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北宋仿品《蒙詔帖》!(7更,求收藏)
我成了小說女主的眼鏡 作者:辣驕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人群中的時候,林冉就看到了這副《蒙詔帖》。
其詳細信息,也隨之出現在了鏡片上:
名稱:蒙詔帖
年代:北宋年間仿品
購入價值:25000
當前價值:500萬
特質:……
缺陷:……
聽到林冉指出這幅字帖並非真品,範唐不禁眉頭一皺,再看到居然是個小姑娘,表情又恢複淡定,笑道:“這是哪家的小姑娘,懂書法,懂古董嗎?”
遣詞用句間的嘲諷意味,已是十足。
但範唐的語氣卻十分平和。
萬一要是什麽得罪不起的權貴大小姐,他也可以馬上換種態度。
賓客們正為喬老能得此名作感到高興呢,忽然聽到林冉說是假的,自然也蹙起了眉頭。
看著小小年紀,估計連一件真古董都沒見過,八成是信口開河,胡言亂語。
不禁小聲議論起來:
“這誰家的孩子?”
“太不像話了,怎麽隨便亂說呢?”
“連付昔年老先生都鑒定是真品了,人家也把一分為二的作法說的清清楚楚,她攪什麽渾水?”
“……”
聽到這些話,林中源也頗為尷尬,更驚訝女兒怎麽敢如此亂說,立即拉了拉林冉衣袖,連忙說道:“你別瞎說,知道這範唐是什麽人嗎?他可是國內有名的收藏大家!”
“我沒有瞎說!”
林冉篤定道,“這字帖確實不是柳公權的真跡!”
“哈哈哈……”
“噗嗤,這小姑娘是出門沒帶腦子吧?”
周圍賓客再次嘲笑起來,當看到林中源站在她身後,又把議論的焦點轉移到了林中源身上。
“是林大夫的女兒?”
“怎麽會有這麽一個女兒,還帶出門來?這種時刻是她瞎說八道的時候嗎?”
“唉,還說林大夫救了喬老爺子的命,八成是要飛黃騰踏了,可現在看來,恐怕是要涼涼咯!”
“還說呢,他女兒要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範唐就得跟他們一家拚命!”
“……”
喬文山也聽到了這些議論。
但他看是林冉,又見林冉第二次指出這並非真跡,不禁微笑道:“那你說說,這字帖為何不是真跡啊?”
“是啊,你說唄!”
範唐也跟著笑道,但他的笑容和喬文山截然不同,有些賭氣的意味,甚至放言道,“這要不是真跡,我收藏的古董你隨便挑,哪怕價值千萬我也給,但如果你說不出個所以然,或者是所說輕易被辯駁,你林家正源堂,給我範家老小免費看一輩子的病!”
一聽這話,林中源眉頭蹙了起來。
想趕緊出來打圓場,再訓斥林冉幾句。
不料,還沒等他開口,林冉便走出來說道:“好啊!那我就來說說你這幅字帖,首先,你看過柳公權的真跡嗎?”
“怎麽沒看過?”範唐哼道,“我研究的還不少呢!”
“那就奇怪了,你怎麽能看走眼呢?”
林冉搖搖頭,“蘇軾說過,柳少師書本出於顏,而能自出新意。範仲淹評價過:延年之筆,顏筋柳骨,散落人間,寶為神物。宋理學家朱長文更是評價,柳公權的書法出於顏真卿,而加以遒勁豐潤,自名一家。”
“但這幅字帖,前四行用筆較雄暢,結字亦尚穩妥,而後幾行用筆逐漸瘦薄,結字多鬆散,末行的‘權’字筆畫也不成結構,與柳氏遒媚勁健,鐵骨錚錚,耿介特立的書風懸殊較大。這位先生既然對柳公權的書法研究的不少,怎麽會看不出這些呢?”
“這……”
範唐一時語塞,連忙迴憶當初請各大鑒定專家,尤其是付昔年鑒定的時候,有沒有說過這方麵的話,又是怎麽說的。
喬文山一邊聽林冉所言,一邊觀察這幅字,不由得暗暗點頭,說得還確實有道理。
周圍賓客都是善於察言觀色之人,看到喬文山都點頭認可,而他們又沒有上前近距離仔細觀察這副字帖,更重要是懂書法、懂古董字畫者寥寥無幾,於是也都跟著附和。
“說得不錯!”
