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大人。”


    “高大人,不知有何吩咐”田乞畢恭畢敬行禮。


    “君上有意伐魯,你怎麽看”


    “高大人怎麽看,田乞便怎麽看。”


    “好好。”高張很是滿意,“我齊國如今兵強馬壯,正該給魯國一個教訓,不過大軍出征,需要籌措糧草,此事就交與田大人如何”


    “諾。”田乞毫不猶豫應下。


    迴到府中,恰好遇到田常歸來,向他稟告送出客棧之事。


    “此事做的不錯。”田乞絲毫沒有因為兒子自作主張而生氣,反而大加讚賞。


    “父親剛才去了高府”


    “不錯,君上有意伐魯,高大人讓為父籌措糧草。”


    “父親,高張此舉用心險惡!”田常一驚,騰的站起來。


    田乞微微頷首,高張的用意他豈能不知,伐魯需要大軍出動,齊國藏富於民,若是強行從百姓手中征收糧草,無疑會大大損害自己在國人中的形象。


    國、高二人俱是自以為是的庸才,想不了這麽深遠,必是晏嬰多嘴。


    說起晏嬰,田乞恨的直咬牙,若不是他那句“齊國政卒盡歸田氏矣”,齊侯與國、高二人絕不會對自己如此忌憚。


    “此事尚不著急,你派人去市井中傳言,就說晉國聯合鄭國、衛國,要攻伐齊國。”


    “父親此計大妙,如此一來,君上必不敢再出兵魯國,征糧一事也不了了之!”


    然而田乞之計並未奏效,次日,齊侯杵臼便宣諸位大夫進宮議事,所議之事是與鄭國結盟。


    鄭國曾經是中原的霸主,莊公寤生死後,經過幾次君位爭奪,國勢大不如前。


    因位置處於四戰之地,無險可守,且夾在北方的晉國和南方的楚國之間,常被當做諸侯間征戰的戰場。到最後,隻能楚強則親楚,晉強則親晉,在夾縫裏生存,勉強維持。


    鄭國與東方的齊國並不接壤,中間還隔著魯、衛、宋等國,向來沒什麽交情,群臣都是十分奇怪,為什麽會突然想到結盟。


    經過使者子陽的解釋,大家才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


    還要從數年前的昭陵之會說起,唐、蔡兩國飽受楚國令尹囊瓦欺淩,憤而反叛,同時向吳國和晉國求助。


    吳國借此名義,興兵沿淮水入楚,差點滅了楚國。


    晉國正卿範鞅發動諸侯,要為蔡侯伸張正義,號召天下諸侯會集昭陵。範鞅與齊國的正卿國夏、魯、宋、蔡、衛、陳、鄭、許、曹、苔、邾、頓、胡、滕、薛、杞、小邾等國的國君,共18路諸侯同聚昭陵,共商伐楚大計。


    晉國有六卿,正卿中行寅因為向蔡侯索要賄賂遭到拒絕後,便提出異議,認為伐楚無利可圖,不利於晉。


    範氏與中行氏是最鐵杆的盟友,此時晉國六卿之間矛盾逐漸尖銳,範鞅最終礙於盟友的情麵,沒有出兵楚國,隻是幫助蔡國滅掉楚國的屬國沈國,應付了事。


    於是轟轟烈烈的昭陵之會不了了之,晉國的聲望大受打擊。


    最失望的是鄭國執政大夫子大叔。


    子大叔一向親近晉國,用鐵腕鎮壓國內親楚的聲音。按照他的計劃,利用昭陵之會組成諸侯聯軍,便是不能滅楚,至少可以讓楚國大傷元氣。


    鄭國就可以借此向南發展,利用楚國廣闊的腹地和資源,未必不能重新興盛起來。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子大叔在迴國的途中,憂鬱成疾,憤然辭世,鄭人對晉國由親近轉為敵視。


    但此時在轉向楚國已經沒有意義,楚國被吳國打得一蹶不振,不知道還要多久才能恢複元氣,鄭國決定與東方的大國齊國結盟,以抗衡晉國。


    齊國君臣上下自然十分高興,在中原腹地有一盟國,恢複祖先霸業的機會又多了幾分。


    敏銳的晏嬰更是一眼看出,晉國內部不穩了,否者鄭人絕不敢偷偷搞小動作。


    唯有田乞暗暗叫苦,這樣一來伐魯之事隻怕難以更改了,迴到府中,忙催促田常抓緊與蒙荻聯係。


    蒙荻此時正在國氏府邸,家主國夏領兵在外,大小事情都是由嫡長子國原主持。


    “寒兄,荊兄,剛剛接到高大人之令,今年的賭鬥取消了。”國原愧疚說道,他不像高離,急於表現自己,再加上在家族中掌握大權,區區鹽田之利倒並未放在心上。


    “看來時幫不上國公子了。”蒙荻有些奇怪,隨意問道:“莫非是高家眼見賭鬥不利,不敢參與”


    “那倒不是,高伯父處事公正,絕不會插手年輕人的事。”國原也是剛剛知道伐魯之事,其父已趕赴軍中籌劃,賭鬥這種小事當然要先放在一邊。但他行事穩重,未得允許前,不會泄露消息。


    “寒兄和荊兄可有意在軍中為將”國原將話題一轉,這才是他真正的意圖。


    蒙荻的拒絕早在他意料之中,但柳下蹠竟然也毫無興趣,實在大出意料之外。


    “荊兄,在軍中有家父照應,建功立業指日可待,豈不比區區商隊護衛要好”


    “國公子,當麵挖人牆角,恐怕不太好吧。”蒙荻佯做生氣。


    國原急忙謝罪,口中仍是惋惜不已,曆年武決勝出者,無不以加入各家族為榮,若不是伐魯在即,他也不敢輕易開出直接到軍中為將的條件,想不到仍然無法打動二人。


    “人各有誌,我也不好強求,但與二位一見如故,可有什麽能幫的上的忙”國原調整心態,恢複儒雅自如。


    “正要請國公子幫忙,臨淄繁華冠絕天下,商隊想在此駐留下來,還請公子照看一二。”


    “理當如此!”國原一口答應。


    談妥之後,二人告辭,國原很是客氣,親自送出門外。國府廣闊幽深,三人沿著小徑慢行,國原風度極佳,絲毫沒有失望的表情,一路談笑風聲,氣氛融洽。


    才轉過湖邊,國原突然語聲一頓,腳步也停了下來。


    蒙荻與柳下蹠抬頭望去,眼前一位勁裝女子持劍俏立,幾名侍女退的遠遠的,不敢說話。


    國原拍拍額頭,歎氣說道:“小妹,不可胡鬧。”


    “哼,兄長昨日不肯帶我去看武決,今日聽說第一名來此,我正要見識見識。”少女說罷挽了個劍花,躍躍欲試。


    “讓寒兄和荊兄見笑了,舍妹從小習練劍術,深受父親寵溺,我這兄長的都拿她沒辦法。”國原一臉苦笑。


    蒙荻與柳下蹠麵麵相覷,見國原無奈的眼神看過來,柳下蹠如遭蛇咬一般跳起,口中大喊道:“不行,我堂堂大丈夫,豈可與弱女子交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秋之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泉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泉巷並收藏春秋之後最新章節