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懂中醫,通古董!(1更,求收藏)
我成了小說女主的眼鏡 作者:辣驕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單單拿出這幾點,也隻能推測《蒙詔帖》並非真跡。
大多數人還是存疑的。
最關鍵是範唐送出的這幅字帖,和故宮博物院裏的一模一樣,就連齊文山都覺得如此,就算現代複刻工藝再精致,偽造古董字畫也是會有破綻的。
不等他人再次質疑。
林冉繼續開口。
這次,她引用了《舊唐書·柳璟傳》、宋代王讜的《唐語林》、唐代丁居晦的《重修承旨學士壁記》、清代董誥等編纂的《全唐文》、清代陸心源編纂的《唐文拾遺》、《唐文續拾》,陳尚君輯校的《全唐文補編》等大量佐證。
接著又搬出唐代李肇的《翰林誌》、清代李賡芸的《炳燭編》、清代錢大昕的《廿二史考異》等直接證據,給予了有力否定。
聽完林冉洋洋灑灑的論證,範唐既不反駁,也不辯解。
他已經徹底無語了。
隻能惋歎一聲:“唉,沒想到還是看走眼了!”
“沒關係!”
喬文山卻說道,“並不隻你一人看走眼,還有那麽多鑒定專家也看走了眼,甚至故宮博物院裏那一貼,也非真跡啊!”
聽到這話,範唐舒服多了,轉身麵向林冉,居然恭敬的行禮:“林小姐,果然才思敏捷,知識淵博,是我輸了。我在京城、魔都、深鎮三地都有古董藏館,而且是對外開放的,林小姐到時候無論在哪一間藏館,看中哪一間寶貝,我範某定然雙手奉上!”
“好說,好說!”
林中源趕緊走上前笑道,又對林冉說道,“今天是喬老先生的壽宴,大家還是圖案和氣為好!”
範唐笑道:“林大夫果然寬宏大量,家有此女,日後必定是光耀門庭啊!”
說著,他又苦歎訕笑:“枉我這麽多年喜愛古董名畫,卻隻注重其表,不注重曆史根源,出處背景,今日被打臉也是活該,還請喬老先生不要介意,迴頭我就一把火把這帖字燒了!”
“也沒必要!”
林冉一聽這話,立即說道,“雖然不是柳公權真跡,但也是北宋仿品,這價值嘛,起碼在五百萬以上!”
“真的?”
範唐不禁喜上眉梢,“林小姐,如何確定這是北宋仿品?”
林冉莞爾:“都知道宋元時期文人書畫追求逸筆草草,在審美上偏愛飄逸風格,而且在宋代翟汝文《忠惠集》中,首次出現‘守翰林學士’的說法。”
“因此可以推斷,這《蒙詔帖》很可能是宋人根據柳公權於840年,第三次出翰林院時所寫的《年衰帖》刪改並放筆臨寫而成。”
“再加上最早的收藏印章為南宋紹興,如果這印章為真,很可能是在南宋高宗之前,北宋欽宗之後。”
喬文山頻頻點頭。
待林冉說完後,他一揮手示意兒子們收起這幅字帖,看著林冉說道:“小丫頭,沒想到不僅醫術了得,就連古董字畫都如此擅長!中醫、古董,都是華夏千年傳承的古文化,你往後的路,看來必然是要弘揚傳統文明了!”
“今天特意請你過來,老夫也有一幅字要送給你!”
說著,喬文山對身邊的幼子喬誌遠說道,“拿上來吧!”
“是!”
喬誌遠連忙拿出一幅卷軸,走到林冉麵前說道,“感謝林小姐對家父的救命之恩,家父特意親手書寫了一幅字,算是一份小小的感謝禮!”
卷軸攤開。
上書八個大字:
懸壺濟世,妙手迴春!
這八個字太常見了,尤其是對醫生來說,收到過不知多少病人家屬的錦旗,寫得就是這些。
但這幅字不同,喬老爺子親筆書寫,金鉤鐵劃,如沙劃痕,骨氣洞達,力透紙背,整體行雲流水、沉作痛快,呈現了喬老爺子畢生的書法精粹。
“好字啊!”