“有點兒道理!”
“嗯,這小丫頭看來還有點兒學識!”
“……”
這時,範唐一拍腦袋想起了什麽,連忙說道:“哈哈,你這個說法,著名鑒定專家王思立先生已經說明過了,柳公權寫這幅字帖的時候才42歲,還在擔任翰林書詔學士,未到大家的境界,把字寫成這種結構,也是有可能的!”
“那你也太小瞧楷書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權了吧?”
林冉繼而反駁道,“別說42歲已經是柳公權書法的成熟期,就說書詔學士,這可是皇帝的大秘書,負責為皇帝撰寫詔書,書法不成熟,可能嗎?”
範唐再次語塞,眉頭也蹙了起來。
古代伴君如伴虎,一個字寫不好都要責罰,柳公權擔任書詔學士,平日裏更得是每寫一個字都得用心鑽研了。
“你知道柳公權是什麽機緣擔任的書詔學士嗎?”
林冉提問後,不等範唐作出反應,便說道,“唐穆宗李恆繼位之後,在佛寺中看到柳公權的筆跡,感慨想見他很久了,這才招來做書詔學士,而在之前唐憲宗李純時期,柳公權的書法便已經聲譽日高,怎麽能說境界不夠呢?”
範唐的表情,越發的凝重低沉。
而喬文山對林冉的分析,也覺得十分在理,不過老爺子還是說道:“小丫頭,但這也說明不了什麽,這書帖不過是柳公權寫的一通信劄,筆跡隨意一點也是無妨!”
“既然信劄,那就更不對了!”
林冉不假思索的說道,“本帖中的‘出守翰林’在文辭上不符合當時居官者職守的稱謂,翰林是使職,而非職事官,無品軼,自然無官可守,唐朝有嚴苛規定,翰林學士隻能用‘充’而不用‘守’,作為皇帝秘書在信劄中亂用字詞,就不怕惹來罪責?所以這點上足以證明這幅書帖,乃是後人偽造,並非柳公權真跡!”
其詳細信息,也隨之出現在了鏡片上:
名稱:蒙詔帖
年代:北宋年間仿品
購入價值:25000
當前價值:500萬
特質:……
缺陷:……
聽到林冉指出這幅字帖並非真品,範唐不禁眉頭一皺,再看到居然是個小姑娘,表情又恢複淡定,笑道:“這是哪家的小姑娘,懂書法,懂古董嗎?”
遣詞用句間的嘲諷意味,已是十足。
但範唐的語氣卻十分平和。
萬一要是什麽得罪不起的權貴大小姐,他也可以馬上換種態度。
賓客們正為喬老能得此名作感到高興呢,忽然聽到林冉說是假的,自然也蹙起了眉頭。
看著小小年紀,估計連一件真古董都沒見過,八成是信口開河,胡言亂語。
不禁小聲議論起來:
“這誰家的孩子?”
“太不像話了,怎麽隨便亂說呢?”
“連付昔年老先生都鑒定是真品了,人家也把一分為二的作法說的清清楚楚,她攪什麽渾水?”
“……”
聽到這些話,林中源也頗為尷尬,更驚訝女兒怎麽敢如此亂說,立即拉了拉林冉衣袖,連忙說道:“你別瞎說,知道這範唐是什麽人嗎?他可是國內有名的收藏大家!”
“我沒有瞎說!”
林冉篤定道,“這字帖確實不是柳公權的真跡!”
“哈哈哈……”
“噗嗤,這小姑娘是出門沒帶腦子吧?”
周圍賓客再次嘲笑起來,當看到林中源站在她身後,又把議論的焦點轉移到了林中源身上。
“是林大夫的女兒?”
“怎麽會有這麽一個女兒,還帶出門來?這種時刻是她瞎說八道的時候嗎?”
“唉,還說林大夫救了喬老爺子的命,八成是要飛黃騰踏了,可現在看來,恐怕是要涼涼咯!”
“還說呢,他女兒要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範唐就得跟他們一家拚命!”
