等他步入宮堂的時候,滿地都是大臣的屍體,他們並非是被人殺死的,而是都是死於自殺。
明朝到後期,雖然從裏到外都爛了,但朝堂上也不是說都是奸臣,依舊有著不少的忠臣。
這些忠臣毅然決然的選擇了與國同生共死,誓死不做亡國奴。
“將軍,皇宮已經被我軍控製下來了,可是並未發現皇帝的蹤影。”
林陽正在感慨這些與國同生共死的忠臣,一個士兵快步跑上來匯報著狀況。
點了點頭,示意知道了。
他也沒有下達追捕朱由檢的命令,知道曆史的他明白,朱由檢跟他的貼身太監逃出北京城後,得知明朝已經無力迴天最終選擇在煤山自盡殉國。
他的貼身太監也會跟著他一起殉國。
“找人把這些前朝大臣都安葬了。”
“是。”
士兵恭恭敬敬的拜了一下,林陽歎息一聲,轉身走出了大殿。
北京城被攻下,李自成也率大軍浩浩蕩蕩的駐紮進了北京城。
雖然攻下了北京城,但明朝的餘孽並非就此消亡。
全國各地的軍閥在得知北京已經被攻陷後,紛紛揭竿而起,各自占據一塊地盤自立為王。
李自成自然而然也占據北京為據點,建立了新的國家,名為大順。
林陽也因為這段時間的勇猛作戰,得到了嘉獎,加官進爵。
朝堂上各大臣商量著應該先進攻哪路割據勢力,各有各的意見,以武將為首的人覺得應該南下收複全國的領土。
但以文臣為首的人,卻建議休養生息。
雙方一時間吵的不可開交,這讓坐在皇位上的李自成頭疼不已。
斜眼瞟見林陽淡定自若的站在一邊,跟場上的唇槍舌劍的兩方人顯得格格不入。
“林愛卿,你可有什麽好的建議?”
李自成說完,場上頓時安靜了下來,紛紛都看向了林陽。
林陽也沒想到李自成竟然問他,想了想後走出一步來到中間,對著前者拜了一下道。
“迴稟陛下,臣以為,我等目前並不著急南下收複其他土地。”
此話一出,武將這邊頓時坐不住了,心裏都在罵娘。
你林陽是哪邊的,還是不是武將了,怎麽胳膊肘往外拐。
正準備出言反駁,可還不得他們說出口,林陽下一句話卻讓他們止住了欲要開口的嘴。
“但也沒到休養生息的時候。”
“哦?”李自成聞言心裏突然對林陽接下來要說的很好奇。
“那依愛卿之見,我大順接下來該當如何?”
“北上。”
聽見林陽說北上,在場的人紛紛思考起來。
李自成也開始琢磨林陽說北上的用意。
“陛下,北方除駐守山海關的總兵吳三桂外,就隻有女真部落,林將軍的意思莫不是想要與女真部落開戰吧。”
這人話一出,在場的人都是一驚,紛紛開始議論。
武將還好,對他們來說,隻要有仗打,是南下還是北上都無所謂,他們根本不會想那麽多。
可文臣就不一樣了,他們考慮的會更多。
現在全國的領土都沒有攻下,各地割據勢力對他們都是虎視眈眈的。
現在這個時候若是北上,先不說能不能打贏女真部落,就算是打贏了,遼北凜冬之地拿來也沒啥用啊。
就算是要擴充領地,也不急著這一時吧。
待大臣把這些話說出來,李自成也覺得現在北上確實沒什麽好處,說不定其他勢力還會趁機攻打北京。
正準備迴絕林陽的提議,後者開口道。
“臣的意思並非是與女真部落開戰,而是攻打吳三桂。”
“現如今女真部落占據遼北之地,實力日漸強大。若是吳三桂投降了女真部落,放任對方進入山海關。”
“等到了那個時候,女真部落的鐵騎南下,我等怕是難以抵抗,屆時恐華夏大地都將落入異族之手。”
李自成能走到這一步,並非庸才之人,自然明白林陽想要表達的意思。
這些大臣在仔細思索了一下後,也明白了林陽的意思。
女真部落是遊牧民族,常年都在馬背上麵,這些年來發展的也是日益強大,八旗軍更是天下聞名,若是對方趁著華夏內亂越過山海關南下,怕是國家將傾。
“嗯....”想了一下,李自成點頭道。
“北京城離山海關最近,如此看來當務之急確實是要拿下山海關。”
說著當即就下達了命令。
“林愛卿,朕命你為征北將軍,官階4品,領兵5萬收複山海關。稍後可前往校場點齊兵將。”
“臣遵旨。”林陽恭恭敬敬的拜了一下,站在一旁的武將們都用熱切的目光看著林陽,希望林陽等會兒點將的時候,可以選他們一起出征。
待朝會結束,林陽便來到了校場,點起了5萬兵馬浩浩蕩蕩的向著山海關進發。
與此同時,山海關總兵吳三桂也收到了消息。
他這邊還在考慮多爾袞的建議,是否要打開山海關放他們進入中原。
後腳就有探子匯報大順派遣了五萬大軍北上。
這倒是讓他下定了決心,決定跟多爾袞合作。
畢竟那邊開出的條件讓他難以拒絕。
多爾袞承諾,若是吳三桂願意打開山海關讓他們南下,未來必定封王封爵。
一路上林陽快馬加鞭的趕到了山海關不遠處駐紮,全軍休息了幾日,便兵至山海關下。
看著城牆上,身著兩種服裝的士兵,林陽眉頭緊鎖。
顯然其中一種服裝,根本就不是中原的服飾。
“沒想到吳三桂這麽快就投降女真部落了,還好來的及時,若是再晚個幾天,怕是清軍就要南下了。”
林陽心裏想著。山海關山勢崎嶇,騎兵在這裏根本施展不開,若是吳三桂早點放女真部落入關,現在就不是在這裏跟對方對壘了。
而是在半路上,就會被對方的騎兵給衝殺殆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