“比我見過的諸多現代書法家,寫得還要漂亮!”
“可是這幅字,怎麽送給這個小姑娘?不是應該送他父親嗎?”
“是啊,不過聽誌遠兄剛才那話的意思,莫不成是這位小姑娘救了喬老?”
此時,人群裏有一大半不敢相信,剛才喬誌遠所說的話。
但看喬老爺子的態度,又絕不可能是作假。
難道真正治好喬老的神醫,是這林家的小丫頭?
人群中。
一名三十出頭的青年男子不禁問道:“誌遠兄,您這意思難不成是這小丫頭救了喬老?”
“正是!”
喬誌遠也是迴來後,聽父親說的,並未在現場親眼所見,雖然有疑慮,但父親和吳秘書都說法一致,也讓他不得不相信眼前這個林家小姐,真是救了父親一命的人。
“我不相信!”
青年男子搖頭道,“你說是林大夫,我還覺得可信度高些,但這個小丫頭……”
“汪德偉,你什麽意思?”
喬誌遠啼笑皆非,“難不成我喬家老小合起夥來,誆騙你們不成?”
“我不是那個意思!”
汪德偉連忙道,他剛才也見識了林冉對古董字畫的造詣,這小丫頭確實有點兒能耐,再加上喬家父子如此袒護,想來必然是真的。
但他更相信是瞎貓碰到死耗子,喬老爺子是中毒,很多業內頂尖醫師都知道,雖然束手無策,但也不是癌症晚期之類的無藥可救,隻能等一絲奇跡。
諸多西醫給出的意見,是喬文山體通過長時間服用祛毒的西藥和維生素,體內自動產生抗毒免疫。
說不定正是因為這些藥起了作用,改善了喬文山的體質,才讓這小丫頭順水推舟,摘得果實。
因此,汪德偉更相信,這份醫療成果之中,有百分之八十都是西醫的功勞。
默默退出人群。
汪德偉來到了一處角落。
手機撥通一個號碼,用英文說道:“教授,最新消息,救迴喬老先生的並非江城中醫林中源,而是他的女兒,叫林冉!”
大多數人還是存疑的。
最關鍵是範唐送出的這幅字帖,和故宮博物院裏的一模一樣,就連齊文山都覺得如此,就算現代複刻工藝再精致,偽造古董字畫也是會有破綻的。
不等他人再次質疑。
林冉繼續開口。
這次,她引用了《舊唐書·柳璟傳》、宋代王讜的《唐語林》、唐代丁居晦的《重修承旨學士壁記》、清代董誥等編纂的《全唐文》、清代陸心源編纂的《唐文拾遺》、《唐文續拾》,陳尚君輯校的《全唐文補編》等大量佐證。
接著又搬出唐代李肇的《翰林誌》、清代李賡芸的《炳燭編》、清代錢大昕的《廿二史考異》等直接證據,給予了有力否定。
聽完林冉洋洋灑灑的論證,範唐既不反駁,也不辯解。
他已經徹底無語了。
隻能惋歎一聲:“唉,沒想到還是看走眼了!”
“沒關係!”
喬文山卻說道,“並不隻你一人看走眼,還有那麽多鑒定專家也看走了眼,甚至故宮博物院裏那一貼,也非真跡啊!”
聽到這話,範唐舒服多了,轉身麵向林冉,居然恭敬的行禮:“林小姐,果然才思敏捷,知識淵博,是我輸了。我在京城、魔都、深鎮三地都有古董藏館,而且是對外開放的,林小姐到時候無論在哪一間藏館,看中哪一間寶貝,我範某定然雙手奉上!”
“好說,好說!”
林中源趕緊走上前笑道,又對林冉說道,“今天是喬老先生的壽宴,大家還是圖案和氣為好!”
範唐笑道:“林大夫果然寬宏大量,家有此女,日後必定是光耀門庭啊!”
說著,他又苦歎訕笑:“枉我這麽多年喜愛古董名畫,卻隻注重其表,不注重曆史根源,出處背景,今日被打臉也是活該,還請喬老先生不要介意,迴頭我就一把火把這帖字燒了!”