“……”
喬文山也聽到了這些議論。
但他看是林冉,又見林冉第二次指出這並非真跡,不禁微笑道:“那你說說,這字帖為何不是真跡啊?”
“是啊,你說唄!”
範唐也跟著笑道,但他的笑容和喬文山截然不同,有些賭氣的意味,甚至放言道,“這要不是真跡,我收藏的古董你隨便挑,哪怕價值千萬我也給,但如果你說不出個所以然,或者是所說輕易被辯駁,你林家正源堂,給我範家老小免費看一輩子的病!”
一聽這話,林中源眉頭蹙了起來。
想趕緊出來打圓場,再訓斥林冉幾句。
不料,還沒等他開口,林冉便走出來說道:“好啊!那我就來說說你這幅字帖,首先,你看過柳公權的真跡嗎?”
“怎麽沒看過?”範唐哼道,“我研究的還不少呢!”
“那就奇怪了,你怎麽能看走眼呢?”
林冉搖搖頭,“蘇軾說過,柳少師書本出於顏,而能自出新意。範仲淹評價過:延年之筆,顏筋柳骨,散落人間,寶為神物。宋理學家朱長文更是評價,柳公權的書法出於顏真卿,而加以遒勁豐潤,自名一家。”
“但這幅字帖,前四行用筆較雄暢,結字亦尚穩妥,而後幾行用筆逐漸瘦薄,結字多鬆散,末行的‘權’字筆畫也不成結構,與柳氏遒媚勁健,鐵骨錚錚,耿介特立的書風懸殊較大。這位先生既然對柳公權的書法研究的不少,怎麽會看不出這些呢?”
“這……”
範唐一時語塞,連忙迴憶當初請各大鑒定專家,尤其是付昔年鑒定的時候,有沒有說過這方麵的話,又是怎麽說的。
喬文山一邊聽林冉所言,一邊觀察這幅字,不由得暗暗點頭,說得還確實有道理。
周圍賓客都是善於察言觀色之人,看到喬文山都點頭認可,而他們又沒有上前近距離仔細觀察這副字帖,更重要是懂書法、懂古董字畫者寥寥無幾,於是也都跟著附和。
“說得不錯!”
“有點兒道理!”
“嗯,這小丫頭看來還有點兒學識!”
“……”
這時,範唐一拍腦袋想起了什麽,連忙說道:“哈哈,你這個說法,著名鑒定專家王思立先生已經說明過了,柳公權寫這幅字帖的時候才42歲,還在擔任翰林書詔學士,未到大家的境界,把字寫成這種結構,也是有可能的!”
“那你也太小瞧楷書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權了吧?”
林冉繼而反駁道,“別說42歲已經是柳公權書法的成熟期,就說書詔學士,這可是皇帝的大秘書,負責為皇帝撰寫詔書,書法不成熟,可能嗎?”
範唐再次語塞,眉頭也蹙了起來。
古代伴君如伴虎,一個字寫不好都要責罰,柳公權擔任書詔學士,平日裏更得是每寫一個字都得用心鑽研了。
“你知道柳公權是什麽機緣擔任的書詔學士嗎?”
林冉提問後,不等範唐作出反應,便說道,“唐穆宗李恆繼位之後,在佛寺中看到柳公權的筆跡,感慨想見他很久了,這才招來做書詔學士,而在之前唐憲宗李純時期,柳公權的書法便已經聲譽日高,怎麽能說境界不夠呢?”
範唐的表情,越發的凝重低沉。
而喬文山對林冉的分析,也覺得十分在理,不過老爺子還是說道:“小丫頭,但這也說明不了什麽,這書帖不過是柳公權寫的一通信劄,筆跡隨意一點也是無妨!”
“既然信劄,那就更不對了!”
林冉不假思索的說道,“本帖中的‘出守翰林’在文辭上不符合當時居官者職守的稱謂,翰林是使職,而非職事官,無品軼,自然無官可守,唐朝有嚴苛規定,翰林學士隻能用‘充’而不用‘守’,作為皇帝秘書在信劄中亂用字詞,就不怕惹來罪責?所以這點上足以證明這幅書帖,乃是後人偽造,並非柳公權真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