“也沒必要!”
林冉一聽這話,立即說道,“雖然不是柳公權真跡,但也是北宋仿品,這價值嘛,起碼在五百萬以上!”
“真的?”
範唐不禁喜上眉梢,“林小姐,如何確定這是北宋仿品?”
林冉莞爾:“都知道宋元時期文人書畫追求逸筆草草,在審美上偏愛飄逸風格,而且在宋代翟汝文《忠惠集》中,首次出現‘守翰林學士’的說法。”
“因此可以推斷,這《蒙詔帖》很可能是宋人根據柳公權於840年,第三次出翰林院時所寫的《年衰帖》刪改並放筆臨寫而成。”
“再加上最早的收藏印章為南宋紹興,如果這印章為真,很可能是在南宋高宗之前,北宋欽宗之後。”
喬文山頻頻點頭。
待林冉說完後,他一揮手示意兒子們收起這幅字帖,看著林冉說道:“小丫頭,沒想到不僅醫術了得,就連古董字畫都如此擅長!中醫、古董,都是華夏千年傳承的古文化,你往後的路,看來必然是要弘揚傳統文明了!”
“今天特意請你過來,老夫也有一幅字要送給你!”
說著,喬文山對身邊的幼子喬誌遠說道,“拿上來吧!”
“是!”
喬誌遠連忙拿出一幅卷軸,走到林冉麵前說道,“感謝林小姐對家父的救命之恩,家父特意親手書寫了一幅字,算是一份小小的感謝禮!”
卷軸攤開。
上書八個大字:
懸壺濟世,妙手迴春!
這八個字太常見了,尤其是對醫生來說,收到過不知多少病人家屬的錦旗,寫得就是這些。
但這幅字不同,喬老爺子親筆書寫,金鉤鐵劃,如沙劃痕,骨氣洞達,力透紙背,整體行雲流水、沉作痛快,呈現了喬老爺子畢生的書法精粹。
“好字啊!”
“比我見過的諸多現代書法家,寫得還要漂亮!”
“可是這幅字,怎麽送給這個小姑娘?不是應該送他父親嗎?”
“是啊,不過聽誌遠兄剛才那話的意思,莫不成是這位小姑娘救了喬老?”
此時,人群裏有一大半不敢相信,剛才喬誌遠所說的話。
但看喬老爺子的態度,又絕不可能是作假。
難道真正治好喬老的神醫,是這林家的小丫頭?
人群中。
一名三十出頭的青年男子不禁問道:“誌遠兄,您這意思難不成是這小丫頭救了喬老?”
“正是!”
喬誌遠也是迴來後,聽父親說的,並未在現場親眼所見,雖然有疑慮,但父親和吳秘書都說法一致,也讓他不得不相信眼前這個林家小姐,真是救了父親一命的人。
“我不相信!”
青年男子搖頭道,“你說是林大夫,我還覺得可信度高些,但這個小丫頭……”
“汪德偉,你什麽意思?”
喬誌遠啼笑皆非,“難不成我喬家老小合起夥來,誆騙你們不成?”
“我不是那個意思!”
汪德偉連忙道,他剛才也見識了林冉對古董字畫的造詣,這小丫頭確實有點兒能耐,再加上喬家父子如此袒護,想來必然是真的。
但他更相信是瞎貓碰到死耗子,喬老爺子是中毒,很多業內頂尖醫師都知道,雖然束手無策,但也不是癌症晚期之類的無藥可救,隻能等一絲奇跡。
諸多西醫給出的意見,是喬文山體通過長時間服用祛毒的西藥和維生素,體內自動產生抗毒免疫。
說不定正是因為這些藥起了作用,改善了喬文山的體質,才讓這小丫頭順水推舟,摘得果實。
因此,汪德偉更相信,這份醫療成果之中,有百分之八十都是西醫的功勞。
默默退出人群。
汪德偉來到了一處角落。
手機撥通一個號碼,用英文說道:“教授,最新消息,救迴喬老先生的並非江城中醫林中源,而是他的女兒,叫林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